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清朝康熙八年,来京赶考的王致和落第后在京城的小巷卖豆腐为生,当时正值夏季,卖剩的豆腐很快会发霉,于是,王致和将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小口缸,用盐腌了起来。到了秋天的时候,王致和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之一看,豆腐已成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中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
清末,臭豆腐传入宫廷,深受慈禧太后喜爱,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便赐名“青方”。
我的家乡盛行吃臭豆腐,每天早晨,无论风雨,都能听见卖臭豆腐的小贩在推车叫卖,他们中大多是妇女和老人。每当这个时候,小贩的吆喝声、臭豆腐特有的气味以及行人悠然的脚步声充斥着整条街。小贩们都有一副好嗓子,似乎大家比的并不是臭豆腐是否好吃而是谁的嗓门大,有时候两家臭豆腐摊,在街道两旁扯着嗓子较量,行人就会纷纷停下看热闹,有的人就起哄说谁赢了就到谁家买。
听说妈妈生我的那会特别喜欢吃臭豆腐,于是我出生后,便也对这食品如此着魔。
小时候,一放学就往街上跑,穿过小巷,翻过小桥,就可闻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经营臭豆腐的是个瘦瘦的老人,眉毛胡子花白。他总是挑一副担子,前面放着臭豆腐、酱油、辣椒酱和一叠盘子,还有一个罐头瓶,里面插几双筷子;后面有一个箱子,安放着一只小煤炉和一口锅。
老人总是站在街的拐角,专心致志地炸着臭豆腐,从没有听过他的吆喝声,但总是有许多食客循着香味而来,在他的.小担子前站成一排。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和别的臭豆腐没有什么两样,但一入锅再出锅,就变得金灿灿,涂上一层辣椒酱,黄黄红红的十分好看,小心翼翼咬一口,外黄内白,外酥内嫩,香辣刺激,十分美味。
离开家乡已经几年,再也没有吃过那样美味的臭豆腐,记忆中臭豆腐的味道渐渐淡去,但它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和老人一起。
【青方随笔】相关文章:
青蓝工程之青方工作计划范文11-30
经典随笔大全青橘05-25
嫩青杂文随笔12-29
侯小青随笔《秋雨》03-25
青蓝工程随笔文章06-02
美丽的青浜岛随笔02-18
关于青奥来了的随笔05-20
文青与浪漫的杂文随笔01-05
顺其自然方是上举随笔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