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警语--《语文教学通讯推开虚掩的门》阅读摘记(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6-2-10编辑:互联网

1、语文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东西总有其内在规律。学习语文应遵循以下规律:多积累,重语文实践,实施大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规律性的认识,也是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的共识。

2、语文教改的艰难不在于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而在于把理念落实为实践的具体操作。

3、教读课:①.不以课前预习代替课堂上的阅读。②.重视字词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对语言的学习,重视品词析句;重视读写结合训练。③.不以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的阅读理解;不以现成的结论、惯常的定论束缚学生的个性思维。④.教读课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变“线”为“块”,或体验情境,或把握意蕴,或解读人物,或认识观点,或品味语言,或鉴赏评价等。⑤.讲、问、探讨、探究等教学方式皆因需而设,不可该讲的不讲,不可满堂问,不可滥用合作与探究。

4、教师的教学艺术不能表现在把课文讲深讲透和在课堂上的自我表现上,但教师在课堂上也决不能消极、迟钝、不作为,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决不能异变为由过去的演讲者退化成课堂活动的串讲者、组织者,说几句少而不精、缺乏思维与智慧含量的课堂串联词。教师应在善教、善导、善诱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

5、语文教学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是让学生大量地接触语言,大量地实践语言,在大量听、说、读、写的用语实践中培养语感,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

6、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彰显语文学科的基础作用。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非外在的、次要的、附加的任务;应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熏陶浸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既要注重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学生创造美好人生的基石。

7、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一线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让语文课程不仅有积累,有训练,而且在推陈出新的改革活动中,使学生的生活中有语文色彩,生命中有人文情怀。在脚踏实地落实改革工作的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前进,最终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仰望诗意的星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