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艺术类 高职学生 职业价值观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类高职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形成了他们个人本位突出的职业价值观,随着高等院校连续扩招和社会用人体制改革的深入,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有效地指导他们就业创业成为当今艺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主要任务。
一、艺术类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状况
2006-2008年,我们采用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主持修订的塞普尔职业价值观问卷,以艺术类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他大学生为参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苏州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134份。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辅以重点、难点、疑点访谈。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艺术类高职生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充分调研分析。
1.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个人本位突出。影响艺术类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感受、工作有新意、成就感、工作环境、自主性、人际关系。影响普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主要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自主性、工作条件和安全感、进取心和利他思想、工作职权、人际关系。我们通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艺术类高职生注重工作时的个人感受,而普通大学生注重个人发展,艺术类高职生比较感性、直接,个人本位思想突出。
2.艺术类高职生比普通艺术生相对务实。影响艺术类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最大因素分别为:工作待遇、自主性、安全感、声望地位、创造性;影响本科艺术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工作变异性、工作职权、社会责任感、安全感、自主性。可见艺术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比普通大学生较清晰、现实而成熟。
3.不同专业类型职业价值观有显著差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鸿俊认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由围绕美化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而产生的教学体系。它由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及专业方向构成,按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复合程度和课程结构比例的不同可分为纯艺术设计型专业和艺术设计复合型专业两类。影响艺术设计复合型专业的因素有:自我实现、生活方式、创新精神、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而纯艺术设计则为经济价值、工作环境、工作变异性、工作条件、自主性、自我实现,纯艺术设计较复合型艺术设计学生务实、理性。
4.不同年级职业价值观有不同诉求。大一新生为:自我实现、工作有变化、工作待遇、责任感、创新精神、生活方式,大二为经济价值、工作环境、社会声望、创新精神、自主性、工作条件,毕业班则为自主性、社会价值、创新精神、工作环境、经济价值、社会声望。凌文栓、方俐洛等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陡阶法检验,将职业价值观分成三个主成分因素,即“发展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地位因素”。可见,新生注重自我实现,二年级学生注重保障因素,而毕业生则注重发展因素。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越来越务实、成熟。
5.艺术设计类高职男女生职业价值观有一些差异。男生为生活方式、创新精神、工作环境、经济价值、社会声望、责任与职权,女生为工作环境、成就感、工作变异性、工作条件、自主性、自我实现,可见男生比较注重发展因素,女生则注重保障因素。女生比男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表现自信心不足。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方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管各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十分重视,然而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等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毕业生在就业理念上还存在许多误区,严重影响了高职毕业生及时、充分地就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艺术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通过艺术高职教育,既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艺术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国家需要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艺术类高职生由于就业面比较广,就业概念比较泛化,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综合历年毕业就业指导的经验,在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把握艺术类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特殊性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青年前期,在专业学习、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可塑性和潜力,我们要激发他们努力上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特别是对艺术类高职生应给予更多关注。艺术类高职生的自身条件、业务能力、认识水平甚至思想修养与其他学生相比都处于较低层次,有一个待提高、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艺术类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感性,直接,个人本位思想突出。这种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对高校传统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带来了强烈冲击。市场经济下自主择业在造就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同时,也使相当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作为艺术类高职就业指导工作要把握他们职业价值观的特殊性并加以引导。 2.注重艺术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引导性
我们在引导学生择业与就业时,要引导他们注重发展因素,使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符合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二是符合社会的需要,三是注意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的发展相结合。Is1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为将来的发展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等教育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进人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大众化。一毕业就能抢占职业的最佳制高点已不太现实。从底层做起,从普通岗位做起,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力去获得精英岗位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普遍途径。指导学生调整自身的就业期望值,将它放到一个合理、合适的水平。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岗位,便于自身潜能的发挥,摒弃只看眼前利益、讲实惠、图安逸的功利化的职业价值观。
3.艺术类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青年学生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科,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就业工作绝不能作为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更不能够成为其临毕业时的包装工程。就业指导应贯穿和体现在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权福军曾在《高职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主题构想》中提出:一年级阶段就业指导的主题是“定位与设计”,二年级为“准备与开发”,三年级主题为“选择与适应”。而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董丽君则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五阶段模式》中提出五阶段模式,包括:人学前引导教育,人学后渗透教育,毕业前的强化教育,实习中的跟踪教育,毕业后的继续服务。针对艺术类高职生我们要在新生阶段通过“专业介绍会”等,让他们确定专业思想,拥有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这是了解自己的过程;二年级邀请毕业生返校交流,提供经验,这是了解社会的过程,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到毕业班,积极促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恳谈会,这是了解关系的过程,让他们获得信心和成功。
4.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要体现社会性
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们的教育应尽早地培养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社会出发,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尽早进行职业角色的体验。要体现两个层面,即社会家庭、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从学生层面:要努力使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从社会和学校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到“加快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就业需求”与“提高就业工作指导和服务水平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相结合,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紧、抓实、抓好。
5.艺术类高职生就业指导要有实效性
就业指导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艺术,包括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方面。要为学生讲解就业政策;辅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就业形势,使他们对自己就业作出合理的定位;调节学生就业心理,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教给他们择业技巧,使他们从容应对人才市场的竞争。针对青年学生职业心理准备不足的.特点,要加强择业就业心理准备。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帮助他们进行择业心理调适与健康培育,使就业指导科学化、规范化。
6.艺术类高职生就业指导要体现创新性
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要与时俱进,探讨新的发展方法。芦京昌等提出“四变一提倡”理论,即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变群体性指导为个性化指导;变授课形式指导为“实践加理论”形式的指导、变就业技巧指导为就业心理指导;提倡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对高职就业指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艺术类高职生要改变以往忽视学生个体以及内心感受的就业指导模式,真正体现人文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机制。
7.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努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只能寻找岗位的学生,而是能够创造岗位的毕业生。在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创业素质的培训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对艺术类高职生。艺术类工作的工作模式、合作形式、工作场所等的变通性,使艺术类工作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更便于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多种手段,例如宣传栏、校园刊物、系列讲座、课堂教学、校园网、学生社团组织及文体活动等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积极组织他们深人到社会中去对职业情况进行了解、评价、实践;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市场学、销售学、会计学以及法律、工商、税务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或工作人员开设讲座或专题培训;当学生在创业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及时提供适当的咨询指导和服务;也可以请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者现身说法等。这些都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准备。
【试析艺术类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试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指导工作论文01-05
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论文01-05
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论文01-04
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研究论文01-05
试析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的论文01-05
试析基于企业培训理论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评估研究论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