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与改善对策论文

2021-06-20 论文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不论是生理还是心里都处在特殊的过渡时期,不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心里敏感容易迷失、自我意识不成熟、叛逆心理强烈。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从前更为突出,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在工作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当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误区和问题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化

  本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现代小学的重要标志。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学仍然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辅助学习的工具。当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对心里咨询和教育的认识不明确的问题,各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安排一些不称职或者不相干的交易去做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他们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并且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这种可有可无的教育形式只能说是劳民伤财,起不到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的作用。我们需要认识到,小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学校空间,而且也渴求心理上的沟通和支持,同时心理支持也是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1].

  (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专业

  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关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我国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比较业余,缺乏相应的从业资格,同时专业水平严重不足。在欧美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学历必须在研究生以上,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我国的从业人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对比中美两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国在师资力量上比较薄弱,而且缺乏专员人员。同时在师资水平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想要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不仅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内外和谐、化解隔阂,进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沟通。

  (三)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且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组织进行教育游戏或者角色扮演心理剧等等。王曦曾经指出,对于小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对于初中,主要以体验和活动为主,对于高中来说,主要以调解和体验为主。姚本先指出,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当前我国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的课程化倾向过于严重,其中存在着知识化、成人化的模式,课堂中生搬硬套的心理学概念以及增设考试和强制背诵的做法都无法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反却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这种做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过于局限

  许多学校错误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并且对其中的内容没有正确的把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少数学生心理问题。而且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也是针对少数问题学生的,学校没有认识到全体小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错误把握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心理缺陷和弱点以及学生的问题当作工作重点,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片面和被动[2].

  二 提升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有效措施

  (一) 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我国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而且在操作上有着种种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水准不高。许多学校的师资队伍信誉能力比较差,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和专业的心理理论知识,所以难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专业教育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是拟补当前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的必要途径。在培训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并且重视对技能的教学。在我国,可以应用科班式的专业学校培训模式,也可以采用半路出家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在培训中不能把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当作培养心理咨询师,也避免教学内容和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脱节,各小学需要加强对教育政策的支持,并且建立合理科学的教材教学体系等。

  (二) 小学相关领导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有着显着的区别,学生不需要进行考试,而且对于升学也没有直接的作用,因此,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无法理解这类课程的开设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套技术和方法,更体现了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随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更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逐渐渗透入人才观、学生观和教育观中,并且最终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需求,而且也会成为追求健康发展、身心和谐的学生的内在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渗透到教育的全方面和过程,并且有机组成学校的整体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都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并且提升对其教育意义的认识,力求人人参与、人人重视。教育工作者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融入到各类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三) 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离不开在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指导和科学研究能够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心理健康方面做的很好的学校都能够把实际工作和理论相结合、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相结合、教育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鼎力支持,需要加强对教学的技术指导,并且加大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力度[3].

  (四) 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为一体的全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想要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就必须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为一体的全方面教育网络。通过社会学校和家政学校等途径和渠道来组织家长进行分层次、有序列的家庭心理辅导,让学生的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并且给予小学的教育一定的协助和支持。与此同时,还可以依靠社会机构和社区来进行舆论宣传,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气氛,利用社会资源来协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健康的教师,才可以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各个学校的领导需要明确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通过采取有效的心理保健措施来为教师做减压,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来实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让教师们处在一种健康、稳定、乐观、积极的状态,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来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各个学校需要请专家来学校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或者为教师提供个别辅导和专题辅导。

  (六) 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俗化改革

  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记忆相关的概念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教师在讲解这些心理学理论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讲解方法需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尽量保证知识内容的通俗性,进而避免学生由于知识过于复杂难懂而放弃了学习。我国的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都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内容,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而并不是直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需要做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工作。

  三 结论

  综上所诉,我国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发展阶段。其中有着大量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针对相关的问题,学校需要提起重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并且合理设置课程,进而不断完善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梁剑玲。中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 ( 理论版 ),2010(06):41-42.

  [2] 吴发科。“师源性心理影响”与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5(03):71-72.

  [3] 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01):46-4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与改善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论文06-20

试论农村学校管理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07-0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论文08-1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区及其对策浅析01-3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08-06

早期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与对策11-23

早期家庭教育心理误区与对策12-03

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3-30

应用农远资源辅助教学存在的误区与对策教育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