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 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习运用小标题构造文章的方法。
2、 理解课文对照的手法的运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色。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疑点
1、 学习用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用小标题来构造文章。
2、 理解傣族人民的生死观、人生观。
课型及教学思路
(1) 课型:诵读、合作研讨
(2) 教学思路:听读、朗读、研读重点段落,感知课文
教具及课时安排:
1、 教具学具:投影仪、收音机、图片
2、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看图片让学生猜出图中的地方。
二、 课前热身
1、 由学生来介绍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总结
2、 检查预习(学生上台板演)
(1) 给加点的词注音(投影):
沧 篾 剁 饰 嵌 棰 涮
(2) 解释一些关键的词语:
心驰神往 轻描淡写 妩媚 装饰 镶嵌
三、 合作探究
(1) 学生听录音机读
(2)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3) 指名朗读课文(先请学生评点,然后教师再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总结朗读的方法,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句,教师采用领读的方法)
(4)四边互动
互动1 :开头一段有何作用?哪些动词用得十分传神?(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2:第一片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热带雨林图?(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3:第二个片段是怎样描绘竹楼外形的?又是如何描绘傣族老人的?(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4:“悠悠野象谷”从谋篇布局来看有什么特点?(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5:野象经过驯化,能为游客表演节目,反映了什么?(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达标反馈(投影显示)
1、 做练习(投影题目):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 做课后练习一
五、学习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讲的内容,提问叫学生回答
二、四边互动
互动1:作者是怎样描绘傣族人民打谷子和傣族女人在水中嬉戏这两幅风情画?(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2:“笑对生与死”这一片断里的几段话对人生有什么积极影响?有没有消极的方面?(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3:文章五个片断,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具有哪些特点?与总标题有何关系?(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4:课文是怎样运用对照手法的?有何表达效果?(学生答,教师总结)
互动5:举例说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特点。(学生答,
三、达标反馈
1、 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2、 仔细阅读投影的句子,品味其中的含义。(投影)。
四、学习小结
1、 内容小结:本文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实践探索(找一篇反映山水风光的文章来阅读理解)
附:板书设计
十九、美丽的西双版纳
高高蓝天树 (自然景观)
竹楼映蓝天 (自然景观)
悠悠野象谷 (自然景观)
妩媚傣寨水 (人文景观)
笑对生与死 (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