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的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的小论文1
叮铃铃,上课铃一响,陆老师就神秘地告诉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准备的材料一点儿也不复杂:一个玻璃杯,一个蓝色小纸环,一枚银光闪闪的硬币,一根筷子。我想:这么简单的的几样东西,能做什么实验呢?老师的葫芦里又装着什么药呢?同学们都很好奇。
实验开始了,我们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还站了起来。只见老师先把蓝色小纸环放在了玻璃瓶的口上,然后将硬币放在了蓝色小纸环的上面,老师问:“你们猜猜,如果我快速地把纸环挑到一边,硬币会跑到哪儿去呢?”同学们交头接耳,七嘴八舌地猜着。有的说:“应该会落在讲台上。”有人自信地说:“肯定会稳稳地落在瓶子里。”也有人说:“会落到地上。”还有人说:“老师力气大,硬币肯定会飞到窗外去。”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陆老师见我们有许多的答案,微微一笑,说:“答案即将揭晓。”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屏息凝视,像一位狩猎者盯着自己的猎物那样。只见老师小心翼翼地把筷子穿过纸环,然后迅速用力一挑,“叮当”一声,硬币居然稳稳地落进了玻璃瓶里。猜对的人欢呼雀跃,而其他的`人还没缓过神来,嘴巴都张成了“O”形,大得可以塞进一个鸡蛋了。大多数同学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老师不是在做实验,而是在变魔术。陆老师决定让一位同学再来做一次。这位同学认真地按照老师的方法做了起来,硬币同样落进了瓶里,教室里沸腾了。
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明白了:原来硬币落到玻璃瓶里是因为惯性的作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惯性存在,例如:我们快速跑步冲向终点时,人往往不能一下子站住,而会继续向前缓冲几步。再有我们乘车的时候,有时司机踩刹车时,乘车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往前冲。这些都是惯性在起作用。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生活惯性的现象有好的作用,也有惯性 “惹祸”的时候。像乘车的时候,如果不抓好扶手,人就会因惯性的作用跌倒受伤等等。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不住地点着小脑袋.
通过这次科学小实验使我认识到了,科学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发扬光大,服务社会。
科学的小论文2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两个科学小问题的答案,你们想先听哪一个呢?哦,是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还是凸透镜能点火呢?哦,你要先听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呀。好!马上为您揭晓!
蚂蚁是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撒布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
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触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同伴当成食物搬运回去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基础。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如果你想逗它们玩,把手一伸,它们就乱套了。
下面我为你讲述下一个的答案,冰之所以会融化,是因为冰接收的热量比失掉的多,总体处于接收热量状态,所以融化。
在南极、北极,或者气温处于零下的`地区,水冻成冰后是不容易化的,例如南极的冰川一直都存在,即使每天有阳光照射,也不易融化!
冰凸透镜可以点火,是因为光的折射,光进入凸透镜后折射到一个点,该点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点火了。但是光进入冰凸透镜的同时,冰也吸收了一部分光的热量,如果外部温度很低的话,冰吸收的热量就都散失出去了,所以冰才不会融化;如果外部温度很高,冰还同时吸收太阳光的热量,那么很快冰就会融化掉了。
总而言之,冰在折射光的同时,也在吸收光的热量,关键看外部温度是高是低。
真是有趣的实验啊!
科学的小论文3
今天,我和哥哥在打乒乓球,真打的高兴,由于我用力太大,把乒乓球打凹了,我拿着凹了的乒乓球,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把乒乓球变成原来的样子呢?
于是,我拿乒乓球去问爸爸:“爸爸怎样才能使乒乓球变成原来的样子呢?爸爸说只要把乒乓球放在一个杯子里,然后倒入一杯沸腾的水,就可以了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当我用沸腾的.水冲向乒乓球时,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慢慢膨胀起来,果然变回了原样,我高兴极了,问爸爸:“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呀?”爸爸说:“这不是神奇,而是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以后就会膨胀起来,在受冷情况下便会缩小,所有的物体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哦,原来是这样啊!想不到这其中竟有这么大的奥秘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激发我们更大的求知欲望,探索科学。
科学的小论文4
我具有一颗好奇的心,什么事物总能吸引我的眼球,总能牵动我那好奇心。
记得那是我上三年级时候的一个中午,我自己下楼玩儿,发现工人们正在搬运东西。看到工人们努力地搬运重重的石头:“嘿呦,嘿呦!”我也不由自主的也走了过去。恍惚间,听见一个工人说:“我们这样搬石头又累又慢,我们还是换种方法吧!”“好,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搬起重物。”“嗯,我看行。”只见那个工人把一根木棍插到一块儿巨大的石头底下,几个工人齐心协力很轻松的就把那块儿大石头翘起来了,我觉得很神奇,连眼眨都不眨的盯着这些工人把一块儿块儿大石头搬起来。
回到家后,我立刻查阅了相关书籍,了解到: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哦,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玩儿的跷跷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呀!”.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奥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有很大发现。
科学的小论文5
蚂蚁的秘密
我家楼下花坛边的土堆里经常会有蚂蚁窝,我常和妹妹一起看着蚂蚁忙忙碌碌的从水泥地上寻找食物,瞧着蚂蚁它那“幼小”的身躯上背着“庞大”的食物,我和妹妹有时真忍不住想要帮它们把食物“运”回去。
蚂蚁是如此的团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为自己的朋友卖命。这个发现使我对蚂蚁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一天我在无意中看到妹妹水杯里的'水不小心倒在了蚂蚁的身上,这时的我气愤极了,因为我是绝对不允许让我喜欢的小动物受到一点伤害的!心想:哎~这个可怜的小蚂蚁难道就这样悲惨的死去了么?正在这时候我却看见那只小蚂蚁奇迹般的“走”起路来,我揉了揉眼睛,哇!我大叫起来,我真不相信这是真的。妹妹却不屑一顾的说:“每个科学家在发现某中规律时都不相信是真的。可不是吗?”对啊!这说不定还是个发现呢!于是我和妹妹开始了观察蚂蚁大行动:
第一次:妹妹倒150ml水;结果:悠闲自在,好的很!
第二次:我倒250ml水;结果:慢慢散步,好的很!
第三次:妹妹倒350ml水;结果:不错
第四次:我倒400ml水;结果:不错
经过四次观察我得出了初步的结论:蚂蚁应该不怕水。可我和妹妹还是半信半疑,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蚂蚁是怕水的,于是我们开始盼着雨公公能下一场大雨,能验证这个发现。我们盼啊盼终于盼来了一场大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窗外水泥地上的小坑都乘起了满满的雨水,不一会,雨过天晴,连空气都特别清新,我和妹妹乐颠颠的跑下楼去瞧个仔细,我们俯下身,看见蚂蚁也出洞了,可惜的是我发现还是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蚂蚁安静的躺在地上像睡了似的。我不怎么高兴,但当我看见其他的蚂蚁还是忙忙碌碌的干活、劳动时,我的心里想:别不开心了,蚂蚁无处不在,又为何因为死了这些蚂蚁而伤心呢?我不禁又快乐起来。
不过从这次观察看来,我也是有些收获的,我知道了蚂蚁是不怕水的,但是如果水量真的很大它们也会死的,在水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生存。
科学的小论文6
暑假里的一天,哥哥带我到田野里去玩,田野里的风光真美,尤其是那池塘里的荷花,粉红的花,碧绿的叶……
突然,我发现很多荷叶上都有一颗亮晶晶的东西,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一颗颗水珠,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奇怪的是荷叶一点也没湿,我好奇地倒了一些矿泉水在荷叶上,矿泉水一落到荷叶上就滚落到荷叶中央,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湖泊,荷叶还是没有湿。我记得下雨的时候路边的树叶都会被淋湿,为什么荷叶不会湿呢?回到家,我把这个疑问告诉了爸爸妈妈,可他们都不知道原因,还是爱上网的哥哥在网上帮我找到了答案:原来荷叶的外表有很多很细很细的绒毛,这些绒毛排列得很严密,而且上面含有蜡质,因此水滴到上面时,铺不开也渗不进去,只能变成水珠滚来滚去,这在物理学上叫做“不浸润”。
荷叶上的水珠不仅不会弄湿荷叶,而且还能顺便带走荷叶外表的灰尘,难怪荷叶看起来总是那么一尘不染。这真是太神奇了!由此我想到要是我们的衣服或者是建筑物上涂料也有这种特性,不就不怕灰尘和雨淋了吗?那该多好啊!
今天,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刚收的花生,要炒给我们吃。妈妈说:“炒花生多费事,还得用沙炒。”我说:“干嘛非要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吗?”妈妈说:“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看谁说得对?”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烧热后,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锅内,先用锅铲渐渐翻炒,二十几分钟后,锅里冒烟了,我慌忙加速翻动铲子,可花生还是越来越黑。我说:“花生应该熟了吧!”外婆说:“还早着呢!”我只得耐着性子又炒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外婆才说可以了。我盛起来一看,花生个个都已经变成“焦黑碳”了。我拿了几个尝了尝,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妈妈的吧!只见妈妈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锅内翻炒,一分钟后,倒入一碗花生。只见妈妈不紧不慢地翻炒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她把花生盛了起来,滤掉沙子。我不相信妈妈能这么快就把花生炒熟,用惊奇的目光望着妈妈炒好的'花生:皮略有点泛黄,拨开一看,仁也熟了。我尝了尝,既香又好吃。
咦,真是怪了!为什么直接炒反而慢呢?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仔细看看花生的形状!”我盯着那堆花生发愣,心里想:这花生两头凸出来,中间凹进去……
“哦,对了!假设直接炒,花生受热的面积小,而且受热不均匀,难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热速度快,传热性能高,它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热均匀地传递给花生,使花生全身也均匀地受热,所以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的女儿真聪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真是身边处处有科学啊!
科学的小论文7
世界 上什么变化最快?当然是物价,看看现在,汽油价是一路飙升,今天才五元一升,明天 就变成六元一升,后天就变成十元一升,气得你直瞪眼,也无可奈何。养宠物 总不能把它放在路天地里睡觉吧,养轿车也一样,需要停放的地方。买个车库,近万元一平方米的地皮比车还贵,哪里出得起?租个停车位吧,可停车费一天也不下百元,一个月也得两三千,郁闷啊!不仅这些,出门要交过路费,养路费、bàn zhèng费……
这个费那个费,吸得你倾家荡产,到头来不得不贱价卖车。综上所述,取而代之的将是高科技的产物——智能轿车。虽然作为小学生 我 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制作出这样的智能汽车,但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 力比知识更重要,只要我们敢想,将来就一定可以创造出来。现在的.轿车使用的是汽油发动,只要行走,就不断地“吐”着黑色气体,日行千里 ,要“吐”多少黑气啊,严重污染了环境 ,是造成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古时候人们的交通 工具是马,虽然速度比轿车慢,但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出过马祸的呢?可现在的轿车,据统计,平均每天全国就有一百多起车祸,这个惊人的数字,令人心惊胆寒。
这种智能轿车与众不同,首先,它环保 节能,它的动力是太阳 能的,既环保又节约能源,可以称得上“绿色”轿车。它的盖板是光能接收器,随时都可以吸收太阳能,再通过压缩电路板积蓄到环保、节能、蓄量大的新型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一样的原理。其次是方便,人们买车就是图个方便嘛,智能轿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别看它大,可它是折叠式的,不用的时候只要按下机关,就会变成边长约1。2米,高约0。5米的正方体,既可以提在手上又可以背在背上,还可以当成装饰品摆放在家里。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按下控制轿车的微型遥控器,它就会寻着人的脑电波,来到主人的身边。智能轿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 ,它装有导航系统,能识别危险,不管遇到怎样的险情,它会阻断手动控制系统,轿车自行前进,直到安全。
科学的小论文8
【摘要】随着科技文化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书籍是成功的阶梯,在我们津津有味的阅读书籍时,具有阅读障碍的残疾人群并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为了帮助残疾人解决阅读困难,世界各地都在研发各种科技。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残疾人阅读在进一步推广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委员会、图书馆、数字阅读等方法加强残疾人阅读的推广,用科技服务阅读障碍人群,让阅读无障碍。
【关键词】科技;阅读障碍;阅读推广;残疾人
1、前言
随着人们对学习的重要性的意识逐渐提高,阅读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障碍属于学习障碍的一种,也是指特定的语言障碍。患有阅读障碍的残疾人在阅读、熟练书写和拼写等方面具有问题。阅读障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为帮助残疾人解决该问题,各个国家都致力于科技助力阅读。例如日本成功研发出多媒体数字无障碍的信息技术系统,通过图书馆全面推进对残疾人的阅读服务工作;由上海残疾人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一系列读书活动,将书面文字转化成有声读物,通过IPTV平台的“残疾人畅听屋”栏目进一步用科技助力阅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阅读障碍这一概念,并没有真正关注阅读障碍人群,通过科技创新帮助他们阅读的服务还未全面开展。本文从残疾人阅读推广的现况进行分析,总结所出现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服务体制,从而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加大科技助力阅读的推广进度。
2、残疾人阅读推广的现状分析
2.1阅读障碍人群未得到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的道德素质的逐渐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和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为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阅读障碍的弱势群体并未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科技帮助残疾人阅读的事业并未全面开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40%的省级图书馆未开展有关残疾人阅读的一系列活动;一部分图书馆所开展的读书活动单一,仅仅通过馈赠书籍、邀请参观等形式开展推广活动,并没有真正的运用现有的科技创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运用新媒体、新科技服务残疾人阅读的推广方面还有待提高。
2.2缺乏推广残疾人阅读的专业服务人员
应用科技创新技术开展推广残疾人阅读的活动,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项目,专业的服务人员在阅读推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人员应熟悉图书馆中各种文献资源的收藏,懂得使用科技方法指导残疾人阅读,本身具有了解盲文及手语的能力。因为残疾人有着不同于正常人的一些心理活动,服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图书馆的大部分推广活动的开展都是由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参与,并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馆内人员。由于志愿者的变动性太大,并不具有服务残疾人的专业素质,不能及时获取残疾人阅读的相关信息。专业的服务人员推广残疾人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根据问题进一步研发高科技,更有利于残疾人通过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
2.3缺少对残疾人阅读的现状的调查
在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中,所有的活动形式及内容都是由主办方独自制定的,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残疾人在阅读方面的需要,没有根据他们的意愿和想法进行推广活动,致使很多残疾人没有真正的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越性。残疾人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了解甚微,对图书馆还感到陌生,残疾人是科技助力阅读的主体,他们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和残疾程度,会对阅读的需求有所差异。我们应实际的了解残疾人的相关情况,对新问题新情况作出及时的处理,只有充分调查残疾人对新科技、新媒体在阅读方面应用的需求情况,才能更好的实现科技创新在残疾人阅读服务中的应用。
3、科技阅读推广的相应策略
3.1加强残疾人数字阅读的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阅读逐渐走进残疾人的生活。研发成功的数字无障碍信息系统不但可以服务普通人,更为残疾人提供了阅读方便,为所有人提供最全面的全球信息。作为新时代的科技,数字系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有声读物,替代了传统的书本、磁带、光盘等形式。这一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运用科技创新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在日本,残疾人康复会多次举办有关多媒体数字无障碍信息系统的研究讨论会,展示近年来在数字阅读方面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加强数字阅读的推广工作,广泛的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社会。建设残疾人数字阅读资源,建立专门服务残疾人的图书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数字阅读的推广工作,让残疾人充分利用到科技的优越性。
3.2加强社区图书馆的推广服务
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中心,在科技助力阅读的推广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社区图书馆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网络服务体系的完善,还让图书馆走进人们的生活,让阅读改变生活,创造健康文明的阅读氛围。社区图书馆为残疾人提供各方面的阅读服务,不仅避免了残疾人路途劳累,还丰富了残疾人的阅读生活。上海残疾人委员会举办的“阅读改变生活”推广活动,通过IPTV“残疾人畅听屋”栏目向残疾人提供阅读服务,让残疾人学习知识不再是问题,让阅读走近残疾人。加强社区图书馆的推广服务工作,及时更新社区图书馆的科技设备,根据残疾人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每个阅读障碍的残疾人进行针对性服务,让新媒体、新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残疾人的阅读生活。
3.3建立残疾人科技阅读的长效机制
科技阅读推广活动既是对科技应用的推广,也是对阅读服务的推广。图书馆应本着服务群众的信念,把残疾人科技阅读服务作为一种基础性服务项目,真正的为阅读障碍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建立科技阅读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及时了解残疾人的阅读需求,定期开展推广活动;二是积极宣传科技阅读,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科技阅读的队伍;三是培训专业的服务人员,让具备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为残疾人提供科学的阅读服务。
4、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把握残疾人阅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跟随图书馆科技发展的新水平,不断创新科技阅读的形式,加强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科技阅读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加强图书馆的推广活动,在充分调查和掌握了残疾人的阅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图书馆的人才利用、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技术优势等方式,提供给残疾人更大的阅读空间。科技助力阅读,运用新技术为残疾人阅读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进一步推进残疾人阅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俭峰.残疾人阅读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国家图书馆学刊》,20xx年6期
[2]王莉美,陈天伦,陈彤.公共图书馆残疾人阅读服务实践的探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年4期
科学的小论文9
“成功啦!”“成功啦!”“哈哈……”从我家里传出一阵阵笑声和欢呼声,这是我和伙伴们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学校里,老师常在科技兴趣课上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星期天,我邀来几个要好的朋友,神秘地说:“咱们做一个实验好吗?”听说我要做实验,邻居的小弟弟也被吸引过来。
伙伴们七嘴八舌地问:“什么实验?”“是什么?”我像变戏法似地拿出一支蜡烛、一块磁铁和一根铁条。伙伴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
么药,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胸有成竹地把蜡烛点燃,立在桌面上,用一根铁条吸住磁铁,拿到火上去烧。开始,磁铁紧紧地贴在铁条上。蜡烛的火焰贪婪地舔着磁铁。不一会儿,磁铁像生病似的,有气无力地粘在铁条上,快要掉下来了。终于,“砰”的'一声,磁铁落地了。“实验成功喽!成功喽!”大家手舞足蹈,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为什么磁铁遇热会失去磁性呢?大家心里不禁打起了一个问号,连忙去翻书找答案。我突然想起《少年科学画报》里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内容,就去翻《少年科学画报》。“找到了!”我惊喜地叫了起来,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高兴。
原来,磁和电子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电子周围就有磁,这叫电磁效应,电磁铁烧红了,它内部的分子热得乱窜,破坏了电子运动方向的一致性,磁效应作用互相抵消,所以整块“磁铁”不再显示磁性。我想:在家用电器中,收音机喇叭上有磁铁,就不能让高温物体接近。可想而知,电视机上也有喇叭,上面也有磁铁,原理不正是一样吗?如果高温物体靠近带有磁性的冰箱,冰箱不就被损坏了吗?怪不得说明书上强调不能接近高温物体。我把自己想法告诉大家,他们恍然大悟。邻居小弟弟似懂非懂,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说:“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一句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科学的小论文10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可是,您听说过自己会走的硬币吗?在阅览科学书籍时,我偶然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张铺有台布的桌子上放一枚一分的硬币和两枚五分的硬币,再在两枚五分的硬币上罩上一只玻璃杯。问题在于,如果要求你既不能碰到玻璃杯,又不能借助别的小棍或其他的物品去拔一分的硬币,你能把它从玻璃杯下弄出来吗?呵呵,不能了吧!硬币为什么自己会走呢?实验的创始人是怎么办到的呢?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为了探索这一问题,对此,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网络的帮助下,我查阅中国有始至今的铸币历史,发现这与硬币独自“行走”毫无关联。那么又是什么使得硬币自己“行走”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与书籍的指引下,针对这次奇异现象我自己着手实践,亲自体验实验的过程,希望以此能解释这一问题。
首先,我准备了玻璃杯、一枚一分的硬币、两枚五分的硬币,一块台布。紧接着,我把台布蒙在桌子上用玻璃杯扣住一分的硬币。然后,将两枚五分的硬币放在玻璃杯的边缘,留下一个足以让一分硬币通过的通道。最后,在准备工作完工的基础下,用手指甲在靠近玻璃杯处的台布上不停地往外刮。结果,硬币便一步一步向杯口走了出来,最后钻出杯子。
通过实验,我发现在我的手指每刮一次台布,就会把台布往前拉一点,一分的硬币随着台布也向前移动一点。当你的手抬起时,台布的弹性使台布缩回去,而硬币由于惯性的作用,仍停留在原处。这样,你每刮一次,硬币就移动一段距离,最后顺利地“走”出来。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硬币自己从杯底出来的奥秘,增长了知识。而且还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科学的小论文11
在星期天的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去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学的小论文12
在星期四下午教我们了拼橡筋飞机。这架飞机由螺旋浆.大机翼.尾翼.木棒.橡皮筋和一些小零件组成。
“叮零零”上课了。大家都端端正正地做好。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自做橡筋飞机,看起来一架简简单单的飞机自做起来很难。”我首先拿出了大机翼,在两边小心翼翼地将它向上翘,前面部分向下倾斜。老师说这样就可以让飞机更容易地在天空飞了。我又拿出飞机翅膀的固定的小零件将它贴在反面。接着我们做飞机的尾翼。这个尾翼由垂直和平衡尾翼结合成的。先拿出支撑架,然后把尾翼贴上去,最后插木棒的末端。飞机的尾翼就做好了。尾翼做好然后把大翼装在木棒的.中间,在弄小橡筋固定时一定要小心,不然一不小心它就“飞”走了。接着把小勾子和螺旋浆装上。
做橡筋飞机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都要细心。
科学的小论文13
问题:我们要砍伐多少树木?
发现问题:
我们每天在纸上写作,而这些纸都是由树木转变而来;我们每天用的卫生纸,也同样是树木制造出来的;我们有时在餐厅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也是树木的.一部分……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一年要用多少树木做的东西?我们一年要砍伐多少树木?
调查结果:
大约1万年以前,地球约有60多亿公顷的森林覆盖着近1/2的陆地,而现在只剩下20多亿公顷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急剧减少着,相当于每分钟我们都会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热带森林。
每年全球纸张产量与用量已达3.2亿吨,如果以每吨纸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树龄的树木作原料的话,那么1年就有近13亿棵这样的大树从地球上消失。
历史上,森林曾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3,进入20世纪以后森林减少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全世界热带森林资源就可能被毁坏殆尽。
让我们呼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双筷子……把更多的森林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科学的小论文14
星期天早上,我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我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跟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说:“你自己做个实验就明白了。是这样做的……”
我为了探个究竟,照爸爸说的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跟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跟《小学生作文》两本书。让我惊讶的.是,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我想若是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我就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让我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是结果还是一样。我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我又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若是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若是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跟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学的小论文15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和谐发展就是指合乎幼儿身心成长规律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是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既结构合理,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和谐发展即品德、知识、能力和身心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幼儿愉快、健康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21世纪又是人类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我们的《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喜欢探究、操作、实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能观察、思考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实验。”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加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在科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幼儿只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孩子们在操作小实验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科学小实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幼儿来说,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幼儿的科学实验活动的操作过程尤为重要。例如:《蜡烛为什么会灭》小实验中,幼儿点燃了三只小蜡烛,扣上不同高度的玻璃杯,看看哪个玻璃杯中的小蜡烛先灭?通过小实验发现,大玻璃杯中的空气多,蜡烛灭的慢,小玻璃杯中的空气少,蜡烛灭的快。”再如“小灯泡亮了”的实验,幼儿尝试接小灯泡,不知如何接亮,孙艺轩的做法是把电珠的一端接触电池,而另一端不与电池接触,几次都没成功,于是,逯俊去看孙艺轩,发现电线两端都要与电池接触,于是孙艺轩试着操作,小灯泡接亮了,这是幼儿尝试用他人的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小实验,使幼儿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直接探索到自然现象的奥秘,获得的经验将终生难忘。
二、在记录信息中获得归纳与分析能力的发展
在科学小实验中,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教师要支持、引导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幼儿学习记录收集的信息或观察到的结果,对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有趣的弹性”小实验中,教师指导幼儿寻找筐子里哪些物品具有弹性,哪些物品不具有弹性。孩子在玩中找到了具有弹性的玩具,如:皮筋、篮球、席梦思床垫、弹簧秤等,孩子们边实验边把发现的.记录下来,他们利用学国的各种符号、图像记录实验结果,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孩子们的记录有助于幼儿将原有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幼儿学科学的能力,又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小实验的兴趣、能力和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三、教师提供便于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充分感知与发现中获得发展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喜欢摆动、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摆设物,而是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如《摩擦力》实验中,提供三个高度相同的斜坡,其中两个斜坡一个铺上毛巾、一个铺上手帕,三辆小汽车同时往下滑,看看哪辆汽车滑得快,哪辆汽车滑得慢?幼儿在小实验中观察、比较材料中发现,铺有毛巾的斜坡上的汽车滑得最慢,光滑的斜坡上的汽车滑得最快,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这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系。提供的材料除了数量充足,还要含有科学因素,如活动“物体下落”,为了使幼儿正确感知不同物体扔得高度不同,下落速度也不同,准备的材料应大小不同,轻重不同等等。只有这样全面考虑,才能利于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活动前教师选材料时,应反复推敲材料确定后还要试做实验,检验是否真正适合幼儿操作,以便对选择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幼儿在活动中顺利操作。
四、在设置问题中引发幼儿探索动机,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索的欲望是推动幼儿进行实验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幼儿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实验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科学实验,进行有效的探究,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那么,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以指导幼儿做实验,帮助幼儿提出某种设想,引导幼儿去观察操作发现,思考小实验中产生的现象,用小实验中的事实来解释现象的发生,并鼓励幼儿能用其他多种方法或独特的方法来验证。如《玩电池》活动前提问“试试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电珠亮起来,让小风扇转动起来?”又如:《找空气》活动中提问:“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设计提问不但要激发探索欲望,还要从幼儿的回答中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培养了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五、精心创设科学小实验的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纲要》中强调指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班级的科学实验角中,我们张贴了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图画,投放了一些小瓶子、皮筋、蜡烛、吸管、拉链、电池、电线、放大镜、酒精灯以及制作的流沙瓶、回水瓶等材料玩具,还在一段时间内围绕着一个科技主体布置环境,如《奇妙的水》主题活动,让幼儿感知科学的奥秘,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在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的又易于管护的树木、花卉、蔬菜等种植在幼儿易观察、探索的位置,让幼儿经常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
六、在科学小实验中使幼儿获得相互合作、协商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乐于合作、交流与分享。”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合作水平,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同伴间的讨论和互相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有利于幼儿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对已有知识能多方位的迁移运用,有利于幼儿协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水的三态》小实验中,酒精灯、玻璃杯和水等材料,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实验。活动中,幼儿们协商分工,你是点火的,你是添加水的,你是为酒精灯盖帽的,细致的分工为探索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如“好玩的弹性玩具”中,张鑫涛发现钓鱼的鱼线有弹性,便与庄晨交流,庄晨感到有疑问,与张鑫涛反复实验中发现鱼线能拉长但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得出鱼线没有弹性的结论。
总之,科学小实验活动是幼儿探索科学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小实验活动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获得发展,让幼儿真正成为了探索活动的主人。
【科学的小论文】相关文章:
科学小论文04-30
科学的小论文08-15
豆芽科学小论文03-12
关于科学的小论文12-11
盐的科学小论文09-06
科学小论文精选15篇03-26
关于光的科学小论文03-12
科学实验小论文11-13
科学小论文(精选40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