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摘要: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需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为此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课程设置,更新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需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这种高素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教师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培养能不断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合格师资。
一、改革课程设置,更新师范生的知识结构
在国外,教师必须先学习四年取得某一学科的学士学位,然后再学习两年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即教师教育的“4+2”培养模式。与此相比,我国的教师教育在本科四年内要同时实现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双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此外,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也一直伴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这种矛盾置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中,也对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结构,根据培养高素质语文教师的目标,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做如下改革:
1.通识类课程:提高认识,优化结构。通识类课程在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塑造他们的精神品质;有利于优化师范生的知识背景,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形成师范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积淀内化成起长效作用的素质。我们必须真正提高对通识课程的认识,这是实现通识教育内在价值的重要保证。
而优化通识课程的结构,是在以政治理论课为主的社会学科基础上,增加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综合设课,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的师德培养上也应调整思路。树立全程的教育观念,把对学生的师德培养和考核贯穿于大学全过程,并把学科育德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上,要精选中西方的人文精髓;要根据学生实际,开出丰富菜单,任其自主选择;要改变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
2.教育类课程:培养职业意识,更新技能技巧。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新课程理念,特别是准确把握过去教师普遍缺乏的课程理论、对话理论、建构理论、评价理论等;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进步,在“三字一话”、简笔画、美术字的基础上,更新师范生的技能技巧,可增开师生沟通、个别辅导、语文教材分析等方面的课程。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提升作为语文教师的职业意识,发展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3.学科类课程:夯实根基,厚实人文客观分析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大致包括:语言类、文学类、写作类和文学理论类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素养。目前在职教师普遍存在学科知识、素养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应试教育使社会、家长、学生只盯着和升学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师范生在校学习和J-作中都只涉及与学科考试有关的知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狭窄、陈旧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显然与实施素质教育、施行新课程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改革学科类课程:第一,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开足必修课,开好选修课,保证四类课程都有所拓展、延伸,学生拥有充分选择的空间。还可增设相应的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第二,更新课程内容,注重精选学科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前沿知识和交叉综合知识。用这种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富有弹性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解决学生的学识、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变化。
4.实践环节:常态化、多样化、全程化。教育实践环节是师范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内化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能帮助学生检验、修正个人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引发学生新的求知需要。
改革教育实践,首先是常态化,随机接触语文教育,直面语文教育的现状、困惑和不足;其次是多样化,教育实践形式可以是观察、见习,也可以是现场观摩、课堂诊断,还可以是专题调研、搜集信息,更可以是试讲、实习;最后是全程化,教育实践环节必须贯穿大学全过程。总之,培养语文教师的实践环节,必须改变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
二、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如何评判一种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呢?第斯多惠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其主体性的一种反映。要明确什么是主体性,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主体。简言之,主体就是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是认识论和活动论的一个命题。一个人能否成为主体,关键要看他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而主体性,是人作为认识和活动的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师生都应弘扬主体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主体性,对教师来说,就是自觉提升专业素质,主动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对学生而言,就是对教师的引导积极回应,把自己看做学习的主人,表现出自主、独立、创新等特质,寻求主动发展。《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而就现实看来,高师师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失主体性,导致教师得不到专业发展,学生也没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是一个恰中肯綮的突破口。而就师生关系的性质来看,教师具有主导作用,这也决定了改革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师做起,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提倡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体系。单个运用,每个都是好办法,综合起来,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此改革,能为学生带来激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点。
2.倡导启发式教学。它和注入式一样,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目标。启发式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超越传统的“三中心”,超越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拓展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3.倡导自主式教学法过去影响较大的教学法有:陶行知的“做中学”,强调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陈鹤琴的四步骤教学模式,即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检讨;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即教师先教阅读方法,学生逐渐养成自学习惯,直至完全适应自学辅导形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即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随着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新型自主性学习模式正在积极地探索之中。
4.倡导研究式学习。这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式学习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新课题。广义的研究式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理念、方式、策略,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它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狭义的研究式学习则为一种专门的课程活动。研究式学习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言之,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学习化社会。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12-01
高素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本05-20
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新型高素质教师12-06
坚持就业导向 着力培养高素质银领人才论文01-04
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论文01-01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04-23
学生语文的素养培养论文11-30
语文语感能力培养的论文11-30
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论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