促织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9-3编辑:互联网

 促  织

教时:3节

要点:

1.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尽量直译,尤其要注意文中省略句、倒装句及含词类活用的句子。)

2.鉴赏小说情节及描写方面的特点(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

3.品赏小说主题的深刻性。

4.积累:①常见实词如岁、靡、顾、迄、发、被、追比、咫、赉,虚词如然、、以、食顷、斯须的用法。②古文化常识,如“宰”、“童子”。③作家作品。

   

过程: 

一、导入。(300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川县,有过这么一位青年,他很早就

考中秀才,后来却一直考不上去,这在当时就意味着做不成官,于是就在家乡一面教书,一面搞创作,凭他旺盛的创作力,经过勤奋的创作实践,写了大量的诗、文、词、戏曲、俚曲,几乎包括了一切文学样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就。不过他的作品中以小说的成就最高,其中有一本叫《聊斋志异》,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这个青年的名字就是?--让学生书空。(阅读“知识链接”一,投影有关知识)蒲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基本完成,以后不断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问:谁知道“聊斋”是什么?“志异”的“志”是什么意思?《聊》是中国第一部文言小说集,它的内容很特别,写的不是狐狸精,就是花妖、水怪,不是女鬼,就是剑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名篇《促织》)。

    导入二:300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川县,有这么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他不收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二、解题:

大家都认得蟋蟀吧,“促织”即蟋蟀,我们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斗蟋蟀,

斗蟋蟀这种游戏很早就有了,但它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却是从明朝开始的。本文写的就是一则由蟋蟀引起的故事。

仿照第一课老师概括情节的方法,以“促织”为线索概括本文的情节(注意:有些段落可合并为一个情节)

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每生概括一个情节。若不出,可用以下问题引导其熟悉情节(带讲段中重点词语、句式,但不要以词害段):

1、主人公生活的华阴县出产蟋蟀吗?--看来这真难为他了。 

2、成名大概有多大年纪?--从“有子九岁”可推断。

3、可他还在读书?--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可见是个不得志的书生。作者

对这类人的生活疾苦是有深刻的了解的。(阅读“知识链接”一)

明确:情节     结构

征促织   序幕

        

觅促织   开端   

   

求促织

得促织    发展     

失促织

再获促织   高潮

                           

                                              

斗促织

献促织     结局

议促织     尾声

以下探究两个问题:

1、小说在情节经营上有什么特点?

2、小说对现实的揭露有何深刻之处?

明确:本文情节曲折多变,构思严谨。开始成名因缴不上蟋蟀而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然后一转:村中来了巫婆,让他捉到了一只上等蟋蟀,转眼间柳暗花明,全家欢庆;不料又一转:大喜之后变大悲,成名儿子误毙了蟋蟀,吓得跳井自尽了,全家马上陷入家破人亡的凄凉气氛中。然后又是一转:悲伤至极的成名听到了门外的蟋蟀的叫唤,绝处逢生。这只相貌不扬的蟋蟀帮他洗尽了悲哀与窝囊,“摆平”了天下所有的蟋蟀,让成名扬眉吐气。并且还让成名一夜之间变成巨富,享尽人间富贵。这时我们才知道此只神奇的蟋蟀乃成名儿子所变!

全文情节结构完整,构思严谨。例如 P14写“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暗示。      

三、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将难懂的字词做上记号,并写在双线本上,要求标明“我的难点”及第几段。若无疑难须写“我无疑难”。先自己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稍难懂的,同桌间展开讨论,仍不能正确解释的,集中起来交给老师,讲解。(教师板书今天的学习要点及分组合作学习程序提示)

四、教师解答各组长集中提出的问题(按自然段顺序),然后带讲段中重点词语、句式。

提示:宰,作为官名有不同含意。若是中央职官,那是最高官吏,有时称为“宰相”;若是地方职官,“宰”,只不过是指县令而已。《促织》中的“宰严限追比”的“宰”就只是县令而已。“追比”是“催逼”的意思吗?第4段写成名捕捉蟋蟀非常生动形象,这里用了哪些动词?写举家庆贺,说“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这句怎样翻译?第6段是由喜转悲,这段中哪些词句描写成名的心理活动?接着写悲极复喜,又捉到另一只蟋蟀,第7段写小促织勇斗“蟹壳青”和鸡口脱险,(齐读)这1段用什么手法写?--三层对比。后来小促织给成名一家带来了什么?

总结:

细腻传神的描写。如写蟋蟀相斗的场景,惟妙惟肖。呆若木鸡的蟋蟀被激怒后,“直奔,遂相搏击,振奋作声”,寥寥十字,绘声绘色,如在眼前。还有蟋蟀胜利后的“翘然矜鸣”,让人回味不尽。成名在蟋蟀决斗前后的心理,也描写得细腻入微。起初,他看到对方的蟋蟀硕壮无比,心里“自增惭作”;意外地斗赢后,转忧为喜,且大喜过望;而一鸡“径进啄食”,又使他“骇立惊呼”,眼看着蟋蟀要在鸡爪下了,他“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小虫出奇制胜,使他“益惊喜”。其心理变化全与家庭存亡的命运相关。

3.深刻的思想性。

初中阶段我们曾读过揭露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古诗文,典型的有哪些?它们各是因为什么制度而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著名的有: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给百姓带来痛苦和灾难的分别是兵役、“宫市”。)

《促织》则是因为什么而给成名一家带来痛苦和灾难的?(宫中尚促织之戏)

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成名一家为之悲和喜,为之生与死,为之贱与贵。最后,成名儿子身化促织,轻捷善斗,才挽救了一家人的命运。这样写是不是太夸张、太虚幻了?与前几篇相比,艺术效果是更差了,还是更好了?请谈谈你的理解。(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成名“让我欢喜让我忧”,牵制着成名一家人的命运,使他受尽了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直到儿子魂化促织,历经险恶,才使全家从苦难深渊中解脱出来。读罢此文,怎不令人洒下一把辛酸泪!而这,仅仅是因为“宫中尚促织之戏”,因为皇帝喜欢玩斗蟋蟀而引起!其主题是多么的深刻!对皇帝的抨击是多么的“入骨三分”!所以,在艺术效果上,在思想深刻性上,《促织》一文超过了其他几篇。)

《促织》写的虽是明代的事,但所提及的一些官名却是清朝的名称,如文中的“抚军”、“抚臣”都是清朝巡抚的别称。这是怎么回事?(作者以讲述前朝故事寄托对现实的不满。)

六、写作特点。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结合练习一最后的一个问题。求神问卜和儿子身化促织,这两个神鬼怪异的情节,将人间悲剧幻化成喜剧的形式,不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投影:成子的“自言”,交代了神异蟋蟀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传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在官府的逼迫下,成子自杀后还要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才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表现出所受迫害之深,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个有力的抨击。),这里寄托了作者对成名的同情,对腐朽的封建统治的谴责。成名的入邑庠,发大财,官员的得奖赏,获升迁,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偶一欢喜。皇帝正经事不干,一味玩小虫,这是何等荒诞!

七、学习要点总结

      能指出故事情节的开端、高潮,认识《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多变,构思严谨的特点。

      能理解小说对现实入骨三分的揭露。

      能理解小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能分析对比、暗示手法的运用。 

无论是情节的委婉多致,还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或是主题的深刻程

度,《  》都超过了唐代传奇,难怪专家说《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留作业:

1.归纳《柳毅传》和《促织》文言常用词和特殊句式。要求《柳毅传》3不少于20个常用词,《促织》按投影内容。

2.每人准备讲述一个《聊》的故事(课内外均可)。

【印发练习】:(答案由学生填写)

通假字:

①昂其直(直-值)②两股间浓血流漓(流漓-淋漓)③手裁举,则又超忽而前(裁-才)④翼日进宰(翼-翌)⑤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有-又)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而-尔)。

一词多义:

①成顾蟋蟀笼虚(回头看)

顾    ②徘徊四顾(环视,看)

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是)

①靡计不施(无,没有)

靡    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败退)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

①每责一头(索取)

责    ②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③因责常供(责令)

④当其为里正,受朴责时(责罚)

①窃发盆(打开)

发    ②于败堵丛中,探石发穴(挖)

③无毫发爽(fà,丝毫)

①令以其责之里正(把)

②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用)

③宰以卓异闻(因为)

以    ④能以神卜(凭借)

⑤加以官贪吏虐(由于)

⑥各各竦立以听(而,连接两个动词)

⑦成以其小,劣之(认为)

(参考答案见《教程》P139)

【词义辨析】:

笼养   笼归   笼虚  

笼养:用笼子养着。笼,是名词修饰动词,作“养”的状语,表示使用工具。

笼归:用笼子装起来,带回家中。笼,是名词用作动词。在原句中它和“归”连用,都做谓语。

笼虚:笼子空空的。笼,是名词作主语,它的谓语是“虚”。

文中出现的表时间的副词:俄、旋、少间、食顷、斯须、未几、既而、辄、忽、遽、猝然、顿、仓猝、立、即、遂。

特殊句式

村中有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