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加速知识的传播与创新,从而最终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但教学知识共享存在多种障碍因素.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知识共享文化机制、激励机制及组织结构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知识共享。
关键词:知识共享;教学知识共享;障碍;对策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管理在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其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知识价值发掘与应用的能力。高校知识的积累和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有效的知识管理,而有效的知识管理则要求高校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方面有较大的作为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更是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学过程的知识共享成为高校知识共享的重点,并且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校教学知识共享,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1、离校教学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来源于知识拥有者和知识共享者的障碍,以及促使知识共享行为发生所依赖的组织环境因素等。
(1)知识拥有者障碍。
首先,知识拥有者的垄断心理限制了知识共享,其典型表现是将知识私有化在高校中,拥有独特知识就意味着拥有了专业地位。因此,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是保证教师在学校组织、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在学生心理的地位的重要因素知识拥有者山于担心知识的公开会导致自己竞争优势的丧失,因此对有价值的思想、技术或是信息进行控制,以确保或提升自己的地位同时,知识拥有者所拥有的独特知识能够给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知识拥有者将拒绝知识的共享。
其次,知识拥有者的表达障碍限制了知识的共享、知识除了能被表达出来的信息外,更多的是难以表达的知识,其原因在于这些知识缺乏可表现的其体形式,是一种经验型、缄默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只能通过相互观察他人行为的方式,模仿他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这些无法言明的知识内化为具有自己1X4的知识。这种知识能被拥有者自如地运用却不能直接与他人交流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学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2)知识接受者障碍。
知识接受者不情愿接纳来自外部的知识。主要表现为知识接受者和拥有者的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的差异。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内化过程,必须建立在个人的经验之上。人们在分析、获取和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所有的领悟力及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均受主体先前知识的影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无形知识,特别是无形的程序性知识,作为潜意识程序性规律应付每个可能的局面。这一思维规律常常引导主体有所偏好地选择知识,阻碍人们从不同视角重新看待外部事物。因而,必定会使得不同知识背景的教师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理解上的障碍。
(3)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障碍。
首先,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缺乏信任,认为知识拥有者转移给自己的知识过干简单或不及自己转移给同事的知识,在没有足够的其他补偿时,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就不愿继续转移知识,或将其有所保留其次,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共享知识的潜在价值难以判断,就会对知识共享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引导,从而阻碍知识的共享。最后是知识拥有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同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渠道畅通,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这种人际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阻碍了知识的共享。
(4)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校现行的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制使中间层次多,信息传递慢,信息衰退、失真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大家互动式交流的机会较少,严重制约了知识共享的有效实现。 1。5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质,这使他们在工作中有一定的优越感,在工作中注重对自身的引导和管理,有很强的独立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教师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个较高层次上,而不仅仅是金钱和权利。但目前部分高校强调的是教案的规范化,教授内容的标准化,同时学校还将金钱和权利作为激励此类教师工作的手段,严重歪曲了教师的价值存在,遏制了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使越来越多的教师盲目的追求被量化后的数字,从而造成教师对无形知识的独享,故意地创造知识的不对称性,以增加他们在学校内的竞争力,进而获得利益。
2、克服高校教学知识共享障碍的对策。
(1)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知识拥有者拒绝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役有人愿意将自己以很大代价获得的知识免费奉送给他人,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竞争优势,继而也会使其经济遭受损失。因此,通过建立知识成果署名制和知识共享的福利制度来激励成员知识共享,保证知识的原创性和专有性。同时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补偿机制,即除了把知识共享作为评价师生业绩的标准外,还应把它与考核、晋级、评优、培训进修等奖励制度联系起来,对积极奉行知识共享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利益补偿。
(2)创立有利于教学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首先,建立相互信任的组织文化_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主要体现在信任这一核心价值观上,是决定知识共享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坦诚与信任,才能进行相互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没有信任,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也就无从谈起。而知识共享文化的核心在于构建知识型学习组织,发展信任和公众认同的知识共享氛围,并设立知识主管引导高校教学知识共享,建立完善的知识共享保障制度,将知识共享文化贯彻到知识型学习组织中去。其次,培养知识共享的价值观和合作精神的学术氛围。高校要建立相容的学术氛围,是因为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竞争,传统观念崇尚个人成就,漠视和逃避合作,视个人对知识的掌握为个人资本,这种强调个人打拼式的竞争精神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应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越学科界限的学术活动,加强合作和交流,最终形成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3)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对于知识共享有着非常关键的支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知识共享的成败,所以要保障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变传统、垂直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为扁平的矩阵式链接型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扩大了知识共享的空间。减少了管理层次,弱化了等级关系,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减少了知识的流失和信息的失真,从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教学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4)建立限制知识垄断的机制。
通过高校内部的行政命令,打破高校师生的知识垄断,以形成共享模式。应该由高校来负责知识研究的投资,师生只是该研究的雇员,教师的收入与知识研究行为脱钩,知识的个人拥有并不能够使拥有者获得利益。由此,知识的垄断就失去了意义,这样就可以使无形知识的外部化和共享成为可能3结束语
教学知识共享是高校知识共享的核心组成部分,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个体和组织存在的隐性知识,并使之显性化以实现知识共享,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教学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对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论文08-06
知识共享途径选择研究论文04-16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11-10
生物教学对策研究论文09-24
高校篮球教学对策的探析论文01-24
知识服务的条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04-12
大学生社交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04-12
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01-23
浅论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对策的研究论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