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探讨论文

2021-06-28 论文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与学生个人、企业单位的期望值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可围绕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来分开阐述:

  1.1主观因素

  一是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制”就业模式或多或少的仍以其残余力量影响着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认为还能够“子承父业”,从而怠于学业,也不清楚此前社会的真实就业情况,盲从心态相当严重,继而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全面的认知与预测。同时,受限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大量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从而推动发达地区更为发达,在生活环境、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各方面都优异于其他地区,导致大量大学生扎根于此,以期加入收入可观、福利优厚的大型企业,导致偏远地区或是经济发展中的地区招工难,而发达地区则千人、甚至万人竞争同一职位的奇异现象,从而也造成大量毕业生成为该地区的“就业困难户”。二是缺乏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其效果是显著的,但也是缓慢的。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以往已然有所进步,但与当下社会发展脚步相比较,仍然差距明显,难以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就近年劳动力市场调查所发映出的大学生整体素质而言,主要存在下述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专业知识不牢固,既缺乏深度又少有宽度;其次,基础技能不熟练,基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都无法熟练掌握;再者,动手应用能力不强,思维局限且鲜有创新意识,对个人兴趣、追求、目标理想等缺乏正确认知;另外,还有一种两极现象,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过于自信,好高骛远的目标期望,另一部分则是过于紧张自卑,一问三不知。种种现象综合,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企业单位招用标准存在显性矛盾,继而也证明了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1.2客观因素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诟病在于单一化、片面化的教育模式,专业课程深度不够、宽度有限,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薄弱无力,既不扎实,也不渊博。教育改革推行至今,前后已有数十载,却鲜有大师级学者出现。大学讲堂中,仍沿用着“灌输式””填鸭式”等陈旧老化的教学形式,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乏于关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别说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此情景下的学生,长期禁锢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思维一致、行为一致,实则难以与此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相匹配。殊不知,但凡古今与中外,集大成者无一不是通才。由此,这也向我们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即“通才”教育的缺失。二是就业指导服务缺位。纵观时下高等教育模式,仍未彻底摆脱过去的诟病缠身。具体地说,首先是对学生的教育,仍执着于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关注,相关教学考核评价能够持续性的围绕理论知识的考察与检验,但对学生是否具备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能否突破旧知而有所创新等问题则鲜有重视。教学模式的停滞,自然而然,学生的思维意识、创新能力也就难以有所突破。社会发展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市场经济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早已突飞猛进,禁锢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显然难以适应当下变化,就业率逐年下降便是其直接体现之一。虽然各高校为此专门开设了对口课程,如,《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人生规划指导》等,但同样的问题也同样的加付在这些课程的开设上——“灌输式”的理论指导、“口号式”的精神传达,既未对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深层、全面的摸底了解,也没有主动记录学生求职动向,所起到的指导效果微乎其微。三是社会舆论导向干预。传统社会深受“官本位”思想干预,即便是立于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当下,仍有部分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偏执的人认为大学生属于精英阶层,毕业后必须跻身上层社会、投考公务系统,享受好单位、好工作、好资源,偏离正轨的价值取向将这股不正之风吹进了校园、家庭,引致部分毕业生一味追求高待遇、高报酬、高地位,对自身期望过高,逐渐模式就业的灵活性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即便当下社会就业招聘已接近透明公开程度,但仍有部分“歪风”从中作怪,企图以“走后门拉关系”或是“幕后交易”的形式为学生谋求职务,使得部分毕业生过分依赖这份“稳定关系”,将就业的希望全权寄托于上,并将“人脉”的建立作为求学入职的必修功课,逐渐遗忘需要为维护就业市场公平而恪守本分。

  2.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2.1制定符合本校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现代高校人才培养已逐步覆盖同一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由此,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也已有所改变,不但需要接受公共学科理论基础的授学,还要以专业为对象进行技能拓展训练。在此期间,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个体差异性为根本,了解并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和潜在能力,坚持素质教育“人本理念”,以高校学情为辅导,设计具有弹性的人性化培养模式,即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素质目标、以学生个人喜好和职业规划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规划。

  2.2根据市场岗位的供需现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历年就业率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已失衡,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用人单位的聘用要求逐日提升。在此环境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结合动态市场进行及时调整,将市场意识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之形成引导力,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来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继而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编订设置能够取得最优化效果。比如,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实践理论的机会,逃离了“纸上谈兵”的困境。企业与高校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接近市场需求,能够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深度与宽度,进一步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为社会人才支撑的实质力量。

  2.3以“就业胜任力”为目标落实人才培养策略

  实践证明,以“就业胜任力”为节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毕业生的显性和隐性能力,使得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工作要求,为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夯实基础,还能够帮助人单位实现岗位资源的科学化、合理化配置,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社会与市场实际需求。具体地说,以“就业胜任力”为节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不同学生个体的不同能力来进行融合互促,有意识地进行编排,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促进彼此学习与分享能力的相互传导,从而借助通力合作来实现共同的提高。关于以“就业胜任力”为节点的人才培养途径应遵循下述几点:一是应当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渠道的拓展,围绕就业趋势和人才质量进行平衡调整。如,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点和隐性才能,根据其个体性格特质来进行就业指导和培养引导,尽可能地保持对学生显性和隐性能力能、综合实践能力、个性化追求三方面的均衡培养。二是应当根据高校所在地域和当前社会整体就业趋势,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标准为导向,全方位强化毕业生的自我管理、人际管理、任务管理、岗位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专业水平、办事效率等。

  3.结束语

  综上,为社会输送集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各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对于就业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结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市场供需情况,还要合理利用人才培养体系理论的辅助指导,通过全面发展和发扬大学生个性,促其学会并掌握如何将继承和创新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做事和做人结合,以点燃学生就业激情,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进而切实推动创造性的无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

  [2]原成成.“实训+科研+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8).

  [3]孙云龙.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2).

  [4]李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知识经济,2015,(11).

  [5]苏文鹏.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关问题的研究[J].商情,2015,(12).

【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07-04

财经院校就业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07-0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11-30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12-08

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1-30

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设论文12-01

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2-08

文秘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04-23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