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今农村,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由于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心村”。其实除了“空心村”,还有“烂心村”。在那些很少有人外出务工的东部沿海村子里,村中心有成片无人居住的老房子日益残破,与外围的新房区形成鲜明对照,被称为“烂心村”。一方面是老旧房子空置却占地面积巨大,另一方面是这些村子的宅基地指标很紧张,即出现了空置与紧缺相矛盾。[4]5-6为何不把老旧房屋翻新?一是有不少老旧房屋宅基面积偏小,原址建设新房面积太小;二是很多老旧房屋所临的街道太窄,不方便农用车、汽车进出,结果导致“烂心村”环境不佳。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上述农村环境问题都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其出现源于工业化本身的两大特点。
(一)工业化带来的矿物能源对有机能源的替代
工业化以前,我国农业长期面临着燃料、肥料紧张的问题,那时,燃料、肥料的来源都是秸秆、人畜粪便等有机物,而工业化过程中煤炭、石油等矿物的开采和提炼加工,解决了我国农业长期燃料、肥料紧张的问题,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以前作为燃料、肥料来源的秸秆、禽畜粪便成为废弃物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二)工业化扩大再生产带来的生活改善
工业化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以简单再生产为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极其缓慢,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传统农业社会里,我国农村几乎很少人烧得起煤,烟花爆竹燃放也很有限。工业化启动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全面加速以来,社会以扩大再生产为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极其显著。一方面由于收入不断增加从而使购买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使产品价格相对下降,农民对煤炭和烟花爆竹的消费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此外,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村也不存在烂心村。那时农村除个别人有条件改善住房条件,多数人几代之内住房条件都少有改善。当农民能够改善住房条件后,因为统一的规划协调没有跟上,烂心村就出现了。
三、农村环境整治的宏观政策建议
(一)调整政府考核方式
把包括农村环境在内的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考核体系是我国目前条件下促进农村环境整治的有效方式。安徽省在张宝顺就任省委书记之初就曾提出打破唯GDP的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推行新考核体系。以分类考核代替单一GDP考核,强调发展转型和资源保护。新体系将GDP增幅的权重由原来14%剧降到最低仅3%。环境保护与发展方式转变等第一次单列考核。[5]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二)发挥环保NGO作用
生态治理不仅强调政府主导,还强调公民社会等外在力量的参与,自上而下的管制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并重。[6]110农民是农村环境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是第一责任人。除了这两者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环保NGO的作用。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规定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这为环保NGO的创立、成长提供了宽松有利的大环境,有利于发挥环保NGO的作用。就农村环境治理活动来说,NGO有政府不具有的优势:机制灵活、贴近群众等。对此优势政府应予承认,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政策、场地和资金支持。
四、农村环境整治的微观政策建议
(一)推动农村电气化
现在农村一些居民已经用上空调、电取暖器,但仍有许多农民嫌电费贵而用燃煤取暖。要改变燃煤取暖,应该禁烧原煤,但政策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实施。首先可以对农民用电不烧原煤的举动进行政策奖励补贴,这一点可以参照2004年11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行,该法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该法实施后,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可以参照该法制定《农村电气化促进法》,实行农村冬季优惠电价,减少农民做饭取暖、冬季生产的燃煤。
(二)减少烟花爆竹燃放
孟德斯鸠曾说:“用法律去改变法律所建立的东西,用习惯去改变习惯所确定了的东西。如果用法律去改变应该用习惯去改变的东西的话,那是极糟的策略。”[7]310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古老习俗,想要改变它,需要慎重从事。目前,全面禁放并不现实,较为可行的办法是村两委成员及农村党员带头减少以至放弃燃放。“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这些人带头,再假以时日,必然发生正面影响。在那些把燃放习俗看得很重的地区,也许让村两委成员及全村党员先移风易俗都有困难,那就应该先从村支书、村主任带头实行。对于普通村民可以实行对自愿放弃燃放者进行物质奖励的做法。
(三)实行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
应当由政府统一部署,明确环保、建设等各部门职能,实行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当然,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仅靠乡镇农村自身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政府出资才能运转。这就要看各级政府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力度了。如山东省蓬莱市2013年投入1300多万元,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全覆盖,这样对农村环境整治真金白银的大手笔投入就非常值得肯定。此外,处理农村垃圾时还要进行垃圾分选,把农药瓶、塑料袋等无用的垃圾分选出来后,把有用的垃圾散入林地堆肥,垃圾便能变废为宝,得到有效利用。
(四)整治烂心村
建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住建部联合出资进行农村烂心村整治。整治出来的土地,根据面积大小、土壤情况、当地村民意向,或用作耕地、菜地、林地,或就地建设居住用楼房、村民文体用房。一些地区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约使用农村大量建设用地,空余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供城市使用的做法就有效解决了整治“空心村”、“烂心村”的资金问题。这种经验值得完善并推广。
(五)建设村级责任林
2012年12月,安徽省出台《关于加快村庄绿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拉开了全省范围的森林村庄创建和“村村绿”、“万村栽万树”活动序幕。按照该实施意见,安徽从2013年起,每年启动1500个中心村绿化,每年完成1万个自然村绿化;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完成绿化任务,经过整治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这一做法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农村环境,值得在全国推广。各级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气候地理环境、人均耕地数量、适合栽种的树种等具体情况,确定各村级责任林造林的具体计划方案,计划方案还应当请专家论证,同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后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实行,绝不能使它变成个别领导的拍脑袋工程。
- 相关推荐
【农村环境治理论文】相关文章:
农村环境治理报告11-02
农村环境治理总结(精选15篇)02-2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报告11-17
农村环境治理报告(精选11篇)11-02
农村环境治理倡议书05-16
农村环境治理报告14篇11-02
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总结12-01
环境治理论文11-08
环境治理论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