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体系论文

2022-11-14 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指标体系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标体系论文1

  摘要:现代远程网络教学是当前以及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远程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在相关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远程环境下网络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从教师、学员和网络平台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九项二级评价指标,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终生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人们对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秉持终生教育理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满足了越来越多人接受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需求,成为构建终生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现代远程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师生之间教与学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更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此外,网络教学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共享性方面都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有力支持。基于以上几点,网络教学中既需要考虑如何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又要探讨如何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远程教学评价体系对现代远程网络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远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现有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如尚未形成统一、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还不够合理,评价手段较为单一等。因此,远程网络教学评价的完善与应用仍任重而道远。

  (一)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价活动的核心和基础,而当前远程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未能形成统一、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都会对课程评价和监控的有效性带来影响。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全面,未能涵盖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许多评价项目和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未能突出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特点;不同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不同的差异,这在现有指标体系中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从而使评价效果大打折扣。

  (二)评价方法不够合理

  当前,远程网络课程评价过分注重量化评价方式,忽视了课程教学中难以量化的学习情况等方面的评价,缺乏可以全面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各种特质的质性评价。评价的参照标准主要采用相对评价或绝对评价,忽视了课程评价的差异性,缺少能够将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某一对象的各个侧面相互进行比较的个体差异评价。

  (三)课程评价标准不够科学

  课程评价的核心是评价标准的制定。在当前课程评价中,更多的是强调对学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而对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片面的评价标准与多样化的学生发展要求越来越不适应,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课程评价主体单一化课程评价主体不应局限于教师以及学校相关部门人员,而以往课程评价往往忽视了课程评价的主体多元性,忽视了用人单位等社会评价主体的参与[2],导致评价角度受限,无法对课程进行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这既不利于评价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评价的全面性。

  二、构建现代远程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选择合理的评价标准

  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仅仅包含知识传授,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接受和重视,所以,我们在远程网络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中也应对这三大目标(知识、能力、素质)有所体现,以建立更为合理的多元化评价标准。

  (二)采用先进的评价技术手段

  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远程网络教学的评价中来,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管理与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

  现代远程教学评价中应重视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不再像传统教学中只是单纯重视结果即考试成绩的评价理念,而是更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他们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表现为主要依据,包括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促进学习过程质量的提升。

  (四)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现代远程网络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员,对其自主学习的评价应从多视角进行,评价主体已不仅仅包含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更需要包含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成员间的互评以及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等,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与全面。

  (五)评价方法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评价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的评价结果往往具有精确、简便、量化等优势,但对于难以量化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却无法得出相对准确与全面的结论。而定性评价则从学员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所以,在网络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应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两种方式取长补短,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三、现代远程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现代远程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已逐渐从对学员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扩展到对学员全面、综合性的评价,既要评价学员掌握的知识、技能等量化因素,又要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创造思维、团队合作等非量化因素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一套更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对学员学习情况的评价、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对网络教学支撑体系的评价等四个指标,每个指标又包括若干评价子项。

  (一)学员学习评价指标

  远程网络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效果是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对学员学习的评价主要从网络教学活动的参与度、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参与课程论坛讨论、网上互动、网上答疑、网上作业与测试等学习环节进行监控与反馈,及时评价并反馈给学员,以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1.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4]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既包括课程本身的资源,也包括互联网资源。对于学习者对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的评价可以通过记录学习者网络在线学习时间、课程内容浏览次数、资源下载次数、查看和回复主题帖的次数等各项指标,从而了解他们对网络教学平台及其资源的使用情况。2.互动交流情况学员的相互交流情况即通过记录学习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各种交流工具进行交互的情况与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论坛发帖回帖的次数与质量、向教师提问的次数、回答教师提问的次数与质量、回答同学疑问的次数与质量、小组讨论与活动参与情况等,这些评价指标反映了学员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及主动学习的情况,最终促进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与交流。3.学习成果评价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学员的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考试情况两个部分。平时项目(作业、活动等)完成情况是对学员平时学习的检验,据此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价系统可以及时发出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曲线和项目完成情况的提示信息,从而帮助教师和学员随时了解平时学习的情况。考试是对学员的阶段性考评,评价系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生成知识点掌握程度及存在问题的报表,从而对学员的下一步学习提出促进意见。

  (二)教师教学评价指标

  远程网络教学评价的另一个主体是教师,对他们的督促和评价是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在对教师教学评价设置指标时应以充分体现网络教学教师职能为前提,以促进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为目的,在此基础上设置分级指标。1.课程资源的组织与设计科学的网络课程资源设计是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对课程资源的评价主要从课程内容的选取是否合理和具有实用价值、教学目标表述是否清晰明确、理论与实践是否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是否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资源是否有难易之分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内容设计是否方便互动等方面来衡量,从而获得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把握与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等相应信息。2.教学活动设计网络教学活动是为促进学员远程学习而设计的,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学员根据自身特征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调整和把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教学活动设计的评价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是否明确、针对的活动对象是否准确适当、活动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活动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化、活动组织过程中是否对学员做到有效引导等。3.答疑互动答疑互动是指教师与学员的交互程度,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与学员交流学习经验、对学员学习和活动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难和困惑、对学员提供及时恰当的反馈、对学员的平时作业及时批改并提出改进建议等。

  (三)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评价指标

  在现代远程网络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学的后台支持、技术支撑以及网络平台维护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教学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评价主要从教师、学员、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来进行。。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网络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发展。在网络教学各项指标评价完成后,更为重要的是对评价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案,以便能有效地依据方案对日后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等进行改进,这也是网络教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定计,应一也.非学历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xx(9):9-11.

  [2]杨亭亭,刘仁坤,王丽娜.基于远程教育学习活动的学习评价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xx(2):46-52.

  [3]王宇.现代远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的策略建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3):1-4.

  [4]王凤琦,胡渊.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特征、模型及过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xx(2):30-33.

指标体系论文2

  一.首先,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术期刊遵循其内在规律和基本宗旨而发展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它的发展必须以学术为本,因此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也应以促进学术发展和繁荣为根本目的。科学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通过各种指标的列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期刊所刊发文章是否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其学术观点和学术价值是否经得住时代的检验,从而可以引导学术期刊科学地分析和运用评价指标,深入地了解期刊目前的基本状况,从栏目设置、选题策划、学术活动组织等方面发挥期刊自身的优势,在关注期刊数量评价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培育学术期刊自身的特色和风格。

  二.其次,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定量数据的合理使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做支撑,遵守学术研究的道德和规范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和学术期刊编辑应该遵守的法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定量数据的比较,得出的结果才会有实际的意义。否则,即使数量指标再高,内在的质量不高,也不能反映出学术研究的真实水平。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相关评价指标的设置,可以促进学术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学者的学术自律,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可以督促学术期刊在出版与发表的环节筑起学术不端行为的“防火墙”,把好学术研究成果的“出口关”。

  三.学术期刊评价是一个需要多方面配合进行的研究课题

  如同科学发展一样,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也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基本功能回归正途,发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促进学术期刊发展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科学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指标体系的构成特别是评价指标的选取特点显著,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综合来讲,这次新版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至少有以下四大亮点。

  第一,建立了由五级指标构成的多指标体系,从吸引力、管理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对学术期刊进行综合评价。既强调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估,同时也注意到了与学术质量紧密相关的导向管理、编辑人员管理、流程管理等制度因素的重要性,有助于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二,加入了学科专家、编辑专家和重点读者三个层面的专家定性评价指标,将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运用量化指标的同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将评价机构从事计量分析的研究人员与学者、期刊编辑、读者的力量综合起来,以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术期刊发展为根本目的,超越单纯的量化范式,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第三,增加了对学术期刊遵守学术规范、流程规范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情况的评价指标,意在反映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情况。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做保障,其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严格遵守评审规范、编辑规范和出版规范是重要内容。

  第四,增加了期刊网站建设、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网络显示度等指标,符合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新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学术期刊运行机制和传播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向,新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对于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些指标的选取,无疑会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进程的推进。

  四.当然,此次公布的评价报告和评价指标体系也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例如,第一,在排名之外,又根据得分情况将学术期刊划分为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扩展期刊,这可能会人为地强化“以刊评文”的倾向;第二,作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还应进一步剔除与学术质量无关的指标等。学术评价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工作,相信这些问题会随着新版期刊评价体系的日益完善而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

指标体系论文3

  摘要: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探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评价量表

  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评价是重要环节,也是难点。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观念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着眼点也理所当然地主要关注作为教学客体的物理知识,而很少关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发展。这种将认知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导致物理课堂教学的刻板化,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愿也不想多花时间去考虑学生的人格、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而的发展。[1]显然,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将严重阻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那么,“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1、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人们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新课程评价观为指导,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

  1.1发展性原则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评价”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因此,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首先坚持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注重教学过程、强调参与与互动、提倡主体多元、关注个体差异等特征、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发展,而不在于选择与判断对错。通过评价使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向新课程的要求靠拢,不断调控教学过程并使之优化以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发展性原则,就是反对静态的、功利的课堂教学评价。反对通过评价单纯给教师评优评差或评分定级,反对用单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否则,就会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调节、教育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3]

  1.2导向性原则

  教学评价实质上是对教学的调控性手段,起到引导教学方向的作用。[4]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当前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体现现代教学观。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教师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为学服务的现代教学观;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活动、交往和情感体验,更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引导教师自我反思,以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更优化。

  1.3 科学性原则

  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要符合中学物理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要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和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客观实际出发,切忌主观随意,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如果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能遵循科学性原则,那么制定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就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

  1.4 全面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从而促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对认知目标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对情感目标的评价。好课的标准不仅局限于学生获得知识,更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3]

  1.5 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本身总是处于不断生成、不断变化之中,会出现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教学的预设与最终的呈现形式往往是有区别的。教学又是有个性的,它深深地烙上授课教师的个人风格。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既要体现物理课程一般特征,又要鼓励教师的创新,提倡个性化教学。因此,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应是封闭的,应具有开放性,给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留有一定的发挥个人特点的空间。

  2、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运用理论演绎法得出的。理论演绎法,即从一堂好课的标准出发,逐步分解形成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终形成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遵循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我们设计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3、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本评价指标体系是在“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思想指导下建构的,强调以教师促进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状态和目标达成效果为评价的要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点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制定从学科知识(技能)目注重点(难点)知识的把握、认知(方法)元素的渗透、人文(情感)脉络的呈现这三个维度。

  课堂教学评价的着眼点是“教学效果”,即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和目标达成的效果。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交流,使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教学整合”三方面。一个积极、有意义的课堂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的方式,创建一个温暖的、相互接纳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即知识的意义必然与知识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且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和被理解。[5]因而,物理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情景”非常重要。激趣性、启发性、思想性、多元性的教学情景必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实验、STS、学史等教学资源的有效选择与合理运用,使学生在积极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深化了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主动。学生在教学情景中产生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用自己有意义的方式构建他们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意义的理解,教师通过有启发的、有梯度的教学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认知干预,促进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内化。在教学过程中,亲和性的教学语言、概括性的板书和板画、合理和规范的教学技术等教学

  技能的应用和教学调控的举措能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教学整合”三方面的评价在本质上还是着眼于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是否学得自主、是否学会、是否会学。

  教学特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学生参与学习状态的表现等方面显示出来的个性特点,这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为教师弘扬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过多次实证研究,并就指标的独立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表明该评价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本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以教师本人为主,也可以是管理部门、同事、学生(甚至可以是家长)。如果需要对教学进行评比的话,为了避免指标的过细、过全对评价带来的束缚,仅对二级指标进行等级评分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课堂教学评价要素,采用微格反思的方式,课前指导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课后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量化标准,对改进教师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作用。

  由于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处于不断生成、不断变化之中,会出现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不同类型课,如以物理概念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新授课、以物理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实验课、以知识复习为主要目的的复习课等,课堂要素略有差异,因而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灵活性,可适当进行调整,以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施传柱。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xx(5):96~97

  [2]《中国教育报》20xx年7月27日第2版。

  [3]王清风。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xx(2):113~114

  [4]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230

  [5]李远蓉,朱霞,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6]李尚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7]陈刚,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9]丁朝蓬,梁国立,Tom L。Sharpe。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教育科学研究,20xx(12)。

  [10]吴良娟。改进物理教学评价。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物理通报,20xx(7)。标的定位、学科认知(方法)元素的挖掘、学科人文(情感)元素的关注这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教学目标的实施是关

指标体系论文4

  摘要:现今,新能源产业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社会发展也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新能源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关注,并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于促进我国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与预期的财务情况出现偏差的现象。当财务风险积累到一定点的时候,若不对其采取及时的措施予以纠正,对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活动都将会产生影响,因此,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如此,包括新能源企业,而且正是由于新能源企业所处的特殊地位,在新能源企业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为主要依据,对于企业一段时期内进行的财务活动以及相关的经营活动所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动态、实时的监测体系。企业的经营者需要根据企业财务数据以及各项指标对于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经常性的分析,从而对于企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预知以及有效规避。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需要企业对自身的内部管理进行完善,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1]。新能源企业是缓解现今能源供应不足、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在现今情况下,新能源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传统的企业相比较,新能源正因为自身的特点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这些财务风险甚至会对企业最后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能源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的特殊性

  (一)新能源企业的经营状况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来说的,主要含有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海洋能等。新能源具备传统能源所不具备的经济、环保、低碳等优点,这些优点也促使在现今社会中对新能源的使用愈加广泛。现今很多的省市都在建设新能源基地,因此也有更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到新能源行业中[2]。而随着我国对新能源使用以及重视程度的提高,新能源企业也获得了更加积极发展态势。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特殊性

  1。外部风险的特殊性与传统能源企业相比较而言,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各项生产设备以及所使用到的生产技术基本是从国外进口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部的制约较大,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阻碍。如我国所使用的光伏太阳能企业,虽然国内企业已经加大了对该项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内还是属欧美等发达国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时甚至国外的相关技术大大超越国内技术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国内的各项生产技术面临着更新的风险,导致企业所要承担的成本增加[3]。

  2。内部风险特殊性首先,生产技术过于落后。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我国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并已经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进入到了新能源行业之中。一些行业已经开始由垄断发展向竞争发展转化,这在一方面对新能源市场进行了丰富,也使得涉及到的各项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但同时,由于新能源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多还处于摸索以及发展阶段,这就造成很多企业需要承担高额的开发费用以及设备进口的费用等。这时,与一些传统的能源企业相比,新能源企业就缺乏优势的价格以及质量[4]。并且,很多投资商为了获得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将行业带入到一种低技术生产重复的状态中,对于行业的高端发展都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资本结构不够合理。新能源企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其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出现负债过高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带来的是很重的利息负担。若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企业的发展也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相关风险。另外,企业所有者因为企业的高债务也会对企业的回报率进行提高或者是对投资额进行减少。而债权人则会因为企业的高负债而对企业借款的条件进行提升,如对贷款利息进行提升,对贷款额度进行减少等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企业的融资出现困难,进而导致资金链出现断裂的可能性得到大大增加[5]。最后,环保意识缺乏。很多人对新能源产业长期以来存在一个错误认识,认为新能源产业就是无污染产业。其实并不是如此,新能源产业只是相对于传统能源产业来说的。相比较传统能源产业来说,其对人类的危害较小,但是从长期来看,若缺乏环保意识新能源产业也会带来不利的环境影响。对上述新能源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特殊性进行分析发现,若想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就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式,对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二、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一)建立财务指标

  1。建立偿债能力指标企业只有进行不断的经营活动才能获得利润,而企业要想生存下去的最为基本条件就是保证资金链的畅通,对于到期的债务可进行定期偿还。在通常的情况下,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的高低都能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情况进行充分反映,也就是反映企业的短期资金链是否处于良好状态。而企业的资金负债率、产权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的高低都能对企业长期的偿债能力进行反映[6]。产权比率的高低情况也对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偿债风险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反映,也就是反映的是企业长期发展资金链的规划程度。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建立盈利能力指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利润就可对企业发展的价值进行表明,也是企业存在的主要目标。企业所具备的盈利能力可对新能源企业所具备的综合能力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发展首先就需要盈利。从长期来看,企业要规避发展过程中的财务危机,首先就需要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只有这样,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筹资能力才能得到显著增强。其主要指标含有经营现金的流入流出率、股东权益收益率以及总资产的报酬率,而销售的利润率以及成本费用的利润率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反映[7]。

  3。建立管理能力指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优劣情况可以通过优化的内部管理来改变。质量抽查的合格率较高,则对企业所具备的生产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越强。而总资产周转率则和企业的发展活力相联系,周转率高则企业的发展活力较强,经营效果也较好。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越高则表明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越快[8]。存货周转所具备的速度越快,则表明存货占用水平较低。利用这些数据,可对企业所具备的变现能力进行提高,从而对企业内部的资金链进行优化。4。建立发展能力指标新能源企业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生存下去或取得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对技术进步的不断追求,并对自身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提高,从而对市场上产品的份额进行扩大。其指标中存在总资产增长率以及研发费用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反映的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资产经营所达到的规模范围。销售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对企业销售产品的变动情况进行反映,是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研发费用增长率则是企业对所使用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新能源企业在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应用时,经常出现对企业中财务管理预警体系的使用,而忽视对企业中经营管理预警体系的使用。实际上,经营管理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生存产生影响,因此,新能源的相关企业应该就经营管理方面加大投资研发的力度。其次,很多企业中预警部门所进行的工作与财务部门所进行工作重复度较高,从而造成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出现极大浪费。这时,企业应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机协调,避免出现工作重复的情况,从而对工作效率进行提高,对企业的运行成本进行有效降低。财务预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危机发生之前,根据预警指标所做出的指示提醒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规避。最后,新能源企业还应该做好企业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及时获取,这是对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前提条件。财务数据的准确情况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以及防范效果产生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较传统能源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其他行业,新能源企业具备自身的特点,如环保、经济、安全等,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导致新能源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要想促进新能源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而要想对遇到的财务风险进行规避,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于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预知,并利用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最终促进新能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宇。新能源发电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xx,22:258—259。

  [2]吴战篪,李晓龙。企业集团资金安全预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xx,02:63—68+95。

  [3]付敏英,汪波。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xx,15:89—91。

  [4]王晶。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58—61。

  [5]赵晓东。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xx,23:284+286。

  [6]邹果。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xx,15:103—105。

  [7]孙艳春,郭继秋。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研究[J]。企业经济,20xx,08:81—83。

  [8]贺黎。也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3:91—94。

指标体系论文5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高低可以体现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科学的农业指标体系的建立对现代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积极的引导作用,因而建立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其指导性。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不仅要从生产力、技术水平方面考虑,也要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程度,反映农村城镇化的水平,这样才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一、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的发展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20xx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水平来改造农业,构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采用现代经营形式,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通过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出率、劳动生产率。

  (二)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的研究。目前在我国有三大类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类是由国家级研究机构提出用来进行宏观指导的指标体系,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各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第二类是由各地政府所制定的指标体系,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标体系。

  第三类是由在该体系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各自研究成果提出的指标体系,但由于其各自的理解和所研究的具体方面不同,因而提出的指标体系也不一样。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指标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指标构成,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系统学原理,可把指标体系看成是一个全方位开放、有效运行的大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序性、关联性、协调性等特征,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使总体优化,进而促进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和特征,要综合体现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要反映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其潜在发展能力,同时指标的选取要尽可能采用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指标,指标值要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数值来源要科学可靠。

  3、指导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设立,可以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可以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同时明确农业发展未来工作的重点。

  4、实用性原则。各项指标的确认与国家对于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不能分开。突出重点,分清层次,合理安排好结构,同时指标的设计简明扼要,采用适当方法消除冗余指标,数据要容易获得、真实可靠,便于应用和计算。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1、农业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状况,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所用数值为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从业人数的比值,单位是亿元/万人。

  2、投入产出率:即项目投资与收益的比率,文中所用的是农业产出增加值与农业中间消耗的比值乘100来表示,单位是%。

  3、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这是农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体现。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越高,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低。本文所用数值为(农业总产值/GDP总量)×100%。

  4、城镇化水平:直接反映了农村面貌。城乡差距大是我国一直存在的问题,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说明该地农业现代化水平也越高,本文中用城镇人口的数量与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来反映城镇化水平。

  5、农民人均纯收入:直接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来表示,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指标。

  6、农民人口素质:是指从事农业的农民的知识水平,受教育水平,或相应的文化素质,文中采用农村人均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来反映农村人口素质水平。

  三、指数平滑法预测农业发展水平

  (一)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ES)中,时间序列的态势稳定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因而时间序列可以被合理地顺势递延。利用这种规律,我们可以认为过去的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会延续到最近的未来,并且通过对不同的值赋予不同的权值,使其既能反映过去资料的信息,又能使预测结果更加的符合实际情况。

  该方法的原理是:对不同时间点的值赋予不同的权重,对最新的观察值赋予最大权重,而对其他值赋予递减的权重,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与本期实际观察值和前一期指数平滑值有关,是由二者的加权平均而得到的。因此,该模型得到的值既是最新信息的反映,也能看出历史数据。

  1、一次指数平滑法公式(1)为二次平滑模型基本公式,利用其可以得到二次平滑预测值,求解代入(2)(3)可得到at,bt两参数值,然后代入(4),可进行预测,T为预测时间跨度。

  本文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来预测现代农业指标值。

  (二)运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农业发展水平。本文的数据样本区间为20xx~20xx年,数据来源于20xx~20xx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这些指标的发展是呈线性的,因而用二次指数平滑来对其进行预测,根据二次平滑模型,分别取?琢=0.6,0.7,0.8,0.9作为平滑参数,经试验调整,取0.9较适合。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得指数值的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为:由该模型可以来预测20xx年以后的数据,取T=0,则可得到20xx年的数据,取T=1,2,3,4,则可以得知20xx年、20xx年、20xx年、20xx年的数据。

  四、结论

  农业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保证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具有建设性意义。通过对农业指标值的预测,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本文由于自身能力以及时间限制,只对农业指标体系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值进行了预测,但已充分看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涨以及农业的快步前进。通过运用指数平滑法来预测,也可以看出此方法在预测方面的优势。

指标体系论文6

  【摘要】市场营销竞争力体现着企业利用自身资源,结合市场竞争以及自身发展现状制定营销战略的能力,有助于让企业在认清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增长。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是服务于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发展,所以本文主要探究构建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一些关键要素,希望能够为关注该问题的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借以促进企业营销效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

  市场营销竞争力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因此市场营销竞争力这一要素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将关系到市场营销竞争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根据内在结构组成情况构建成有机整体,从而为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借鉴,促使企业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逐步构建新的产品研发方向,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浅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衡量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应当从企业参与市场过程中获得的营销绩效作为切入点。一般说来,能够与企业市场营销绩效相挂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五大类,其一是企业开发和创新产品的能力,包括R&D投入占企业营销额的比重情况、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成功率,以及新产品创造的营销额能占到企业营销额的比重情况等信息;指标其二应当为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包括企业研发产品的合格率、优良率,以及产品在研发后推向市场创造的效益增长率、产品在创新后推向市场进一步创造的效益增长率,当然,消费者对于产品性价比的满意率也要计入指标的考核;第三大评价指标属于企业管理品牌和营销传播的能力,涵盖着企业主打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情况,包括著名品牌产品占企业全部品牌产品的比重情况,新品牌产品推向市场的成功率等信息;其四是供应链和销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反映着企业产品采购的优良率、准时率以及周转率,包括产品最终的销售回款率,涉及到企业所产产品利润率的大体变化情况;第五点评价指标要素,即服务与客户关系的管理能力,需要考察企业提供服务营销培训时间占到企业培训时间的百分比、服务销售占企业产品实体销售的比重等情况,主要是为了查看企业员工服务与产品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就是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二、浅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选择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遵循两个层次入手的原则,一方面衡量每一大类指标中各个主要指标占该大类指标的权重情况,另一方面衡量每一大类指标在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中所占的权重情况[1]。可以采用实验验证法以及综合专家理论法,分析适合被选用于构建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若是选用实验验证法,则要求从横向对照以及纵向对照两种主要方法入手,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变量等条件,不断确定最贴近企业真实营销竞争力指标的权重。在横向对照实验验证环节,需要先选定一个企业作为恒定条件,再改变另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作为对照的变量要素;纵向对照试验验证方法则相反,需要先改变企业的某个营销竞争力作为变量要素,其余的条件则保持恒定,再逐渐根据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变动情况,不断调整和改变某组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才能逐渐筛选并整合出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指标权重结果,使得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更趋于精准,以保证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真实性。

  三、浅析时间尺度以及评价指标计算比较

  在计算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时候,务必要确保整个计算步骤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以保证各要素的计算趋于客观真实。首先,应当运用这一公式,将每一大类的评价指标计算出来,其Ct代表每个t大类指标的分值情况,α1则代表每个第t大类评价指标中,属于第一位指标的权重情况,按照该计算公式依次类推。S1指代每个第t大类指标中,第一个评价指标的真实数值情况[2]。接着,还可以使用这一公式,计算企业市场营销总体竞争力所获得的分值情况,明确其中C指代企业能够获得企业能够获得的市场营销总体竞争力分值情况,β1视为市场营销竞争力第一大类评价指标的权重,C1则是第一大类评价指标所获得分值,公式后面的分值计算以此类推。等到评价指标计算完毕后,便可以采用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立足于企业过去某段时期的发展情况,计算分析企业当前每项指标以及市场营销总体竞争力,相对于过去那段时期所产生的具体变化,从而得到企业所产生的进步率情况。值得明确的是,若是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为负数,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正数则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有所提升,还有可能出现计算结果为零的情况,说明企业的市场市场营销竞争力与同行企业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段。

  四、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构建具有科学参考性的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建立具有科学性的营销方案,并且为营销方案的执行提供方向性的保障。通过计算与分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有助于企业分析当前同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情况,从而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促使企业结合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性的改进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继而结合市场需求逐渐定位产品研发目标,促使企业尽快对服务对象、服务产品进行定位,以便企业发现潜在的利益增长点。因此,当企业将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完成之后,还要不断结合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情况,加强体系的修改与完善,使得评价体系能够随着企业的动态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逐渐将评价指标中要素之间的矛盾进行调整与解决,最终吸收借鉴创造一套经过实践打磨验证的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构建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让企业的管理人员了解到当前营销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从而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信息参考。正常来说,市场营销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额外的价值,帮助企业建立同合作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在提供增值服务的基础上,广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度,最终逐渐提高并巩固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何娜,张苗苗,刘凯欣.论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xx(9):46-47.

  [2]潘奎.浅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情,20xx(31):55-56.

指标体系论文7

  人力资源在21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资源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支撑。绩效考核以企业组织所制定的标准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同时相关人员对员工进行评价。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维护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正常運作,而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必须要构建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构建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要根据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来构建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于人力资源的性质是特殊的,所以其绩效考核方式应该采取领导与群众的综合考核方法,秉承客观、公平的原则。

  2.全面性原则

  人力资源经理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应该要反映人力资源经理绩效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来重点考核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业绩,全面考核人力资源经理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解成为各部门目标以及各职位目标,进而对职位目标进行分解最终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只有通过职位分析才能分解职位目标,而职位说明书划分了职位职责和具体内容,是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

  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首先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比重,然后检验绩效考核指标一致性,计量并标准化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初步制定后要通过反复试测来反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问题,修改过后进入下一轮检验,通过循环完善最终构建起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构建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对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分析

  人力资源经理的绩效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目标是参与协助制定、组织执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人力保障。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目标可以分为8个职位职责: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开发、人员招聘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职业生涯、部门预算;为了完成这8个主要职位的职责还需要分为22个细分工作,其中有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制度和健全培训制度等。

  2.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比重,检验考核指标一致性

  绩效考核指标比重的确定要分两步走:(1)确定一级指标的比重。一级指标的比重要通过德尔菲法来确定,该方法主要是让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不断填写设置比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地反馈信息使专家意见趋于统一,最终得出合理方案。(2)确定二级指标的比重。确定二级指标的比重要使用层次分析法(又称 AHP法),该方法主要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在比重确定过程中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的难题。在指标比重确定中列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矩阵中各元素是成对比较指标的结果,是主观估计所得的;而相对重要程度是在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评价主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所得的。综上,判断矩阵并非是一致性的矩阵,还需要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判断矩阵的一次性让人感到满意时在层次分析基础上分析的结论才是科学合理的。

  3.计量与标准化绩效考核指标

  (1)对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计量可以使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更具操作性,本文采取“里克特5点等级法”将测评指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A级:10分、B级:8分、C级:6分、D级:4分、E级:2分。(2)确定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等级。每个评分者的评分乘以相应的比重就是最终所得分,根据最终所得分可以判断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的等级。等级也分为5个,分别是优秀:90至100分、良好:80至89分、中等:70至79分、及格:60至69分、不及格:60以下。

  4.反复试测、修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经过以上过程后初步形成了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接下来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反复测试,在试测的同时应当注意:(1)明确试测的目的是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2)要注意所抽取的试测对象要全面,需要包括人力资源经理、其上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管和相关专员等;(3)加强对试测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程序、注意事项以及时间的控制等;(4)试测要在适合的环境下进行,最大程度上保证试测的有效性、准确性;(5)试测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及时、真实地反馈,分析试测的结果并对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反馈和建设性意见。(6)对修订后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下一轮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直到最终构建起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结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更是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凸显出其作用和价值,无论是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是提高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本文探讨的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经理的聘任、培养、考核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睿.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企业经济, 20xx (1).

  [2]李晾,毛园园.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 20xx (12).

指标体系论文8

  摘要:年度经营计划是对企业全面工作的总体筹划和安排,是落实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对企业年度的经营业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参与编制福清核电“365”年度经营工作计划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建立公司预算、计划和考核管理制度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核电;管理;指标体系

  近年来,中核集团及各成员单位建立了计划预算和考核的一体化(简称JYK)管理体系,在此框架下福清核电逐步探索出了构建经营计划管理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模式,能够贯彻执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全面深化党建,筑牢运行机组安全生产根基,推进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建设打开多元化经营新局面。该管理指标体系汇合了公司三大核心、六条主线、五大专项工作的工作部署,按照各业务模块进行合理的分解,形成具有可量化的、可操作性的以及可及时调整的具体的行动指导目标,并且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手段对指标体系进行定期跟踪、监督和考核,为企业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管理指标体系有效承接中国核电等上级单位的管理目标和任务

  在中国核电初步设定各成员公司下一年度的初步目标和任务后,福清核电公司即从经济指标、投资管理、安全运行、工程建设、经营管理、市场开发、党建宣传等方面组织各领域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公司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对各项目标和任务按职责分工落实到公司分管领导和主责部门,并通过各归口部门和中国核电本部对口部门进行积极的对接和讨论,就目标和任务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多次的讨论和对接,公司各主责部门所承担的指标和任务逐步与中国核电对口部门达成了一致意见,为福清核电年度JYK责任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2制定“365”经营指标体系逐级分解和落实目标任务

  福清核电绩效考核责任书中的JYK目标和任务,是中国核电对公司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总体要求,为将这些工作落实到实处,福清核电始终遵循“以计划落实规划、以预算保障计划、以考核督促计划、以奖惩兑现绩效”的指导方针,按照“对上有效承接,对下逐级分解”的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年度JYK目标,统一工作思路,按照中国核电工作部署和公司“十三五”规划,结合市场形势分析、管理目标与任务,提炼出公司三大核心、六条工作主线和五大专项任务,并分解为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按照由上向下分解,形成处室年度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框架;由下向上承接,结合本处室职责,逐项分解、落实责任,形成处室管理目标和计划任务;处室横向对接,形成专项工作计划和统筹计划;计划预算同步启动、同步申报,做到计划和预算相匹配。公司20xx年构建的“365”经营指标体系是践行公司党委“六个一”和“六同”工作理念,落实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具体方案。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需要“365”经营目标去分解、落实到每个年度、每个月份、每个部门、每名员工,其详实、准确地描述了公司发展理念和管理意图,确保公司发展沿着公司党委、总部的战略规划前进。在20xx年度计划编制中,公司总经理亲自主抓公司级目标和任务,围绕党建文化、安全管理、生产运行、工程建设、经营管理、技术管理等六个工作主线,紧扣中国核电365战略体系,通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在公司层面制定了54项重点任务,并要求各部门围绕公司级目标和任务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处室的年度工作计划中,最终形成了6800余条目标和任务,这些部门目标和任务的确立,为完成福清核电年度目标和任务提供了有效保障。

  3签订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确保“365”目标任务落实

  3.1签订公司领导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

  为了贯彻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的方针,并有效承接安全与经营管理责任,按照公司分管领导的管理职责,组织签订公司副总经理与总经理、董事长的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该责任书的主体内容结合了公司JYK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公司“十三五”规划在当年的主要工作、年度计划中的重点任务等,包括年度JYK管理中的经济指标、分管领域承接的JYK目标和任务、分管领域内年度重点工作、约束性指标等。这一责任书的签订,是公司内部对年度目标及任务的第一层面的承接,是公司JYK管理“自上而下、逐级管理”模式的重要体现。

  3.2签订处室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

  作为公司JYK管理的关键层级,部门级的计划管控和绩效考核是重中之重。在继续发挥JYK体系“承上启下创业绩,科学管理共发展”的作用和优势下,紧紧围绕如何高效优质完成公司年度目标,依据考核目标全面不遗漏、部分考核目标优于公司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及任务与处室职责紧密相关联等原则,开展持续开放的沟通交流,定量定性地确定有利于公司目标达成的考核指标和任务。处室层级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主要内容包括: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和任务、年度约束性指标、年度安全环保质量责任书、年度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四大部分,其中“年度绩效考核目标和任务”中,全面落实了各部门承接的公司级目标和任务,形成部门级的分解目标和任务,为全面完成公司年度计划和JYK考核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奠定了基础。

  3.3签订全员绩效考核责任书

  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为公司层提供了具体的管理抓手,员工绩效作为公司、处室绩效考核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公司第三个层级落实目标和任务的最直接反映。按照中核集团公司精确定位、精细管理、精准考核的基本要求,按照以业绩导向、责任传递原则,形成“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管理机制,以关键绩效指标(KPI)、工作任务目标(GS)、约束性指标(MI)结合的绩效指标体系,各处室按处室、科值、班组员工的层次,逐级签订员工年度绩效考核责任书,将各部门承接的目标和任务,全部细化分解到具体的实施人员。同时,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的频率,采用360度全方位形式,对员工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确保考核实施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激励与约束全员高效履行岗位职责,持续改进个人绩效,提升处室整体绩效,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完成公司年度JYK目标和任务。

  4构建“365”目标和任务管控机制

  福清核电“365”战略体系总共部署了54项公司级目标和任务,6800余项处室级目标和任务,为有效跟踪各级计划的执行情况,建立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的反馈跟踪机制势在必行。结合上级部门对成员公司计划、预算、考核一体的管理思路,福清核电公司借助于公司内部现有管理软件平台,自主研发了具有福清核电特色的计划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实现了目标和任务管控的三大功能:公司年度JYK责任书管理、公司年度计划管理、公司月度计划管理,高效地实现了年度JYK目标及分解目标的两级反馈、年度与月度计划的跟踪反馈。依托福清核电计划管理平台,各处室按月度、季度向归口管理部门上报当期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投资完成情况、计划完成情况,可确保公司重点战略任务、年度和月度综合计划得到有效跟踪,并可及时了解各级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公司级目标和任务提出预警,再通过公司JYK管理小组的月度绩效考核会议、公司月度安全质量暨工作会议、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等平台和机制,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和行动进行纠偏,对完成年度目标和任务起到了有效的管控作用。

  5完善“365”目标和任务绩效考核体系

  “365”经营目标为公司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为绩效考核评价提供强有力的、量化的考核依据。公司承接中国核电20xx年安全、质量、党建和经营绩效考核各项指标,为进一步强调计划执行的重要性,落实以考核督促计划的JYK管理要求,结合公司所承担业务及以往绩效考核工作经验反馈,坚持指标可衡量、可考核原则,完善了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公司根据“365”经营管理指标体系的要求,优化完善了《绩效考核管理大纲》、《年度绩效考核管理》、《月度绩效考核管理》程序,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公司全体党委委员和总经理部组成的绩效考核委员会,设立了绩效考核组及绩效考核办公室开展公司绩效考核工作。建立了覆盖公司党建文化、生产运行、工程建设、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等整体全面的年度以及月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系统包括生产经营指标、公共管理性指标、年度计划重点任务、预算控制、公司期望满意度、约束性指标及年度考核激励,并按照处室分工优化了公司的共担指标以及公司领导的期望满意度指标。月度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公司一票否决的约束指标、月度JYK重点任务、处室重要工作、履职情况、约束性指标、专项考核指标以及在公司月度安全质量、生产运行、调试进度、工程建设、综合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月度嘉奖。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坚持SMART原则,从合理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等多方面考虑,全面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365”目标和任务的考核管理体系程序公正、标准公平、结果公开,真正体现了“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的理念。另外,对于公司全员绩效的考核,分为月度、季度、年度开展,主要以各级绩效考核责任书为主要内容,根据员工岗位以不同的形式及频次进行考核,将员工个人绩效与所在处室绩效挂钩,结合个人承担任务和实际贡献,由上级依据可观察到的事实或工作表现进行相应的考核,充分体现绩效考核的业绩导向原则和责任传递原则。

  6通过“365”指标体系,整合资源实施领域专项激励

  “365”经营目标为公司全局性和系统化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手段,通过公司级目标和专项任务的明确,及时整理、汇总,并协调内外部的可利用资源,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系统的、数量化的决策建议,为公司各级员工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工作提供有效激励。为进一步完善“业绩导向、按劳取酬”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管理要求,对生产运行、工程管理、经营管理等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实施专项激励。由人力资源部门在年初制定专项激励方案,报送公司总经理部审查、批准,在年度工作开展中,对满足激励方案相关标准的项目,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7结语

  福清核电经过不断的探索,各级管理人员的不断思考、总结、琢磨、实践,并结合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已经开辟了一条属于福清核电特色的经营管理道路,通过公司“365”经营指标管理体系,以公司年度JYK责任书为导向、以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为目标、以各级责任书为抓手、以管理平台和管理体系为保障的JYK管理体系,体现了内容全面、层次分明、月年结合、考核有度的特点,为进一步促进公司年度目标和任务的高效完成和提升公司、部门、员工各层级的绩效指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福清核电将加强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吸收各方面、各层次的建议,继续评估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持续优化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加强计划预算执行力,进一步提升福清核电“365”指标体系的管理工作,逐步铸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鱼凤萍.管控一体化是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能源,20xx,39(01):44-47.

指标体系论文9

  摘要:开展财政资金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需要,确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估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的前提条件。目前还没有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应从国家财政管理粗放,会计信息失真,审计技术手段落后等实际情况出发,在搞好财政财务审计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路子,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简捷规范的财政资金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政资金;效益;审计

  一、建立财政资金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来源渠道多,范围广、内容杂,而审计力量也不足。因此建立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必须突出重点,面面俱到是不切合实际的。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例,资金来源有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支出使用上既有基本支出,又有项目支出,还有专项补助。因此目前应将那些占财政支出比重大的,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作为建立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来考虑。主要有财政基本建设支出、行政事业管理支出和财政结余资金。

  (二)相关完整适当原则

  评价指标应与审计目标有直接的联系,不能因为容易收集就使用。只有从审计目标出发,围绕审计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审计标准,才能准确地对项目效益作出客观评价。由于项目效益包含项目管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全面地认识评价对象,必须选择多指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必须能反映整体特征的多信息。但是,指标的设置在反映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不宜太多,数量要适当,指标之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关性,避免指标相互重叠和重复评价,避免指标评价结果相互抵消。

  (三)可行性原则

  指标不仅要科学客观,能够得到社会、专家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可,而且要简明扼要、实用、可操作,要易于判断、理解和接受,表达要清楚,不存在分歧。对于审计署各驻部局来讲,多年的审计实践从财政收支和预算执行审计角度来讲,基本上有章可循,逐步规范。新闻审计局这些年,就查处了项目支出不该安排和过度安排,专项资金不专款专用,基本支出高估冒领等问题。建立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通过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得到提高等,进而使财政资金使用符合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宜少不宜多,便于操作和考核,宜简不宜繁,具有可操作性。

  (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效益审计要求对审计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评价。因此,必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仅仅靠几个评价指标,远远满足不了效益审计的需要,要充分运用统计、数学模型及财政预算管理等专业知识,辅之以计算机审计,对审计对象做出符合实际的经济效益评价。从定性上,看政府职能是否符合真正转变,组织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二、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财政资金效益评价必须根据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依据财政资金的不同性质,在不同的领域存在的形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一)财政基本建设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对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平稳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对非赢利领域的投资,使用项目按期竣工率指标评价比较稳妥。

  我们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大部分都是工期拖后,投资额大多超概预算,对此要结合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分析,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需要说明的是,项目按期竣工率一般应低于或等于100%,否则说明建设资金使用率不高,一部分建设资金滞留在建设期间。

  (二)行政事业支出

  行政事业管理支出的经济效益,是指财政年度内国家安排的行政事业管理费用支出与预期所取得的业绩之比,是衡量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行政事业管理费所得收益,是不能用直接的经济成果指标体现出来的。

  以广播电影电视部门为例,人均电视台数,人均看电影次数等,受到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不是广播电影电视部门一家努力能左右的,因此,行政事业管理费所得收益,应根据各个行政事业部门和单位的不同特点不同性质,有所区别。教育部门行政事业管理费支出经济效益指标的所得,应包括受教育程度,适龄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率等;外交部门行政事业管理费支出经济效益指标的所得,应包括外国代表团到访次数,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等。总之,行政事业管理费支出经济效益指标的所得,要根据各个行政事业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加以变动,保持比较指标的口径和可比性,结合定性分析进行。

  (三)财政结余资金

  财政结余资金的经济效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结余资金与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收入之比。

  财政结余资金经济效益指标,一方面反映资金拨付的科学合理性,财政资金只有按计划科学实用拨付,才能使财政资金高效运转,发挥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资金的测算管理水平,准确把握财政资金年度内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资金运行变化规律,提高财政资金调度的可预见性和主动性,尽量减少或避免财政资金无效结余。

  三、应用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一)循序渐进

  由于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在我国刚刚起步,国外审计机关也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全面映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审计人员要边摸索边实践,难免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选择一些会计基础资料真实靠,效益指标评价先在看得见摸得找的项目或二级单位经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再全面铺开,最终建立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渐进式,适应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发展的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离不开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审计机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也是一种包含效益审计内容的审计方式。如对外投资效益低下,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等等。只有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真实、准确。否则,无论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多么完善,其结果仍然是空中楼阁,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

  (三)方式灵活多样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其经济效益不是通过直观的经济指标体现出来的,而是间接体现在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开展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可以采取问卷调查,测评群众满意度等不同于传统财务收支的审计方式方法,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学的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便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效益。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虽然说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离不开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但二者又有较大区别。尽快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适应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要求,是当务之急。任何先进的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和实施。

  审计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效益审计意识,从哲学、法律、数学等多学科中吸取养分,成为复合型人才。在评价指标确定后,选取恰当的评价标准是使评价结果科学、公正的保证。评价标准值应以财政支出性质、类别为基础,按照不同地区、行业、项目模式,采用历史经验、政策标准、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取得,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严峻的考验,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真实、标准。因此,审计人员要千方百计提高业务水平,以保证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顺利进行。

指标体系论文10

  摘要: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构建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认识和量化评价低碳城市,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因此,文章在分析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试图从经济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制度完善度和生态环境优良六个方面构建一个比较全面有效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动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点

  1.1低碳城市的内涵

  要界定低碳城市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20xx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一词。随后,各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理念进行了大量研究。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

  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也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夏堃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夏堃堡,20xx)金石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处于较低水平。(金石,20xx)还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综合各位学者的理论,我们认为低碳城市应是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而非低碳经济的简单延伸。系统来说,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实现低碳生活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2低碳城市的特征

  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低碳城市应具有以下特征。

  (1)经济低碳化。经济低碳化是指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也就是经济的高效化和集约化。要实现低碳城市的经济高效化和集约化目标,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和重化工业化向高加工度化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xx)(2)基础设施低碳化。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基础。基础设施低碳化是指城市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应以低碳为主题,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公共交通,追求城市的紧凑、舒适和宜居。

  (3)生活方式低碳化。居民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对城市的能源需求有重要影响。人类消费理念和行为向低碳转变将有助实现CO2减排。生活方式低碳化是指城市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彻底改变人们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消费低碳产品,形成低碳消费习惯,追求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低碳化生活,最终降低城市的能源需求。

  (4)低碳技术全面。低碳技术是指那些有利于改善公众生活质量,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低碳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例如经济低碳化、低碳建筑建设、绿色交通规划、低碳产品生产及环境保护方面都离不开低碳技术。因此,建立节能和提高能效、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的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5)低碳政策制度完善。低碳城市建设并非仅是政府或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合理完善的相关政策制度,确定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向社会公众表明政府联合全社会一起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通过把政策目标转换为明确的经济信号,引导企业和个人都积极投入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蓝图中。

  (6)生态环境优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和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优良的生态环境可以增加自然碳汇,实现草地、森林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78统计与决策20xx年第7期(总第331期)作用,减缓气候变化,保证居民的优质生活质量。因此,作为低碳经济的空间载体———低碳城市,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其发展追求的目标。

  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特点,按照指标体系构建时遵循的系统性、实用性、简明性、独立性等各项原则,我们构建如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高层次指标是低层次指标的综合,低层次指标是高层次指标的具体体现。

  2.1经济低碳化指标

  由于经济低碳化体现在经济高效集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二个方面,因此经济低碳化准则层从以上二个层面选取指标进行评价。

  (1)经济高效集约化水平。经济高效集约化水平主要选取单位GDP能耗、人均GDP能耗、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和单位GDP建设用地占地5个指标予以评价。其中,前3个指标反映能源的利用效率,后2个指标分别反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合理度选取非农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高技术产业比重和产业结构高度化4个指标予以评价。其中,前3个指标分别反映非农产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结构高度化反映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和方向。

  2.2基础设施低碳化指标

  基础设施低碳化主要表现为建立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和开发节能的绿色环保建筑,因此基础设施低碳化准则层从交通低碳化水平和建筑低碳化水平两个层面选取指标进行评价。

  (1)交通低碳化水平。本文首先选取到达BRT(快速公交系统)站点的平均步行距离和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两个指标反映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水平,体现交通低碳化的保障力度。此外,实施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可以减少交通需求量,实现交通低碳化。故本文另选取城市高密度开发水平这一指标评价城市空间规划的紧凑程度,间接评价交通低碳化水平。

  (2)建筑低碳化水平。本文选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比重和节能建筑开发比重两个指标共同体现城市建筑低碳化水平。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比重指标反映城市对以往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节能建筑开发比重指标反映城市开发节能低碳建筑的力度。

  2.3生活方式低碳化指标

  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前提是居民具有低碳消费理念,核心是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低碳化。本文将从以上四个层面选取指标予以反映。

  (1)低碳消费观。低碳消费观层面选取低碳生活了解度、节约消费赞同度和低碳生活知识普及度3个指标予以评价。

  其中,低碳生活了解度指标主要评价居民对低碳生活的意义、理念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节约消费赞同度主要反映居民对低碳消费生活的主要理念———节约消费的肯定程度,低碳生活知识普及度主要反映居民是否具备如何低碳生活的相应知识及掌握低碳生活知识的程度高低。

  (2)低碳消费水平。本文选取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4个指标反映居民在居住、用水、用气和用电四个方面的低碳消费水平。

  (3)低碳消费习惯。低碳消费习惯将选取节能住宅购买率、绿色出行方式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节能家用电器普及率、一次性物品使用率和初级食品消费比重6个指标予以评价。其中,节能住宅购买率主要评价居民在居住方面的低碳消费习惯情况,绿色出行方式使用率主要评价居民在出行方面的低碳消费习惯情况,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节能家用电器普及率和一次性物品使用率3个指标主要评价居民在日常家居生活使用方面的低碳消费习惯情况,初级食品消费比重主要评价居民在饮食方面的低碳消费习惯情况。

  (4)低碳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低碳度将选取教育支出比重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2个指标反映居民在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体现居民的生活质量高低。

  2.4低碳技术发展指标

  本文首先选取R&D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和万人科技人员数量2个指标反映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保障力度和人员保障水平,其次选取万人低碳专利授权量和千名科技人员低碳论文发表数反映低碳技术研究水平,最后选取新能源比例、热电联产比例和资源回收利用率3个指标反映低碳技术运用水平。

  2.5低碳制度完善度

  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不同,实现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相应制定的低碳政策制度也不尽相同。

  本文选取最基本的碳税政策完善度和低碳激励监督机制健全度2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价。

  2.6生态环境优良指标

  本文首先选取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个指标反映城市环境的美化水平,衡量城市的碳汇能力;然后选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废水达标率3个指标评价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3低碳城市评价指标权重及指标分值的确定

  (1)低碳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低碳城市的各个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为了准确评价低碳城市,必须给予各个评价指标适当的权重。确定权重有很多方法,最常用的为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考虑到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难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而德尔菲法决策参考79目标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准则层经济低碳化指标基础设施低碳化指标生活方式低碳化指标低碳技术发展指标低碳政策完善度指标生态环境优良指标指标层经济高效集约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度交通低碳化水平建筑低碳化指标低碳消费观低碳消费水平低碳消费习惯低碳消费结构低碳技术研发资金指标低碳技术研发人员指标低碳技术研究水平低碳技术运用水平低碳政策完善度环境美化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具体指标单位GDP能耗人均GDP能耗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和单位GDP建设用地占地非农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高技术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度化到达BRT(快速公交系统)站点的平均步行距离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比重节能建筑开发比重低碳生活了解度节约消费赞同度低碳生活知识普及度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人均生活用电量节能住宅购买率绿色出行方式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节能家用电器普及率一次性物品使用率初级食品消费比重教育支出比重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R&D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万人科技人员数量千名科技人员低碳论文发表数万人低碳专利授权量新能源比例热电联产比例资源回收利用率碳税政策完善度低碳激励监督机制健全度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达标率表1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观性较强,因此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权重。

  本文以居民低碳消费水平为例,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4个指标在评价低碳消费水平中的作用大小。首先,我们聘请有关专家两两比较决定同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下面矩阵(2)是有关专家对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4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并按照次序排列起来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进而计算得到上述4个指标相应权重为W=(38381818)T。其他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可以参照此过程进行,本文不再详述。

  A=1 1 3 31 1 3 313131 113131 1矩阵(1)(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将单项指标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如新能源比例、资源回收利用率等各项指标;第二类是逆指标,即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如单位GDP能耗、人均GDP能耗等各项指标。在实际评价中,根据这两类指标属性的差异,分别采用不同的计分方法。

  正指标:若xixix0;若xi≥x0,则yi=1逆指标:若xi>x0,则yi=xix0;若xi≤x0,则yi=1式中,yi表示指标分值,xi表示评价指标的量化数值,x0表示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其中,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可聘请专家参考国外制订的相应标准通过专家评估获得。此外,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中,低碳生活了解度、节约消费赞同度、低碳生活知识普及度、绿色出行方式使用率、一次性物品使用率、碳税政策完善度和低碳激励监督机制健全度7个指标很难量化,建议对这7个指标进行抽样调查,进行民意测验得到相应量化结果。

  最终测算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综合分值若等于或高于1,则该城市可视为低碳城市。

  4总结

  本文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点,从经济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制度完善度和生态环境优良六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各地区各城市实现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因此对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可结合评价城市的具体情况对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后进行评价更为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xx,(7A).

  [2]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xx,(2A).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xx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指标体系论文1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管理制度,而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很大程度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使企业员工的劳动成果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还能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关键绩效指标法(简称KPI)对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在实施流程和壮大发展中的管理地位作分析,并科学合理运用KPI绩效考核体系以达到企业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管理;构建

  在目前这个市场经济讯速发展的时代,绩效考核是保证企业正常并高速运转基础,是实现企业有效管理的最大力量,也是检查企业运行质量的参考标准。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状况就需要考察其企业的绩效体系是否健全合理。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寻找各个关键工作点之间的关联,然后结合KPI机制建立两者之间的关联,从而将整个企业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细分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之中。构建适合本企业的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就至关重要,也是引导企业良好发展的指路牌。

  一、绩效考核和KPI的涵义

  绩效考核即是企业的管理者针对企业职员平时的工作表现和劳动成果作出公平准确的评价的一种考察方式。这样不仅能对企业职员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依据职员的付出成果采取相应的奖励制度和惩罚方式。可以让有一定成果的员工做经验分享并讨论分析得出最适合企业本身的机制,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绩效考核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根据考核体系得出的员工成果和擅长方面作出针对性的人才分配;二是根据绩效考核结论对员工的薪酬进行合理的分配,而且比较公正合理;三是操作简单成熟的绩效考核体系能提高考核的效率和对结果的真实性提供依据,让企业管理者更好更快的挖掘到相应的人才,帮助企业迅速壮大并扩大规模。KPI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解决战略实施问题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战略分解但又能把控全局的办法。其主要是要找到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细化分解,甚至将对应的工作细分到某个部门或者是某个人的头上,这种分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让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企业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健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分析解决,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一是绩效考核设置的指标不够明确。由于考核的目的性不够准确,那考核就没有了重心,无法将目标细分至企业的各个部门,员工也就无法集中精力去实现这些可能有重复的目标,自然工作效率也就不高,无法实现提升企业的效益。二是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具体的衡量依据,导致没有得到相关的数据进行评估考察。很多企业脱离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很多很细的考察体系,使考察过于繁琐且出现了形式化,让员工缺乏了积极性而失去了绩效考核的真实意义。三是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只是部门管理者的单方面意愿,未征求其他部门和被考核者的意见和赞同。这就会导致KPI的参与积极度不够,又由于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做支撑,项目完成的满意度与员工的实际薪酬关联性不强,就会出现让绩效评估无法顺利的推行和达到预期的结果。

  三、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KPI是根据企业自身的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设定、提取、运算、分析,然后再决定此项绩效的具体流程的一种目标可控的管理指标。KPI是根据企业的目标进行分析细化,提取出来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重点指标,然后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绩效考核的操作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目标明确,而且具体责任细分至各个部门,更加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和任务完成的具体情况有考察的依据。第一是确立企业的战略目标,然后根据KPI的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将目标分为宏观组织和主要的业务流程。然后高层领导讨论主要目标和大的操作方向。主要的业务流程是保证宏观组织目标实施的基础。有了具体的组织结构就可以获得各个部门支持的KPI,再逐步细分宏观组织细分到重要的微观组织,细化各个具体的流程至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这样对于各个部门的工作就有了具体的考察项目,也就能衡量各部门的完成情况。各部门又会将项目的具体工作细化至团队、小组甚至是个人,这样就形成了更加微观的组织,考察情况就缩小了范围,企业就可以根据完成情况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每一个为企业的劳动成果作出贡献的员工就会得到该有的福利待遇。这种头脑风暴分析法就是不断的分解战略目标的KPI要素。包括财政部门的利润和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的员工分配,技术部门的技术支持,销售部门的服务质量,市场部门的网络销售和市场推广宣传,以及制造部门的加工和质量监控紧密结合,各司其职就出现了优秀的制造企业。第二是确定企业KPI的实施和汇总。企业制造的关键是有优秀的制造,具体包括如期交货、提高技术降低浪费以控制成本、保证质量的控制减少次品废品的出现。在汇总时就不止靠企业的生产部门了,任何一个单体部门都不足以支撑整个企业的目标实现,这就需要KPI的宏观目标下的各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以及各司其职的成果。建立企业级、部门级KPI,甚至个人级KPI,然后建立对应的业务流程和部门职能、职位的分解和统一汇总。第三是确立评估绩效的时间和评定反馈。根据不同的企业目标、部门类别和职位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评估时间。对于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的高层管理职位的评估时间相对长一些,而对其他类员工需缩短考察时间。根据得到的考察依据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评定,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解决。和评估较低的员工沟通交流,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并分析优劣,改进不足的地方。若有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需及时和管理者反映,请求指导。而管理者要对员工的付出和建设性意见给予表扬肯定和支持,不只是简单的薪资涨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更新KPI指标,构建适合企业项目的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舜丰.基于KPI的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xx(6).

  [2]谷金沙.基于KPI的企业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以生产部门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xx(6).

  [3]安娜.基于KPI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0).

  [4]晁世元,王林,王俊杰.基于KPI的LF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企业管理,20xx(02).

指标体系论文12

  摘要:本文通过对IMS网络的基本介绍,就其管理和维护指标体系提出笔者的建设性意见,旨在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关键词::IMS;网络管理;统一网管;维护指标

  1、在IMS网络应用之中的安全风险

  1.1IMS安全问题来源

  (1)开放性IMS网络作为一种网络系统模式,其在接入和网络类型上具有开放性,并且在其接入网络与技术标准上,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和类型,这就导致其在接入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2)融合性IMS网络具有能够将多种业务接入相融合的优点,这既是一种优点,相对而言其也可以可看作一种缺点。这是因为在不同业务融合处理的过程中,大量数据和接口更容易发生安全信息泄漏的情况,从而造成安全风险。(3)复杂性IMS网络的接口众多,不同的终端往往会接入同一个IMS网络系统之中,这无疑加剧了IMS系统的网络环境复杂性,在这之中难免会发生部分信息以及接入的混乱,从而加重IMS系统的安全隐患。

  1.2IMS安全威胁类型

  (1)攻击破坏攻击破坏是指对IMS网络之中所储存和交流中的信息以及资源进行破坏。IMS网络尽管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系统形式的,但是其核心仍然与传统IP网络相同,就是进行信息与数据的交换,这就不必可避免的会遭受到攻击与破坏。比如通过发送大量错误引导指令,导致路由发生寻址和交互的错误,严重损害了信息与资源的安全。

  (2)伪装篡改IMS系统中对于接入终端身份的验证在当前还存在较大的漏洞,从而非常容易发生伪装篡改的情况。侵入者通过伪装终端使用者的身份,从而进入IMS网络系统之中,对原本终端用户的信息与资源进行盗窃或者破坏,从而严重威胁IMS网络系统的安全。

  (3)干扰滥用IMS网络较传统的IP网络系统,更容易受到拒绝式服务干扰和攻击。其侵入者通过发送虚假地址的方式,从而向SIP服务器发出大量请求,从而加剧IMS网络系统的内部占用,严重影响其他终端使用者的使用,降低数据传输速度,造成安全风险。

  (4)入侵抵赖入侵抵赖通常是侵入者通过非法手段进入IMS系统后,为了抹去自身的侵入痕迹从而进行的行为,在传统的IP网络系统中,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IMS网络基于全IP网络,其防御入侵能力同样较弱,也容易被这种手段所影响,造成其侵入者行为的隐秘性和不可取证性。

  2、IMS网络管理的模式分析

  2.1应用和业务能力层

  IMS网络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入种类,并且更好的处理不同业务之间的接口管理问题,这一部分是由其应用和业务能力层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IMS网络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其应用和业务能力层的分析。IMS网络与传统的网络模式进行对比,是通过应用服务器AS以及智能网IN来服务网关,从而允许第三方的服务器接入来提供业务,其中应用服务器AS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和业务能力层方面,通过网关系统来满足不同业务平台的接入能力,对应用服务器AS其开放了服务器的北向接口,来对不同接入协议进行统一化的管理,统计不同平台的运行数据和服务接入等,在经过平台的分析运算后上传到上一级的网关系统,来实现数据的交互。

  2.2承载层

  承载层在IMS网络系统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理念的关键部分。这里的承载层一般指TCP/IP网络。在IMS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IP的丢包、时延和抖动等基本性能指数的控制,针对SIP/RADIUS/DIAMETER等协议、BGP/OSPF等路由技术应当加强掌握和了解,通过建立综合统一网管的形式对网络接入质量进行实时的监控,收集承载层的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予以呈现,降低IMS网络系统运营与维护的难度。对于承载层的管理,需要通过对数据传输进行实时的监控,尤其是出现巨大波动时要及时发出告警,便于管理与运维人员进行监控。

  3、IMS网络维护指标体系分析

  3.1IMS业务流量指标

  从传统网络到IMS网络系统,对于不同网络系统的维护指标体系,网络的流量指标始终是评价网络整体性能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进行IMS网络系统的维护指标体系建立之中,要充分重视流量指标部分。对于IMS网络系统之中的流量流向分析应当包括信令流、媒体流等多个方面,并且要根据网元的接入情况,按照AGCF、P-CSCF、S-CSCF、I-CSCF、HSS、ATS、ENUM/DNS等重要网元进行相关参数的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进行量化评估。

  3.2IMS业务性能指标

  IMS网络系统的业务性能是判断其整体运行情况的核心标准,在进行IMS网络系统的维护指标体系建立之中,其必不可缺少。在进行IMS业务性能指标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对于不同业务的接通率进行参数的提取和分析,尤其是要针对当前用户所重点关注的业务,对主被叫试呼次数、接通次数和失败次数,要进行重点的接通率监控,通过核心与承载层面的接通数据参数分析,从而对IMS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行进行评估和考量,确定其运行是否顺畅。

  3.3IMS业务移动性能指标

  IMS固移融合是主要趋势,移动网VOLTE的核心部分也是架构在IMS网络上,各大运营商现网HSS一般有二合一或三合一的情况,因此在进行IMS维护指标体系的建立之中,对于移动核心网部分性能指标也要进行适当的考虑。在移动性能的判断之中,应当对VOLTE漫游业务的接通率进行实时监控,判断大部分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重点研究漫游输出用户和输入用户的注册成功率、主被叫接通率等,从而对IMS核心网的移动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参考文献

  [1]宋阿芳,徐伟.IMS网络管理系统特点及部署问题研究[J].电信科学,20xx(9).

  [2]李延斌.IMS网络安全部署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架构,20xx(01).

指标体系论文13

  摘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体育教学能力为核心,针对性地改进篮球专项教学水平,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构成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的结构与内容进行充分了解与研究,构建出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试对教学能力量化,掌握其教学实践能力水平,为从整体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篮球专项;教学能力;评价

  1.前言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以体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过程。其中,教学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对于教学能力评价,实质上就是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而价值判断的标准则是评价活动工具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的现状可以看出,篮球专修课学生的评价过程更多的倾向于技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评价相对缺乏。结合体育院系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篮球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教法手段,在教授篮球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掌握技战术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的能力。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测试对象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xx级篮球专项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教学能力评价方面期刊论文共40余篇,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2.2.2特尔斐法对从事篮球专项教学的学者、教师进行先后3轮次的访谈咨询,并将各轮次专家意见归类与集中,去除极端意见,再返回给各专家,最后获得较为一致的有关篮球专项生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访谈对象包括体育院系从事专项教学的教师5人,全部为高级职称,中学从事专项教学训练的教师3人。2.2.3问卷调查法制定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问卷。内容包括影响篮球教学能力的各级分层指标。发放问卷共30份,体育专业院、系篮球教师20份,中学教师10份。回收问卷共23份,有效问卷23份,回收率76.67%,有效回收率76.67%。2.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处理获得篮球专修学生教学能力指标权重。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以及各指标

  权重确定指标权重是用来区分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表征指标之间确定关系的一组数值,权值的确定是保证评价体系科学准确的重要因素[3]。相关教学能力评价指标较多,而且不同的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把“教学能力”这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并按这些要素的支配关系组成递进层次关系,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2](见表1)。

  3.2篮球专修课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测试

  篮球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为此可通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式,更加系统、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篮球教学能力。而多级评价模式包括设立因素集、设立评判集、设立因素判断矩阵、低层次评判从而达到最终评判教学能力赋值的目的。以西安体育学院20xx级体育教育专业30位篮球专项学生为测试对象,对其校外实习进行测试,并邀请5位专家进行评分,评分过程按照上述教学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大部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属于普通水平,没有出现优秀成绩。大部分学生在制定教学计划、对篮球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时进行整体和个别纠错能力、教学实施过程的组织能力、处理突发情况的适宜改变教法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该测试可以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通过特尔斐法确定的篮球专修课学生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等3个一级指标和所属的11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层次模糊评价系统,各指标间相互独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4.2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将教学能力的定性评价内容量化,起到合理、全面、客观评价学生教学能力的作用。作为完整反映教学效果、反映学生培养中实际问题的测评工具,通过实际测试反馈结果可以有效反映出篮球实习活动的实际状况,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培养水平。

  4.3教学能力评价的量化方法比较繁琐,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有待改进其操作过程,使其更简便,以利于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欧岳山.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溯源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xx,(10):48-50.

  [2]赵彩虹.体育教育专业艺术体操专修生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xx.

  [3]张勇,何剑,李俊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学生训练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1):79-82.

  [4]张海灵,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必修课学生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5).

  [5]周勇.基于加权模糊逻辑推理对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xx,(8):19-22.

  [6]樊耘,等.管理学[M].陕西人民出版社,20xx年5月.

  [7]张学研,王崇喜.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xx,(6):15-18.

  [8]李锦荣.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教学技能分解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18:(2).

  [9]张明伟,吕东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xx,16(4).

指标体系论文14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也逐渐建立,要求企业构建完善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当前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在实际运用中也有很多不足,加之各个企业绩效审计评价依据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导致审计工作面临重重困难。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种企业绩效审计评价的方法,并提出了构建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路径,以期能促进企业绩效审计的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活动

  绩效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主要审计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评价和监督企业在资源利用上的效率、效果等。现如今,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能为企业的运营发挥导向作用。但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有着纷繁复杂的构建方法,加强对这一体系的构建对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一、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介绍

  (一)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

  关键绩效指标是一种矢量化的评价指标,它通过对企业的主要投入、产出参数进行设计、抽样、计算、分析等来衡量企业的绩效。这种评价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把企业战略转化为一种内部活动及过程,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企业绩效。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的优点:一是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能对企业目标进行层层分析,将整体化为具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当企业目标要求和员工绩效行为不相符时,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和控制关键绩效指标的方式,来促进两者的执行,有效保障实现企业目标;二是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提出将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这有利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有效关注客户,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能平衡好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它通过对公司战略进行层层分解,能够妥善处理好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关系,进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的局面。但如果只使用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由于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具有定量地考核的倾向,如果缺乏专业指导和判断工具就不能准确了解它对公司的作用;另外,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的考核方式过于机械,并不适用于所有岗位。

  (二)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法出现在美国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收益比资本成本高出的部分,即经济增加值法=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济增加值法主要优点:一是经济增加值法能协调好财务管理体系与评价过程,与传统绩效评价相比较,经济增加值法贯穿企业活动的始终,具有综合性,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同时存在多种指标而引起的管理混乱情况;二是经济增加值法支持企业分权化,能同时评价经理人员和各个部门经理,这对不同部门作评价非常有利,也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经济增加值;三是经济增加值法能有效引导企业将重点放在长期经济利益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着眼点,促使企业决策者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决策。经济增加值法也有一些不足:首先,经济增加值法的数据由财务报表来计算,而财务报表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计算出来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经济增加值法是站在股东角度对企业业绩做评价的,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某些利益相关者,使得绩效评价不够全面综合;再次,经济增加值法为了消除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而对会计信息做了调整,这也加大了这种评价方法的计算难度,降低了其应用性和实效性。

  (三)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法由代维诺顿和罗伯特卡普蓝提出,它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视角来衡量企业绩效,这四个视角融合了企业的具体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方案。同时,它还引入非财务指标,这有效了平衡了指标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法这种评价方法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优点:一是平衡计分卡法把企业战略分解为四方面,并对每个方面都设置了评价指标;二是平衡计分卡将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融为一体,兼顾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三是平衡计分卡以业绩驱动因素为入手处,有利于找出企业的短板,继而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四是平衡计分卡同时关注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顾客和竞争者,能为企业做出比较全面的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法也有其缺点:首先,平衡计分卡法只有一个大致框架,如果每位员工都参与进来,那么每位员工都要有自己的平衡计分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其次,平衡计分卡需要强有力的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支持,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代价。综上所述,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经济增加值法和平衡计分卡法三种评价方法各有利弊,为了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将三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取长补短、优化整合。具体说来,先用平衡计分卡法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框架,再用经济增加值法以股东利益的视角制定企业最高目标,最后,再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将企业目标逐次分解为各个具体指标,并对其实施效果做衡量。

  二、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绩效评价方法的借鉴

  首先,通过平衡计分卡法和经济增加值法的分析结果可知,经济增加值法比较单一,并缺乏时效性,仅注重考察经济效益;而平衡计分卡法则具有更好的前瞻性,能够有效结合财务性和非财务性因素,为企业长期利益考虑,但却没有重视股东的财富问题,而经济增加值法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股东财富。其次,平衡计分卡法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都从整体考虑,从最高目标出发,但平衡计分卡法从四个维度来划分企业总目标,每个维度和其下的指标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更注重寻找实现企业总目标的关键因素,各关键因素间并没有逻辑关系,在此方面将两者整合能更好发挥各自优势。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并重

  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用最低的劳动成本获取最大的成果,或耗费一定的劳动而获得的期望成功,即投资成本与回报的比较;社会效益是企业要承担社会义务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环境效益则是企业在经过过程中对自然和人文环境造成的影响。总的来说,环境效益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基础,反过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环境效益的后果,三者相互作用,组成一个整体。

  (三)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从上述分析可知,以经济增加值法为核心,以平衡计分卡法为纽带,把平衡计分卡法的四个维度作为主控因素,并纳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建立起多层次、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妥善解决当前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可见,在一个新型、全面的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增加值法应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在社会效益方面,以下情况可以使用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一是协调和稳定社会经济程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二是帮助企业认清自身,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提高行业影响力;三是提高企业就业贡献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节约国家财政支出;四是社会捐助,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既能树立企业形象,又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在环境效益方面,则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分析,经济效益可以看作是企业因改善环境而获得的效益,社会效益包括环境风险下降、员工工作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企业声誉提高等间接效益。

  三、结语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应从系统全面性、结果相关性、科学实用性、核算统一性、评价的成本效益五方面入手,基于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法三种评价方法整合的视角,并考虑企业经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完善,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志勇.基于财务指标的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审计月刊,20xx(05).

  [2]黄万晴.浅论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J].经济视角,20xx(11).

  [3]李兆银.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xx(16).

  [4]张毅飞,任杰.杨华领.论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管理科学,20xx(03).

指标体系论文15

  1. 前言

  “安全生产、效率第一”、“安安全全上班来、高高兴兴回家去”等安全警示标语醒目地挂在建筑施工单位的现场,时时刻刻提醒建筑工人以安全的工作行为实施科学、规范的建设生产。然而,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与诱惑使人们看到了快速建设、快速竣工所带来的巨大生产价值,建筑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不顾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偷工减料、简化必要操作规程的快速建设。近期上海罗阳高层的坍塌事件敲响了警钟。

  建筑施工业的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监管部门努力营造,共同协作的广泛目标,是维护人民财产生命安全、稳定建筑生产秩序、促进各生产环节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安全、稳定、快速、高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目标,减少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危害,降低事故发生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时效性、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安全质量评估体系,并充分的按照该体系的指标规定进行科学的监控、及时周密毫无疏漏的评估,从而为安全的建设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及执行标准,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范模式。

  2. 现行绩效评估方式的特点及缺陷

  建筑安全工作绩效评估是有力的规范行业秩序、监控行业生产质量、建设职能、建设任务、施工过程及最终实现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安全工作的绩效评估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仅停留在对安全数据的简单考核与指标落实上,即对比每年的死亡人数指标是否超过既定的规定标准,从而完成简单的安全质量考核工作。不可否认,此种简单的评估方式能使安全生产的理论数据得到有效的控制,起到对其有利的控制作用,然而却使我们严重的忽略了安全建设来源于实际生产环节的重要现实,往往造成重数据指标、重生产结果轻环节建设、轻施工过程投入的肤浅安全控制局面。事实上此种只关心事故指标却忽视对其他指标的宏观调控的评估方式是无法适应当今建筑行业广泛发展需求的。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模式,利用绩效评估的原理强化相对指标的建立,而非绝对指标的局限性考核。我们不应片面的追求事故发生率的下降,要知道产业规模的扩大、生产人员的扩充是呈逐年变化趋势的,市场的风险因素、挑战因素是逐步加强的,事故率连续下降的空间是越来越小的,我们只有充分的考虑到各类综合的影响因素,基于相对的考核目标有效的实施绩效考核、全面的开展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充分的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强化建设管理部门的监控力度,才能使他们实事求是的承担责任、积极规范的生产建设,有效科学的严密调控从而共同营造完善、优越的建筑安全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 建筑安全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涵盖全面、内容夯实的原则使之充满了实效性、科学性、连续性、可行性的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与规范导向。

  3.1 充分适应建筑安全管理特点的原则

  建筑安全绩效评估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建筑管理部门、建筑生产部门的通力协作与积极管理,他们是绩效评估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建筑行业涉及的工作流程、环节较为复杂,对其安全工作的管理也具有管理对象特殊、管理权限丰富、工作流程纷繁复杂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充分的考虑到建筑行业的生产特性,制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安全管理策略及绩效评估指标模式,来源于实际、充满时效性的对施工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进度、安全质量进行定期的监控及综合的管理从而充分的为建筑行业营造安全生产的广泛空间。

  3.2 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相适应的原则

  结果导向是指只注重评估的最终结果,而对实现这一结果的必要措施却不关心。过程导向则注重实现目标的过程环节,注重整个事态的发展方向及实现过程,强化过程引导结果的决定作用,即认为评估体系的建立重要在于施工评估过程的措施建立、制度建设。我们认为过于单一的强调哪一方的导向作用都是不科学的,一味的追求结果导向,会忽视管理部门的协调评估作用,忽视生产建设部门的努力建设及共同发展;而单纯的强调过程导向又将淡化绩效评估结果的规范作用及评价特性,因此只有我们有机的将这两种导向原则充分的结合,才能科学的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性,从而塑造建设工程在良性循环的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3.3充分把握综合治理的原则

  我们应充分的发挥建设安全管理部门的综合治理职能,使建设施工企业在安全第一,注重实效、预防为主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应注重把握统筹兼顾、宏观调控、综合管理的安全方式在企业从设计预算到招投标管理、施工进程、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实施综合管理的安全手段,通过及时的督导、现场的勘察配合工程监理部门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把关,强化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业秩序。

  3.4实现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的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深入,建筑安全工作的指标考核也由原有的计划经济控制下以行政手段、普查运动式为主的监管方式向法律化、经济性、智能性、综合化的管理方式变更。因此,我们应主张运用差别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充分适应政府职能及管理方式的转变,设计建筑安全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从而实现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创新的发展。

【指标体系论文】相关文章:

指标体系论文11-14

指标体系论文(15篇)11-14

指标体系论文15篇11-14

试探建立每股收益分析指标体系论文04-27

篮球教学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06-19

农业指标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论文06-16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06-23

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精选7篇)05-14

对于基础Web服务信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论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