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近义词的区别(2)

发布时间:2016-8-13编辑:互联网

 

    古代汉语近义词的区别(2)

1,“干、乾、幹、榦”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干”、“乾”、“幹”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字,各不相通。在古书中,“干”的本义是“盾牌”,《方言》九:“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乾”本义是“天”,后表示“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如《孟子尽心下》:“然而旱乾水溢。”“幹”的本义是“动植物躯体的主要部分”,后引申为“才幹”。两个字都不写成“干”。“榦”的意思较固定,《说文》:“榦,筑墙端木也。”本义是“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后来也表示“树榦”。“乾”和“榦”在树榦的意义上通用,但是才幹的“幹”一般不写成“榦”,现在都简化成“干”。四个字读音也不一样,“干、乾”读音为平声,“幹、榦”读音为去声。

2,“饥、饑、馑、饿”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饥”的本义是“肚子饿”,“饑”《说文》:“饑,谷不熟为饑。”本义是“饥荒,年成不好”,在先秦不能混用,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都写成“饥”。“馑”也指饥荒,但程度更深,《说文》:“馑,蔬不熟为馑。”本义是“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连用时“饥谨”两个字并无区别。“饥”是指“一般的肚子饿”,《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而“饿”的程度较深,《说文》:“饿,饥也。”本义是“严重的饥饿”,指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不当一般的“肚子饿”讲饿,如《六书故》:“无食久馁也。”《正字通》:“饿,甚于饥也。”现在汉语仍有“饥不择食”“饿死”等用法。

3,“冠、冕、巾、弁、帽”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冠”是会意字(从“冖”、从“元”、从“寸”)。本义是“帽子”,后来作为帽子的总称。《说文》:“冠,弁冕之总名也。”如《明史海瑞传》:“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冕”是帝王、诸侯、卿、大夫等贵族所戴的礼帽。《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如《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弁”是指“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而“巾”并不表示帽子,《说文》:“巾,佩巾也。”本义是“手巾、佩巾”,《礼记内则》:“盥卒授巾。”也指“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如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后来指“扎在头上的织物”,即“头巾”,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巾”常和“冠”、“帽”合用,如巾冠(巾和冠)、巾帽(头巾和帽子)。“帽”是后起字。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

4,“偃、僵、仆、跌、毙”的区别

“偃”是形声字。从人,匽声。《说文》:“偃,僵也。”(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本义是“仰卧,仰”。“僵”也是形声字。从人,畺声。《说文》:“僵,偾也。”本义是“仰面向后倒下。”如《吕氏春秋贵卒》:“鲍叔御公子小白僵。”“仆”的本义是“向前跌倒”,《说文》:“仆,顿也。”(顿:跌倒。)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如《汉书陈遵传》:“顿仆坐上。”从“倒下”的含义上来讲,“偃”和“僵”是向后倒,“仆”是向前倒。“毙”(斃)也是形声字,从比死,敝声。本义是“倒下去。”常常指因病或受伤而倒下去(包括“偃”、“僵”、“仆”),如《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毙”后来才引申为“死”的意思。如《左传僖公四年》:“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跌”是形声字。从足,失声。《通俗文》:“失蹑曰跌。”本义是“失足摔倒。”如《汉书晁错传》:“跌而不振。”注:“跌:足失据也。”现在仍有“偃旗息鼓”、“前仆后继”、“暴毙”、“击毙”、“僵偃”(仰卧不动)、“僵毙”(倒下死亡)等词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