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非学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其只有不断变革才能获得长足发展。而管理模式的变革因在各种变革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而得到重点关注。文章主要分析了非学历教育中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性、现行的管理模式以及对未来管理模式变革的展望,即通过新理念的引导来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以实现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成功变革。
论文关键词: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变革
非学历教育是我国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对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因此,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满足群众不断高涨的学习需求,为新时期社会快速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这不仅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高校继续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中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是指我国境内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及其他相关院(系)开展的不授予学位学历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项目,以及在国内以非学历形式举办的涉外教育培训项目。近年来,随着继续教育的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则是非学历教育的蓬勃发展。非学历教育以其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逐渐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青睐,部分高校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并鼓励非学历教育的发展。但从整体来看,非学历教育仍然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为适应社会对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需求,各高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探索,在各项教育改革中,管理体制的改革居于核心与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继续教育的生机与发展。
一、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继续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新思想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发展的这种特征对劳动者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者需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才能应对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普通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高地,依托其优越的人才资源,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为劳动者提供新的学习机会,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普通高等学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而对社会实践技能培养不够,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需要不断“充电”来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此类群体的继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理论知识,而更多的是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学习要求。
社会变革与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同时,各行业内部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行业内部人员需要紧随行业发展步伐,密切把握发展态势,才能始终处在行业发展的最前端,非学历教育培训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在各类高端型培训中,把行业内专业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社会发展的种种特征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要不断调整战略,以契合社会需求,举办真正满足群众需要的教育培训。
(二)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建立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社会的高速发展使高新技术渗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也为劳动者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大缩短工作时间,这使得劳动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继续学习;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劳动者又产生了学习、休闲、娱乐等新的精神需求;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提高也为劳动者接受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全民呼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求不断高涨,人们也对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迫使我国的继续教育不断改革旧模式,尝试并探索新模式,开展各式各样适应不同学习人群的教育培训,从而积极服务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来。
二、现行管理模式
在深化高校非学历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新的创新型管理模式的诸多探索和尝试中,有多种模式可以借鉴,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管办合一”,“管办分离”。
(一)“管办合一”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各高校继续教育的运行与发展主要由继续教育学院来主导。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时又是继续教育开展的主要办学实体。继续教育学院下设多个教育培训中心,并以中心为单位开展各式培训。各专业学院也依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点,自行开展培训。从整体来看,各专业学院的非学历教育归为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引导和管理,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种管理和领导职能并不明朗。而与专业院校相比,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在非学历教育的舞台上就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
1.学校职能。学校对非学历教育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管理,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定,协调和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参与具体的办学和管理事务。各办学单位依据自身实力,在具备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开展非学历培训,其开办的培训班要与专业对口或接近,在举办培训班之前,需向学校提交审批表进行申报,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才可实施办学。学员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后,部分院校由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发放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结业证书,或者由学校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在一小部分院校中,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专业院系也可以颁发院系的结业证书。
2.合作办学管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与校内或校外进行合作办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合作对象主要是校外单位或者是校内专业学院,而与校外力量合作占大部分比例。
在与校外力量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校外单位在策划、宣传、和招生方面的优势,进行宣传招生。在教学环节,部分班次在场地、设施等方面由继续教育学院联系提供,通常借用校内场地实施办学;部分班次完全委托给外单位,继续教育学院只给与宏观监控。部分高校在与校外合作办学方面具有相关的政策规定,但不够明朗,若对校外办学质量监控不力,极易造成“贴牌”隐患,给学校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非学历教育的长期发展。
部分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也会和校内专业学院进行合作办学,但在具体实施中,这种合作关系并不理想。各专业学院一般倾向于进行独立办学,而继续教育学院对其行政干预不明显,造成对各专业学院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模糊而混乱的局面。
3.经费管理。关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经费管理问题,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学校提取培训收入管理费,其余部分由举办培训的相关院系自行支配。不同的院校在经费提取比例及提取方式上有所不同。大部分高校提取比例为学费总收入的20%到30%,其余由各办学单位办班支配;若有合作办学单位,合作经费也会由学校按照协议比例从总账上统一划出;部分大学也采用目标管理的分配机制,即大学给继续教育学院设定当年上缴学校的培训收入所得。
4.师资管理。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个独立的学院,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其师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继续教育学院有一部分教师进入学校编制,按月发放工资,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不进入学校编制,有较强的流动性,此为专职教师。这类教师一般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或者从事非高端类的培训,比如职业资格证书类的培训等。
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师比例较高,在进行高端类培训时,多采用高薪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学者的方式,以此来吸引学员。
(二)“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
在非学历继续教育蓬勃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其中部分高校在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做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后,剥离了原继续教育学院的行政管理职能,而把他作为一个纯粹的办学实体,在此之外又成立继续教育管理处或者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等一种专门的主管部门,代表学校统领全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以此来把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统领到全校的发展高度,并参与到学校的战略发展中来。
在此管理模式中,继续教育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相比,都是作为一种办学实体,而不再有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拥有更加丰富的培训门类,而各专业的培训则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二者都归口学校统一的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对于一些已经改制的学校来讲,这些主管部门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仍然承担重头戏,但这仍然是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1.学校职能。改制后代替学校行使管理职能的是学校统一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学校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制定非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等的相关政策;负责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计划拟定、协调审核;非学历教育审批立项,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共同开拓培训市场;代表学校统一颁发各类培训证书、成人学历教育和学位证书;监督和规范各院系和相关办学实体的办学行为,查处违规办学活动;负责学校非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及自学考试的质量监控,对各院系及相关办学单位进行教学评估和认证;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非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方面的理论与科学研究,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协会、学会活动等,以使学校的继续教育在管理上更加明确有效。
2.合作办学管理。参与合作办学的主要是继续教育学院。一般情况下,继续教育学院下设若干个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依据自身情况,与校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校外力量进行招生和宣传,这也是继续教育学院主要的办学方式。为保证教学质量,部分高校还规定:在与校外力量进行合作办学时,不能将办学权限无限外扩,要保证学校作为办学的主体。
3.经费管理。在经费管理方面,改制后的管理模式与管办合一情况下无明显差异。仍是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其余的交由办学单位支付办班花费。总体来讲,经费管理和收入分配机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经费政策的适当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继续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4.师资问题。继续教育学院和个别专业学院都是作为一种办学实体,因此,部分高校鼓励各专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同继续教育学院一起开展非学历教育,这给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师资问题的继续教育学院带来更大的挑战。继教院的专职人员主要是从事管理或者是非高端的培训工作,一些高校也引进各专业院校的离休教师作为专职讲师来充实自己的师资力量,在对兼职人员的聘请上,因为各专业学院的积极参与,对校内教师的聘请面临很大压力,因此主要集中对校外优秀教师的聘请。而对于专业学院来讲,在师资方面就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师资力量同样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学院内部的优秀教师都可以作为培训师资,甚至在一些非高端培训中,学院内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可以作为教学力量;在对兼职人员的聘请上,专业学院课依托于良好的专业背景,在行业内部聘请名师。
三、管理模式变革展望
非学历教育作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它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反映出了高校的办学水平。非学历教育的大力发展在创造大量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若只把获得经济创收作为衡量非学历教育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是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意识的。因此高校要树立科学开放的管理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基本使命,这对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对非学历教育改革的展望从两个层面展开:
(一)加强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的改进主要是在学校内部展开,从办学权限,管理维度及运作方式等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
1.适度放权。管理过紧是国内很多事业单位普遍出现的问题,管理机制滞后跟不上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很多高校来讲,对非学历教育的管理很容易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对其管理的度也很难把握。高校目前实行管办分离是在管理机制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对继续教育的管理需要从学校的高度展开,由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制定相应的办学指导意见和办学规定,在学校宏观政策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办学活力。在经费管理上,经费的管理和灵活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非学历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表示没有独立的经费账号已成为非学历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经费上使用和支取过程比较繁琐,有时经费不能顺利到位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办班的进程。另外,由于继续教育学院在合作办学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学校也可尝试在对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严格质量监控的基础上鼓励其积极进行校外办学,拓宽其办学空间,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2.加强管理。学校要加强对非学历教育培训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质量是非学历教育的立足之本,保证质量是保证其发展的核心,这是由其市场特征决定的。社会对非学历教育培训质量的日益关注也激励学校要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工夫,高校要依托自身良好的信誉和品牌,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等方面,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这是非学历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立命要素。
学校办学秩序也同样影响到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多数高校,由于对继续教育管理不力,存在很多违规办学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整个继续教育市场发展,也有损于高校的社会声誉。因此高校要加大审查力度,制定相应的规定和处罚措施,对违法乱纪现象要给与严厉查处,保证继续教育市场的良性运作,为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按市场化规律运作。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突出的市场化特征。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非学历教育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型或已经转型成功,完全进入市场化运作,这也是我们整个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招生、上课、评估等一系列流程都运用企业化运作,学会对教育培训进行品牌包装、品牌推广、品牌经营等,通过市场机制不断给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学历教育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突出服务思想。由于非学历教育培训对象的特殊性,服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对学员的课程及食宿安排上要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并坚持用服务的理念来进行非学历教育。
(二)加强外部监控
加强外部监控主要是从非学历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出发进行考虑的,这同样是由非学历教育的市场化特征所决定。监控主体是学员及整个社会。通过参加培训,学员是否有所收获?学员所收获的是否可以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并对其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在每次培训后都应该通过与学员的长期交流与联系获得反馈,并及时指导于现有培训,保证学员满意度。通过获得学员和社会的认可,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高校作为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集聚地,拥有丰富的教学和人才资源,面对当前社会对非学历教育的热切期待,唯有高校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应充分把握好机遇,从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入手,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响应时代号召,结合时代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性人才,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发挥出应有的中坚作用。
【浅论高等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Partnering项目管理模式探析论文07-04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模式与方法论文10-27
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管理创新的探究论文10-27
酒店管理模式革新探析论文10-31
探析高职文科专业实训教学变革论文11-14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探析的论文11-25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探析论文10-31
新常态下班级管理模式探析论文10-31
燃气电厂的生产特点与管理模式探析论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