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1
每个人交朋友都会有一定的原因,不喜欢和别人交朋友也有一定的原因,小朋友也是这样,但这体现在小朋友身上,有的时候,就让人觉得有些伤人心了。今天的音乐活动,我复习了一个邀请舞《我们都是好朋友》。因为是复习课,我特意请了几个能力弱的幼儿当邀请者去找小朋友跳舞。当音乐进行到一半时,越越邀请了林林,可林林却说:“我不要你邀请,你去请别人吧!”越越犹豫了一会儿,又去找佘仪欣。佘仪欣连忙把小手藏到了背后,说:“不要你请,你别请我。”越越犹豫了一次,准备再去找别人时,音乐已经结束,越越没有找到朋友!看见这状况,我走过去,问月儿不要越越邀请的原因。月儿说:“越越很笨的,图画画不好,吃饭也慢。”我又问佘仪欣,结果她低着头,一声也不响。我心里明白了几分。
的确,越越是一个插班生,各方面能力较弱,涂画还处于涂鸦期,活动游戏中常游离于小朋友之外,老师有时忍不住要批评他几句。没想到今天他连找朋友的机会都被同伴剥夺了。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打击有多大呀!我也忍不住自责,忽视了对能力弱的.幼儿的关心。今天,我一定要帮助他,让他树立自信。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活动安排,讲述了一个故事《谁的本领大》。通过这个故事,我让孩子们明白:谁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而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我再请小朋友来说说越越的优点,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许多优点:“越越很守纪律”,“越越不会打人”、“越越会帮助老师做事情”、“越越看动画片很认真”、“越越吃饭不会和别人讲话”……我把越越的优点写在黑板上,写完后,我说:“越越有那么多优点,你们说,他是一个好孩子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我又把话题一转:“如果你们想找一个朋友,可是别人却不愿和你交朋友,你心理有什么感觉?”畅畅说:“上次我想找况有财玩,况有财却要和向峻逸起玩,况有财不理我,我就难受了。”我说:“是呀,别人不理自己,自己心理肯定难受的。越越有那么多的优点,可是有人却不要他交朋友,他多难受呀!现在,该怎么办呢?”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举起了手:“越越,我和你交朋友吧!”
当《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音乐再次奏响时,大家都伸出了手:“越越,请我吧!”越越终于找到了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进一步理解了《纲要》、《指南》中“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这句话的含义。其实,“觉察他人的快乐、悲伤、生气等情绪表现,并尝试作出反映,”这本身就是社会领域的一个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这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2
教育随笔:如何帮助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思考
案例:
硕硕是一个有着圆圆大眼睛的男孩,十分活泼可爱。可是硕硕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在玩积木时,让他想好了再搭,而他却是拿起积木就开始随便的乱搭,搭的像什么就说是什么。在绘画时和解决其他问题时也是这样。
分析:
原因在于今日父母“异常热心地为孩子安排好了每一件事情。”甚至连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到哪里去玩,都是家长安排好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失去了自己思考的权利,加剧了依赖性。
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与孩子谈话,谈话的内容要丰富广泛,如来园后可以问:“你在来园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在离园前可以问:“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多像孩子提供一些不止能用一种方法来玩的东西,如积木、插塑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给他们进行思考,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小球滚到哪里去了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下结论的能力;还可以适当发点奖品以鼓励孩子的思考兴趣。
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案例:
浩浩是没有上过小班就直接进入中班的小男孩,入园时情绪很不稳定,经常长时间的哭闹。好不容易情绪稳定下来了,上课的时候不是自言自语就是趴在桌子上发呆,对老师的'提问也不理睬。到了活动区时间,别的小朋友都选择好了自己的活动区,他却自己在那里手舞足蹈的唱起歌来了。
分析:
经过和浩浩妈妈的沟通了解到,浩浩是一个对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差的孩子,而他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不说话是因为他来到这个新的班级,觉得身边没有朋友,而产生了紧张不安的情绪。
可以让幼儿先了解周围的环境,带幼儿在园里多走走、多看看,边看边介绍,消除紧张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多与刚入园的幼儿接近,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妈妈的爱是一样的,消除幼儿的陌生感;教师应及时给与鼓励和肯定,鼓励他们开口讲话,和教师、同伴笑一笑、拉拉手等等,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尽快的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陌生和紧张,从而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分享
案例:
一天,韩霖小朋友带了一辆玩具汽车来幼儿园,源源抢着玩,后来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执。我对源源说:“你要是想玩韩霖的汽车,要先征得他的同意才能玩。”源源马上问韩霖能不能借他玩具汽车玩,可是韩霖不同意,我跟韩霖讲:“把你的玩具汽车借给源源玩一会,以后她的玩具也会给你玩的。”韩霖还是不同意,源源听了,不高兴的走开了……
分析:
在幼儿园里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一种意识:“玩具是大家的一起玩的”“要是想玩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要好好商量,小朋友同意以后才可以玩”等等。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玩具,老师应规定玩的时间和方法,还要交孩子会用相应的礼貌用语。
在帮助小朋友学会分享幼儿园的玩具以后,再让他们把家里的玩具带来分享给小朋友玩。教师规定固定的时间,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可以让孩子先展示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应该怎样玩?然后让孩子们交换玩。教师要提醒孩子们注意爱护别人的玩具,保证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把玩具带回家。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3
放学了,我们班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校门口走去。校门口的家长也都急切地向园内张望着,“老师,张怡宁走不动了。”我一回头发现张怡宁此刻正拖拉着鞋向前挪着,我问:“怎么了?”她说:“鞋扣开了”我说:“赶快扣上吧”她看着我不说话,我赶紧跑过去帮她扣上了鞋扣。下午来园后,孩子们展开了区域活动,她又挪到了我面前,什么也不说,把脚直接伸到了我的面前,我一看还是鞋扣开了。这一次我忍住了,先不出手,这正是锻炼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因为这个扣一套就行,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于是我说:“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扣上。”她站着不动说:“我不会。”我耐心的说:“你不试怎么会知道自己会不会呢?你慢慢来试试。”她还是不动,我决定不理她了。我和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区域活动,就这样过了好一阵子。她发现我并不再关注她了,无可奈何地弯下了腰,试着套上那个扣,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终于套上了。她大声地告诉我说:“老师我会扣鞋扣了。”我同样大声表扬了她:“你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看着她的笑,我发自内心的高兴。是的,我们谁也代替不了孩子们的.长大,但是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学会独立,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4
案例背景:
3岁的晟晟是班上动手能力很弱的一个男孩子。由于长期奶奶的生活照顾,包办代替,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前些时间,在我们老师的鼓励下,他正在努力地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独立小便,自己提拉裤子,午睡前自己脱鞋子、裤子,午睡起床时自己穿裤子、鞋子。经过班上老师们的督促和帮助,晟晟的进步很大。可是。孩子的主动性、有坚持性不够,遇到困难时容易失去信心。
案例描述:
午睡起床后,晟晟和其他孩子一样,自己穿裤子,自己穿鞋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时候的老师们,正逐一帮助已经起床的.孩子叠被子,当我用自己的余光发现,开始还在自己穿鞋子的晟晟,现在的他伸长了两腿舒适地躺在小床上,一动也不动,期待着有一个老师可以去帮他穿鞋子。于是我走过去,正想数落他几句,但是,高度地责任感让我压住了自己的冲动,强忍住火气,和蔼地对晟晟说:“晟晟,坐起来,你已经长大了,不能总让老师来帮忙,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哦!”我边说边把他拉着坐到小床边上,让他自己穿鞋子。可是,直率地晟晟回答我说“我不会!”我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接着,我蹲下身体,眼睛直视着他说:“上次讲的故事《小马过河》还记得吗?小马看到河水,不敢过河,只能回家问妈妈。后来,大马告诉小马,遇到事情,先要自己想一想,再试一试,试过了就知道行不行了。你告诉我,后来小马有没有去试了?后来小马过河吗?”通过故事的启发,晟晟试着将小脚伸到鞋子里去,板鞋鞋帮上盖布挡住了小脚,他的小脚总是伸不进去,尝试了几次以后,他又要放弃的时候,我进行手把手教,“一个小手拉住盖布,另一只小手撑开鞋口,让小脚伸进鞋子口,穿呀穿,小脚进去啦!”虽然他的动作不是很灵活,两只小手配合也不协调,但是,他总算穿上了鞋子。我知道,现在的他最需要老师的鼓励:“晟晟,你成功啦!开心吗?”“开心!”晟晟笑了。我接着说:“晟晟,其实穿鞋不难,很容易的,是不是啊?”“嗯!”晟晟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最后,在我的鼓励下,晟晟又成功地穿好另一只小鞋子,他看着自己穿好的鞋子,故意重重地踩着午睡房的地板,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午睡房。
分析与反思:
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自己穿鞋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习惯于奶奶和保育员老师长期照顾帮助的晟晟来说,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穿板鞋、球鞋时,鞋帮上的盖布成了穿鞋子的一大障碍。因此,晟晟就是一个遇到困难就会放弃的孩子。案例中,当晟晟遇到困难失去信心的时候,我用《小马过河》的故事,暗示他积极尝试,当我发现难题出在“鞋帮上的那块盖布”上以后,及时手把手的教会他正确的方法,并用激励性的语言来给他解压:“其实,穿鞋不难!对不对?”,最后用鼓励的话来帮助他拾回自信:“晟晟,你成功啦!”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当孩子遇到困难停滞不前的时候,老师要善于正确引导,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阻碍孩子的原因在哪里,并及时帮助孩子一起排除困难争取成功。老师更不能由着自己的脾气来打压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别人都已经做好了,你怎么还没做好?”“你是怎么搞的?真是笨死人了!”……。事实上,一个人的独立或依赖是被培养出来的,只有正确引导,对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才能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包办替代一时,是无法替代他的一生,教会他做,才可以让他享用一辈子。案例中的我,通过及时地鼓励,恰当地帮助,帮助孩子拾回了做事的自信心。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5
阳阳小朋友是我们班上非常内向的孩子,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参加集体活动也并不是很积极。我尝试着在集体面前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且请阳阳回答,可是他总是不肯起来。对于有把握的问题,他也总是拒绝在集体面前来展现自己。
这样的孩子,我该想什么办法,让他能够在集体面前勇于表现自己呢?我想到了用激励或者是表扬,应该会有促进作用吧!于是我就用了小小的心计,今天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有小红花哦!依然没有看到阳阳小朋友举手的样子,虽然如此我已经看到他看中的.闪过的一丝丝欣喜,虽然这一次阳阳没有回答问题,我还是把小红花送给了他,并且对他说:“因为你今天上课表现好,听得认真,本领肯定学得好,下次如果能够回答问题就更棒!”果然小红花的作用对于阳阳来说是巨大的,下一个问题时,阳阳就把手举起来了,我高兴地请他来回答,阳阳是可以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的。有了第一次的勇敢表现,阳阳在课堂上,并不显得那么拘慬了,以前老是被担心叫到名字来回答问题的那份局促已经荡然无存了。对于能够回答的问题,阳阳总是端端正正地把手举起来,每一次的回答我总给以一个微笑的示意,阳阳也觉得很开心。
对于内向胆怯的孩子,鼓励是一剂良药,药到“怯”除。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6
燕燕是我们班上一个非常文静又内向的小女孩,白白净净,长得很斯文。老师的印象中她是那种很听话、很乖巧的孩子,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她不会跟小朋友吵,也不会跟小朋友闹,跟其他活跃的孩子比起来,她显得太安静了。
燕燕平时跟小朋友交往很少,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她从不会主动跟老师说什么,总是像一个小大人那么的深沉。她胆子很小,说话声音很小,放学时爸爸晚来接她一会就会掉眼泪。我感觉,如果孩子能再活泼一些,大胆些,将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如果觉得燕燕就是这么一个很安静,没有出众之处的孩子的话,那我就错了。
在慢慢的观察中,我发现她其实很优秀。她的画构图大胆,线条流畅,非常大气,充满了想象力。画面涂色非常均匀、细致,看她的图画,你绝对不会相信这样的图画出自于一个大班幼儿之手,全班就数他的画最有想象力,最出色。既然孩子这么优秀,我为什么不利用她的特长让她活泼起来呢?
一天美术课,燕燕画的.公园构图大胆,颜色鲜艳,布局合理。我评价活动时,我在全班孩子面前夸奖说:“燕燕小朋友真棒,她画得春天的公园非常漂亮,我们请她来介绍一下好吗?”燕燕迟疑地看着我,那眼神好像在说“我不行”。我投以她鼓励的笑容,说:“快上来吧,大家都在等你呢。你画的图画那么漂亮,小朋友都很喜欢。”这句话坚定了燕燕的信心,她给小朋友介绍了起来,“我画的是方塔、还有亭子,还有春天的树、花……”在小朋友的赞扬声里,在孩子们佩服的眼神中,燕燕开心地笑了,变得大胆、自信了。
慢慢地,燕燕和小朋友的交往多了,她的朋友也多了起来。班里的各种活动,我都鼓励她积极参加。渐渐地,燕燕变得自信起来了,也活泼了很多。看着孩子有了这样的进步,我感到了欣慰:正是我注重挖掘了孩子的优点,给予了孩子自信,才使她变得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自信了!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7
牛牛是今年刚刚插入我班的孩子,虽然刚开始他不太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现在已经不那么怕上学了。但是,今天下午牛牛来园哭了,不愿意松开妈妈的衣服,原来上午,牛牛的爸爸给他送橡皮泥,在教室门口只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就离开幼儿园了,起初我们以为孩子没有看到,谁知道一会他就哭了,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下午他居然不愿意来幼儿园了。
从这件事情观察来看,牛牛小朋友是因为心理的'担忧而造成了影响,他害怕家人不接他回家,我们通过与他的谈话疏缓了他的紧张情绪,让他明白家长这时候来幼儿园只是送东西而不是到了放学的时间,并安慰他今天放学爸爸妈妈会很快来接他。同时带他参加到同伴的游戏活动中,让他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从而疏缓了心理的紧张。我认为作为小班的老师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与心理的安慰。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8
当玩具掉到地上时老师问:“谁的玩具掉在地上了?”当厕所门外叽叽喳喳时老师们会问:“谁躲在厕所那边玩了”听到的答案总是“不是我”或者是“不知道”,很难听到“这是我干的”。大部分小朋友说的是实话,但一定有孩子不愿面对自己做错的事说谎了。要改善孩子的行为,需要对“不愿面对错误”有全面了解。
孩子为什么不愿把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老师们该如何应对?
一方面,孩子在集体中生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肯定,害怕别人知道后会生气、会不喜欢自己,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他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迎合他人的喜好或逃避自己的错误。老师应有相应的对策:轻声细语的向孩子了解情况,让孩子从头说起,叙述整个过程,孩子的情绪会很紧张和不安,这是老师淡然的神态、亲切的语言都是帮助孩子承认错误的法宝。孩子其实知道自己错了,希望得到原谅,我经常告诉孩子:“如果你做错什么,希望你告诉老师,老师也许会有一点点生气,但是我会更高兴的是看到你能诚实的告诉我一切,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样孩子就不会有逃避心理,而是坦然面对,回顾事情的经过,此时,老师要认真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孩子一起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一方面,孩子认为只要不承认,就不用道歉。孩子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他会有明显的好恶情绪和行动。如:他忘了跟长辈打招呼或者不想跟某人打招呼,家长逼他也没用,这是孩子反抗期的早期表现。因此,当孩子需要直面自己的错误并承担责任时,不能逼他,老师或家长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引起别人的反感,让孩子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同时帮助他确立自信心,相信他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事情。
还有的孩子会把愿望、幻想、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说出一些没发生过的事,这是一种无意识行为,通常只为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已,此时老师不能过多的责备小朋友。
孩子刻意撒谎并不多见,有意说谎一般是具有一定目的的:可能是为了取悦家长、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是因为恐惧导致撒谎。在孩子不断增加的社交行为中,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父母老师的态度、声音、表情所传递出的信号开始揣测,慢慢察言观色,当觉察到成人生气、震怒时,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责罚和负面情绪,孩子否认自己做错的事,希望自己没做错事,其实是想让事情很快平息,让成人不生气,自己不要觉得难过与受罚。
所以在处理孩子不愿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幼儿说谎实质上与道德、本性没有太大的关联,老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不要过多使用“不许”开头的责罚口吻来规范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给与孩子爱的抚慰,正向提示和使用建议性语言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说谎的真正动机,帮他去消除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减少孩子隐藏自己不当行为的可能性,从根源上让孩子去除谎言,从而面对错误。孩子就不会因为太担心而隐瞒真相,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老师在处理孩子说谎不肯面对错误这类问题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隐蔽处理孩子的错误,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日后表现要表示信任,在生活中老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园教育的要求保持一致,当出现问题家长和老师要言行一致不能敷衍塞责,否则幼儿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说谎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老师让幼儿明白行为后果时,要和孩子一起对不当行为做出补救。当孩子面对了错误,承担了责任,做出了补救时,老师要表扬孩子直面错误,积极改正,帮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人生态度。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9
人生在世,当然不能有利于集体,一个人也当然需要集体主义精神,需要团队意识,但大部分情况下,特立独行的时候应该更多,许多时候,需要独立思、自我判断、躬行亲知,而且也只有每一个个体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安全,也只有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才能够处处充溢着活力与幸福。
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生活在集体之外的时候,每一个个体就需要自我认知,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走方式,有时候也可能漂泊甚至横行,但也只有如此,才会让他遍尝碰壁的滋味。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对孩子们进行的都是集体主义教育,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在集体之外成长,对学校来说,的确是一种挑战。
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当他们作为一个个为自己的一切负责任的个体参与到集体生活之后,个体和集体都会更加有力量。
自由,是孩子学会自律,学会自主的前提。如果老师从来不放手,学生当然会很少犯错,可是同时也失去学习独立自主的机会。老师或者家长,不可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到哪一天突然撒手,孩子肯定会摔大跟斗,甚至一蹶不振。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开始学习对自己负责,参与到集体之后也才能对集体负责。
我们作为个体的老师,可以尝试在自己教室这个小环境里营造一个帮助学生在集体之外成长的局部的教育生态。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10
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一个兴奋地从被窝里攒钻了出来,一会儿已经有五六来个孩子已经起床,在教室里喝水等待了,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喊着“老师,我倒不到水”。我们班级的饮水桶比较高,矮个子的小朋友倒水确实很困难,常会把水倒灌到袖子里。可是这时,我们那三位教师孩子热火朝天的帮孩子们穿衣服,一次次跑过去帮孩子们去倒水也不是个好办法。突然,一个个子比较高的小朋友从我眼前走过,何不让个子高的孩子帮助个子矮的小朋友倒水呢?于是我请了那个个子高的孩子负责给其他孩子们倒水,他很乐意,也觉得很自豪,同时也解决了矮个子到不了水的难题。
于是,我又提出请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穿外套,这时许露尹小姑娘开始活跃,她帮助好这个有去帮助哪个,顿时好像是换了一种个性,会说而有自信。平时这个小姑娘不太爱交流,所以和同伴间的交流少之又少。但是,这个小姑娘的自己能非常的强,每天起床都是她自己来穿脱衣服,从来不用老师帮忙。
平时的活动中,幼儿不仅与教师、环境产生互动关系,而且幼儿间也发生着各种互动交流。这样的交流很多时候具有积极的性质,有益于幼儿的自我成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能够让孩子的长处发挥到恰到好处,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小福泽。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们创设发挥长处的环境和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可以不采取任何介入。因为,幼儿间由于彼此间的平等地位关系容易使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这个过程孩子不仅能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能让孩子找到自信,最重要的是让老师解放了很多的“手”,让危险的程度大大的降低了。在这样的交流中幼儿既随意又保持自己一份独立,而且幼儿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彼此间最能理解的语言。所以我们应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需找可以发挥孩子长处的环境和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信,得到发展。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 11
奥尔夫音乐结束后,我依然将乐器放在小书架上,可是正当下午归还时发现少了一只单响筒,当时并没有在意,只是认为自己粗心,但是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依然是少一支怎么回事?为了寻回走失的乐器,我开始追问班上的孩子,他们说不知道。为了寻求原因我又同样领取了一次乐器放在小书架上,傍晚,晚餐后,只见锋锋走过小书架,手中不停地摆弄着乐器,然后称大家不注意将乐器藏在口袋里。
这是,我故意张开嗓门说:“哇,老师的小乐器忘送回家了,谁能帮我数数筐中有多少个小乐器,然后帮我送回家。”话音刚落孩子们争先恐后说:“我..我….我,只有陶锋锋一言不发,见状我故意说:“请锋锋帮我数数吧。”锋锋慢慢地走过去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把口袋里的乐器放了回去,看了孩子的举动,我看着锋锋微笑地点点头,然后拉着他的.手说:“一起玩,如果每一个人都要拿走自己喜爱的东西,那么幼儿园的乐器会越来越少。前几天,我们班上的小乐器也不见了你知道谁拿了吗?请你帮助老师找回来好吗?”锋锋低着头默默地答应了后来的几天丢失的玩具又悄悄地飞回来了。
孩子现在正处于性格发展形成的关键期,我们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引导地同时要尊重孩子,保护其尊严。通过观察发现对物品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大多是不太善于表现的幼儿,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容易被我们忽视,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格外地关注他,遇见亮点适时进行表扬通过一个周的观察锋锋有明显的进步,现在的锋锋已经是老师的小管家了事事都格外的用心。
- 相关推荐
【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孩子受挫能力弱,家长应该这样教育12-12
帮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01
让孩子自己做游戏的教育随笔09-27
爱护所有的孩子教育随笔(精选10篇)10-12
孩子观察力弱?5个秘诀帮你提高!08-29
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04-25
怎么帮助不会交友的孩子05-01
帮助孩子掌握记忆的技巧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