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的素养培养论文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广阔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语文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文化界人士曾说过:“忘记母语等于亡国。”在欧洲,学校教育也很重视自然学科的建设,但他们从来都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欧洲的基础教育发展体系中,中小学的语言课程就占到课时总数的50%。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文对其他基础学科的影响和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学生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着无穷的文字材料和超文本材料。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一位教师在网络教室里,先打开自己事先设置的文件夹,找到要学习的古诗和一些诗人其他的描写送别的诗篇。然后公布一些相关的古站,让同学们自己去查阅想要寻找的内容。一节课,实现了几节课都不能完成的容量。老师又让同学们下课后自己回家在网上查找,在电脑上设置自己的古诗卡。最大可能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实现学生的感悟体验。
计算机的交互性,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互。学生在学习时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的感悟体验提供了可能和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融语文知识传承、语言文字训练和语文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它的有效运行不仅表现为教师的善于施教、精于指导和适当的监控,同时也表现为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创新和勇于自律。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所谓“鼠标一点寰宇游,上下纵横几千年。”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可查阅功能,可参考功能,可参照功能,很高的可信度,使它超过了任何版本的大百科全书。它的这个特点,可以很好地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它能使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使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语文教学能够校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文,再在网上找出三国有关的资料,可以和这篇课文有关,也可以无关。只要是三国的内容。在磁盘上直接显示出来。作业交上来后,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物介绍,有背景介绍,有故事的结尾,有性格的分析,也有对战斗的评价……虽然都是网上的资料,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和知识结构,却不是老师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的。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四、利用信息技术的新颖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是网络的这种特点,使它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因此,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公民。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尤其是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也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石。因此,语文的基本素养也应该包含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特殊性质,可以帮助老师完成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意犹未尽的。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设计结尾。计算机可以更直接地实现这个目的。在五年级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积累运用》中,有一个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介绍一种电器。一个老师这样布置作业:选择一种电器,在网上找出它最新的版本,说出它最先进的用途。可以用查阅的资料来说明,也可以用图来表示,还可以结合别人的设计,针对生活中有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自己设计一种让人感到满意的电器,用文字把它描述清楚,允许用图例来补充说明。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习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知识信心。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摈弃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枯燥和单纯的'凭借语言理解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充满生机。在网络教学中,有鲜明的图案,有活动的画面,还有各种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资料。在网络教学中,鸭子是活生生的,人物也是可以动的。一位教师在教《颐和园》一课时,了解了课文内容后,直接打开有关颐和园的网站,马上,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出现了,有各种说明,有颐和园各处景观的图,色彩明艳,十分有感染力。学生对照网上的内容,很快就理解了作者的表达。课后,学生们兴犹未尽,不肯离去,继续留在电教室查阅颐和园的其他资料。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很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
六、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文学、美学等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获得感悟和体验。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映和独特体验。二是语文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不是主要获得知识的课程,而是主要获得运用能力的课程。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战争与和平,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都应成为语文课程关注的对象。要帮助学生看到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并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信息技术这个大环境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个目的。网络的开放性,使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计算机还是一个双向媒体,不仅能够呈现教学信息,还能够接受学生输入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诱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强化记忆,诱导他们去寻找并发现错误所在,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对学生而言,可以从计算机提供的反馈中知道结果,并能获得鼓励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讲,有时还要动手操作。从这方面来看,网络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广阔空间。
参考书目: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钟启泉等主编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吴立岗著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学生语文的素养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实践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论文11-21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论文07-04
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论文12-03
中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论文07-20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论文11-18
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11-09
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与培养策略论文01-23
贯彻课程理念,培养语文素养(教学论文)12-06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