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

2021-07-03 论文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教育;方法

  作者简介:武晓筠,任教于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知识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育策略,主要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内驱力和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机会。

  一、增强成功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成功动机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方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践。

  1.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

  兴趣的形成和巩固是建立在明确的目标基础上的。利用各种形式如晨会、班会、座谈会、活动课等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把语文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自己学不好语文而内疚、自责,从而激发学好语文的动机,使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2.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努力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学语文的兴趣。

  如上课时精神饱满,自豪自信;教态和蔼可亲、自然大方;板书清晰美观、富有哲理;教学民主开放、引人入胜;善于及时调动学生的情感,用激情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美的手势等);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久而久之,学生就喜欢上语文课,喜爱语文课,对学好语文有了很大的信心。

  3.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如结合班会活动适时组织学生举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竞赛、迎新联欢会、记者招待会等,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语文方面的特长。教师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热爱语文、钟情语文。

  二、创设快乐教学情境,调动情感,激发成就动机

  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份“小天地”,正如美学家王朝文指出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快乐教育情境,为学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的“快乐圈套”里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1.努力创设有声有色的视听情境

  视听情景令学生沉醉其中,与课文中的人物亲密接触,同喜同悲。

  讲《荷花淀》,以优美典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导入课文,学生便联想起夕阳西下的白洋淀澄净如镜的画面,饶有兴致地走进课文去领略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

  讲《孔雀东南飞》,适时放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设一种朦胧神秘、崇高华妙的梦幻氛围,使学生对刘兰芝、焦仲卿的.坚贞爱情产生同情,展开联想,让思维的泉水奔涌而出。

  特殊的情境形成的情感辐射力使学生关注课文,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2.积极创设情真意切的语言情境

  语言情景使学生能迅速“披文入境”,陶醉于课文中。采用的方法有饶有情趣的导语,表情丰富的朗读等。

  讲《林黛玉进贾府》,听几句越剧唱词作导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讲《六国论》介绍三苏,用朱德元帅为苏祠的题诗为导语:“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听歌品诗学文,学生兴味无穷。

  讲戴望舒《雨巷》,摒弃了烦琐的分析,带领学生一字一顿,低沉幽怨的反复吟诵,师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仿佛步入了“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仿佛遇见了那位有着“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学生深深陶醉其中,进入课文意境。

  我们带领学生亲眼目睹荆轲刺秦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聆听到舒婷那发自肺腑的对祖国的挚爱之声,沉醉于“康桥”那“柔波”里的“艳影”……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师生一起走进作家内心深处,体悟作品的灵性之光,感悟学习语文的快乐。

  3.力求创设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

  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创设一个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如教《雷雨》、《守财奴》,提出人性的复杂和多变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教《祝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读了《祝福》,我们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大家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证实老师的观点呢?

  教《项链》,提问: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这一真相以后会怎样呢?提出的问题有深有浅,有难有易,因人而异。

  另外还应允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多鼓励、多启发、多帮助,决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以保护,提问的兴趣得以激发,成功动机得以增强,使教学获得成功。   在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实践研究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两点。

  一是提供成功体验,做到随机应变。对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无论难易深浅,教师都可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且表现出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

  二是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由教师口头言语表达,也可以由学生互评甚至自评。教师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包括教师的笑容、兴奋的神情和期待的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三、融多彩的语文活动于教学之中,调动情感,培养成功动机

  活动是施展才能的舞台、谋求发展的阵地,是脱颖而出的契机。在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开放、多彩、活泼的语文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才华得以展示,使之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

  1.课前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如5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即兴发言、佳作鉴赏、读书心得交流、口头作文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诗文片段背诵比赛、名人伟人介绍、学做主持人、小品表演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及学生需要,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

  例如针对高一学生在思想上与父母产生代沟这一问题,以课本《我与地坛》为主线,渗透母爱教育,课后开展“献给母亲一句话“的即席演讲赛,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更加懂得母爱伟大。

  再如我们在高二前半学期开展了课前5分钟赏析《读本》片段的活动。轮到上台的学生事先选定《读本》上一段或一篇自己欣赏的文章,在上一天由这位学生布置好全体学生的预习,上课前利用各种方法带领学生赏析:或自己分析,或分角色朗读后再分析其中的一个角色,或配乐朗诵后再精析,或提出几个问题后再分析……总之凭个人兴趣所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自编自演课本剧,在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

  演课本剧就是将课本中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性文章改编成戏剧进行表演,可采用话剧、诗剧、双簧剧、哑剧等形式进行表演。

  在高中阶段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演出的有《祝福》、《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母亲》、《守财奴》、《鸿门宴》、《项链》、《陈奂生上城》、《边城》、《荷花淀》等。无论是剑拔弩张的《鸿门宴》、缠绵悱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情仇恩怨的《雷雨》》,学生表演都会兴趣盎然。

  再加上辩论会、赏诗会、成语接龙赛、故事会、记者会、即兴演讲赛等多彩的语文活动,学生们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人人积极参与,个个眉飞色舞,在兴味盎然的活动中,思维变得灵敏,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成功动机得到培养,语文课成了大家的最爱。

  融多彩的语文活动于教学之中的实践研究中,体会有两点:

  一是语文活动应以语文教学为中心,用它鲜活色彩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之为教学服务,在激发学生兴趣、展现个性特长的同时,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安排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行设计、自觉参与。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论文01-09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01-18

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引导的探究论文04-07

教育思想引领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论文12-31

培养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论文01-22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导读的教育论文01-09

网络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运用中的反思论文09-19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1-01

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