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当前中学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中学德育改革中,要通过变革德育观念,激发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等途径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关健词:德育;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已成为当前中学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推进中学德育改革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1、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力。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坚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素质发展,使学生主体的德性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以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的职能就是要开发学生个人主体所蕴藏的内在潜力,正是这种内在潜力的发掘,才使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从而使学生“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全部才能不受阻碍地自由发展。所以,现代学校德育提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备性,就是要使学生的德性从受教走向自教、从教化转成自化、从他律变成自律,使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生存,而且懂得发展自己;不仅能适应社会,而且能驾驭自己,能动地改革社会,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在人的自由发展中,个人自由的主体性是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人的自由发展依赖于人的德性发展。所以,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具有自尊、自主、自强、自律的意识,使他们既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成为一代生气勃勃具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主体。
2、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达成德育目标的关键
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学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学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的对象,他们的知识、智能、道德品质必须通过教师才能形成和完善。但是学生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师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他们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理想、信念,并会形成动机展开自觉的活动;他们对教师的作用常常会给予有选择地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直接影响德育活动的进程。
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德育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道德教育中,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过程转化为自我教育过程,是道德教育过程的最完善的体现形式,也是达成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道德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而且还有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如此诸多矛盾的解决,仅靠外在力量的驱使是不行的,这还得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目标的内在要求
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不同于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是发展学生、完善学生的教育,是培养和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的教育。而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仍然有赖于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塑造,但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却起着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起着更为主要的作用。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不同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要培养的不是道德的执行者,而是自由的、有创造个性的道德主体。这就要求不只简单地把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方面,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这种“化理论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主体理性、主体智慧和主体能力。只有造就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才可能从根本上达成。正是在上述两个特点上,我们强调在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二、在中学德育改革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1、变革德育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德育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已显露出疲态与缺陷,德育的内容与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主体素质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已经严重忽视学生的素质的发展,德育实效性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对传统德育观念进行变革已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德育的价值有外在的社会发展价值和内在的人的发展价值之分,传统德育强调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学生的发展价值。所以,现行学校德育首先要突出发展学生的内在价值,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与此同时推进社会发展价值的实现。
其次,现行学校德育要以促进学生主体德育发展为根本。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与社会互为手段与目的。德育通过人的素质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素质发展,人的发展是目的。而传统德育强调的是一种人的发展要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工具性德育。所以,现行学校德育要由工具论走向目的论,达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
再次,现行学校德育要体现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本体功能,把来自环境的作用转化为学生主体对环境反作用的能力和良好机制,也就是说,学校德育要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素质发展服务,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相应地,德育的实践活动也要由教师主知、主情、主行转向引导学生知情、知意、知信、知行的协调发展。
2、激发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
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时、道德意志、道德信仰、道德行动。其中道德认知的的`发展也就是道德思维结构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包含了十分复杂的因素和内部机制,其中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道德信仰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归根到底是由道德需要的发展所决定的。当学生个体内部产生了强烈的道德需要、动机与情感时,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态度和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主动地进行道德行为。
所以,学校道德教育要激发和引导学生个体的道德需要,不能只凭一味单向地进行说教和灌输,或只注重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典型事例、英雄人物等来教育学生,因为每个学生个体都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体验和感受,每个学生个体是唯一独特的,而且,学生并不会被动地机械地盲目地接受学校的道德指令,而是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形成自我体验来感受社会,理解生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经验,已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进行筛选、过滤、选择、强化,形成自身内部结构状况,这一内部状况促使着个体以个人特有的方式理解道德原则、规范、实践道德义务。为此,学校道德教育要在探明学生个体内部因素和机制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道德需要,要根据学生个体具体的自身内部道德状况,对个体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满足每个个体发展的独特的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道德需内化为社会适应性的需要,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高层次的道德需要,这个新的需要产生的过程,也是个体主体性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所谓道德能力是指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道德活动的心理特征(认知、比较和判断、动作及反应速度等)。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完成一定道德活动的本领,它包括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推进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了很高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坚持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确立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克服传统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观念的灌输而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的弊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的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道德生活所需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放在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外部塑造和发挥内在潜力的有机结合上。如加强学生的角色教育,让学生通过在学校中的角色扮演训练认识到特定社会角色的特定道德要求,设身处地地体验自己的未来角色,按照社会需要、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和才能理解角色规范,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掌握和形成扮演角色所需要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能力。
【发展学生主体性教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