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

2024-07-31 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小论文1

  浅谈情境教学的实施

  摘 要:人文教育是数学教学价值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数学人文教育十分重要,可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的重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人文教育;情境教学;认知冲突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如何实施情境教学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实施策略。

  一、利用诱发主动进行情境教学

  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当今新时期的青少年,服务于这样一种充满生气、有真挚情感、有更大可塑性的学习活动主体,教师绝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情境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优化的情境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二、利用认知冲突进行情境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有效地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而这恰好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切入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知识的新旧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延长学生的有效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养成批判型的思维习惯,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

  三、利用强化感觉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强化感受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在学习“角的概念的扩展”这一节时,教师可先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来展示我们在军训时训练的半边向左向右转,发现都可以表示角,但是方向显然不同,那么对于这样的两个角怎么去表示呢?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四、利用人文知识进行情境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数学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借以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映知识点的本质。除此之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数学人文教育十分重要,如,在学习“推理与证明”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七桥问题、四色原理、费尔马定理等知识,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的重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小论文2

  法国数学家韦达创,创造了方程,并给世界带来了非常多的方便,让世界变得先进。

  方程还是万题中的法宝,方程也是有未知数的等式。把一个未知数设为字母好像未知数已是一个数,再用移项(从难到简的`简便方法)把位知数和数字分开各归一边,如果等式两边交换了位子符号也得变。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如果有两个未知数一定要设一倍量,再用倍数等关系用一倍量设出另一个未知数,这样会异常简单。

  但如果连倍数关系或没有一倍量都没有,那就得用到方程组。方程组并不难,只要有一个算式有两个未知数可推出另一个算式,变的只有一个未知数。更可帮你解,如x-y=3也可以推出为3+y=x。

  有时方程组中有两个一样的未知数,如3x+3y=15,3x+2y=13,就可把两个等式相减,3x抵消,3y-2y=y=15-3也就是把等式与等式相减,得出两个等式中差得数,得到一个未知数后代入等式求出其他的未知数。

  还要可以把整个等式乘几,等式里所有都得乘几,所以结果也得乘同样倍数,更容易相减出未知数,但要有两个等式中有两个未知数要有倍数关系。才能抵消掉一个未知数。如3x+4y=15,3x+2y=9这时2y与4y就有倍数关系,可把3x+2y=9扩大二倍得6x+4y=18(9乘2)。在两个等式一同相减,得3x=18-15 x=3除以3。

  虽然我只讲了一部分,但方程还有更多内容,更多简便方法,但不是一言可以难尽的。得自己去寻找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小论文3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门对子,放炮仗。我总是觉得:春节时最污染的日子,就是除夕和初五了。可是今年,除夕和初五空气指数都可以,但鞭炮屑太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啊,是因为放鞭炮的`人太多了,而且一放都是两三箱,导致鞭炮屑不断产生。就初五来看,就产生了260吨的鞭炮屑。我还估了一下:假如120个水饺1千克,那么就要先把260吨转化成260000千克,然后又有120个260000千克,用260000x120=31200000(个)就是3120万个水饺才等于这些鞭炮屑的重量。我想:虽然现在放鞭炮已经可以注重保护环境了,但是在残留垃圾这方面还需要注意些,这里的风光是由大家维护的!

数学小论文4

  今天,我兴致大发,和爸爸一起去买了三条金鱼为我做伴。

  又是一个星期天,阳光明媚,妈妈把我精心挑选的鱼放在鱼缸里,再往里装了满满一缸的水,然后再把5块形状相同的采石和一些装饰品一同放了进去。看着水缸里的鱼,我开心极了。这时,正在玩赏的时候,在一旁默默不语的妈妈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她带着神秘的语气问我:“甜恬,你知不知道水中彩石的体积是多少,算出来了,我就送你一份神秘礼物,怎么样?“我经不住礼物的诱惑,看了看水中的彩石。除了兴奋和喜悦,同时我也暗暗的下了决心。一定要算个水落石出。我正对着鱼缸,仔细的琢磨着。与此同时,我又拿了把尺子,好帮助我算出石块的体积。我用直尺把鱼缸的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15厘米量了出来6750立方厘米。那么石块的体积该怎么求呢?总不能把彩石的长、宽、高都算出来吧。我想:石块的体积占了水的体积的一部分,两者结合才能达到现在水的高度。记得妈妈把水盛满鱼缸,把彩石放进水里时,水差点溢了出来;当把它们一个个放进水里时,水面的高度不断增加,如果我把彩石取出水面,水的体积只会随着石块的体积而减少……对呀!我为何不用笔在现在的水面上做个记号,等彩石取出后,在把那时水面的高度描出来,最后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它们的高*宽*长),不就是这些彩石的体积吗!

  于是,我照着我的想法进行一次实验。为了进一步精准的测量出水的高度,我用夹子慢慢地伸进鱼缸,小心翼翼地把五块彩石取出水面。我静静地蹲下来,仔细的`观察慢慢平静下来的水面……显而易见,现在水面的高度比原来少了4厘米,高度明显减少,我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求出5块彩石的体积,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这时,我拿了张白纸,在上面写着“4厘米(高)*30厘米(长)*15厘米(宽)“等于1800立方厘米。5块石头的总面积就是这项实验大功告成,终于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通过这项实验,向我应证了一句话,数学是研究,数学是探索,数学是发现。因为我坚信,有了这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才能成功地挖掘到胜利的宝藏。

数学小论文5

  魔方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当时的魔方是指三阶魔方,也即魔方每条棱上包含三个小方块.魔方的表面由六个中心块,八个角块,十二个棱块组成.

  在各地高考数学说明(或考试大纲)中都提到了以下五大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既然从一开始魔方游戏的流行就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于魔方复原的了解与练习是否有助于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现就这些数学基本能力,结合魔方的特性及其基本复原方法进行探析.

  一、空间想象能力

  当初鲁比克教授发明魔方的初衷,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在学习立体几何部分内容时,要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在头脑中构建出相应的几何图形,把抽象的语言条件直观化、图形化.魔方是一个典型的空间几何体的模型,通常对魔方进行复原首先需要相对固定中心块的位置,再将各棱块、角块复原到固定的位置.在魔方复原的过程中,某些块面不能完全被看到时,只能通过反复的空间想象,并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这就要求操作者,不仅要认识空间几何图形,还要能够对具体的图形进行解剖.另一方面,在学习魔方的初始阶段需要从平面直观图中学习有关的魔方“公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把平面直观图与空间几何体进行反复的比较,能够根据平面直观图想象出空间图形,能够站在空间的`角度研究点、线、面.

  二、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要求我们能够对实例进行探索,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并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抽象概括能力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发现本质;二是作出判断.

  别看魔方只有26个小方块,可是魔方总的变化数约为4.3×1019种之多.人们在研究魔方的时候,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多种复原方法.每种复原方法都有一定的公式,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盲解”在复原的过程中需要复原者在蒙上眼睛的状态下完成魔方的复原,在“盲解”的过程中操作者会首先将每一个棱块、角块标号,通过数字的记忆和处理完成复原.它操作的步骤是:1.首先将每一棱块、角块的方向拨到正确的方向;2.将每一个棱块、角块拨到正确的位置.

  复原魔方的过程就好像我们解题的过程一样,需要熟练地运用一定的公式,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去操作.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在魔方所有的变化中不断抽象其本质的过程,不断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并进行判断的过程.事实上,虽然魔方总的变化数有4.3×1019之多,但就“盲解”来说,复原魔方的本质只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将每一个棱块、角块按方向和位置进行归位而已.

  三、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

  最早的三阶魔方于1970年被发明,而鲁比克在发明三阶魔方后不久重新开发了二阶魔方,以及高于三阶的魔方.迄今为止,高于七阶的魔方已经被发明出来.对于魔方的学习一般首先是从三阶魔方开始的.在学习三阶魔方的过程中会接触到相关的公式,并且了解到在复原中应遵循的原则.事实上,其他各阶魔方都可以看成是三阶魔方的推广.在三阶魔方里运用的公式在其他各阶魔方复原的过程中都可能会用到,通过对于三阶魔方公式的推广和修改就可以完成对于其他各阶魔方的复原.其他各阶魔方的复原都在是三阶魔方复原方法的基础上得到的,这就需要操作者在尝试复原其他各阶魔方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实践在新的环境下论证“公式”的有效性.这里面需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归纳、类比和演绎推理,并且不断地对“公式”进行判断,进行修正.

  四、运算求解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的要求是能根据法则、公式进行运算及变形,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够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会运算、变形;二是能设计合理的运算途径;三是数据估计与近似.

  运算途径的选择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另一热点,这就是经常提到的一题多解,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些试题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但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种或是两种是最优的,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而其他的方法虽然也能够解决问题,但运算量可能偏大,过程偏繁.这就需要考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运算途径解决.

  复原魔方对于运算能力的帮助和提高,是主要体现在短时间内,在众多的运算方案中设计出最合理的运算途径上的.“三阶速拧”和三阶魔方的“盲拧”比赛的胜负判断的依据是完成复原时间的长短.因此在复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运算速度,寻找出“最优解”.当然任意组合的魔方都有一个“最优解”.也即,如果至多进行N次转动便可以将任意魔方复原,这个N具体为多少?这最后在Google提供的计算资源支持下,最终证明N为20.也就是说,对任意魔方,我们最多用20次即可还原.

数学小论文6

  一、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教师在课上讲的太多,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机会,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学习的知识不扎实,不稳固。而学生即使听懂了,也不会应用,忘的更快。要想学生取得进步,首先必需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思考;让学生参与学习就必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断思考问题,只有让学生思考,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

  例如,我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理解“相对”、“同时”、“相遇”等词语,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词语理解的枯燥,而且在学生注意力下降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气氛再度回升,在出示相遇问题,学生通过表演很自然的把新课内容自己引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考运动的关系,理解运动的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较高。

  二、把问题交给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学生被动接受、记忆,没有任何讨论、反驳的时间,这种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良好的教学并不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者学生简单的说出答案,而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或指导学生思考,学生互相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过程。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整个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清楚的过程,并让学生帮助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并发现问题,讨论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合作解决问题,挑战和快乐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总是觉得太简单,这样会让学生思想松懈,不愿意思考问题,注意力也会分散;在设计教学的过程应紧抓学生的认知,层层深入,让学生有自我挑战的感觉,这样他才会不觉得枯燥,也能从中学会分析难题的方法,迎难而上,同時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收获的快乐。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例如,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

  案例:“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92∏+62∏=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152∏=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倡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参与讨论,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张伟同学通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就一定能把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小论文7

  摘要 :导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心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精彩的情境导入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待解决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教学。在情境导入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创设活动,营造氛围;巧用电脑,激发情趣。

  关键词:导入 ; 设疑; 兴趣 ; 氛围

  导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心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精彩的情境导入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待解决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 “新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达到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的主动的去接受新知识。 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巧设悬念,精心设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表明,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时,对问题产生悬念,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质疑”可以很有效的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这样创境入课,象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创设活动,营造氛围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根据这一特点,可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开课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四 、巧用电脑,激发情趣

  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当然,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12:59:19

数学小论文8

  一、一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数瓶子

  我们家的阳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塑料瓶。要过年了,妈妈说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吧。爸爸说:“大的塑料瓶2角钱一个,小的塑料瓶1角钱一个,这些瓶子一共得多少钱呢?”我说:“我要和妈妈一起比赛。”

  比赛开始了,我一个一个地加了起来:1角,2角,3角一共是?妈妈笑着说:“我早就算出来了,是3元5角。”

  我不服气地说:“你怎么算这么快呀?”

  妈妈说:“你看,大的塑料瓶放一堆,小的塑料瓶放一堆,然后把它们加一下,不就很快出来了吗?”

  “对呀,老师教我们数学的时候,也是10个小棒捆一起,不是和数瓶子一个道理吗?”

  我重新把它们分了一下,很快就数出来了,我高兴极了。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我要好好学习数学。

  二、一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我要学好数学。

  我有一个喜欢捡瓶子的奶奶。院子里经常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废瓶。我经常把瓶子到处乱扔。奶奶看见了,说:“这些瓶子的作用可大了 !我从小没上过学,就是靠这些瓶子学会算术的!”我一点都不相信。

  奶奶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不信我们比比!”

  我说:“好的!”我还比不过你吗?我在班上数学还不赖的。

  我赶紧叫爸爸来做裁判。

  爸爸拿了十几个瓶子,放在地上说:“小塑料瓶是5分,易拉罐1毛,大塑料瓶2毛。”

  比赛开始了,我一个一个地加了起来。“1毛,2毛,2毛5,……,我算出来了,是3元5角。”我很得意地朝奶奶笑笑。谁知爸爸给了我张纸条,上面写着“3.5”。我这才明白奶奶早就算好了。

  我不服气地问奶奶:“你怎么这么快呀?”

  奶奶说:“你看,如果你先把它们分一下,小瓶一类,易拉罐一类,大瓶一类,不就快了吗?”

  “对呀,老师教我们数小棒时,把小棒10个一捆,不是和数瓶子一个道理吗?”

  “奶奶,我来帮你算算你一共收了多少钱的瓶子?”

  “好呀!我的孙女会帮我做事了。”

  我先将它们分类,然后十个一算,不到十分钟,我就算好了。我高兴极了。

  爸爸笑着对我说:“青青真棒!”

  我也笑着对奶奶、爸爸说:“我发现数学真得很有用,我要好好学数学!”

  三、一年级学生数学小论文

  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

  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我呻吟道。“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你不是学过体积了吗?”“是啊,怎么了?”这根吃苹果有关吗?我心想。“那你能不能把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算算这个苹果的'体积呢?”妈妈又笑了笑,好像小瞧我似的,我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力量,恩,我一定要做给你看!一定!

  于是,我赶忙把这个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苹果,拿在手里,琢磨起怎样算体积来。苹果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更不是圆柱体,怎么算它的体积呢?我摆来摆去,没有头绪了,此时的肚子还在咕咕作响,我可不能不遵守承诺,就吃了呀,我可不能让妈妈瞧不起我呀,加油,一定还有什么好方法。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忍住饥饿,继续埋头考虑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豁然开朗,我不能用量杯,先在里面装些水,记下水位。随后把那个苹果放入水中,此时的水位上升了不少,再记下上升后的水位。最后用上升后的水位,减去先前的水位,不就算出苹果的体积了吗?我高兴极了,向妈妈汇报了实验结果,妈妈这回是满意的笑了。

数学小论文9

  快要过年了,妈妈准备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亲戚。我们来到了超市。可是,巧克力品种多价格又多,包装也十分精美,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后,我们决定在费列罗中挑一盒。有一盒巧克力是16颗装44。8元的,另外一盒巧克力是3颗装8。6元的',还有一盒巧克力是24颗装70元的。

  妈妈问我:“ 买哪种更合算呢?”我想到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算出每颗多少元。44。8÷16=2。8(元) 8。6÷3≈2。86(元) 70÷24≈3(元)2。8元<2。86元<3元 16颗装比较合算。

  方法二:算出1元可以买多少颗。16÷44。8≈0。36颗) 3÷8。6≈0。35(颗) 24÷70≈0。34(颗) 0。36颗>0。35颗>0。34颗 还是16颗装合算。

  “妈妈,16颗装的最合算,我们把这一盒待会家吧!”“好,琪琪我们以后要省钱哦!”

  于是,妈妈买了16颗装的巧克力,比3颗装每颗便宜了0。06元,比24颗装每颗便宜了0。2元,真合算,省钱实惠又好吃,下一次,买东西,我还要替妈妈省钱。

数学小论文10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着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数学小论文11

  放学回家,没书看的我笑眯眯地拽着厨房里的妈妈,企图“捞”些“好处”——去书店买书。“叮叮!”妈妈的“好”字还没说出口,手机就响了。原来是每日一题来了,妈妈看了看,眼珠骨碌一转,笑道:“你独立做对题,立刻带你去买书!还附赠一顿美餐哦~”我想了想:如果还是以前的题型,那我肯定行!还有诱人的“赠品”,便答应了。

  妈妈把题写了下来,一看题,我就懵了,这是我没有接触过的题型啊:学校阅览室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后来又来了几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19.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

  我呆呆地盯着题目,脑子一片空白,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急忙去问在一旁偷乐的妈妈:“妈妈,有没有提示?给开个后门呗~”她清清嗓子,装着正经的样子说要我自己想题。我噘着嘴,低下头去,再次审题。

  五分钟过去,我丝毫没有头绪,嘟囔着:“原有36人,女生4/9,后来变成9/19……”

  十分钟过去,我一心想书,还是没有仔细思考,有些感觉,却还是不够清楚。我无奈地揪了揪头发,再次求助。我拉着妈妈的手,甩了又甩,献殷勤地说:“亲爱的母亲大人,美丽的母亲大人,行行好,救救我,给个提示?”妈妈果然动摇了,想了想,说了句:“哎呦,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你吧。你想想,女生变化时,谁没变?”

  谁没变?哈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女生变了,总人数变了,男生人数还没变啊,那就从不变量——男生入手!

  已知“阅览室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把原来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9份,女生是其中的4份,那男生就占了原来总人数的5/9,男生有36×5/9=20(人)。又根据“后来又来了几位女生,女生人数占在总人数的`9/19”,把现在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9份,女生是其中的9份,那男生就有这样的10份。虽然前后总人数发生了变化,但男生人数始终不变,由此可见:“男生20人”与“男生占现在总人数的10份”相对应,因此,只要用20÷10=2(人),就可以求出现在一份的人数。现在一份有2人,女生有9份,现在女生有2×9=18(人),而原来有女生36×4/9=16(人),用18-16=2(人)这样就求出了后来又来的女生人数。

  这么简单不变量暗藏在里面,我居然没发现,真是不应啊!我在心底暗自责怪自己,但妈妈却依然很开心地说:“还不错呀,一点就通了!我还是带你去买书吧!如果下次不用点拨就更好啦!”说着,还摸了摸我的脑袋。

  从不变量入手!哈哈,通过这道题,我既学到了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如愿以偿,得到了不少爱的书籍,还吃到了一顿“必胜客”。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奥秘,等着我们去不断地探究发现。

数学小论文12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涉及到很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那么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拿商店促销来说,一年到头,各个超市、大小商场,总要举行很多的促销活动,用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我们的注意,但这些促销活动是不是都是真的、都象促销宣传一样呢?"十一"期间,妈妈带我先后去了商场和超市,我有了很多发现。

  先从商场来说,还没进店门,巨大的条幅上"单件满100送30,满200送70"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妈妈问我,"你知道他们的促销折扣是多少么""当然知道,30除以100就是30%,也就是7折;70除以200就是35%,就是65折,买的金额多了,优惠就大呗"我自信的说。"好的`,进去后仔细观察,一会儿你再算算"。商场里的顾客还真多,人来人往的,有挑选物品的,有试衣服试鞋的,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服务员也很忙,帮顾客挑商品、提建议、开单子。但是逛了十几个柜台,我发现一个现象,不管是衣服、鞋帽还是玩具,单件满100或满200的倒是很多,不过总是出现138元,168元,258元,288元这些金额,非常接近100元或200元整数的商品几乎看不到,我拉了拉妈妈的手,把这个问题告诉她,妈妈笑着说"你真聪明,而且观察的很细致,单件满100送30,满200送70,实际结帐的时候,超出100元或200元的部分是不计算在优惠活动内的,也就是你买了138元的商品,其中38元并不参加优惠活动,参加优惠的只是100元部分,现在你再算算促销折扣是多少""100*(1-30%)+38是108元,108再除以138,妈妈借我手机,我用一下计算器""好的"妈妈把手机给了我,"约是0.78,""对了,也就是大概78折,开始呢,你以为是多少""7折""所以,一定要注意多看,多想,要不就被这些小花招蒙蔽了,一会儿咱们去超市,你再注意一下""好的"。

  刚进入超市,我就从宣传架子上拿了一份促销海报。"妈妈,妈妈,你看,多便宜啊,酱油一瓶6元,买第2瓶才3元,方便面1包9元,买第2包才4.5元,还有洗发液、香皂?好多东西都半价促销呢""小马虎,又着急了,你静下心仔细算算""哎"我冲妈妈吐了下舌头。"酱油一瓶6元,第2瓶3元,6加3是9元,9除以12,啊,是75折,不是半价。方便面1包9元,第2包4.5元,13.5除以18,也是75折","这就对了,记住半价的前提是按照正常价格先购买1个""我明白了""还有?"妈妈说,"购买东西要注意实用,就像酱油,按照咱们家的情况,早点买一些,午饭你在学校吃,爸爸妈妈在单位吃,晚上做饭才需要,一瓶就可以用好几个月,它是有保质期的,时间长了就变质了;方便面也是,你想,先不说它含有许多添加剂,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爸爸妈妈工作忙,有时不能接你,但是有小饭桌啊,你每个月吃几次方便面呢,时间长了也会变质,食物变质了只有扔掉,这是不是浪费呢,对环境也不好呀!""妈妈,我明白了,买东西不能只看宣传,要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更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啊,聪明的小宝贝,走,去看看洗发液,家里正好快用完了,我再带一瓶到单位。"

  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小论文13

  一年一度的双11“剁手节”来了。

  今天下午,妈妈坐在沙发上,翻看着天猫里面的商品准备在明天双十一抢购。我一直想买一个做奶茶的工具,妈妈是一个实用主意者,没有用的东西一般都不会买回来。我很担心提出需求后妈妈不给买,又说我乱花钱。忍不住内心的想要还是说了出来。

  “妈妈可以给我买个玩具吗”?我轻声细语的`问。妈妈说,只要我能回答她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买,我爽快的答应了。我们搜了做奶茶的工具,出现了许多的旗舰店,其中有两家销量最好的都各有各的优惠。它们一套都是68。5元,但是甲店是买两套送一套,乙店是打七折。我要买三套,妈妈问我哪一家便宜,我说甲店是68。5×2=137元(3套),乙店是68。5×3=205。5元,205。5×0。7=143。85元(3套)。143。85大于137,所以甲店划算。当我准确算出答案时,妈妈很爽快的我买了做奶茶的工具。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要找到数学的乐趣,遨游在数字的海洋里。

数学小论文14

  摘要:文章通过对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介绍,探讨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工程造价估算的有效性,并对价值工程应用于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工程控制方法的完善,提高企业工程造价控制能力。

  关键词:模糊数学;工程造价;造价估算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造价控制已经从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发展到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设计阶段造价对工程总造价有着重要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之一。招投标对工程建设造价有着决定作用,在经济技术分析时,一味地增大技术保守参数,会造成投资严重失控。在对投标方案进行评选时,大多采用定性描述、估计评价,但是缺少定量分析,很容易造成主观臆断,难以对造价进行准确控制。在招投标等阶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可以将定性问题量化,实现工程造价控制。

  1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长期运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造价管理防范,但是目前依旧是采用前苏联模式进行控制,受到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影响比较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dTradeOrganization,WTO)之后,我国参与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计价方法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工程造价实践中经常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冲破传统工程造价哎管理理论的限制,采用全新的造价控制理念,促进造价控制手段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工程造价体制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新的造价体制仍未建立,对工程建设企业造价控制手段进行研究,有助于形成我国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节约建设资金,更好地发挥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

  2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我国造价管理体系采用定额、清单方式进行造价控制,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2.1条块分割,政出多门

  为了减小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组织工作影响,我国采用多部门、多层级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派的专业工程管理机构、地方省市、造价管理机构等构成宏观的造价管理机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机构、造价咨询机构等形成了微观的造价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在造价管理上存在重复公布的现象,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比较混乱。

  2.2静态管理为主,缺少动态管理

  采用定额方式进行造价管理,将工程造价最容易发生变动的部分固话,难以及时反映市场经济的现状;在资金管理中,不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资金管理缺少动态性,工程技术和经济发生分立,造价发生扭曲。

  2.3事后控制为主,缺少事前控制

  目前造价控制方法主要以审核批准方式进行工程项目预算,将实际发生的工程造价与预算造价进行对比,并对偏差进行及时调整,这种事后进行造价偏差处理的方法,主要面向资源和部门,不能通过事前控制减少无效作业活动,容易发生工程造价偏差。

  2.4立项阶段造价管理薄弱

  我国工程实践中造价管理主要以结算工程价款为目的,主要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造价核算,不重视投资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在造价管理中,缺少完善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造价计价和管理缺少足够的依据。

  3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工程造价控制

  3.1模糊数学理论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在工程估价中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可以快速进行估价,省去对代建工程繁琐的工程量计算。模糊数学理论进行快速测算,其方法如下。(1)根据同类型工程建设典型案例,对其造价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特征元素;(2)根据同类型工程寻找比较基准,利用造价管理经验,初步确定对比典型工程的从属函数值;(3)利用模糊数学,对典型工程的贴近程度进行计算,贴近程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工程贴近度采用欧氏距离进行计算;(4)计算典型工程的调整系数,当采用欧氏距离贴进度时,按照经验公式计算;(5)对典型工程测算的精确度进行检验,最终确定各元素的从属函数值;(6)利用确定的典型工程各元素从属函数,根据指数平滑法计算工程造价;(7)对工程测算结果进行检验,确保工程测算结果符合相关精度要求。分别检验典型工程“A”“B”“C”“D”的可靠性,对代建工程“X”造价进行估算,并检验工程“X”所求结果的可靠性,并以此计算“B”“C”“D”的精度,从而对比典型工程和待估工程满足精度要求,最终确定待建工程总造价。

  3.2模糊数学理论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实例

  预估工程:某位于北京市的钢筋混凝土框剪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拟定特征元素为T=[基础、装修、水电消防、层高、结构形式、层数、门窗类型],共选取了6个典型工程:A1,A2,A3,A4,A5,A6,通过计算预估工程与各已建工程的贴近程度,m与A1的贴近程度为0.55,m与A2的贴近程度为0.575,m与A3的贴近程度为0.575,m与A4的贴近程度为0.55,m与A5的贴近程度为0.50,m与A6的贴近程度为0.535。依据就近原则,将贴近程度进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贴进度大的3个工程作为估价的基础,并使用贴近程度γ来表示,贴近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0.575,0.575,0.55,0.55,0.5,0.535,取3个最大值。计算预估工程的单方造价:则η=1.2,E'x=ηEx=1.2×1353=1623.6,预估工程单方造价1623.6元。将预估工程造价作为已知工程,根据以上步骤对工程A1进行估算,计算出工程的单方造价1278元/m2,误差为4%,因此预估工程结果可靠。

  4价值工程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为地上6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4m,建筑面积5844m2,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二级,墙体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C15,现浇柱、剪力墙、梁、板、楼梯混凝土强度为C30。为了保证施工有序进行,按照不同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确定了施工顺序。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技术方法和经济分析两部分,所有重要施工方法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体现,并充分考虑经济价值。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施工技术措施安排,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在最初就应该慎重考虑,减少主观臆断,避免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工程项目在施工方案选择上差别,会对造价造成极大地影响。根据方案价值评价和评分情况,确定主体结构最优施工方案,价值工程的应用保证在不影响其他目标的情况下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可以最大化项目的功能。价值工程能够识别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开支,提升项目的价值。价值工程为提高项目价值,降低项目费用提供了可靠地方法,锻炼了团队的开拓意识,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晓宁,赵华容,李殿伟,等.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xx(5):69-73.

  [2]王连常,陈晓霞,许晖.商业银行内审远程风险监测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xx(1):53-57.

  [3]蒋素琴,叶鸿伟.激光喷丸诱导三维残余应力场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xx(12):127-132.

数学小论文15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杭州旅行。旅行怎么能少了水呢?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买水。

  到了商店,我亮着嗓门对服务员阿姨说:”阿姨,我要买三瓶水。“爸爸指了指挂在墙上的牌子。我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牌子上写着:”装修清仓,每样物品买2送1“几个大字。我想:买2送1,2+1=3瓶,那我不是只要买2瓶就够了!我又对阿姨说:”阿姨,我只要买2瓶。“阿姨笑眯眯地给了我3瓶水,而每瓶水的`价格是1元5角,我买两瓶水那就是:1。5元+1。5元=3元,我花3元钱可以买到3瓶水,比平时便宜了1。5元,平均下来每瓶水的价格是1元。我给了阿姨一张5元的纸币,阿姨找我了两个一元硬币,我和爸爸高高兴兴地走了。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吧!

【数学小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小论文02-23

有关数学小论文08-24

学生数学小论文01-25

初中数学小论文01-25

学生数学小论文06-30

数学小论文6篇01-25

数学小论文15篇02-23

数学小论文(15篇)02-23

关于圆的数学小论文01-25

数学小论文(精选13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