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主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中学语文课中必须进行语文技能训练,须将学生自主学习、读、思、议、练贯穿于全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读、自析、自悟、自得等诸方面能力。
我们在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指导,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操作,就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课堂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学时首先要在课堂上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自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自悟文章感情,进行情感体验,从中悟出一些读写知识,捕捉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讲读教学中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师作精要讲解,多让学生研读课文,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端现成饭的习惯。
其次,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活动机会,避免“三多”,即教师讲得多、提问多、分析多。老师应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找出课文中重要词句,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找、自析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和语言表达的功夫,使学生在头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生个性,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了语文的学习方法。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学法的主要依据。这样长期坚持,就形成了一定规则,养成了一种习惯。在阅读课文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三点:一是阅读内容,二是基本要求,三是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注意思考。通过阅读教材,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加深记忆、拓宽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整理等综合能力。
学生学法的培养来自课堂,也要用于课堂。
教科书中的大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配合教师自觉学习课程知识。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学法,逐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自学习惯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就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记忆、思考、分析,综合这些要学习的新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培养和指导,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习、课余学习帮助很大。学校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和能力,为学生走出学校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师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的教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学则是无限的。因此教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多少,重要的在于教师是否把自学的方法传授给了学生。俗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的目的在于达到学生“不要教”的理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传授自学方法,教学生如何根据知识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间题,并通过对比、质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除了有赖于教师的“善导”这一外因外,更有赖于学生内因的充分调动、这内因即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趣。如果把学生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那么自学则是学生通过自食其力达到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上课时便会与老师的“精讲”相印证,从而获得妙不可言的心理感受,课堂教学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精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大纲和课文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讲解。一般每篇文章精讲一两个重点问题,抓住基本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基本规律讲清楚。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在学习中再遇到类似问题,就能自己琢磨着去解决,从而转化为自学能力。
我们应对过去的教学工作进行冷静务实的评价和分析,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生活的主人。积极寻求一条畅通的语文教学之路——一条开放之路,一条与生活相联系之路。
【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01-2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12-03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12-08
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论文07-04
浅析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01-23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论文07-04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论文10-14
语文教学中逻辑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07-26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