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1.居住区的涵义更贴近于居住社区
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区规划,原则上应该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分析。但实际过程及其最终成果上来看,物质规划一直在居住区规划中占有主核心位置。非物质层面的因素在大部分的居住区规划中较少被考虑其中,更多的关注到是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活动场所,而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2.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环境主要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住宅和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以及室外空间环境。其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物质构成要素,即建筑、水体、植物、道路、庭院、公共设施等实体要素;一种是精神构成要素,即环境历史、文脉、特色等。
3.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设计从广义上讲,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景观环境和人文景观环境两大类。通常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风景我们称之为自然景观环境。如四川的九寨沟和广西的桂林山水等;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为代表的体现其文化、历史、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等氛围的文化风景我们称之为人文景观环境,是以人文背景为主、有欣赏价值的人工景观。如北京的故宫、长城,南京的明孝陵等。居住区环境设计从狭义上讲,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居住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一门以空间审美为主导、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与多门学科交叉、并受到诸如建筑学、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材料学、美学等学科影响的学科。
二、环境认知相关概念
每一个设计作品的出现都是设计师们思想的体现,但并不是每个成果都会被人们很好的吸收和使用,很多环境景观设计是没有发挥其本身功能的,这让人感到遗憾。环境认知:我们通常把人们识别和理解环境的方式称之为环境认知环,就是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人类的大脑用来判断,感觉器官从环境中受到刺激从而来评价环境,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证实因为人类的各项感受,才形成了我们景观设计的尺度,分别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动觉与热觉等。
(1)视觉据统计,大脑获取的信息有80%是来自视觉。视觉不仅可以感知客观事物的存在,还对于外界信息具有选择性,人眼看到的事物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视觉中枢后形成视觉,所以视觉感知会积极选择感兴趣的对象;补足性,把握全貌而进行简单推理;辨别性,具有区分对象的分辨能力。
(2)听觉听觉是第二个重要的感官,一般人仅利用听觉作为彼此说话、彼此联络和观察环境的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不同层次的声音可以表达环境不同的性质,烘托独特的气氛。
(3)嗅觉在人对环境的感受中嗅觉有着很特别的代表性。不同的气味可以唤起人们对场所的记忆,可以作为对环境的识别。嗅觉是一种感官感受的知觉,在生活中带给人们情趣和变化的体验。
(4)触觉通过接触感知肌理和质感是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的质感,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知和记忆。通常我们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质感的变化来起到划分领域和控制行为的作用,如用相同的肌理和颜色明确连贯的行进路线,用不同铺地来区分不同功能的空间。例如草坪、汀步、砖石、沙地、水塘等,都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境感知。环境体验是多种感觉感受环境的集合,每个人通过的各自感知器官收集环境信息来控制空间距离,人们越靠近被感知的环境,就说明利用的感知器官更多,我们设计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增进人与自然更好的互动。
三、居民行为活动与居住区环境
人是居住区环境的根本追求,是一切设计的最终服务对象,切实的利用了所处的空间环境,才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居住区环境设计过程中没有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考虑进去,居住区环境中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得不到重视,使得现在的邻居之前很陌生;过度强调生态,而忽视了居住区的整体营造,使其缺乏居民的认同感。所以,居民的行为活动及其心理以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居住区环境认知是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
1.居民的行为活动模式
居民的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扬.盖尔的论述,提出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1)必要性活动必然发生的情况,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影响,不由自主的发起的活动,比如上下班、上学放学、出差、购物等日常生活行为,都是必要活动,每天都在发生着。
(2)自发性活动居民们选择的大部分户外运动都是自发性质的,它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会发生,例如散步、跑步、打球、晒太阳等,都是需要一定的户外条件才得以发生,对于正常的居住区规划来讲,这类活动是必须具备的.,这也是最简单方便,实用率最高的户外活动方式。
(3)社会性活动这类活动带有一定的社交性,所谓社交就要求有其他人的参与进来,例如喝茶、下棋、听戏等各种公共类型活动,基于前两种活动至上不断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然引发的社会性活动。
2.居民的行为习惯
(1)居住区中的行为模式多半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和倾向性,这些行为多半来自于人对直觉、下意识的反应或者通过后天学习的反应。当人们希望将自己置于一个相对私密,又有着良好视野可以去官场大的空间的地方,可以避开嘈杂的人群,纷乱的车道的地方,人们会选择停留在一些物体周围,包括墙壁、长廊、树木、立柱等地方,这样的位置,既有安全感,又具有有利视野。
(2)通常人在有明确的目的地或方向的情况下,如若没有障碍物,一般会选择走捷径,设计师在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时,多半会为了营造一定主题的氛围,选择绿篱、草坪甚至喷泉等景观因素来改变景观布局,所以当有大面积的景观带存在时,就要考虑居民的这一行为习惯,适当的设置小径方便居民的生活。
(3)在人们驻足下来休憩的时候,椅凳位置和方向的选择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通过观察发现,面对有人群活动的位置在人们在休憩时会更受欢迎,像是广场舞、小区比赛活动,或者只是散步的人群。人们更多的喜欢选择这种视野开阔,能够获取到一定外界信息的位置,来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静态的互动。这种“人看人”的现象可以启发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将其考虑在内,为居民提供一定的有利空间。
四、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环境认知
每个年龄段都有其不同的行为特征,不同人群的环境认知能力也是设计师应该研究和考虑的因素。老年人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感知能力退化,肌肉骨骼老化,记忆读写能力、行走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有所减弱。但老年人空闲时间非常多,所以对于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利用率相对增大,由于环境感知能力减弱,所以更需要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邻里和谐等需求。儿童适应能力差,对外界的信息以及刺激容易有激烈的反应,极易外界的影响,在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避免受伤。但儿童需要加强户外锻炼,促进生长发育,多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有好处。青年人由于平时的工作事业颇为繁忙,在居住区停留的时间并不多,他们会选择在下班后散散步,周六日做下户外锻炼,打球、跑步等;也有一些需要私密空前的恋爱情侣,设计中应为他们考虑到这些因素。居住区的环境设计要紧紧围绕居民的感受,根据各个阶段居民对居住区环境认知的要求,营造出更加舒适、安全、易于交流,与要求相适应的居住区外环境设计。舒适感来自于知觉下的行为体验,符合居民生活行为特征的景观、变化自然的景观、良好的行走路径、符合选择的设施布置等;安全感要依靠空间的围合性和氛围来体现,适当的包围、合理的空间层次、光线的自然投射等方面的严谨考虑都能够提高居民的安全归属感;交流感的获得要取决于交流场所的提供与营造,要创造符合交流场所的人的心理、年龄、行为的环境。
五、总结
居住区环境与居民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启发设计者更切实的了解居民所处的生活环境,引发对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是更适合居民生活、娱乐、休闲需要的思考,人的行为研究应是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之前最先了解清楚的,如何促进邻里间和谐互动,设计出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然而时代在变化,居民的需求和行为规律也在与时俱进的不断变化中,这就要求设计者随时关注居民人对居住区环境认知的改变动向,了解他们的感受,从居民最切实的需求出发,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为大家提供给更高水平、高享受的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城镇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11-01
居住区环境设计改善方法论文11-13
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现状反思论文09-19
园林环境设计中的平面环境设计研究论文11-01
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11-04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11-01
居住区景观综合评价及发展研究论文05-28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10-25
老新村改造环境设计研究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