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专项资金的投入是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学校在园林绿化建设开始立项时,就要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建设过程中,根据建设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专项资金计划以满足园林绿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建设完成后,根据建设规模和发展要求,划拨配套的养护管理费用,保证后期养护管理及时到位,巩固和发展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果。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体系的内涵
1.岗位责任制。学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部门必须认真履行好部门管理职能。充分调动部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履行好岗位职责,层层把握好管理关键,使质量和效益在每个过程,每个步骤都呈现最佳状态。
2.项目审批制。高校园林绿化建设从立项开始,就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学校园林绿化建设的规模和格调,精心筛选规则设计方案,科学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力求园林绿化建设从源头上把握好质量关和效益关。项目审批后,学校足额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3.公平竞争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选方式,选聘管理人员,选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养护管理单位。优中选精,精中选质。质量领先,效益领先。
4.程序规范制。为使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有序进行,必须规范办事程序、工作流程和明确责权范围,在严密科学的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各负其责,人有事做,事有人管。
科学的过程控制是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体系的精髓
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控制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提高和效益发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后期养护等过程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全面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效益。
1.规划设计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龙头。只有抓好这个龙头,才能建设好美丽的校园。因此在规划时要以前瞻的眼光、发展的理念,科学制定园林绿化建设的规模和格局,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引领时代潮流。在设计时要以适应的原则、经济的思维合理选用园林绿化建设的材料和工艺,既要适地适树,又要宜景宜人。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以整体的构思和细微的结合,详细拟定施工流程和步骤。既要结合现场实际,又要满足技术要求。从源头上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高品位、全功能、低造价和佳效果。
2.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施工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效果和效益。密切关系到设计的理念能否表达出来,设计的效果能否体现出来,目标的效益能否发挥出来。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管理。一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监理机构。只有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精良的工程监理才能做出优质的工程来。二要会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一起熟悉设计图纸、掌握关键技术、了解施工流程、精心组织施工。三要在施工时,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坚持“质量第一”。监理人员和建管人员深入现场管理,做好现场掌控。总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施工队伍的精心施工,监理机构的优质监督和建设单位的精细管理,多种途径、多项措施和多方努力,使学校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效益获得最大发挥。
3.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具有生命的特征和长效的特性,后期养护管理至关重要。“三分栽,七分管”,就说明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第一是及时做好水肥管理。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留心观察茎叶的表现状况和土壤的干湿程度,保持土壤湿润、补充土壤肥分,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的条件。第二是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防治病虫害,争取防早、防小,在早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采取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第三是认真进行修枝整形。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习性和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修剪。生长期主要是调整形态、平衡树势和控制生长。休眠期主要是清除病虫枝、枯死枝和弱势枝。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的修剪,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第四是周密安排、综合防护。根据园林绿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周密安排、综合防护。在建设的初期设置防护隔障,减少人为因素对园林绿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在建设的中期采取技术措施,减轻气候因素对园林绿化建设的不利的影响。在建设的后期,及时做好补损补缺,随时维护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和园林绿化材料的完美状态。
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是学校文明程度,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反映。一流的大学,园林绿化建设的管理也应是一流的。只有建立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体系,才能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发挥园林绿化建设的效益,才能与一流的大学管理水平相适应。
【园林绿化建管体系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园林绿化现状研究论文10-28
当代校园景观园林绿化研究论文11-01
城市排涝体系优化规划研究论文02-24
传统企业营销体系重构研究论文04-07
环境科学双语教学体系研究论文04-22
医院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论文12-12
施工库存管理体系研究论文10-23
焊接管理信息体系研究论文10-25
地铁节能管理体系的研究论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