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语文:课改要素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多种能力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然而,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并不能体现这一职教特色。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扩展教学内容三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进行论述,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多年来备受冷落。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基础素质、职业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的功能在不断下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轻视了职教语文在学生就业中应起的作用。以上种种情况表明: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
转变教学观念,融入职教特点
目前.大多数职校语文教学模式与普通高中类似.沿袭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传统课堂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这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与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因而.转变教学观念是语文课改的前提。
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中职学校的传统语文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主要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发表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懂得如何学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辨别、组织和使用一切学习资源。”可见.21世纪的人才是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人才。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获取获得知识的方法此外.也应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
树立德育渗透的教学理念语文教育本身就担负着德育功能.中职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尤其要强化进入中职校的学生道德素养普遍不高.自控能力较差.未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因而.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借助语文教学内容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是必须的如在讲《荷塘月色》一文时,要介绍朱自清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在讲《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应结合学生将来的择业、就业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革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虽然语文是中职生的必修课程.在其全面发展中.语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中职生的特点,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
(一)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组织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都要回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现代企业要求技术人才能适应现代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探索来代替传统的被动接受,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质疑问难,创设研究氛围开展研究型学习.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深挖教材,设计研究话题“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重要的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要提炼出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感兴趣的话题.把教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地探索研究。
拓宽视野.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究性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得出研究结果,而在于熟悉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通过课堂内外的研究实践,要让学生消除对研究性学习的神秘感。体会到研究无所不在.人人皆可进行研究。
精选课题,突出职教特色中职教育以职前教育为主.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就业做好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的准备。各门学科的教学必须服务于这个大局。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应紧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研究课题。 (二)运用分层教学法实施教学
近年来,大学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促进了普高的扩招.导致职业学校生源短缺。生源综合素质急剧下降,同时。各专业之间、各班级内部的学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这就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无法兼顾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较差的学生没有进一步掌握知识,没有学会知识。不但影响了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继续深造和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从目前职业学校课程开设制定的方案来看.语文往往从昔日普通高中的“老大哥”降为一门基础文化课.教学更多是为了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按同一标准、同一个模式组织语文教学.学生往往无法跟上课程进度,容易产生“学不会,不想学”的念头;也达不到为专业服务的目的,难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制定切合实际的适应不同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开展语文学科因材施教活动。
制定切合各层次、各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制定的恰肖与否.是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存确定教学目标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差异.制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以我校为例.由于专业的多样性.每位语文教师都承担了至少个专业班的教学工作.如果对每个专业学乍都提出同样的教学要求.肯定不利于多方面人才的培养.而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对未来的不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层次教学.就能极大地改善“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科学分层.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第一.注意采用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上课时.教师要善于提问.引导各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讨论、评价.从而发掘出他们在思维和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使教师能对症下药。第二.提问有层次第二.分层次设计课内和课外的活动训练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要有层次第四.评价有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用一种标准去评价.那低层次的学生就很难受到正面的肯定的评价.冈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视不同层次有区别地进行。
扩展教学内容,服务学生就业
职中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职业渗透,对教学内容进行“选用”与“扩展”.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服务。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与社会接触.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左右他们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更重要、更难冈此.口语表达训练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1)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2)开设演讲课,着重强化学生演讲思路、演讲思维、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3)开展实用口才训练,让学生掌握在不同场合说话的要求和技巧.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要求展开针对性训练。
提高文字书写能力一手好字就像是一个人的名片中职生走人社会的第一项考验就是他们的说话和书写能力然而.大多数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太差.字写得不仅不规范、不美观,令人无法辨识,而且写字速度也很慢,错字、别字多。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该开设写字、书法等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练成一手好字.这既可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可为他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工具,应用文写作是中职生必备的能力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等.以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 相关推荐
【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课改管窥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课改总结11-21
营改增论文07-21
营改增论文07-23
护理中职论文11-13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04-03
小学语文课改总结05-24
语文课改教学反思04-04
语文课改的工作小结07-16
推进中职课改活动计划06-12
语文课文《生命生命》导学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