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作家介绍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二)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1: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三)文言知识梳理
1.识记注音
庖( )丁 踦( ) 砉( )然向( )然 騞( )然 大窾( )
莫不中( )音 肯綮( ) 大軱( ) 硎( ) 大郤( )
怵( )然 更( )刀 謋( )然
2.参照译文,解释文中括号前词语
庖丁为( )文惠君解( )牛。手之( )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向( )然,奏( )刀騞然,莫( )不中( )音。合( )于( )《桑林》之( )舞,乃中( )《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 )至此乎?”
庖丁释( )刀对曰:“臣之( )所好者,道( )也;进( )乎( )技矣。始( )臣之( )解牛之( )时,所见无非( )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 )今之时,臣以( )神( )遇( )而( )不以目视,官知( )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批( )大郤( ),导( )大窾,因( )其固然( ),技( )经肯綮之( )未尝( ),而( )况大軱乎!良( )庖岁( )更( )刀,割也;族( )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 )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 )刀刃若( )新( )发( )于( )硎。彼( )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 );以( )无厚入有间,恢恢( )乎( )其( )于( )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十九年而( )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 ),视为( )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 )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 )刀而( )藏之。”
”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砉然向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盖至此乎 善刀而藏之
4.解释古今异义的词
依乎天理 天理: 因其固然 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 至于:
所见无非全牛者 无非:
5.指出文中活用字的类型
良庖岁更刀 以无厚入有间
族庖月更刀
6.辨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视为止,行为迟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7.解释一词多义
道:臣之所好者,道也 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废先王之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天下土崩瓦解
怀其壁,从径道亡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乎:技盖至此乎?
吾见其难为 进乎技矣。
视为止,行为迟 依乎天理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吾今为之虏已
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合于《桑林》之舞 然:砉然向然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其固然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
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二.感知文本
1.抄写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
句子:
关键动词:
给人的感受(文中句子):
这说明什么(用两个词语概括):
2.技艺高超的原因
抄写过渡句:
庖丁的观点是(文中句子): 。
解牛的三个阶段(文中句子): 。
这说明什么道理: 。
3.庖丁的人生追求是(文中句子)
。
4.解牛和养生的联系
“养生”的意思是: “ 主”的意思是:
文惠君的道:
庖丁的道:
他们的相似点:
5.小结:
牛体比喻:
刀比喻:
三.课堂练习
1.从词类活用角度,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A.良庖岁更刀 岁:名词用作状语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动用
C.以无厚入有间 厚:形容词作名词
D.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形容词用作名词
2.下列句式判断错误的是:
A.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B.技经肯綮之未尝 (定语后置)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省略句)
3.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合)
C、庖丁释刀对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接触)
4.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觉) B、批大卻,导大窾(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换)
6.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行为) B.虽然,每至于族(虽然)
C.依乎天理(天理)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未尝)
7.下列各组句子相同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B.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矣 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C.而刀刃者无厚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吾尝终日而思矣 常以身翼蔽沛公
8.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
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
9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B. 良庖岁更刀,割也
译: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是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在磨刀石上磨刀刃,像新的一样。
D.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10翻译下列句子
(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译: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译: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
(4)臣之所好者,道也
译:
(5)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 相:辅助
B.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谢:道歉
C.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 矫:假托
D.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竟:竟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君之不杀笑躄者 举匏樽以相属
B.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 或师焉,或不焉
C.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平原君喜宾客的一组( )
①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②争相倾以待士
③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 ④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⑤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 ⑥于是平原君从之
A.① ④ ⑤ B.① ③ ⑥ C.② ③ ⑥ D.② ④ 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从政期间,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就此位,封地在东武城。
B.平原君没有按请求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是因为他觉得跛足人因一笑就要其妾的命太过分。
C.平原君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并亲自到门上致歉,是为了挽回爱色轻士的影响。
D.在邯郸危急的时刻,李同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国献身,因此,平原君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4分)
译:
(2)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
译:
(3)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3分)
译:
16.学习报告:《庖丁解牛》给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
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