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青少年中,有一部分人对人对事冷漠无情。这样的人长大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往往缺乏工作热情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不可能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事业上的献身精神。要改变孩子的这种不懂得爱及缺乏爱心的状况,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呢?我就结合自己经验谈谈几点浅见:
一、父母要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孩子天真幼稚,喜欢模仿,处处学大人的样。因此,在家里父母也应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地尊敬长辈;外出时,遇到有机会也能对他人付出爱心,如车上让座,扶起路上摔倒的人,帮老人扛东西等。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爱的教育。
二、结合生活细节进行情感教育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小事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奶奶蹲着拣菜,父母不妨暗示孩子:“你看,奶奶多累,给奶奶搬个小凳子吧。”当孩子为了关怀他人而作出努力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进行心理上的强化。
三、培养孩子的孝心
如让孩子知道长辈也喜欢吃好饭菜,好饭菜应该大家吃,不能一个人吃。在家里吃东西时,要孩子吃的同时,多想想父母。这样,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孩子会逐渐形成思维定势:遇到好吃的就会想到长辈也吃一些,体恤长辈的孝心也会因之而产生。
四、教育孩子关心他人
要逐步引导孩子从关心父母到家庭其他成员、邻居、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要使孩子逐渐形成“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意识。同朋友玩,要友好相待;邻居休息时,要克制自己的.行为;长辈生病了,应去看望,并主动为他们做些小事。上学了,更应引导孩子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关心集体,做好值日工作,参加学校的劳动。
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具有同情心的人是善良的,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平时多让孩子多看点关于救护、援助等内容的电影、电视节目,以激发他们对受难者的同情心以及对济难者的敬仰之情:要教育孩子珍惜自然界的所有生命,这种珍爱生命的情感体验为孩子感受他人心灵,萌发同情心,提供了极好;教育孩子在平日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并学会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成长基地,也是孩子的精神家园,家长只有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将他们一步步引向人生的正确之道,我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让什么伴随着孩子》
“批评伴随着孩子,他学会谴责/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惊恐伴随着孩子,他凄凄切切的/惋惜伴随着孩子,他嗟叹时运/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妒忌伴随着孩子,他学会羡慕/责难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自惭/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忍不拔/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信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秒许伴随着孩子,他自学自尊/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友善伴随着孩子,他信赖他人与自己/安定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都是爱/假如宁寂伴随着您,孩子就心静如水,平和待人什么——伴随着您的孩子?”
我愿借此诗献给千千万万的家长。
【培养孩子的爱心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培养孩子的爱心教育11-11
爱心永恒 教师随笔12-05
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们看这里04-10
用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灵教学随笔02-19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教育随笔10-09
教育需要爱心 (教师随笔)12-05
感恩孩子 教师随笔12-05
可爱的孩子 教师随笔12-06
可爱的孩子(教师随笔)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