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一生。在此,我愿和同行们从不同方面来共同探讨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话题。
【关键词】教育教学 教育方法 教育理念
一、避免两极分化
纵观我们的教育教学,“两极分化”现象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例如课堂提问,有些老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宠爱有加,公开课提问、探讨课提问、平常提问,几乎节节课提问。在这些老师眼里,似乎只有向这些“尖子生”提问,才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每当“尖子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就满面春风,大加赞扬。面对差生呢,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苛求责备。这种做法势必造成优生差生两极分化,使差生更加恐惧回答问题,生怕再受奚落。
一个班级当中,几十个学生,其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之分。普遍来看,教师总是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相反,对大部分“平淡无奇”的学生,教师则常常一带而过,任其自然。对少数差生及至“刺头”,更是“心不在焉”,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则耿耿于怀。这样他们更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每况愈下,不可救药。
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最喜欢的老师首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客观公正、平等待人、不偏袒、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而最不喜欢的老师则是:偏爱、不公正、带着有色眼睛看人。可见,青少年是多么渴望老师的爱,而对老师的偏爱又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所以,我们老师要多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不但对优生,尤其对差生也送去一片温暖的阳光,使他们同样享受到自尊的满足。
老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厚爱差生”、“关注差生”的呼吁不断,因此,“转化差生”的工作在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就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挖掘他们生上的“亮色”。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首先要尊重学生,教师节,一位低年级的学生手捧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任课老师,这位老师拿到贺卡往课本里随手一夹,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学生站在原地愣了愣,沮丧而去。常常还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教师在完成某个教学任务时,需要一个或几个学生来协助,事后一声“你可以走了”就完了。其实协作者换成同事或其他同辈时,也许会道一声谢,但面对自己的学生往往就忽略这最起码的礼节。难道学生就不值得尊重吗?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用心灵赢得心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试想那位同学课后费了多少的心思,花了多大的功夫才制作出这张贺卡。假如那位教师能回报一声“谢谢”,不仅是对他行为的认可,而且是对他人格的尊重。倘若这位老师再借此机会对该生鼓励一番,他将是多么的欣喜。也许因此更加信赖这位老师,从而对其任教的学科更加投入地学习,甚至因此而确立他的人生道路。为了给学生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老师应尊重学生,以礼回报学生对自己的支持和敬意,适时对学生道一声谢。
三、欣赏学生的“亮色”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老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老师应当给的。
在教学用语里,经常使用“欣赏”这词或“欣赏”的语气。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当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或写上批语:“有进步,祝贺你。”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教师的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表扬是一种随时随地可取又永远用不完的“动力资源”,在一定的场合,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某个学生的人生。教育教学中,爱就等于成功,付出一点就会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老师对学生真情笃笃,注重发挥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成功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成功了。 四、宽容学生的过错
理解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这条原则同样适用。宽容的一种积极的有效的高层次的教育态度,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心里要容得下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现过错时,应循循善诱,切记与学生计较。当学生的情绪激动时一定要克制,不要冲动等情绪稳定时再处理,千万不要跟学生“过不去”,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
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最怕当众失面子。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当学生无理同自己顶撞时,尽可能克制住自己,用宽容来对待学生,以保护学生的自尊。
宽容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可以给教师处理问题时留有余地。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心平气和。可以说,宽容也正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及对学生一片爱心的体现。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些教师对学生缺点过错往往采取“恶性刺激”——讽刺、训斥、挖苦、罚款、体罚等,让学生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但这种刺激的结果,往往是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酿成悲剧。我们成人都会出差错,何况是幼嫩无知的青少年学生?老师对有过错的学生应因势利导,使某一过错对学生一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学生有毛病,有不足,有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为人师者在批评学生时要体现爱心,讲究批评的艺术性,给学生以良性刺激。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无不出于对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学生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从见到你第一眼,老师被你那黑珍珠似的眼睛吸引住了,因为那里充满顽皮、热情、智慧……上课时你发言积极,见解独到,那清脆的声音就像一股清泉“叮叮咚咚”欢快的流过大家的心田……如果你能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那你赢得就不仅仅是掌声,还有教师的信任,同学的敬佩。”这是一位班主任老师写给学生的一段充满情感、激励和期待的评语,期待中蕴含着多么富有艺术性的批评啊。同样在家里我们教育孩子时也应该遵从这些道理。
参考文献:
[1]张静敏.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2]许继红,王宝兰.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教学[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3]王超颖,王宝真.谈如何落实新时期教育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感触论文】相关文章:
略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的教育论文07-04
在劳技课教学与管理中的几点尝试教育论文12-30
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论文02-22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几点认识论文07-05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论文07-06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教育论文12-16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07-07
职业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论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