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护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护理论文1
摘要:护理质量是现代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是医院质量中的两个质量子系统。“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时间最长,在病房工作时间最长,所以说护理质量在医院整个质量工作中就更加重要。有经验的医院管理者都非常重视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抓好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
1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
1.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制
医院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院各护理单元均设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和护理质量监控员。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由护理部主任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护理质量监控由主管护师或资深护师负责。
1.2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将护理质量管理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中,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和健全了一系列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程,并且在规范流程上下功夫,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规范护理人员行为。
1.3加强医院护理知识培训
医院设有专项护理知识学习经费,每年选派护士长或骨干参加国家级护理学术会议,院内定期举办护理相关知识学习,并进行考试。
2加大护理质量监控力度
2.1组成质量控制小组
由护理部主任和各病区护士长组成质量控制检查小组,针对护士长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护理质量质控排班表如下。
2.2制定护理质量检查表
适合记录各种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实行百分制,检查结果与奖金挂钩,质控表如下。
①护理文书书写以高开焰、权循珍为主编安徽省卫生厅出版的《病历书写规范》为标准。
②护士行为规范以王建荣、王社芬为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护理规范用语与实践》为标准。
③急救药品与器械管理标准实行五定,定专人保管;定药品物品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及补充,严格交接班制度,必须了解各种药物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副作用,并熟练掌握用药剂量,在抢救中正确使用。能正确使用各种抢救器械,了解性能,保证器械完好无损。
④整体护理以张锦瑜、吴之明为主编沈阳出版社出版的《整体护理临床指南》为标准。
⑤消毒隔离以宋钢兵、郭秀芹为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院感染管理分册》为标准。
⑥技能操作以安徽省卫生厅医政处、安徽省护理学会编制的《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为标准。
2.3实地考核
实地查看相关记录,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一次,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定考核结果。将质量检查中得分情况和出现的缺陷,告诉科室护士长,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3医院护理质量不断上新台阶
3.1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态度,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通过对护士行为规范的检查,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态度,能“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工作中细心观察,投入情感为病人倾注爱心,使“以病人中心“的护理服务落到实处。同时也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关系。
3.2实施护理质量检查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
通过检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使护理人员明白了该做什么,怎么做,增强了责任感、自律性和安全意识。能够自觉遵守各项检查制度,积极主动地查找安全隐患,避免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同时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我院加大了护理质量管理力度,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未发生一起严重的护理差错。
[参考文献]:
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医院护理论文2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临床护理人员短缺严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随着我院新住院大楼的启用,住院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患者对服务质量更高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过度的工作和身心的劳累必然会造成工作时注意力、警惕性和质量的下降,发生缺陷的概率也就相应增加。
1.2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技术能力差大多数年轻护士缺乏专科理论知识,特别是新引进的护理人员未经过考核选拔,业务素质、技术能力相对较差,同时缺乏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各种仪器操作不熟练,抢救时手忙脚乱,观察病情不全面。
1.3患者的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的进一步改革,患者的法律观念逐步增强,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缺乏沟通的技巧,不能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1.4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服务态度差现在的学生都是80后的人,独生子女多,在家娇生惯养,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不认真,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解答问题语言生硬,导致患者误解、反感等,给工作埋下许多隐患。
1.5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不认真,字迹不清,有涂改现象;护理记录不能全面、客观、动态、连续反映患者病情,常常是记一些客观的内容,未能体现观察的要点、采取措施及效果评价。
1.6护理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整对一些危险因素监管不到位(如压疮、坠床、跌倒等),出现护理缺陷没有很好地分析和改进,责任只落实到当事人,但并未真正让当事人和当事科室采用积极态度应对,使安全隐患不断,最终导致严重缺陷。
1.7管理层监管不到位,制度落实不好护理部、科护士长监管不力,短时间床位扩编,引进大量的低年资临聘护士,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同时护理管理人员年轻化,导致安全管理经验缺失,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导致缺陷的发生。
二、护理安全的对策及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根本所在。院医德医风办公室、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同时护理部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护士语言行为规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自觉规范行为,增加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2.2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护理部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工作现场会,认真分析、讨论临床工作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积极制订改进措施,并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月下发护理缺陷案例,要求各科室学习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通过学习让护理人员做到知法、守法、会用法,给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2.3完善护理制度根据卫生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平时工作中出现的缺陷,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比如预防压疮、坠床、跌倒、导管滑脱等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危机值”登记报告制度等,院科两级经常督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
2.4改变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制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用标准规范的仪表、语言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化护理人员工作流程,克服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随意性,使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安全保证。
2.5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每年新引进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到科室轮转,对来院3年内的年轻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取得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从而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2.6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防止缺陷发生护理部督查、护士长夜查房重点放在制度的落实上,排班新老护士搭配,加强重患者的护理重要环节管理,抓入院、出院及转科患者管理环节,加强执行医嘱环节,对易出错环节强化管理就是要改变发生护理不安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事件的积极预防,即把处置行为转变为预防控制行为,消除和减少护理隐患。
2.7规范计算机处理及执行医嘱流程20xx年我院计算机网络应用,医嘱的开出、整理、药房发药同步确认,各项治疗卡(服药、注射、处置等)均由手工抄写变为计算机输入、输出、打印,为保证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及治疗措施,护理部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计算机处理及执行医嘱流程,保证了准确无误地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有效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2.8应用护理安全标识,防范护理缺陷发生护理安全标识是最直观、最快捷、最具影响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我们先后采用了护理级别标识、药物警示标识、环境区域标识、预防意外标识、导管标识、腕带等。通过标识的使用,可以对护士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使患者参与安全,起到督促作用,有效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三、讨论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护理安全直接威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影响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制度做保障,要注重培养护士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同时制订护理动态质控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医院护理论文3
1存在问题
1.1人员编制不足
《护士条例》中第四章第二十条指出: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护士的数量不得低于国务院卫生部门规定(床位与护士比1∶0.4)的护士配备标准。由于基层医院属于事业单位,而地方财政对这些单位在职职工几乎不给予供养,医院全靠员工创造价值才能生存;同时,医院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全成本核算,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支出,在基本满足临床需求的前提下,要控制护理成员总数或聘用编制外护理人员以节省劳动力成本,遇到科室患者较多或护理人员休假时,护理部调配人力有困难,从而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所医院调查显示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结果成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1.2现有护理人员学历与知识达不到医院要求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需要高层次人才,而在基层医院每年的公开招聘中,很少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护理生报名,更谈不上硕士研究生报考,新招职工无论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的本科生,实际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与学历要求并不一致,因而医院内部缺乏高层次人才,大大阻碍了基层护理工作的发展。
1.3护理队伍结构不稳定
由于受编制数的限制,同时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近几年基层医院招聘了大量编制外护理人员,这些人员几乎是“80”、“90”后出生,独生子女,有个性,就业理念选择“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工作不专一,没有吃苦精神,对护理工作“三班”制难以适应,对工作环境要求高,大多数人要求到不上“三班”或值班的科室去工作,目的是工作不想太累,有的达不到要求就跳槽,或者有的未婚护士通过寻找配偶来改变个人命运,一旦找到有钱的男友,结婚生子后就辞职;同时在地方基层医院编制外护士与编制内的护士没有完全实行同工同酬,正式护士与聘用护士待遇上的不平衡使部分护士心理不平衡,而导致这部分护理人员流向外地,以上原因大大造成护理队伍的不稳定。
1.4护理人员配置与使用不合理
许多基层医院行政办公室、医保中心、结算中心等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护理人员担任,这部分人虽然在管理岗位,但占用了护理人员编制,在职称评审与聘任时占取的是护理人员职数,这样既浪费了护理人力资源,也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同时,由于医院支持系统不到位,护士职责不清,相当一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承担了大量非护理工作,有研究报道,护士目前从事的工作中有25%属于非护理专业工作,如记账、收费、取药、送患者检查、送标本等,浪费大量的护理时间。
1.5护士长管理水平欠缺,护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科室受编制限制,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忙于日常工作,抽不出时间外出进修学习,再加上本身受学历结构知识影响,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本科生选拔到护士长管理岗位中去,导致护理管理水平出现发展瓶颈;科室护理人员缺乏高水平的带教老师与高管理水平的氛围熏陶,学习热情与自觉性不高,严重阻碍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2对策
2.1有效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卫生部对二级医院的编制配置要求,管理部门应制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工作量分析,进行护理单元定编,在定编方面注重职称和能力的合理配置,以成本最小化为原则,对年龄、职称结构方面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现有不合理的配置情况按照分析结果进行调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护理部要动态监测各科护理工作量情况、危重患者状况,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机动护士,在临床科室工作量急剧增加而人员相对不足的前提下,要调配护理人员前去支援,从而有效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2成立护理支持中心
为减少护理人员从事非护理性工作,缓解护理人员编制压力,医院应成立支持中心,为病区提供送检、陪护、药品配送等,以及满足患者提供的其他临时性服务需求,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2.3加强支持系统管理
医院应加强行政、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供应科、被服中心、设备科、总务科等要为临床一线解决问题,及时下科室了解情况,做好下收下送,减少护士非护理性工作时间,全院要形成一个“行政围着职工转、后勤围着临床转、全院围着患者转”的“三转”服务理念,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4加大人员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部、护理部、科教部应“三维一体”积极创造条件,为护理人员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制订各层面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层次的人员知识需求情况,特别对护士长这一层面的人,应加强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在现有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科学、合理、有计划、分期分批安排到上级部门进修学习,外请管理专家上课;科室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与护理查房,在实际中多提出专科问题进行讨论;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单位的业务往来、学术交流;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护理专科、新知识学习;形成与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学科发展新动态、护理专业发展发新前沿,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及科室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充分调动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层次、不同护理人员的作用。只有对现有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5简化护理记录,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根据省卫生厅质量评价标准,应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流程,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功能,发挥电子病历记录作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把时间真正地用在直接护理患者上,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2.6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医院与科室内应树立起“能者为尊、尊贤敬才”价值导向,落实“唯才是举”的干部选拔制度,真正贯彻优胜劣汰的管理原则,从而激发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达到人才使用合理化,最大潜力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岗位角色作用,让每一位护理人员有一种归宿感。同时,对编制外的聘用人员在干部选拔、评优、评先、职称聘用等方面应享有正式职工的同等权力,以稳定护理队伍。
2.7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团队凝聚力
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及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计,开展护理岗位竞争,按需设岗、按岗择人、双向选择等活动,对于护理工作成绩显著、工作效率高、有创造性建议的护理人员,应运用人性化的激励,在科室绩效二次分配时每月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工资分配上应向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倾斜,对编制外护理人员要实行同工同酬;对护理先进工作者在干部聘任时要优先考虑,从而激发护士的内在潜力,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护理队伍的成长和稳定注入生机和活力。
3小结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本院通过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医院在20xx年行风评议“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达到98%,每月病房患者护理满意度在95%以上,护理人员辞职率由前两年的4.5%降为0.57%,有效地促进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医院护理论文4
一、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有些护士只注重技术性的操作而忽视了记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护理文书记录字迹潦草或漏记、错记,语言描述不准确,主观判断多,客观观察少;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重点不突出,甚至与医疗记录相矛盾。
1.2护理人员学习热情差
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很少有进修学习机会,不少护士存在只是应付日常的治疗护理,很少思考操作目的,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上进心。
1.3科室护士长管理不到位
护士长对科室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缺乏重视,常存在护士上班玩手机、听音乐现象,这些不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但易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错觉,患者会对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导致护理人员形象降低,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对反馈回科室的检查结果重视不够,甚至有些问题在同一科室同一人身上重复出现,未引以为戒。
二、改进措施
2.1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分期分批安排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和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护理新理念,认真执行《护士条例》《护士工作管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强化质量意识,发挥护士长在质量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狠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2.2进修学习
从各科选派骨干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做到以点带面,以少数带动全科人员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新业务、新技术、新理念。并请护理学院的老师来我院讲学。每季度举行一次护理技能操作比赛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形成比、赶、超的学习型医院。
2.3法律法规
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观看电视新闻媒体关于医疗事故的典型案例,强化护士依法执业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认真学习《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卫生部关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做到客观、真实、及时、正确、完整、规范的书写护理记录,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做到随操作、随观察、随记录,同时规定记录人为执行人,而且护理文书记录必须和医疗记录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4规章制度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落实。使护士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护理部质量检查有据可依。
三、小结
护理质量检查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检查护理部了解了各科护理工作的现状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检查中存在的共性或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定期验收。预防和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医院护理论文5
摘要:周边绩效的提出,弥补了传统任务考核所忽略的行为和职务,进一步完善了整体绩效考核体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的应用给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带来了新的视角,由周边绩效和任务绩效共同搭建的新型二维绩效考核模式,注重服务价值和过程导向,有利于整体护理绩效的提升和护理人员的个人成长。
关键词:护理人员;周边绩效;绩效考核
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随着护理服务重要性的提升,护理服务内涵不断扩展,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工作绩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其中建立科学、有效、分层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公平地评价护理人员的整体绩效,是适时激励、引导高效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医院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多是以任务绩效为主要对象,对职位描述所限定的职责和行为为范围的绩效考核,虽然在一定层面反映了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但不够全面。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不断扩展,特别是护患沟通不断增多,护理人员的整体绩效考核应在重视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护理人员的周边绩效,即在完成工作任务时表现在人际、意志和行为表现。
一、周边绩效的定义
从单一的任务绩效考核为主流,到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二维的绩效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手段不断深化。周边绩效弥补了任务绩效考核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扩展了绩效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了整体绩效考核体系,具有普遍的适用性。Motowidlo和Scotter于1993年提出了周边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的概念。他们认为,绩效考核应该包括任务绩效(TaskPerformance)和周边绩效。其中,任务绩效是指具体工作内容,与操作熟练度、工作知识、个体的能力密切相关。周边绩效,则是指与绩效的组织、情境特征密切相关的一组行为,虽然与组织的技术核心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更广泛的组织工作环境与长期战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
虽然随着现代护理管理理论的应用,例如360°考评法、关键业绩指标、目标管理法等新型考评手段也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不断应用。但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考核仍多以“德、能、勤、绩”为框架,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要考核内容,侧重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考核指标单一
任务考核是较为普遍的考核方法,以单纯工作量为指标,指标单一,没有体现医院护理人群的层次性、专业性及岗位差异性。
(二)定性和定量考核脱节,流于形式
传统的“德、能、勤、绩”四维考核虽然看似全面,包括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有关内容。但在实际考核中,对护理工作量、任务完成度的考核、基本技能水平以及出勤率等均可以量化形式纳入绩效考核中,而对“德”、“能”,如满意度、工作品质等常常以定性的形式进行,因难以量化未纳入绩效考核中,从而流于形式。
(三)导向功能不足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激励。任务绩效考核是一种考核期末的事后评价,注重结果导向,缺乏反馈与改进,激励导向功能相对弱化,对于护理服务流程和护理价值的导向作用不强。
三、周边绩效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一)护理人员周边绩效的内容
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二维绩效考核模式成为近几年来研究者关注的新课题。伴随护理服务内涵的延伸,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人际和谐、团队合作、个人成长等周边绩效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护理周边绩效,是指与护理工作情境相关的一系列绩效指标。包括人际促进、工作投入两个维度。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工作品质、团队合作、学习创新、个人成长及软技能五个层面。工作品质包括责任心和经验精神、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具有亲和力。团队合作是指由良好的人际关系,医护、护护、护患关系融洽,在工作中积极配合,愿意分享与合作。学习创新则是指自主学习专业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科研、教学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个人成长是指有自我提升的要求,善于总结经验,对自我发展有正确评价,并能在组织中获得升迁的机会。
(二)护理人员周边绩效的使用
在周边绩效内容整合的同时,完善周边绩效的管理流程。由于周边绩效指标考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应不同于任务绩效的考核周期,可适当放宽,以保证考核的有效性。针对周边绩效的隐蔽性,应建立明确的考核标准,提高指标的导向明确性。同时建立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通过适时、适度的激励,发挥周边绩效的作用,促进绩效和工作的改进。
(三)护理人员周边绩效的影响因素
传统的护理任务绩效主要受与其相关的业务能力、护理技能水平影响。而相关研究表明,周边绩效是护士个人基本素质和临床经验长期积累的表达。与周边绩效关系最密切的不是业务能力,而是如个性、责任意识、人际关系等因素。因此,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工作环境和情境,如医院文化、护理人员的公平感、工作满意度及其工作中所获得社会支持等。其中,医院文化传达其所期望的行为,为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护理人员对医院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直接决定着其对工作目标的努力程度。护理人员对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的感知会提高或降低其周边绩效行为。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支持越多,与同事建立的共事关系越融洽,护理人员就会更加融入工作情境,增加有效的周边绩效行为,从而促进其工作的整体效能。
(四)护理人员周边绩效考核的意义
对周边绩效的关注和应用,给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带来了新的视角,突破了传统只关注任务绩效的弊端,弥补了传统考核办法所遗漏的行为和职责,将满意度、团队合作、个人成长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软技能,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共同搭建起新型二维绩效考核模式,是新医学模式下现代护理服务内涵的要求。将结果导向服务转向护理服务价值和过程导向,在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服务的接受性和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整体护理绩效的提升。从护理人员个人角度来看,周边绩效的应用对个人人际关系的协调、工作应对能力的提升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典,吴丹等.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王辉,李晓轩等.任务绩效与情境绩效二因素绩效模型的验证[J].中国管理科学
[3]李平,高艳红,薛朝霞等.规范聘用护士管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
[4]张英.现代医院绩效考核与薪酬系统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
[5]江寅芳,祝明华.护理绩效考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医院护理论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均为我院女性护理人员,共4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年龄(27.5±5.3)岁;学历:中专学历0名、专科学历4名、大学及以上0名;职称:护士2名、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
1.2方法
统一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一是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专题讲座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学习培训,让护理人员领悟基础护理的基本内容以及护理工作对患者的重要性。二是实践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后,要求护理人员结合实际护理工作,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队伍主管统一考核护理人员践行优质护理理念及理论知识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分、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得分显著提高,护理技能得分、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与实施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分别对80例患者的护理服务,出现护理差错的几率分别为26.25%和3.7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8.75%、98.75%,护理前后出现的护理差错几率与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根本的护理理念,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教育及实践活动,护理人员在教育及实践活动中可以亲身体会到优质护理理念的精髓,将患者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根本,提升自己的责任感。护理人员责任感提升之后,护理人员会主动加强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学习,并且主动掌握疾病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护理业务水平。并且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分及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后,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提高自己,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以更高的专注度做好每项护理工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护理时更加关注药物外渗、发错药物、交接班遗漏、压疮等容易出现的护理差错,以减少发生常见护理差错的机率。优质护理护理理念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责任心、以更好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还要护理人员规范自己的用语,完善与患者的沟通,贴近患者,改善医患关系。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对话均非常重视交流用语,使用规范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因此,本研究中的护理人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差错的人数更少,患者满意度更高,与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帮助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思想,提高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及责任心,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差错,规范用语,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医院护理论文7
摘要:21世纪护理本科院校为达到教育目标,对护理学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推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护理文化作为长期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及以其核心而进行的护理教学,其内容包含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制度、行为准则及文化礼仪。
关键词:护理文化;护理美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多数还是医院的临床护理,为了未来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要适当地融合医院护理文化元素在护理本科中的教育,对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职业定向、人性化观念形成与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及如何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的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
1.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其与医院文化为“母子关系”,所具有的特征也与医院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1]。护理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表现形式,其已经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护理文化的产生并非简单形成的,其存在于护理人员长期实践之中,通过对自身道德素养的约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达到更好地文化的集成[2]。也就是说,护理文化其更多的是做为一种精神文明而存在的,其在促进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护理文化建设内容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将很多文化要素进行了集合,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外在形式表现,成为护理文化的“外衣”;诸如护士的仪容仪表、护士的言行举止、护士的工作环境等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都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精神面貌,更加反映了医院的精神建设,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状态。(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医院的护理文化中同样非常重要,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诸如护理质量、护理理念、护理形式等等组成了重要的护理文化制度,也成为护理规章制度的构成基础。这些内容同样也是护理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并且,其随着护理制度的规范和严格,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制约作业,逐渐推荐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养成,让护理人员随着其要求形成程序化构成。(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护理宗旨、护理理念、护理道德、护理精神和价值观,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
3.护理文化的功能
护理文化的功能非常强大,其不经能够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能力,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在树立医院形象方面发挥重要功用,对于医院护理文化的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且,因为护理文化的应用,医院可以构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可以向着一个方向迈进,可以让护士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并在集体环境中被认同,感受到自己以及所在集体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如何加强护理本科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的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护理学专业的培养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而发挥团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推动医院护理事业发展。
2.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作为未来护理文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观念与情感因素。“以患者为中心”让人的智慧、思想、技术及价值追求在未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全面的突出,在进行护理发展的方向的制定时,要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激励作用进行全面考虑,为其搭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平台,储备人才,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获得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机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护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来开展护理工作的新模式,求新、求变和追求卓越,以创新来增强护理的竞争力。
3.应用护理美学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领域中美的现象和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着哲学理论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是护理领域的人文科学。护理学本科生应加强美学知识及人文知识的培训、提高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塑造职业仪表美、规范职业语言美、展示得体举止美。将美学概念在护理文化中加以应用和推广,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美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形成共同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使团队的美得以充分展示,以此来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语
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护理文化的概念,护理文化的内容和护理文化的功能。让医院的护理文化与护理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有效的对接和融合,以满足医院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曾亚珍,肖晓玲,张东华.护理文化建设在促进护理队伍稳定与发展中的应用与成效[J].全科护理,20xx,13(4):357-360.
[2]赵晶.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xx:389-391.
医院护理论文8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医院管理必须要经过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很多方面受条件的限制比较落后,因此更应该加大改革才能更好的发展。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必然也要改革,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准定位点,来适应医院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成为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护理管理 基层医院 改革创新 护理服务
1新形势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的问题
1.1供求双方在医疗市场中的变化对护理工作产生挑战。
①人们提高了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需要尽快提高。②社会对医院护理服务的监督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在不断的增强,人们对医疗常识不再是一无所知,人们不断增强的商品意识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所得到的服务与付出经济的一致性,因此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强。护理工作也很容易反映出社会对整个医院的评价,社会对护理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有着更直接,更广泛的监督作用。③随着医药分开管理的实行和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医务人员为主的卖方市场逐渐向以病人为主的买方市场进行转变,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将面临考验。
1.2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的变化对护理管理产生挑战。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产生变化,原有的价值观和角色标准受到冲击,对于既得利益,工作与报酬的等同人们会更注重,在价值观和角色标准,刻苦性和奉献精神方便护理队伍中的老一辈护理人员与年轻护士都表现出不同,护理管理工作因此产生了一定难度。
1.3护理管理受到传统观念和现有医院管理体制的影响。
医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面临医疗市场的激励竞争,医院要想生存,医院管理者就必须要考虑医院的经济效益在考虑医院社会效益的同时。护理管理因护理部职能受到影响而产生一定的难度。
1.4传统护理管理因护理模式的转变受到挑战。
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也逐渐转变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单纯重视工作成效的技术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护理管理需要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定位,使管理层次不断提高。
2更新观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护理管理机制
为了适应医院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在观念上进行更新,对护理管理的定位点一定要找准,建立科学的新的护理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2.1明确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新形势下刻不容缓,全员都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意识,促进护理人员服务观念的转变。
医院改革的根本就是提高服务质量,也是医院在医疗市场激励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进行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对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使他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意识,明确病人就是上帝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离开了病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护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要主动为病人服务,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给病人。
2.2进行服务创新,树立的护理管理意识要以病人为中心。
基层护理管理者应该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对工作不满意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优质、方便和高效的护理服务给病人,在服务上要善于创新。
2.3基层护理管理者在新形势下要做到知识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管理是一门科学,对护理管理实践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进行指导才能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益。对于现代护理管理的知识现代护理管理者必须要进行学习,比如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把经验管理变为科学管理。第一,人的因素在护理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会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重结合实际,对于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要善于调动,对护理人员的潜力进行挖掘,使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加强协调和沟通能力,加强与科主任及各有关部分的协调和沟通在科主任负责制的情况下,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主动去争取,取得共识后在管理上实现协调一致。第三,树立信息观。在现代管理中信息是诸要素之一,对于各类医院的护理管理信息现代护理管理者要善于收集,借鉴和指导本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同时对于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信息的反馈也要多注意,对管理工作善于分析和总结,对工作要不断的改进,要改变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第四,改变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基层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要善于调动,对于管理要让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进去,改变由护理管理者说了算的被动管理模式,让所有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到管理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护理管理。
2.4提高护士的素质,树立队伍形象。
新形势下,基层护理管理者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护士的素质,对护士的整体素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的提高。对护士进行教育,依靠和提高自己,护理队伍要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尽快提高护理学科水平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使队伍树立新形象。总结,我国目前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转变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给病人。
参考文献
[1]马英,赵顺玉,熊英.新形势下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10
[2]李杰凤.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
[3]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王玉玲,冯志英,魏畅,郭俊艳.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
[4]宋文静.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分析[J].吉林医学,2012
医院护理论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收诊治疗的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共1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50名护理人员,包括护士85名,护师50名,15名主管护师或以上,全部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5.15±3.85)岁,将其设为护理组。有900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其中男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535例,女性患者及患者家属515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9.86±6.85)岁,设为患者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这些1200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参考《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护理组调查问卷的主要的问题有: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的了解程度、护理人员了解优质服务的渠道、自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程度、认为医院是否有必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估等,设计2~3个不等的答案;患者组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是否有接受过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相对之前常规护理的满意度、对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期待程度、对优质护理服务意见建议等,设计2~3个不等的答案。在两组调查表设计好之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不记名调查法,采取当场调查当场回收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患者,发放护理组问卷表150份,收回1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患者组问卷表1050份,收回10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意患者的需要,改善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从20xx开始国家卫生部就提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需要各医院以扎实基础护理,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效果。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主体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对心血管病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疗效,并能帮助患者在从心理上减轻治疗的疼痛感,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恢复治疗的同时身体与心理都得到了调节,有效地提高了恢复的速度,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在本次的研究中护理组大多数对于优质护理都有了解且愿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为98.76%,以此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以及实施的必要。综上所述,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合理调整床护比,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不断加大对优质护理的宣传和实施,是普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方法,值得推广。
医院护理论文1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5年9月起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实施前)与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的患者120例(实施后),比较护理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9.17%(P<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院护理管理;优质护理;满意度
0引言
医院护理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更为重要的是其还影响着广大患者就诊效率、治疗及康复效果,与患者的身心恢复息息相关[1]。自卫生部于全国卫生系统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之后,我院积极响应,根据实际情况在2015年引入了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实施前),产科42例,妇科46例,儿科32例,年龄1-50岁,平均(24.01±1.56)岁;其中子宫肌瘤28例,卵巢瘤18例,宫外孕6例,剖宫产20例,顺产16例,支气管炎16例,肺炎16例。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的患者120例(实施后),产科40例,妇科35例,儿科45例,年龄1-60岁,平均(25.11±1.26)岁;剖宫产19例,顺产16例,宫外孕5例,其中子宫肌瘤20例,卵巢瘤15例,支气管炎25例,肺炎2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我院自2015年9月起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环境护理:致力于为患者打造整洁、舒适的诊治环境,采取的措施为:①在卫生间醒目处张贴提示牌,警示“小心跌到”;②在病区配备中央冷暖空调,对走廊、病房重新修整,病房中的隔布、窗帘均用粉红色,床单被套均为纯棉花布;③保持走廊干净整洁,在走廊墙壁上张贴油画、风景画,卡通画,营造文化,轻松氛围;④全天为患者提供热水,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及专科护理,并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2)加强动员: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开展优质护理知识教育、思想动员、培训,召开全员大会,集中讲解操作细则、实施步骤,转变护理理念。各科室根据要求深入讨论如何开展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相关文件认真学习,定期考核,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掌握优质护理的精髓。
(3)对护理流程加以优化:过去出入院管理、药品流通、住院收费等均是对医院服务效率有影响的环节。在开展优质护理后,我们建立了电子化病历管理系统与住院患者收费管理系统,对出入院环节优化,减少收费计价花费的时间。实施统一配送的药品管理制度,各科室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符合工作需要的护理服务流程,让护士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上。
(4)弹性排班:改变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工作。各科室根据业务量及床位数实行合理安排,如对年龄较大者尽量减少夜间排班次数,由高年资护士带着年轻护士共同展开护理工作,并对责任制护理加以落实。床护比达到1:0.4。
(5)加强评估与考核:每月对护理人员工作展开评估,以科室为单位,以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反馈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考评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6)加强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后、用药期间、出院前为其提供全程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措施有全面认知,提高其对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印刷相关疾病健康宣传手册并摆放在病房中显眼的位置,开设健康教育宣传室,以一对一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用药指导。
(7)心理护理:很多住院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患者本身就为病情担心,再加上医院陌生环境造成的孤独感、不安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本院为护理人员组织医学心理学培训,提升护士和患者的沟通能力。过去患者按铃时护士才会到病房去,有时可能会因手头忙碌而出现延迟。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服务,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患者输液时记好大概的换药时间,多加巡查,主动换药。若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可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若患者不良情绪严重,则通过真诚沟通了解其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疮、发错药、交班遗漏、药物外渗、呼叫反应延迟),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主要内容包括环节质量管理、护理行为、出入院管理、病人管理等内容,最终评分为各项内容得分之和,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与评分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对比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9.17%(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前,12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64±3.29)分;实施优质护理后,12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71±3.62)分;两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新型的护理理念,其宗旨是为患者提供优雅、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并对各项基础护理予以强化,将责任护理制度落到实处,全方位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开展优质护理是符合广大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的,同时也符合医院的利益[2]。在全国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背景下,为响应卫生部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号召,本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以期真正地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提高社会及人民群众的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中我们发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是对医护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实施优质护理的目标[3]。本院自2015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加强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温馨的住院环境;通过培训及宣传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其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从实际情况出发,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9.17%(P<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0.71±3.62)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由此可见,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夫.试论现代医院发展中护理管理的新视角[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5):63-64.
[2] 马俊,汤维娟,张琦.底线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4,6(4):291-293.
[3] 赵花,张亚宁,张芳.人文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72
医院护理论文11
1县级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1.1临床护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编制与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县级医院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县级医院在护理方面的薪资待遇较低,这造成县级医院中的部分护理骨干人员纷纷外外出求职,最终造成医院中的护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编制与管理,这对县级医院的'发展较为不利。
1.2护理人员使用及配置体制缺乏合理性
部分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还身兼行政办公人员的职责,虽然这些护理人员的本身职责依然是临床护理,但其在人员管理体系中依然属于护理人员编制,可以参与正常的职称评定。这样一来,不但会造成护理资源的浪费,还导致出现了护理人员医院内流失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医院新技术与新业务的不断开发,一些护理技师岗位人才逐渐变得紧缺,而一些县级医院为了及时解决用人需求,进一步压缩用人成本,从而将部分护理人员安插在非自身专业的技术岗位上工作,更加导致临床护理人员的紧缺。
1.3重视护理人员的使用,忽视了培养工作
当前,县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层与领导人员过度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使用,而在培养护理人员提升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视力度则明显不足,这就导致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教育培训机会,从而也就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机会。长此以往,部分护理人员就会安于现状,难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与积极性,而另一部分护理人员则会主动退出县级医院的工作,外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1.4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社会地位较低
由于护理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在长年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精神压力过大、情感过度消耗。此外,多数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偏见,却未能看到护理人员执行大量的非本职且繁琐的工作,并且长期受到“三班倒”制度的困扰,工作非常辛苦。而随着“举证倒置”制度的推行,患者的弱势保护地位变得更加显著,如此更加加重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对其工作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
2县级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的应对策略
2.1减轻非护理工作量,降低护理压力
县级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完善而科学的支持系统并引进一些先进的护理设备,从而将一些费护理专业的工作抽离,给予护理人员更多的空闲时间,从而使其在更加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专业性护理工作,给予患者更加专业化、人性化护理服务。
2.2科学使用及配置护理人员,缓解护理人员流失现象
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作为县级医院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充分展现出护理的意义与价值,还能够体现出县级医院的荣誉与社会价值。因此,医院的上层管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并认识到护理人员的科学配置对于顺利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作用极大。临床护理人员能够否进行科学的配置与安全,对于护理质量的高低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只有正确意识到临床护理的重要性,才能对护理管理职能进行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护理管理体制。当前,随着各级医院目标管理职责实行的前提下,县级医院首先应当保障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并且制定出科学的职责分配制度以便于对护理工作的范畴进行明确,做好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最终实现护理资源的科学管理。
2.3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促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县级医院应当为护理人员创造出更多学习的条件与机会,使其参与有利于晋升的考试,同时在排班方面对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照顾,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学习时间。[4]此外,县级医院还可以针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特征,对于护理安排相应的管理工作,从而使其在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切实的提升与断裂,将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不同科室的护理管理目标切实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受管理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双发展”的良好局面。
2.4进一步完善医院激励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
县级医院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因人施用”的用人原则,对于一些工作认真负责、职业技能出众的优秀护理人员应当多加启用,鼓励其参与一些利于发展的评选活动、技能比赛及知识竞赛;在制定激励制度方面,应当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同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机制相互结合。对于出现差错的应当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通过激励与惩罚结合的制度营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护理氛围,从而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医院领导应当充分意识到医院发展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获得休假、福利、政治等多方面的权利,并且为其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以消除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最终能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
3结语
护理人员的流失对于县级医院的护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医院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基于高度的关注。县级医院应当在护理人员的调配、培养及使用方面制定出科学全面的计划,从而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重获信心,将自身的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最终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量,实现护理团队的稳定。
医院护理论文12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实施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xx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没有实施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结果研究组发生医院感染2例,医院感染率为4.44%,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0例,其医院感染率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医院感染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感染;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感染防控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因此,医院感染防控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加强护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2.8±2.6)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3.1±2.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对照组则不实施。护理管理的实施方法为:(1)组建医院感染防控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加强护理管理。(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已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程以及探视制度等,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考核制度与责任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管理工作有序开展。(3)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因此,医院可定期举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讲座、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优化护理队伍。(4)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监控,对医院的供应室、手术室以及ICU等区域进行重点防控,严格按照各科消毒隔离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定期打扫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洁干净。合理分布清洁区、无菌区以及污染区等,对于诊疗器械每日应严格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并使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以免出现交叉感染。保障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各科室应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培养,对室内空气菌落数进行检测,完善医院感染防控监测制度,严格做好手部卫生,防止病菌传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1.3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并对其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院感染率比较
研究组在实施护理管理后,只有2例出现医院感染的情况,研究组的医院感染率为4.44%;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0例,其发生率为22.22%,两组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管理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8.56±5.26)分,对照组为(72.3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P<0.05)。
3讨论
医院感染,即患者在医院内所获得的感染,医院收治有各种疾病的患者,患者的免疫防御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各种诊断与治疗,又会进一步损害和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1-2]。医院人流量大,空气中病原体多且杂,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在医院内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各种抗菌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得医院感染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3]。因此,加强医院感染防控,降低医院感染率极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通过加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张蕙茹等研究学者通过对210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施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感染发生率仅为1.9%,显著低于采用一般性护理对照组的14.3%,且实施护理管理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证实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4]。本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护理管理,其护理管理方法主要为:首先组建医院感染防控小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宣传教育等措施,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44%,与没有实施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医院感染率显著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说明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医院感染率的降低,与上述研究相符,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综上所述,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xx,41(3):567-568,575.
[2]武静,胡守紫.加强病区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J].黑龙江医学,20xx,38(2):218-219.
[3]王艳红.有效的护理管理在降低医院感染率方面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xx,10(4):239,244.
[4]张蕙茹.加强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xx,8(5):257-258.
医院护理论文13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某医院共有护士160人,均为女性,年龄都在20~53岁之间,其中有本科学历得8人,专科学历的152人;有主管护师19人,护师58人,护士共计83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描述法。
二、人性化医院护理管理方法
通过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等情况明显减少。
2.1尊重护士的人格
作为一个成功的护理管理者首先应该是能够严格管理自己的人,同时能够尊重护士人格且有公平公正作风的人,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误,一旦护士出现偶尔的工作失误,不能当众批评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指正。对那些年轻的业务技术不是十分过硬的护士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安排业务技术好的护士跟踪指导。给护士排班是临床护理管理者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科学合理公平的安排班表能够充分的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要采取弹性排班和自我排班法,让护士也参与到制定排班表中来,护士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时间的合理要求应批准。
2.2创造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对卫生应严抓,对高危科室工作的护士应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避免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健康造成的任何危害。
2.3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作为一线的护士是非常辛苦的,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可增加护士的编制,以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对于这些辛勤工作在一线的护士应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2.4加强内部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不仅对患者要有,还应充分体现在员工内部,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工作、学习、个人婚恋等应提供帮助。并为护士争取深造的机会,从而真正改善护士的知识技能和福利待遇。
2.5主动关心送温暖
在实行人性化管理过程中要求护理管理者要把护士的疾苦看成自己的疾苦,并有博大的胸怀,细心关怀每一个护士,例如:记得护士的生日并送去祝福。适当的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使大家能充分的放松并感受到医院的温情。
2.6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2.7激励机制
①制定一套实用性强的激励制度。在护理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本着“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使护理人员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②采取目标激励法,但定目标要讲究科学性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不但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应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性格和工作中的表现去确定符合她们的目标。例如:年轻护士把完成当天工作量作为目标;资深的护士和护师把高质量工作和学历教育作为目标;主管护师则应把科室管理和科研等作为目标。③管理人员对护士发自内心的关怀,由于护士工作量都比较大,而且经常倒班比较辛苦,所以应对护士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关爱和支持,并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使每位护士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医院创业绩。如果护士工作中出现了差错,护士长不能劈头盖脸的批评应首先肯定护士好的一面,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然后再指出其在工作中的不足,利于其接受和改正。
三、某院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结果及效果评价
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满足了个性要求,护士满意度提高。护士在工作中行为自律性增强,护理差错减少,护理投诉降低,全院护士学习氛围浓厚,业务水平不断增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满足了不同层次护士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稳定了护理队伍,提升了全院护士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讨论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时期,所以医院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激励,不应该仅停留在精神方面也要重视物质方面,双管齐下。通过精神和物质的结合满足护理人员的需要,在护理人员达到预期成绩管理人员应在精神上鼓励,在物质上给予按劳取酬的物质奖励,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和管理者的公平公正,不但激励了其本人也激励了其他员工。最终使医院的护理质量稳步提升,并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源自于西方的管理学派,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真正当成人,重视和理解其实实在在的需求和思想以及情绪,而不是把人看成只会工作或赢利的手段和工具。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并通过感情的互动和交流去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护理队伍有血有肉也能从人的角度去关爱患者。人的本性都希望得到认可、赞誉、鼓励,所以激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内在动力的有效方法,激励能够使人不断奋进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激励应该作为管理者日常工作中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总的来说,要切实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就务必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并承认其价值。使所有员工在工作中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使护理质量大大提升。
五、存在问题
5.1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还有待完善考核内容的设置和安排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5.2加强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力度
管理工作时针对人而做的工作,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应加强自我管理,然后实行人性化服务,要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理念,做好管理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效益得到提高。所以,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毫无例外也应注重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凡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打造出一支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高效护理队伍,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上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医院护理论文1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xx年01月~20xx年0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58例,其中男48例,女110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45.3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5例,占9.5%,高中文化38例,占24%,初中及以下文化105例,占66.5%。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当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护士机械地执行医嘱,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随机实施健康教育,实行功能制护理。
1.2.2试验组
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病区护士组成临床研究小组,制定工作职责、计划。科室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培训,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流程为纵轴,根据专科特点细化分级护理内容,按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检查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等。由专科医生、床位护士制定临床治疗、护理计划。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连续动态的有计划性的护理服务。向患者讲解CNP的流程及特点,优点。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完成后由护士在计划表相应栏内打钩并签名。临床工作中及时观察患者变异因素,及时分析资料,查找原因,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护士长参与指导,督查工作。及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后收集护理路径表,评价临床实施效果。
2结果
从汇总的数据结果来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天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应用CNP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粘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感染,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治疗不及时易合并休克和毒血症。住院患者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66.5%,健康教育知识理解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对患者进行随机健康教育,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低。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床位护士按计划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知道何时对患者实施何种内容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程序有章可循。护士长不断抽查了解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不断分析原因,总结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患者通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过程,熟悉疾病病因,掌握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提高,积极配合治疗。
3.2通过CNP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细化了分级护理内容,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把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细化到每一天,护理人员根据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工作,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按照计划不断分析患者变异因素,积极寻找原因,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护理计划。实验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3.3实施CNP明显增强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医患之间沟通及信息传递;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技工作的联系性和协调性,从而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床位周转率。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是优化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流程,使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实施接受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程序,减少护理缺陷,不断反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院护理论文15
[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带来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0例各科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评分、护理操作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将两组护理人员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以及护理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而护理差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医院护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完善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护理;应用分析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增高,对于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医院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成了当前医院所关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xx年5月—20xx年5月期间60例护理人员进行分组调查,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5月—20xx年5月该院60例各科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护理人员年龄在24~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4±1.23)岁,观察组30例护理人员年龄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64±1.33)岁,两组护理人员其中本科学历31例,大专学历18例,中专学历11例。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医院要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人文环境,可以定期为护理人员展开培训课程,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知识、职业道德知识以及礼仪规范知识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护理操作交流大会,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技术沟通和经验沟通,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1]。随时了解护理人员是否有工作和生活上的难处,与其进行心理沟通,可酌情给予适当的帮助,以消除其思想包袱,令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②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硬件上,可以在休息室配备适合小米的沙发、空调、饮水机等设施[2]。在软件上,可以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流程,并制定奖惩措施、晋升制度,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收入挂钩、晋升与护理人员的表现挂钩,以达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3]。③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的性格、专业以及技能水平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随时关注护理人员的教育情况,根据情况可以安排部分护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素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理护理事务[4]。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上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将两组护理人员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以及护理操作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而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战略。将其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据国内李雪飞文献报道[5],采用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对医院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该院6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人性化管理的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得分以及护理操作准确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而护理差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结果和李雪飞文献报道相似。充分说明了在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的优势。人性化管理能让护理人员充分体会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在护理工作中有效地管理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考虑人性的要点,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来挖掘员工的潜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情感管理。首先要重视护理人员的内心世界,根据其情感的特点进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尊重护理人员,不定期的与其进行沟通,了解护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难处,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护理人员;②开放式管理。管理者要随时与护理人员进行互动,对于护理人员提出的合理要求以及建议,要虚心的接受并采纳,邀请护理人员参与决策的制定,使最终决策更容易被护理人员所接受;③人文管理。由于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想、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等,管理者要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将护理工作提升到人文管理的层次,并加重依靠护理文化对其进行管理,减轻冷冰冰的制度管理[6]。
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医院护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完善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程思锋.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xx(12):1733-1734.
[2]张元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xx(16):261-262.
[3]邱春艳,金英福,穆源颖.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xx(12):73.
[4]杨欢秀,章帼瑛,刘艳平.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xx(5):94-96.
[5]李雪飞.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xx(3):626.
[6]王秀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xx(4):456-457.
【医院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礼仪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论文06-13
医院护理论文综述03-19
医院培养优秀护理带教老师的几点思考论文06-30
护理中职论文11-13
医学护理的论文03-30
护理毕业的论文03-30
医院护理的工作要点02-28
医院护理的计划范本09-16
医院护理的实习鉴定08-03
医院护理的实习鉴定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