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4-11-13 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前中国一个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等因素的作用下,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成为大学生挥之不去的困扰。综合近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他们对于就业难的原因、解决措施大多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层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原因;措施

  高校毕业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力军,但随着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自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年年增加、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等因素的作用下,众多刚刚毕业寻求工作机会的大学生倍感困惑。当前大学生就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排斥就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约束就业的格局,如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随着1998年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20xx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20xx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然而,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大学毕业生约有749万人,大学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学者顾艳霞认为,这种快速教育扩张的方式,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者赵天武认为,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社会需求的变化加剧,供需矛盾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结构总体上存在着不平衡,社会需求有限、大学生择业要求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逐渐成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个人层面郭庆玲认为,部分大学生个人择业期望值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慢慢改变。学者罗兴社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太陈旧,“精英”人才意识浓厚。学者张朋钊同样认为,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与时俱进。这往往导致他们眼光只盯住工作稳定、待遇好的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国有大企业等单位,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者王树岩认为,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没有发散性思维和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观念,他们的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

  2、国家层面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就业难的其中一个原因。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使社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增加,无疑会使原本依靠于中低端产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模式与经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不匹配,用工市场供需不平衡。换言之,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甘长来认为,国家支持性就业政策不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保障力度不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措施,但没有达到理论上的预期效果。政府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有工作没人,有人没工作”矛盾现象的出现。国家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与有效的信息支持,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机制不健全,导致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及时、不全面,政府这方面工作的滞后,致使其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有效服务。

  3、社会层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除了个人和国家因素以外,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葛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诸多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着差距。部分高校盲目扩招,重理论轻实践,概念化的教学方法削弱了培养能力的环节,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学科和专业设置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人才培养现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科学性,学生得不到学校全面有效的'帮助。覃伟丽认为,各单位对于应聘人员的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受传统社会心理的影响,高学历成为众多招聘单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众多的招聘现场,可以发现很多企业招聘条件中都表示对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优先考虑。唯经验论与唯学历论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扩大,对人才的选拔与聘用更加苛刻,门槛的设置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得其门而不入的重大阻碍。

  三、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路径分析

  1、个人层面学者丁永刚认为,大学生应摒弃非科学的就业观,树立科学的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观。学者任林认为,大学生必须转变“天之骄子”的观念、不盲目追求学历,转变唯“大城市”论,合理选择职业岗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生应将自己从“精英身份”端正到“普通员工身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大学生还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去基层,向西部或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等基层地方去寻找工作岗位。提高就业能力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破解严峻就业形势的关键。王亚娟学者认为,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包容、感恩、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等五个心理资本维度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学者赵明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使大学生自身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加强实践能力。

  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要将所写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国家层面学者余东华认为为了解决就业这个民生大事,国家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业强国的现实背景下,国家需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双轮驱动”,提升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国家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长远来说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学者薛晓峰认为国家应该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政府要在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完善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积极的工作。政府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对大学生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就业机制,给大学生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国家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毫无疑问这是最稳妥的策略。

  3、社会层面学者武佳文认为,高校要从入学时就引导、灌输学生的就业春岁月知识,从个人成才与社会需求两方面引导学生就业。在专业方面,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调整,适时增设新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高校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重视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高校重视社会资本的积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社会渠道,为大学生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黄卫华认为,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冗员,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要求。现在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要想使得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突破创新,就需要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调整人才结构,这样才能使企业充满新的生机。企业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从培养人才入手,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简评

  总体上来讲,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也在加深。

  1、研究成就(1)学者们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主要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和客观性。(2)学者在研究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对照国外情况进行比较,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性,研究者有广阔的学术视野。

  2、研究不足

  (1)跨学科研究成果少,大多都从教育学来研究,很少从政治、社会、心理等其他学科进行研究,而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2)研究大多重复,对于问题、原因、对策都有太多相似性,应该拓宽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原来研究上深入研究。(3)学者在研究时会与国外情况进行比较,但只是研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到他们对于问题采取的措施,研究成果有待加强。

  (4)学者研究将普遍现象作为重点,对于特殊情况没有研究,研究缺失特殊性。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还需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大学生、国家、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才能走好就业之路。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xx—20xx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xx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xx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xx年212万,20xx年到达280万,20xx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4

  一、当前环境下的环艺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一)环艺专业的就业前景及预期。在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伴随而来的是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爆发式增长,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美感及舒适性的享受。

  (二)当前广西环艺专业的就业现状。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带动下,和环艺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也正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很多的管理理念和体制都比不得发达地区,仍需要完善和改进。

  二、关于环艺专业的就业问题成因

  (一)自身的专业基础不足。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理念技能型的科目,除了初期学习的理论性知识外还要熟练的掌握3D max、CAD、PS等专业软件,并且在设计创作的时候融入自身在理论学习中所形成的属于自己的美学灵感,从而造就专属自己的设计创作。因此,在行业的入门中理论知识和软件技能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提供创作灵感,后者则是为前者的具体表现做出技术支持。

  (二)自我的重新定位问题。当个人身份由学生到社会从业者开始转变的时候就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这种转变不仅是身份的转变同时还是心理的转变,要学会如何从一个从业者或者生活打拼者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而不是眼高手低和好高骛远。很多时候我们刚到用人单位都是从最基本的做起。

  (三)高校的教育体制。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每一年都产生数目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加剧了就业竞争,加之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经营模式下,大学集中开设热门专业也使得行业竞争压力骤增,而相关的教学设施以及相应的教职人员数量却未跟进,在教学方法上也缺少革新,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下降,而且环艺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行业性质仅仅是课堂教学或者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环境下的教学需求。

  (四)用人单位方面。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短期内有效的给公司带来效益,可能还要公司花费时间在其身上重新培养,因此很多公司在聘人方面都是选择有经验者优先入职,即便是聘用了相关专业的毕业大学生的话对于公司来说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则给予他们的起薪酬劳(不包括提成收入)一般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在广西南宁一般为600~1200元之间),这就使得环艺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获得的社会认同感较低,积极性不强。

  三、如何面对环艺专业的就业问题

  (一)强化自身专业素质。专业基础是个人就业中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之一。环艺专业就业的基本在于所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只有熟练的掌握了环艺专业相关的技术软件才能服务于客户并为公司带来效益,而只有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才能将创造的艺术美感通过技术体现出来,并且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去学习新的事物来强化自身专业素质。

  (二)自我定位及行业的重新认识。不是每个人一开始都是设计师的,对于刚毕业的环艺专业大学生来说首先要端正自身的行业价值观,适当调正自身的期望值,从最基础的做起,在相关行业内的不同位置积累足够的经验,这也是一种学习充电的过程,期间自己所接触的和学到的都是在学校所不能给予的,利用好这一阶段,并让自己对自我和对这个行业进行重新认识,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所欠缺,完成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蜕变。

  (三)心理的变化和行业的适应性。现实和理想所带来的落差对于毕业后的大学生来说感受极其深刻,“就业本身就是大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无论其间遇到多少挫折,但是必须要认识到一个人在向上奋斗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也是一种鞭挞的动力。

  (四)高校教育改革。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和实践的结合,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因为“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必须增强校企合作力度,以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多接触工地现场的机会,让在校大学生提前接触相关行业,并且是以市场环境下的真实体验,方便学生积累该方面的经验。

  (五)行业体制改革和完善。用人单位和企业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多与高校建立双向合作意愿,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助于企业单位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和工商部门等相关政府机构对该行业进行引导和完善,确定该行业的工资执行标准保障行业从业者的利益。

  四、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近年来都比较火热,因其涵盖的行业正搭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快车,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是值得期待和充满潜力的。笔者之所以选择环境艺术专业的就业问题而不选择其本身专业所包含的广泛研究对象来作为选题,是因为笔者觉得毕业了得或即将面临毕业的该专业大学生更需要的是一种对于自身和行业本身的认识和了解来作为一种较为直观的就业参考。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5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创业与就业的选择,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一直困扰着大学生们,本文借鉴蒂蒙斯模型、威克姆模型及Sahlman模型,试图对创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获取来探讨大学生在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取舍.

  关键词:创业;就业; 选择

  Being Employed or Starting an Enterpris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bstract: facing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forced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being employed and starting an enterprise. This has been plagu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from Timmons model, Sahlman model and Wickham model,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from the aspect of accessing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employed and starting an enterpris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mployment, choice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创业与就业的选择,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一直困扰着大学生们,本文借鉴蒂蒙斯模型、威克姆模型及Sahlman模型,试图对创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获取来探讨大学生在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取舍.

  创业是一个创造增加财富的动态过程[ [1] Ronstadt, R. (1984). Ex-entrepreneurs and the Decision to Start an Entrepreneurial Career. Wellesley: Babson University Press.][1].创业也是一个创造或者占有机会并追逐机会而不顾现有资源的控制的过程[ [2] Bygrave, W.D., & Timmons, J.A. (1992). Venture capital at the crossroad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因此,它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生产力和发明了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3] Stoner, J., & Freeman, R.E. (1992).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3].到目前为止,学者们还没有给创业做一个有凝聚力的定义,有学者将创业作为个人就业的一种手段或一部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出现过创业型就业的定义"所谓创业型就业是指个人、家庭或一个团体(若干个人的组合),通过依法登记设立企业组织,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加工、研究开发、分销、服务等内容)而实现的就业[ [4] 李福华. 创业型就业与创业教育[J]. 软科学, 20xx. CNKI学术定义搜索September 13, 20xx][4]". 本文将创业型就业仍然视为创业而不是就业.

  按照企业建立的渠道,创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独立创业、母体脱离(corporate spin-off)和企业内创业(intrapreneurship)[[5] 王树生. 创业教育研究[N].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xx.][5]. 独立创业,指创业者个人或创业团队白手起家进行创业.母体脱离是公司或企业内部管理者从母公司中脱离出来,新成立一个独立公司或企业的创业活动.企业内创业是企业的管理者及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创业.本文所讨论的创业仅限于独立创业.

  根据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差异,有学者将创业者划分为机会型创业(opportunity-pull)者和生存型创业者(necessity-push entrepreneur).生存型创业者是由于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所以才选择创业;机会型创业者则是由于拥有抓住现有机会的强烈愿望而选择创业.而机会型创业者由于概念模糊,一些学者将之称为成长定位型创业者(growth-oriented entrepreneur)和独立定位型创业者(independence-oriented entrepreneur)代替.成长定位型创业者指追求机会以使企业潜力最大化的创业者;而独立定位型创业者指以成为自己的老板为抱负的创业者[[6] 陈震红. 创业者创业决策的风险行为研究[N].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xx.][6] . 本文所提的创业者将只限于独立定位型创业者,即想要成为自己老板的创业者.

  一、创业过程模型分析

  美国学者蒂蒙斯在对创业的研究后,提出了蒂蒙斯模型[[1] 姜彦福, 张帏. 创业管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1],他认为创业过程是一个高度的动态过程,其中商机、资源、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它们的存在和成长,决定了创业过程向什么方向发展.蒂蒙斯强调了商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商机是创业成功的首要元素,特别是在企业的创立之初.真正的商机比团队的智慧和技能、可获取的资源都要重要得多,所以创业者应当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最佳的商机.蒂蒙斯认为成功的创业企业更着眼于最小化使用资源并控制资源,而不是贪图完全拥有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控制资源,创业者要竭力设计创意的精巧、用尽谨慎的战略.蒂蒙斯认为创业团队是创业企业的关键组成要素.事实上,在选择核实的投资项目时,吸引风险投资家们的往往是企业创业团队的卓越才能.蒂蒙斯模型把商机、资源、创业团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强调了三个核心要素的适合和平衡.在创业过程中,创业领导者及创业团队的任务就是反复探求更大的商机和资源的合理运用,使整个三脚架保持平衡,其中创业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蒂蒙斯曾举例网景公司从开创到首次公开发行,直到今天的发展过程:最初,网景公司创立时,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因为缺乏资金和管理团队;而后来在风险投资家上场后,帮助企业建立了管理团队;在不断盈利之后,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盈利,于是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达到了最平衡阶段;最后,由于担心受到新的破坏性技术产生的威胁和人才竞争对组织团队的不安全影响,这个模型再次出现不平衡.[[2] 杰弗里·蒂蒙斯. 周伟民, 田颖枝 译. 战略与商业机会[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xx.][2]作为创业领导者,必须在这个过程从开始到发展竭尽努力使模型达到平衡,使得创业活动能够持续下去.

  图1: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

  资料来源:杰弗里·蒂蒙斯. 周伟民, 田颖枝 译. 战略与商业机会[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xx.

  另一位学者威克姆在研究创业过程中,提出了威克姆模型[[3] 迟英庆, 陈文华, 张明林. 创业理论与务实[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xx.][3],认为创业者、机会、资源,和组织是创业的主要要素.创业者位于创业活动的中心,是创业活动的主导者.他要识别和确认商业机会、整合和管理创业资源,创立和领导创业组织.创业者的任务是有效地管理商业机会、资源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三者达到动态的平衡.创业者要对商业机会及时做出反应,领导组织,配置资源来不断获取商业机会.这样创业组织才会不断壮大发展.

  图2:威克姆模型

  资料来源:迟英庆, 陈文华, 张明林. 创业理论与务实[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xx.

  Sahlman 提出的创业过程模型[[1] 姜彦福, 张帏. 创业管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

  ][1],认为创业过程包含四个关键要素:人、机会、外部环境和创业者交易行为.在该模型中,将资源投入到机会中,目的是为了企业将来的盈利.人,指为创业提供服务或资源的人员,包括经理、员工、律师、会计师、资金提供者、零件供应商等与新创立企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员.机会,指任何需要投入资源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将来的营利性.外部环境,指所有影响机会产出,又在管理的直接控制之外的因素,如银行利率水平、相关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一些行业因素,如替代品的'威胁等.创业者交易行为,指创业者与所有资源供应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Sahlman模型的核心思想是要素之间的适应性,就是人、机会、交易行为和外部环境能否协调整合,共同促进创业成功.根据这一模型可以识别出成功的创业——配置良好的人才资源,管理团队拥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拥有盈利前景良好的商业模式,容易获取高额利润又能防止其他人进入市场,市场环境良好,交易方式能够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以充分的激励等,这些要素使得新创企业能够紧密结合,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图3:Sahlman模型

  资料来源:姜彦福, 张帏. 创业管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

  上述三个模型显示出的创业行为中,都包括至少三个要素,即商业机会、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及资源.并且,在这三个要素中,创业者对创业团队进行管理,对资源获取和进行配置的目的都是为了把握商业机会,使创业成功.由此可见,商业机会要素是一个人决定是否进行创业的最核心考虑要素,也是创业行为的起点.一个人只有在发现商业机会后,才可能考虑如何进一步进行各种资源的配置以求利用这个商业机会盈利,进而决定是否进行创业活动.

  创业过程开始于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创业者从成千上万繁杂的创意中选择了他心目中的创业机会,随之不断持续开发这一机会,使之成为真正的企业,直至最终收获成功.这一过程中,机会的潜在预期价值以及创业者的自身能力得到反复的权衡,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战略定位也越来越明确,这一过程称为机会的识别(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Opportunity recognition)过程,一些研究也称之为机会开发(Opportunity development)过程,或者机会规划(Opportunity formulation)过程.Lindsav, N.J. 和Craig, J(20xx)将机会识别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1] 林嵩、姜彦福、张帏. 创业机会识别: 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xx Vol.26 No.6][1]:

  阶段1,机会搜索(opportunity searching).在这一个阶段,创业者在整个经济系统搜索可能的潜在创意,如果发现,就进入第二个阶段.

  阶段2,机会识别(opportunity recognition).在这个阶段中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机会的标准化识别阶段(normative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phase),判断该潜在创意是否是有利的商业机会;第二,机会的个性化识别阶段(individualize fit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phase),考察,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一机会是否有价值.

  阶段3,机会评价(opportunity evaluation).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考察各项财务指标,创业团队的构成等,通过评价,创业者决定是否正式组件企业.

  在一些研究中,机会识别和机会评价是共同存在的,创业者在对创业机会识别时也有意无意进行评价活动.从机会识别模型可以看出,创业开始与对商业机会的确定,而商业机会的确定开始与商业机会的搜索.之后是识别和评价,以确定是否是真正的商业机会.因此,商业机会的搜索是创业行为起点上最开始需要考虑的事情.如何搜索到商业机会,就成为是否有可能开始创业活动的最初起点.

  我国学者张玉利等[[1] 张玉利, 张帏, 陈立新. 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1]认为,一些创业者比其他人更可能识别机会,一是因为他们具有获取某类信息的优越渠道;而是一旦获取信息,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人们可以利用到的包含机会的有用信息可以来自于工作、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社交网络等.如果没有这些获取信息的渠道,一个人能够搜索到的有关潜在机会的信息将十分有限.蒂蒙斯曾经给信息来源提供了一个开端:一种信息来源是出版物来源,包括互联网上和图书馆里有关行业、市场、竞争者、员工的信息和数据,其中一部份可能是在一个人在寻找思路是才被揭开;另外,还有从行业专家、供应商等方面获得的信息[[2] 杰弗里·蒂蒙斯. 周伟民, 田颖枝 译. 战略与商业机会[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xx.][2].然而,一个人是否会将这些接收到的信息综合起来,从中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首先取决与一个人是否对机会保持警觉,发现机会的人往往是那些积极寻找它们的人,这些人能够主动将各种信息联系起来,从中寻找潜在的机会;其次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强的人能够将各种信息联系起来,并从中寻找潜在机会.并且,蒂蒙斯认为,一个人必须找到把好的想法付诸实施的最好时机,并准确把握这个时机 .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可能花费很长时间在搜集和分析信心用在机会的识别上.陈钦虹将对机会识别过程中,信息发挥的关键作用作图表示:

  图4:机会识别过程中信息的核心作用

  资料来源:陈钦虹. 个人创业发展研究——构筑直销业个人、直销企业和政府的三赢模式[D]. 厦门: 厦门大学, 20xx.

  既然信息的获取,在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如此重要,那么,提高个人对商业机会信息的警觉性,拥有优越的信息渠道和综合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进行创业最初的条件.由于信息在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具有的核心作用,决定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之前,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是否拥有优越的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

  二、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所包含的范围较广,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它由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构成:一般人力资本包括个体受教育背景、以往的工作经验及个性品质特征;特殊人力资本包括产业人力资本(与特定产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与创业人力资本(先前的创业经验与创业背景)等(Becker, 1993).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与是否创建新企业和能否取得创业成功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只是在经济中将变的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会有所提高,创业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将有所提高.

  Ensley等人(20xx)认为,新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创业者是否具备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Gulati和Westphal(1999)认为,社会技能有助于创业者从新购买者手中获得订单、雇用有才能的员工,建立战略联盟.这样,由于创建企业需要创业者在各种环境下以及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与众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工作、需要创业者熟练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因而社会技能可能是成功的一个关键成分.

  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对于创业成功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之间进行取舍之前,应该了解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背景是否足够创业成功;个人是否能够和创业团队成员很好的合作;是否拥有产业人力资本和创业人力资本.然而,由于尚未工作过的大学生,或者从未创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特定产业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了解,也无先前的创业经验,因此在选择创业之前,先进行就业以获取成功创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是一个捷径.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者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与对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1] 包亚明.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 .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创业者本身所不拥有的资源.因此,当创业者建立并拥有这种社会关系网络,便可利用这一网络关系获取所需的但自身不拥有的资源,使得创业过程可以持续.一些学者认为价格机制失灵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给创业家留下了创新空间,创业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卡桑认为,创业家专业于对稀缺资源协调的判断,他们的这种判断力高于其他人,之所以高明是因为他们取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优于别人[[2] Casson M. The Entrepreneur: An Economic Theory[M].Totowa:Barnes&NobleBooks,1982.][2].对于创业网络的重要性,Brown和Rose特别指出,"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影响和形成创业战略的财务网络、信息网络与信任网络的作用....通过这些网络,财务与管理的外部化也使企业运作得同样有效[ [3] Brown Jonathan, Rose Mary B.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s and Modern business[C].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3]."芝家哥大学社会学家伯特[ [4] Burt RS.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A].Sutton R I, Staw B M.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JAIPress,Greenwich,CT,20xx.][4] 及学者Eisenhardt[ [5] Eisenhardt K M, Schoonhoven C B. Organizational growth: Kinking founding team, strategy, environment, and growth among US semiconductor ventures,1978-1988[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504-529.][5],Francis[ [6] Francis D H,S and berg W R. Friendship with in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eam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xx,25(2):27-37.][6]和Aldrich[ [7] Hoang Ha, Antoncic Bostjan. Network-based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A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20xx,18:165-187.][7]等都认为,"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 伯特从结构洞(structuralholes)理论出发,提出了有关创业研究的三个假设::(1)从连接结构眼的个体横截面看,具有强联系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他能更早接近各种广泛的观点,技能和资源.(2)同样的原因,创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企业就越有可能摆脱困境.(3)创业家拥有可利用的强联系社会资本越多,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是我们认为:强联系社会资本只是网络结构资本的一个方面,,有时弱联系在获取某种信息时却更重要[[1] 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1360-1380.][1],,这关键要看创业过程、创业环境和相关的信息内容等因素.创业者的社会网络还体现为一个创业网络的创业网络.而这种创业网络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创业网络.非正式的创业网络主要是由个人的家庭、亲戚、朋友等构成,而正式的创业网络主要包括创业投资者、银行、会计师、律师等 .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与其创建企业的决策行为存在直接的正相关性,丰富的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创业者的创业决策.

  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对于创业成功是重要的而为了获取社会资本,必须建立一定的创业者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不论是非正式的还是正式的而就业,对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有一定作用.在就业过程中,个人可以接触到比他们拥有对某个产业更多信息的人.这些人对于个人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获得创业资金和销售渠道等是有帮助的因此,为构建个人关系网络而进行的就业应该是进行创业之前必须经历的环节.尚不拥有这些社会资本的大学生,选择就业也是明智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创业和就业之间做出取舍之前,必须对创业过程有完整的了解.必须认识到商业机会是整个创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创业活动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对于一个商业机会的识别决定了是否会发生创业活动.而对商业机会的识别取决于个人对商业机会的警觉性,对信息的联系、分析从中搜寻商业机会的能力,个人获取优越信息的渠道,以及能够在最好的时机付诸实施的把握时机的能力.如果一个大学生缺乏以上条件,那么将无法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或者无法识别好的商业机会,或者误认为一个没有潜力的机会是很有潜力的机会.此时,如果强行想要开始创业,则很有可能归于失败.所以,此时的大学生不应该选择创业.

  而由于就业可供大学生了解行业信息,获取优越的信息渠道,培养自己领导、协作、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能力,因此在这时,就可以通过就业来培养自己,使自己获得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当能力提高,获取信息增多时,对商业机会的把握也会准确许多.因此,比没有就业时更加容易识别真正的商业机会.

  因此,对于一个缺乏上述条件的大学生,应该先选择就业.一旦知识和能力已经被掌握,再经过商业机会的识别过程发现潜在的商机,只要把握好时机,便可以开始创业.

  参考文献、

  [1] Ronstadt, R. Ex-entrepreneurs and the Decision to Start an Entrepreneurial Career. Wellesley: Babs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2] Bygrave, W.D., & Timmons, J.A. Venture capital at the crossroad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2.

  [3] Stoner, J., & Freeman, R.E.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92.

  [4] Burt RS.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A].Sutton R I, Staw B M.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C].JAI Press, Greenwich, CT, 20xx.

  [5] Eisenhardt K M, Schoonhoven C B. Organizational growth: Kinking founding team, strategy, environment, and growth among US semiconductor ventures,1978-1988[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504-529.

  [6] Francis D H,S and berg W R. Friendship with in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eam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xx,25(2):27-37.

  [7][Hoang Ha, Antoncic Bostjan. Network-based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 A critical 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20xx,18:165-187.

  [8]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1360-1380

  [9]李福华. 创业型就业与创业教育[J]. 软科学, 20xx. CNKI学术定义搜索September 13, 20xx

  [10]Casson M. The Entrepreneur: An Economic Theory[M].Totowa:Barnes&NobleBooks,1982.

  [11]Brown Jonathan, Rose Mary B.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s and Modern business[C].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

  [12]王树生. 创业教育研究[N].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xx.

  [13]陈震红. 创业者创业决策的风险行为研究[N].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xx.

  [14]姜彦福, 张帏. 创业管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

  [15]杰弗里·蒂蒙斯. 周伟民, 田颖枝 译. 战略与商业机会[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xx.

  [16]迟英庆, 陈文华, 张明林. 创业理论与务实[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xx.

  [17]林嵩、姜彦福、张帏. 创业机会识别: 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xx Vol.26 No.6

  [18]张玉利, 张帏, 陈立新. 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xx.

  [19] 包亚明.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6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难,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视角来透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的现实路径。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999年以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不断增长,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20xx年毕业人数达280万, 20xx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递增,20xx年竟达到611万人,20xx年则增至630万人,今年再创历史新高—660万人。根据人社部公布的资料,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而《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x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但实际数据统计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按照劳动经济学惯例,攻读硕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不应纳入就业统计之内;二是近年国家迫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极大压力,出台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启动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等。以上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统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多数措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而只是一种就业后移措施,是人力资源的“蓄水”和“储备”。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实现率降低。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则大多和自己的理想有着较大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学科的两极分化与专业对口观念淡化,大学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现象日渐明显。综合以上,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瓶颈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分析

  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40%,而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明显偏低,仅为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27.5%,大大低于美国的81%,也低于印度的55%。“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李国英)。

  具体到某一个产业链,一般包含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品牌创立、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零售等很多环节。在这个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多数国内企业仅承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利润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一些环节,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而最关键的利润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则被国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承担的低端环节,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多数从事体力劳动,而需要大学生等专业人才参与的工作则较少,这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中的“挤出效应”分析

  在经济学上挤出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中也存在着就业“挤出效应”。中小企业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减招、不招新人,大学生就业将面临严重的“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因美国金融危机从海外归来的学子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强劲对手;其次,新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的再次就业者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减少或相对往年就业岗位增幅减少的情况下,留学生、企业裁员、名校好专业学生将使得原本一些可实现就业的非名校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被挤出就业范围。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上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人才需求层次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产业升级,还要有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吸引人才。我国广东东莞已经提出“腾笼换鸟”的计划,要把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引进一些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我国要实行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型。只有需求量大了,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找到更适合的空间。

  (二)政府部门要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法规

  要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有序,政府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之按照“自由竞争、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运行,规范就业市场以及供需双方的行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样既可以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深化户籍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户籍控制,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地域和领域上的自由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层层壁垒,创造人才自由流动的大环境。在户籍管理方面,要做到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放开户口包袱,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加大对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的改革,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壁垒,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允许合理流动,保证把企事业单位将自主权落到实处。

  (三)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适应就业市场

  我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应当随着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减。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型,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间的是本科教育,顶端的是研究生教育。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型,即绝大部分学生涌向本科教育,这种失衡的教育结构必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职业技能,这样不但会降低企业和社会的用人成本,还会降低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调整学科、确定各学科招生人数的时候,都要充分采用人力市场的调查结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而不能闭门造车。

  以学制四年的本科为例,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经济的发展、人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第二年的时候,学生就应该会结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爱好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第三年要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同时,要让大学生掌握现代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需求,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创业教育,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积极鼓励广大学生依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举办多种创业活动。各级高校还应建有创业中心,具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发展等功能。

  四、小结

  我国大学生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30%。从这个比例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太多。以美国为例,该国大学生虽数量众多,但就业矛盾并不突出,都得益于其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其政府的立法保障、就业政策的引导等。在我国,之所以有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是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对接,这种“失衡”现象势必导致许多大学生“无业可就”。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追根溯源,从“根”、“源”抓起,才能有“清如许”之“渠”。

  参考文献:

  1.Niallo,Higgins,Government Policy and youth Employ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ld Youth Summit to be held in Alexandria,Egypt,20xx.

  2.周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xx.

  3.杨怀祥.美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对我国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

  4.黄永奎等.瓶颈与超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突破[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xx(6).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8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高校的毕业生迅速增加,社会的进步导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更有部分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尤为严重,但是企业还是缺乏综合型的人才。这就矛盾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才!本文就是从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出发剖析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的软肋和误区,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问题,从而客观理性地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利的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校教育;社会原因

  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解决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毕业生就业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唯一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现实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的,并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教育措施。然而,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比如在政治上,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思想上,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容易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另外在专业学习上,学习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和治学的不严谨,少数学生学习不认真,考试作弊的陋习。

  2.高校在本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20xx年中国的第一批入学的学生融入社会,为我们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改变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庞大的队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该地区的经济衰退,社会并没有提供这么多的工作。导致突然增加就业难现象,凸显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不强,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另外,由于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一些高校仍然传达政策,组织信息,“双选”一刀切阶段,职业指导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改革的需要。

  3.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

  在当今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很多大学生为了尽快求得一份工作,往往违背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选择工作。这样不能学以致用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也导致了用人单位在用人上的短期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准确的拥有供求信息。企业讲究低成本,高效益,不愿接受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宁愿考虑那些在职培训中的社会人员,这些因素就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

  1.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和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过渡段未配置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本质整体供应的矛盾。

  首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拥有很多新增劳动力,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基数大,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达不到新增劳动力的增加。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这样的尴尬局面。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随之高校扩招成了一种必然趋势,然而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迅速的增加。然而社会人力资源相应对大学毕业生的需要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必然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2.大学生就业时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既希望谋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用人单位的拒绝,这样导致了精神上的紧张不宁,意志消沉,和行为上反应迟钝,无所适从。甚至还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在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东奔西走,希望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就业形势的理性思考,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这些心理问题无疑给大学生在就业时带来不利影响,使得他们面临着现实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给就业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

  大学生就业困难很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严格,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这种状况很多大学毕业生往往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致使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而且很多企业没有想过长远的人才战略,一味追求名牌大学,高学历,不考虑用人为才,仅仅以这些硬性规定,将很多毕业生拒之门外。

  4.企业缺乏培养人才得长效机制

  随着这些年经济的发展,自主择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潮流,但是还是有一些因素是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如档案、户籍等。部分企业招聘的时候以不是本市户口而把求职者拒之门外,很多大学生因此与工作无缘。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状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我们必须对就业现状做出针对性的剖析,然后调动社会各层多种力量,对他们多多关注,做出多方努力。针对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将各种措施和方案实施下去。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自己做出调整和努力

  首先,放低姿态,确定新的就业观。大学生应该放弃“社会精英”的复杂的现实,建立就业流行的看法,有许多空闲的位置,小城市,村庄和社区中的其他地方急需人才,应该建立一个基层的意识,职业意识到基层行使其挖掘潜在的斗争意识。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仅仅530万,20xx年拥有了580万,20xx年达到了630万人,20xx年毕业生人数已超过650万人,”而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却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对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不利,迫使大学生就业走向大众化。对于这种情况,大学生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的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过硬本领,以便采取主动,在就业竞争中寻求自己的理想的工作。其次,大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以自己的专业技能谋求发展。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拥有敏锐的眼光,瞄准商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缓解就业的压力。不仅带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也给更多了求职者创造了就业机会。

  2.建立健全学校办学机制,努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为迎合市场要求,高校应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够提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积极吸收了大量专长的老师到就业指导的队伍中来。它以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队伍化、教学机构完善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和学科研究先进化为目标, 能够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这样,不仅打破了应届毕业生的局限性,也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3.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首先,政府应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逐步纳入法制系统工作的毕业生,和规范化的轨道。这样,就能够消除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歧视,从而打破了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据本人意愿迁往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一旦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这样,不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另外我国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对此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不仅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失业率,也让我国的宝贵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网罗校友资源,多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当代大学生就业将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社会已构成各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学校,中介机构,媒体多渠道的职业指导模式,通过不断的指导和服务,继续探索新模式的大学就业指导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针对专业特色,利用校友、老师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专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以便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总而言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正被就业压力困扰的大学生提供解决的方法,才能帮助他们走向一条稳定的道路,从而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我相信,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帮助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能够妥善解决的,高校毕业生必然实现充分就业。活跃的生产力作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xx.

  [2]孙雪菲.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xx.

  [3]周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大学,20xx.

  [4]冯彩虹.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J].榆林学院学报,20xx,04.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9

  对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相关的11个心理因素,和毕业生存在的20个心理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分别对应的有4个因子和9个因子,其方差累计百分比达到63.514%与71.254%,基本反映了整体问题,为了对因子进行命名,本文采取了“极大正交旋转法”。根据因素分析理论,进行了归类,如下表1和表2所示:如上表1所示,功利因素皮尔逊相关系数r=0.171,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02,可以认为功利因素和因变量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从众因素皮尔逊相关系数r=0.109,显著性水平(Sig.)达到了0.008(P<0.01),也可认为从众因素和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呈很显著性相关;求问因素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r=0.092,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之间呈相关。

  综上所述,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的主要因素为功利、从众、求稳。为了分辨出哪些因素起主导性或者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对以上3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出功利和从众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的主要心理影响因素。如上表2所示,文化知识欠缺因素皮尔逊相关系数r=0.101,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17(P;0.05),可以认为文化知识欠缺因素和因变量呈非常显著性相关;用人单位经验主义的r=0.066,其显著习性水平为0.048,可以认为用人单位的经验主义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呈显著性相关。

  同理,上述9个因子中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呈显著相关的有:用人单位经验主义、文化知识的欠缺、专业技能的欠缺、期望过高。本研究对以上4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出用人单位经验主义和文化知识的欠缺、专业技术的欠缺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的主要心理影响因素。

  用人单位经验主义因素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简章,出现不敢去面试的情况。这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文化知识的欠缺和运动技能的欠缺,这两种心理分别会出现在运动技能较高的高体(运动训练、职业队挂靠)和普体两类学生中。第一类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担心的是自己的'文化知识的笔试成绩太差,或者对于体育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太差,而不能通过招聘。

  同样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距,而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其他方面,例如,社会风气,工作地域等,没有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主要担心的因素,也不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0

  【摘要】:如今,我国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学生的人数成倍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首先应该全面的分析这个矛盾,包括国家政策,教育体制,就业机制和个人的原因。然后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原因;措施

  前言: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是一个引人深思的事。每年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就不了业,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招生规模也进一步扩张。中国高等学校扩招后迎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12万人,)增长了46.2%,直到今年已经增长到680万。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在逐步下降,每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门统计,近几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几年,初次就业率一直只能保持在70%左右。所以,积累的未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1.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原因:

  1.1.1 户籍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我标准的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许多社会不公,经济也呈二元化。不发达地区的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相对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等。从而使毕业大学生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1]

  1.1.2 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均衡化过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以上两点都将对就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2]

  1.1.3 人才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逐步建立起“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双向选择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很不适应。而政府并没有做好思想宣传和政治鼓动,加之经济调控手段的强度和力度不足,难免出现宏观调控乏力的问题。从而导致“有工作没人,有人没工作”问题的出现。

  1.1.4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完善。

  例如在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或户籍歧视、乙肝等慢性病患者受到录用歧视等屡见不鲜。这些背离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劳资源的要求,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市场走向异化。某些就业潜规则仍在大行其道,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的下降。

  1.2 社会原因:主要是用人单位存在的用人观念问题。

  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设立较高的学历门槛,单纯地依学历高低为判断依据,过分注重文凭。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是客观地与需求进行对接,而是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有名校情结,不太考虑个人能力,明确指出“名校毕业生优先录取”。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希望大学生上岗就能给企业带来变化,而经验不足是应届大学生最大的劣势,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部分用人单位还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因考虑女性的生理、婚姻、生育等不愿招收女大学生,有的还存在生源地域歧视,这导致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智慧。

  1.3 高校原因:

  1.3.1 专业设置功利、课程设置陈旧、办学定位不明

  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热衷于投入少。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同时,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水平评估体系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就业市场指向的作用。总得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招生与就业脱离。[3]

  1.3.2 高校教育内容偏向于为城市服务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教育内容表现出很强的服务城市的特点,使受教育者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而这些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农村很可能并无用武之地,出现了学历越高,在农村反而越无法找到匹配岗位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教育体制又是定位于为城市。在农村就业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在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就业偏好于城市的倾向。

  1.3.3 盲目扩招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有业不能就

  调查表明因“专业技能较弱”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占48.41%,居首位。由此

  可见,大学生们自我感觉能力不强、专业不专的就占了近半数。扩招没错,但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及时到位,也就是说是一种盲目扩招、非理性扩招,使得教学水平下降,人才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缺陷,与社会需求对接不上,同时导致大学生出现结构性失业。

  1.4 学生个人原因

  1.4.1 大学生的择业取向脱离社会现实,有业不想就

  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幢房.反应出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农村的就业态度。

  一系列的调查:

  关于“理想工作区域”的调查,

  “没想过”实际上就等于是不愿意去。可见,绝大部分人是不喜欢到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就业的。

  这些数据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自愿去西部、去农村、去基层等条件艰苦地方的人并不多,即便想去也是被迫无奈,很少有人真心实意想去。而现实社会是在西部、农村、基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偏离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思想根源。[4]

  1.4.2 就业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社会需求不关心,对职业目标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过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质的职业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

  1.4.3 核心竞争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更侧重于竞争力,通过就业这一社会的检验就会发现。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沟通能力不强,团队合作精神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没有积极良好的心态等。

  2.解决措施

  2.1 政府方面

  2.1.1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就业。通过各项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消除户籍、档案等人为限制毕业生自由就业的障碍,加大对支边、支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1.2 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协词增长。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还要增进人民的福利。国家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在有的时候还应该不惜牺牲一点经挤增长速度栗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1.3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企业是消耗大学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政府应通过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来引导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通过法律法规已经其它政策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2.2.学校方面

  2.2.1 利用市场经济来推动和加快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专业设置上要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得专业设置更加优化;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建立学用结合的培养体制,依据企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决定性环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2.2.2 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素质。高校在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应先育人,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引导。高校还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有目标地安排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3.用人单位方面

  2.3.1 用人单位应改变用人观念。用人单位要改变对应届毕业生偏见,用人单位应该尊重大学毕业生,应该客观、全面评价当代大学生,不能因为有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比较差,就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这样,用人单位应该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应聘的大学生,而不应该盲目追求名牌高校和高学历的毕业生;

  2.3.2 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用人单位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是国家花大力气花培养出来的人才,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承担起社会责任。

  2.4.学生方面

  2.4.1 学生要静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贵的品质。成材必先成人,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是成材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树立团队精神,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提高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大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努力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向年轻、有为、责任的青年转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2 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树立全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思想,低姿态走进职场,不要眼高手低,而错失就业良机。不能一味追求“孔雀东南飞”。

  ④大都市就业竞争压力大.而城乡基层单位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结语:

  我们是新一代的大学生,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我们自己的能力。毕竟,在这个矛盾之中,我们自身的原因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为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我们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我们的就业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我们自己的竞争力,注重量的积累,不做眼高手低的大学毕业生。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接受社会地挑选。但是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同样要很好的得到解决。因此,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做出响应的措施。只有这样,现存的就业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所有人所期待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莹.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浅析[J].生产力研究,20xx(16):106-107

  [2].谭晓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治理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xx(4):56-59

  [3].陈建波.试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南方现代化,20xx(27):104-105

  [4].王新,冯玉双.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J].人口学刊,20xx,(3):56-60

  [5].吴翔.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xx(8):14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1

  摘要:在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这是不争的事实。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立法机关、政府的强力介入,也需要女大学生自我的觉醒。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青年女性的黄金时代,三十多年来,中国女大学生在校人数直线上升。《中国统计年鉴-20xx》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女生为1082.55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0.48%,比从1980年的23.44%提高了一倍多,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成就,对中国女性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女性接受教育摆脱了家庭妇女的地位和身份,走上了社会,得到了在社会参与竞争的机会和能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和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市场上对女大学生的歧视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就业准入遭到性别歧视、职业分布中对女大学生的歧视、男女同工不同酬等。

  一、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

  1、女大学生就业准入遭到性别歧视。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大学毕业生结束了学校统一分配的就业模式,采取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生存和利益最大化,更倾向于选择男生,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笔者曾调查过650名毕业生,其中有560名调查对象表示女生找工作时的难度确实大于男生,100名被调查女生中,有89名女生表示自己在找工作中受到过性别歧视现象。从上述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就业性别歧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十分严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生,与男生具备同等条件,甚至比男生优秀也都受到就业性别歧视和就业的准入拒绝。

  2、职业分布中对女大学生的歧视。

  在中国传统观念和经验中大多数女性就应该从事技术含量低,收入少,声望和社会地位低的职业,事实上在我国“女性职业”分布中也是如此的。虽然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明显高于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但是我国女性就业层次较低,职业分布面较窄。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xx》显示,女性比例最低的职业依次是:第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20xx届本科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是:旅行业(72.5%)、纺织成品制造业(62.3%)、服装及饰品业(61.8%)、教育业(61.8%)、旅店及其他食品业(59.7%)。女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具备高素质、有着专业特长的女性高知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就业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把她们隔离在所谓的传统“男性行业”之外,是一种对社会优秀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女性自我价值实现造成了巨大阻碍。

  3、同工不同酬差别待遇歧视。

  就业中的“同工同酬”是指从事同种或相似强度的劳动不以性别为基础,而是以工作类型,劳动强度等作为发放劳动薪酬的标准,即男性和女性从事同种或类似的劳动就应该给付同等的劳动报酬。虽然“男女平等,同工同酬”早已明确写入我国的劳动法,但是我国女性在就业过程中还是常常遭遇同工不同酬的非公平待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企业都认为女性的劳动回报和成果通常都是低于男性的,因此即使女性和男性从事的是一样性质的工作,用人方也认为女性的劳动成果既劳动生产率小于男性,因此给付女性较少的劳动报酬。这不仅是一种就业性别歧视行为,更是对女性一种劳动成果剥削行为,是对女性劳动价值极大不尊重的行为。

  二、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的原因。

  1、企业讲求“经济人理性”。从现象上分析,企业之所以歧视女生,是因为:第一,聘用女性员工的成本明显高于男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应保证女性员工的生育产假,要承担比男性员工更多的保险费用,成本观念使得企业歧视女生。第二,企业一般认为,较多的男生会因为婚姻而提高工作效率,而较多的女生会因为婚姻而降低工作业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导致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歧视。

  2、政府的政治规则与市场的效益规则相互抵触是性别歧视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应保证女性员工的生育假期以及其他的额外保险,但这种政治规则是与市场规律、效益原则相抵触的。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规定使企业家意识到,如果录用女大学生,将来在其生育期间,企业要为一个岗位支付两个人的工资,哺乳期间每天一个小时的休假,以及因此而无法外派和可能带来的工作效率的降低,一概成本都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面对此类规定只能拒绝聘用女大学生。佟新在《人口社会学》中说过:“人类的生育是生理现象也是社会人口现象”。生育是一个具有积极外部性的类公共产品的公共行为,其收益全社会共享,其成本理应由政府承担。现实情况是政府规定由企业承担,企业则通过歧视推卸给女性承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3、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根深蒂固。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备受推崇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女大学生虽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思想深处依然残存或者认可男尊女卑、女不如男的思想,表现在就业问题上,就是女大学生自己的价值期望值一般低于男生。另一方面,部分女大学生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不是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不是积极努力证明自己,而是滑向企业所认为的那样,工作不积极主动,效率低,习惯以家庭为重。有的女大学生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为生活信条,这又进一步印证并强化了企业对整体女大学生的偏见。

  三、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危害。

  1、就业性别歧视有损于国家宪法、法律的权威,使广大劳动者减弱了对国家权威的认同,危及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第四十八条规定了我国妇女在包括经济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以及国家对女性平等权益的保护。就业性别歧视实际上剥夺了部分公民的男女平等劳动权。

  2、就业性别歧视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指物资资本存量的增加,还包括人力资本潜质的高级化。

  女性所承担的生命生产活动,是女性内在自然价值的一种体现,是推进人类文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劳动。性别上的社会平等是女性社会地位真正提高的`前提,一个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地区,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平等,更不可能有文明的、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女性大量的就业歧视必将严重打击女性的劳动积极性,这必将使社会经济因为丧失了一半的竞争者而失去活力,并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就业性别歧视有损社会的稳定。遭受就业性别歧视者,大部分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劳动收入相对较少和刚刚步入社会,需要社会予以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数量多,影响面大。

  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一半社会主体的就业困难和生活贫困。这将加剧社会的非正义和女性对社会就业制度的不满。因此,为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必须将解决就业性别歧视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优先予以解决。

  4、就业性别歧视制约社会的进步。妇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下一代发展及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男子的教育是对一个人的教育,对妇女的教育则意味着对全家的教育。有一句

  西谚: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如果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对女性进行性别歧视,将来受到影响的绝对不仅是妇女本身,更是一个社会的整体性的进步。

  四、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

  根据前文的分析,根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主要着眼点应在政府、社会领域,以及性别歧视的另一方当事人——女大学生,而非一味苛责企业。

  1、着力解决政府与企业在女性就业问题上的矛盾点,建立就业歧视预警机制。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能否化解其与企业在女性就业问题上的矛盾点,是根除性别歧视的关键所在。第一,由政府承担妇女生育的成本。政府可以建立社会生育、哺乳基金,或者直接补助给符合条件的女性,或者间接补贴给企业,将企业从这一成本束缚中解放出来,如此一来,企业雇佣女性员工的成本将等同于男性,这就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因成本意识而拒绝聘用女生的问题创造了前提。

  第二,政府应将有可能遭遇性别歧视的女性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建立就业歧视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存在就业歧视,政府可以一方面通过社保体系及时救助被歧视妇女,另一方面可以依据相关法规,对违规企业予以处罚。

  2、强化男女平等意识,尤其注重女大学生自身认知的提高。

  在全社会加强男女平等意识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女性自己首先不要轻视自己。女大学生重视自身素质,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和自尊的信念,这是消除性别歧视的重要推动力。其次,女性应该正确处理婚姻与事业、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女性在个人的思维中,应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不只是家庭的一部分,还是社会的一分子;女性还应意识到家庭只是自己的一部分,社会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旦从思想上解放了自己,女性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被企业所难以忍受的三大特征(一是事业心不如男生,只求平稳不求突破;二是工作能力一般,交给什么干什么,主动性创造性差;三是不能吃苦、动手能力差)便会自然消失。简而言之,不是家庭牵绊了女性,是女性自己将自己禁锢在家庭之中。

  思维的固化,只能依靠女性自己打破,一旦走出固化的模式,职业女性便会有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xx,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xx,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

  [3]郑琼梅,刘时新:性别歧视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xx,(10)。

  [4]谭花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xx,(04)。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2

  〔内容提要〕从数字上能够看出,高等教育在我国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虽然大学生不再是稀缺人才,但是教育人才的根本任务始终没有改变,尤其是在新时代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随着大学生逐渐扩招,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也逐渐增多。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对当前大学生在激烈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如何发挥正向影响作用进行了探索,在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当中体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大学生就业;体育教改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体育文化的熏陶

  高素质人才要有一颗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适应环境的心灵,还得有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强大体魄,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学习环境、就业环境、工作环境中成长起来,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竞技比赛活动、健身锻炼活动、趣味游戏活动等不同主题的活动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体能和特质有效进行有目的性的体育学习,促进大学生拥抱大自然、拥抱蓝天,拥有健康身心,这是任何其他理论课程无法取而代之的。

  1.培养大学生的知识技能需要体育作为基础。大学生能否在人生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名拥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丰厚知识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而各项体育运动项目是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更好的完成学业、事业的基石。

  2.坚定不移地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教育基地,时刻应当将终身学习和终身锻炼身体的理念灌输给大学生,让大学生懂得身体是自己的,不能以消耗身体来换取一时的成绩,让大学生明白学习是必要的,不是大学毕业了就再也不用努力学习的,坚定不移地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既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又是对单位和学校的负责。

  二、高校体育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1.用奥林匹克精神鼓舞大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养成。奥林匹克精神是追求更高、更快和更远,努力永无止境,这项精神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是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内容层出不穷,形式多种多样,并且每项体育活动都能够有内涵之意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意志力和品质。比如中长跑运动锻炼培养大学生的耐力,跳高运动锻炼培养大学生的爆发力和反应力,接力跑比赛锻炼培养大学生的默契和团队协作等。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对大学生身体条件的测验和锻炼,让大学生经受住耐力、爆发力、承受力等方面的训练后,自然而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勇敢面对挑战和打击。足以见得,体育教育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和端正正确的就业观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通向就业职场的永不停歇的路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必须将实践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力求在多方面综合打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学习不像文科和理科理论学习,把学生安排在固定教室、实验室或者实训室,而是给学生最近距离的拥抱户外的`机会,放飞心情、放松自我,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专长,在高校院系或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赛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不论是运动员还是志愿者,都是提升身为集体中一员的责任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用人单位关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校活动的情况如何,因为大多企业认为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例如组织协调、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的能力等。因此,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以通过体育等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由点到面的结合,综合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为大学生通向人生就业职场提供一条永不停歇的路径,走好面向职场的第一步。

  三、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理念的提升。一是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得到提升,把服务就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风向标。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教授体育活动的技巧和演练,还要巧妙地将文化知识、体育技能、活动趣味和内涵思想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二是新的就业形势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不是没有就业岗位需要他们去工作,而是大多数大学生职业定位比较模糊,缺乏系统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即使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也很难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时就容易产生挫败感。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时,更加关注应聘者有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持续学习的劲头、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

  2.高校体育发展需要大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上层次的双重育人模式。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中,高校管理者必须广泛关注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开展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大众体育项目,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乐于健身锻炼的好习惯。此外,高校管理者为了帮助国家选拔优秀体育健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可以组织有专长的大学生参与竞技体育活动,勇争名次,特长生在求职面试时也能给自己增色不少。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通过体育打造文化,弘扬企业精神,已经是一个必由趋势。无论是大众体育项目,还是竞技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加以支撑,因此高校应该在财务预算里面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兴建体育馆、游泳馆、足球场等场馆,购置训练使用的体育器材,以此激励高校全体师生都加强身体锻炼,强健体魄,为就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3.走进社区,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服务社会的职能。高校教育想要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必须走出高校校园,深入调查了解社会所需所急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人才。高校体育要走进社区,与社区体育形成良性互助互动的循环系统。发展社区体育离不开体育专业教师对体育实践活动的合理组织和专业指导,在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上高校也能够将体育资源提供给社区做保障,这样使得社区民众能够在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中获得健身、娱乐的身体感受和美好、放松的精神享受。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社区的具体需要,科学合理的优化选择,保证正常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高校体育发展通过联系社区拉来赞助,获得开展项目的资金收益,同时让大学生参加社区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对集体、对朋友和家庭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帮助大学生提升观念意识、生活态度,实现双主体育人,达到互惠互助,优势互补。由此,通过体育,让社区和高校联合育人找到了衔接点,社区体育得到了良性发展,高校体育获得了社会认可,为大学生就业工作开辟了新出路。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3

  论文摘要:该文简述大学扩招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针对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分析框架,并以就业指导问题的探讨为核心,结合相关问题针对就业指导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工作创新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扩招: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一、大学扩招后就业现状简述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而言,种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xx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在经历加入WTO及大学扩招一周年、遭遇“非典”、签署CEPA等重大事件之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关注。9月13日,“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11月7日,20xx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2月1日,“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正式开始并启动网络招聘;12月22日开始,教育部举行“全国大中型企业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周”大型公益活动。12月19日至20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重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路,将“人才资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这无疑也为高校人才就业提供了正确的政策指引。

  1.1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大学扩招即意味着学生人数的绝对增加,这也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根据20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xx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20.5万人。截止20xx年秋季,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5%,历史性地跨人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规模的大学扩招始于1999年,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我们可以着重关注一下1999年到20xx年的招生情况。

  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就业也逐渐市场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总体的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动,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强、就业压力增大,更加上现有大学学科设置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就业供需的结构性问题、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心理预期过高等原因,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压力逐渐增大,而就业形势也显越来越严峻。

  1.2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鉴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国家、教育部和部分高校也高度重视此问题,组织专家学者从理论做出探讨,并从实践上积极解决。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厦门大学高教研究中心等单位分别承担了国家和教育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点课题,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也承担了扩招后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课题,广西等省相关部门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纳人十五规划课题之列。但是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成果却不多。而现有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多半只是单纯的从就业指导或就业工作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其观点不无道理,但多偏于零散、不成体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体系与框架探讨

  2.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与相关主体

  一般而言,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对其原因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和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服务。它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工程。我们认为该问题的研究需要置于社会转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中加以讨论,应该提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大视角,并就研究的框架做出一定的界定,要密切关注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种表现。

  这里,我们可以从问题涉及到的不同主体提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体系与框架。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而该问题主要涉及到国家、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等四种不同的行为主体(当然,不单只这四种),故此我们可以从这几种主要的相关行为主体展开讨论。另外,有两个问题需要做出调整:一是用人单位相关研究涉及到其它的问题大类,在实践中不易纳入变量调控的范畴,相较而言,较有成效的反倒是有关部门针对用人单位行为做出的规定,因此我们只在就业政策问题中涉及它;二是就高校而言,对起后台支撑作用的培养机制和起前台管理服务作用的就业指导做出细分,并分别讨论。

  2.2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体系框架

  基于上面的简述,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体系框架做出以下模型。

  一、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这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也是解决该问题的目标。要通过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来最终完成国家投资教育、培养人才、形成人力资本、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流程,同时也实现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充分就业问题主要涉及到就业现状、成因,对策等的总体研究。最终解决的途径常常会具体到以下的某些方面。

  二、就业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是指从宏观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集中探讨就业政策的调控作用,并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开展就业政策研究,国家和省部有关部门制订科学的、前瞻性的就业政策。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但仍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

  三、培养机制问题研究。就是以就业情况为参照,结合各高校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设置情况、学生能力要求以及相应的培养机制做出微调,建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及相应的调节应对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四、就业指导问题研究。这里的就业指导是泛指。就业指导对解决充分就业问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策和机制大致确定的条件下,解决充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就业指导、尤其是高校职能机构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该问题涉及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如何做出工作创新,实现管理和服务功能,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就业的诸多途径。

  五、就业心理问题研究。主要探讨毕业生在竞争环境下择业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特征,注意就某些有负面影响的就业心理针对毕业生开展教育咨询活动。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作完成,需要促成多个变量的均衡发展。诸种变量交叉作用,最终都会向就业指导工作施加压力,或者说最终结果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就业指导问题在实践上的突破,是需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故此,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广义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为主体对象,兼顾就业政策、培养机制的讨论,不失为一种较合理的分析路径。

  三、就业指导面临的新情况及解决途径探讨

  3.1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显著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校方的工作压力增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常教学的压力:由于学生投身就业活动、末尾一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部分难以落实,这就产生了教学与就业的博弈;应该结合学校总体战略全盘考虑就业工作。二是就业指导的压力:大批量毕业生就业手续程序化运作的管理控制难度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配备不到位,毕业生就业需求、咨询服务方面的要求增加,社会各界对高校就业越来越关注、期望也越来越高;三是毕业生就业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加大。毕业生心理教育和行为引导有待加强。四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就业指导体系还有待完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需要系统化。

  3.2关于解决途径的探讨

  3.2.1系统的解决方案

  就业思路与人才培养类型匹配毕业生就业问题虽然重要,但它是服从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重大主题的。毕业生就业是一个过于宽泛的论题,讨论最好比较有针对性,就业工作举措也是如此,应该切合不同学校自身实际。目前,主要重点院校大都以“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而一些专科院校或职业学校则以培养“一专多能”、实用性人才为主。对于前者,就业显然不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诱导力量,但学校有关部门还是有责任教导学生在校期间注意实践能力的锻炼,注意既定培养计划和就业技能方面的协调;而对于后者,社会实践和相关技能的培养则显得更加尤为突出。

  同样,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形,结合本校实情和既有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形成高效的解决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体系是指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就业导向”这一因素。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周济同志指出: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适应加强就业工作的需要,深化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的改革。要形成党委和校长亲自抓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加强人才需求分析,落实就业的机构、编制和经费,重建学校的管理流程。加强就业指导,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强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

  学校可定期通报各院系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就业指导机构经常向校领导汇报工作,并按时向学校领导提交本年度就业工作的详细分析报告,明确将招生、培养、评估、专业设置等方面同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挂钩,增强老师责任感与紧迫感,以此推动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重视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学校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并实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逐步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年级主任、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同时要明确各级权限、职责与义务,推进就业指导机构与院系两级协调管理的工作,建立就业工作理论研究(包括制定研究项目)以及奖励惩罚制度。

  就业指导课要到位。比如中山大学已于20xx年建立与本校就业实际相符合的特有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筹备成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将就业指导列入必修课的教学计划;而早在数年前,在该校管理学院等部分院系,就业指导课就已经进课堂了。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目前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就业难的现实问题,转变就业观念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之一。首先,应该引导毕业生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主要是相对于传播择业技巧的相关知识而言。就业的关键仍然是自己个人素质和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尤其是引导毕业生调整好就业期望值。这同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行业或专业情况,对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薪酬等各方面的预期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调整和安排。

  再次引导毕业生接触人才市场竞争和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关信息,以实现就业观念的市场化转变,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意识基础。

  搭建信息平台就业信息的畅通和交互是高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高校应该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和流程信息化为原则,建立集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完善就业供(毕业生电子档案)需(用人单位档案)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交互,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方面的就业信息,为就业活动提供基础。

  实现网上招聘签约活动。学校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逐步开展网上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高质、安全的沟通平台,并在一定条件下实行网上招聘签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通网络视频功能。技术力量的引进必定会促使既有招聘运作方式的变革。网络视频功能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肯定会逐步发展、完善,并在实际操作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加以注意。当然也可与企业合作逐步推进此项工作。高校还应该积极组织不同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学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双选平台”。

  拓展多种就业渠道应该密切注意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向,拓展多种就业渠道。其一是增强升学继续深造的宣传,鼓励学生升本、考硕或升博,一方面对较低层次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分流,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培养层次,营造后期就业优势。

  其二是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到中西部人才匮乏的地区就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政策和实施方案,鼓励大学生考虑这种将国家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的发展途径和就业渠道,回贫困地区生源地工作、到农村或者小城镇就业、到其它艰苦地方作贡献。

  其三是按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到私营或民营企业就业。对于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学校积极为其解决落实人事代理的相关事宜,对于短期内有经济困难的,学校允许其户口档案暂放学校。对于到事业单位采用合同制形式就业的专科毕业生,学校要主动为他们解决户口档案人事代理的指标。

  发挥就业区域优势和校友网络优势要鼓励支持灵活就业,开展多渠道的方式联系用人单位。如动员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利用与社会交往的机会,推荐本校或本院系毕业生,并把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

  要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地联络历年来主要在本校招聘毕业生的重点企业,它们多是与当地区域经济特征有关联的大中型企业,比如珠三角或长三角地区企业集群中的部分单位。要精心组织或配合与之相关的招聘活动,并建立相对独立的用人反馈档案,做好全套服务工作。

  要有国际化的就业指导意识。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区域特征,关注国际市场,寻找国际人才市场与本校人才供给的切合点。比如位于珠三角的中山大学就受益于粤港澳“CEPA”、“泛珠三角”战略建设等区域发展措施,借助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人才流动需要,鼓励毕业生到临近的香港、澳门就业。充分发挥各地校友会的参与作用,凭借校友会的优势网络,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为本校毕业生提供更充足、更有效的就业信息。

  3.2.2相关保障措施

  实行全程指导学生就业全程指导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而言,是指要从学生大学入学时起就注意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就业指导。比如通过宣传“就业网”、主办发行“就业报”、开就业咨询讲座等方式向在校学生传递就业信息。

  横向方面,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力度,开展就业讲座,接受毕业生咨询;将毕业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如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择业观念、面试技巧、暂缓就业问题、劳动政策与劳动关系、毕业生离校各种手续办理等内容上网公布,让毕业生加深了解就业的全过程。针对一小部分就业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采取院系老师与毕业生“一对一”的形式,帮助学生就业。

  倡导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应及早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从人才测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咨询服务、职业规划、择业技巧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与市场上的游戏规则较为接近并且能帮助毕业生规划未来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使学生尽早进入社会实践,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挑选。

  提倡健康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消费观念随着竞争的加剧,对毕业生而言,就业活动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急躁、烦闷的心态较为常见,极端时候有可能发生争端和急性事件。同时,还受相关群体消费现状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投资也呈增长趋势,有时攀比之风盛行。就业工作应该足够重视并有效引导学生在就业心理、就业消费观念以及其它一些方面形成较为健康的心理。

  注意与“人才流动”相关的教育这主要针对毕业生毁约问题开展的专题性教育。当今社会人才流动加剧,大学生主动意识增强,加之很多学生确系“先就业后择业”,这样毕业生毁约、跳槽现象普遍存在,这给用人单位的人事工作和学校的就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校不能简单的禁止或是放任此类事情的发生,而应该对问题做出详细分析,并从社会人才合理流动、年青人职业生涯设计等较为广阔的背景来分析和教育学生。

  关注关心暂缓就业的毕业生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都不能仅仅盯着就业率数据做文章,要确实以维护学生利益和关心人才成长为指导。学校需建立完整的毕业生跟踪体系,尤其是对办理暂缓就业、回生源地就业的同学加强各种有效联络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动态,为他们提供最新需求信息,排忧解难,促使他们尽早就业。

  学校妥善为学生办理暂缓就业、新签约手续。让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的进程不受其他环节的影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改变以往阶段式工作的做法,对毕业生在任何时间提出落实单位签约的要求都及时受理,想办法及时派遣。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4

  摘要: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另外,就业时绝不能一昧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大学毕业生早El就业都是硬道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

  随着世界经济与国内经济的起伏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年年发生着变化,但不管怎样,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始终存在。大学生就业观与其就业密切相关,关注大学生就业观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是我国教育肩负的重任。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有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外资公司”、“全球500强企业”当作首选,根本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这导致他们就业的道路越来越窄。事实上,随着国内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中型企业。而许多大学生出于“求稳”的心态,看不上小型的私营企业,他们只愿意选择大中型企业,因此失去了许多原本非常好的工作机会。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难度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求职心态所造成的。

  2。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由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大学生成了毕业分配、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毁约都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致使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求职履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为了能在就业市场抢占先机,多数大学生会在毕业前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但也有少数大学毕业生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武装自己,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下降。

  3。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一定距离。职业道德教育起步不可谓不早,也不可谓不严,但事实上一些大学生上岗后出现工作不负责、怠慢客户、顶撞上司、违反职业道德要求而被“炒鱿鱼”的情况,显示了他们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大学生在学校受到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这种状态,难免使他们感到困惑,这些现象潜在地影响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其实现就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xx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xx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那么,20xx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袁贵仁说,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今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各地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并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政策体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袁贵仁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制度。高校要积极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省级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创业。他还强调,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毕业生不但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还应给自己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考虑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又要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 因素。

  1。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全面认识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与本班同学作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大学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从气质上产生认同感。大学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最后,在就业过程中对工作要保持积极主动、乐观奋进的精神。

  3。消除依赖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一个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人,一般都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在择业中,往往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一个深人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参加面试时,原本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好端端的一个就业机会就这样错失了。

  总之,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另外,就业时绝不能一昧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大学毕业生早El就业都是硬道理。

  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职业活动是人们谋生的方式和手段,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应单纯地仅把就业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把就业视作为社会服务、体现人生价值的渠道。

  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5

  摘要: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习得和拥有的胜任某职位或职业并保持和发展相关

  职位和职业的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的综合性体现,具有系统性、独特性、差异化、相

  对性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过程对高校人才培养,大学生发展具有导向、评价和

  管理作用,能有效整合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个人资源,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促

  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应用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对就业力的定义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国际劳工大会(ILC)认为,就业力是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在英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合作组(ESECT)中,就业力被定义为“一组使个人能更好的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定义中的成就不仅包括学术成就,还包括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如工作经验或职场经验以及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项目[1]。国内专家张体勤认为,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还需要搜集有用的职业信息以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2]。

  结合国内外关于就业力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就业力是大学生获得职位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学生在社会长期进行职业发展的综合就业力;是个体适应和胜任某职位和职业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的综合;是可以不断变化和提升的一种综合性表达,其在不同的职位、职业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学生习得和拥有的胜任某职位或职业并保持和发展相关职位和职业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的综合性体现,针对不同的职位、职业和环境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具有系统性、独特性、差异化、相对性的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力构成模型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业力构成理论是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20xx)提出的就业力模型。就业力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个人特质(Personal Attributes)、从业技能(Skills)等三个相互影响的部分共同组成。美国劳工部职业信息数据库(O*NET)列出46项从业技能并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胜任各种工作所需的通用技能,如理解性阅读、积极倾听、口头表达、算术、学习、自我反思等;二是适应特定产业和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如决策、领导、谈判、顾客服务、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类型从业技能且重要程度也存在差异,以就业力构成和分类方法为基础,就业力就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测量的工具。国内学界刘鑫认为,就业力具体包括就业观、核心能力、职业成熟度三个方面。就业观,就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对就业目的和意义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包括择业观、就业期望值等)。而丁怡认为,大学生就业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3]。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和作者实践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构成模型是指大学生习得和拥有的胜任某职位或职业并保持和发展相关职位和职业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的综合性体现,针对不同的职位、职业和环境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具体体现在大学生长期以来学习和养成的各种技能、专业特长、思维方式、综合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象气质等的综合,主要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具备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多年来习得和内化为自身素质修养的一种综合体现。综合素质的含义非常广泛,包含个人志向、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同时也包括了解国家和世界主要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际、国内时势,国家大政方针等内容,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底蕴和人文素养;具备基本的文化艺术知识和底蕴以及文化与艺术鉴赏能力和水平;具备科学常识和科学精神,以及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意识等坚强的品质。综合素质能帮助那些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人做事做得更好、更快和更有效率,也可以让那些暂时还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迅速得到发展,直到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工作中去[4]。第二,基本技能。如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最终形成融会贯通的基础和工具知识结构系统,是大学生就业力构成的基础性内容。第三,专业技能或者特长。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多数职位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世界各高校现在也基本上按照专业大类进行专业培养,大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或者特长是重要的就业力,最终形成学有所长的专业知识结构系统。第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关系到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是可持续适应该职位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在具有高效学习方法知识结构系统,具有系统完整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就业力构成要素。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大学生长期以来学习和养成的各种技能、专业特长、思维方式、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大学生应聘过程中使其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竞争优势,具有更高适合度和胜任能力,构成独特的就业力。

  二、大学生就业力特点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力是系统化的'就业竞争优势。人在社会中活动或者工作,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社会对于人才要求是全方位和综合性的,求职者就业力的高低体现在多方面,大学生就业是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胜任某职位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大学生长期保有和实现职业生涯长期发展的就业力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生就业力具有差异化的特点。一是社会职位的差异化。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社会职位的要求千差万别,即使同样的一个职位不同的单位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求职者来说,每一个职位都是差异化竞争的结果。二是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就业力的差异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相同能力和素质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的表现也可能完全不同,大学生求职者个体的差异化最终决定了就业力的差异化。

  (三)大学生就业力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大学生就业力是体现在相对于某一职位而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内部因素的变化性使就业力存在相对性,是一个相对概念。一是职位的相对性。对于不同的职位要求具备的能力素质不同,所体现的大学生就业力也就不一样。二是就业的相对性。就业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就业中,大学生就业力是相对于适应某职位的适应性,就业力高低是相互比较的结果。三是时间的相对性。就业力体现在求职者和职位在某个特定时间和环境的情况相对应,时间的变化能够引起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变化,或者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就业力也会产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求职者和职位适应性的变化,就业力在时间上具有相对性。

  17

  三、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的应用(一)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大学学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始职业生涯之前就业力提升和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针对学校特点,不断探索和构建具有特色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力具体模型,更好地引导学校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就业力的模型中可以有效地引导高校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具体职业和职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就业力构建标准,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对大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同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想的职业发展方向构建不同的大学生就业力模型。大学生构建自我就业力模型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技能、性格、特质、理想、家庭和价值观等有充分的认识。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自我职业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就业力提升方向,同时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和了解,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在具体实践中确定具体内容和标准。不断探索和了解目标行业、职业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和对目标职业认知,最终逐渐清晰自我和目标行业以及职业的发展途径和标准,确定就业力提升的分阶段目标和途径。大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过程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全面地发展自我,围绕就业力提升,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学业和生活,不断提升就业力。

  (三)大学生就业力模型构建对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整合作用。大学生就业,涉及大学生个性特征、教育培训、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具体职位要求等方面情况,所以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都要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学生在构建自己就业力模型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在学校学习、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互动中逐步提高、完善,大学生在构建就业力模型的过程中受高校、政府、家庭、社会、企业等提供资源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大学生在构建就业力模型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途径,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中能够有效整合政府、社会、高校、学生本人的相关资源,有效提升就业力实现自我。大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和就业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大学生就业力的表达过程,是将大学生潜在的就业力在社会实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构建就业力模型过程中,着眼社会需求(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政府政策导向、企业具体需求),围绕大学生就业力模型科学规划大学生就业力提升途径,充分整合利用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自我的各种有利资源,整合有效和积极因素,在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自我的互动中不断提升就业力。

  (四)大学生就业力模型对大学生培养和大学生发展的评价和管理作用。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还是得由社会来检验,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期间学习和锻炼的最直接的成果体现之一,就业力的提升和大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素质拓展、发展辅导和就业服务等内容息息相关。高校根据大学生就业力模型建设不同学科专业的就业力具体评价标准,结合评价标准进行大学生培养方案设置,根据具体内容对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和管理,科学、规范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力。通过建立就业力模型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价,找到不足和差距,有助于社会选才,同时也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敏.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2]张体勤,江岩.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xx,(7).

  [3]丁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xx,(15).

  [4]穆林.就业关注: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理性思考和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xx,(16).

【大学生就业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关于就业论文02-26

大学生就业论文07-20

关于大学生就业论文01-12

大学生的就业观的论文02-21

[精]大学生就业论文11-12

大学生就业相关论文03-19

大学生就业论业的论文03-19

大学生就业观论文02-26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通用02-16

大学生就业认识论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