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心理教育需克服五个误区论文

2021-06-16 论文

  心理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帮助官兵形成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官兵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心理教育被列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部队心理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并予以矫正。

  误区之一:地位认识的"工具化

  将心理科学运用于政治工作实践是对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吸纳和运用“归因理论”、“差异理论”、“认知理论”等心理学原理,便能有效避免违背规律可能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低效甚至负效应。原因在于,人的思想素养、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教育者要把一定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内化到受教育者的认知体系之中,必须遵循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科学在教育者的期望和受教育者的效果实现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正是由于心理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具性”的功能特征,使得有些政治工作者将“心理教育”等同于“心理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心理工具”,曲解了心理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事实上,心理教育在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这一一致性目标下,有自己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体系,它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项内容,它与其他教育的关系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解决的是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解决的是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道德教育培养道德素质,解决的是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问题;心理教育则是培养人健康的心理,使其保持积极心理状态,以适应各种环境。心理教育与政冶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各自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培养内容,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误区之二:问题归因的“心理化”

  人行为产生的动因具有多元性,对官兵的行为加以单一化归因可能是不全面甚至是与客观实际相背离的。过去由于对官兵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够,官兵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偏差往往归因于思想素质、道德水准,很少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结果把官兵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对待和处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前,随着部队对心理学知识的重视,行为归因中忽视心理因素,又出现了另一种误区,即对官兵行为进行纯“心理化”归因,把对行为的诱因分析纯“心理化”,把心理教育的功能引向“万能化”。特别是有些基层部队盲目“跟风”不加区别地套用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教育手段,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单一化”归因还是“心理化”归因,都是不理智和不客观的,二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出一辙。思想政治工作要学会从心理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诱发行为的动力要素中,心理要素可以代替道德、思想和政治要素,也不代表心理方法能代替其他方法。

  误区之三:对象选择的“特殊化”

  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发展、知识经验的增多、技能和智能的提高,而且是需要、动机、态度、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心理教育面对不同对象时在内容和方法上会各有侧重,但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需不需要心理教育的分歧和争议,因为心理教育不是解决少数官兵心理问题的应急措施,而是所有人的一种需要。但是,不少人对此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部队心理教育实践中,对心理教育持排斥和抵触态度的官兵不少。有的官兵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神经症”等概念混为一谈,认为接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人就是“病人”,而非正常人或需要帮助的人。也有的官兵认为心理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少数有特殊需要的人,心理咨询、心理辅#应该是医疗卫生部门的职责,而非政治工作内容,更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基于以上对心理教育的误解,教育者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中有趋于“特殊化”倾向,受教育者也有远离接受心理教育的心态,这对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形成了无形的障碍。事实上,心理教育可分为“发展性”教育和“矫正性”教育。“矫正性”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其对象是少数战士。但“发展性”教育是心理品质的'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对象是全体战士,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人生课题,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因此,心理教育应走出“矫正性”教育的狭隘视野,步人“发展性”教育的广阔空间,对象应是有发展需求的全体官兵,而非有心理障碍的特殊个体。

  误区之四:内容界定的“狭化”

  教育应该包括“教”和“育”两方面,心理教育也不例外。心理教育有以心理常识的普及和传授为主的大量“教”的内容,还有以培育和发展战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育”的内容。当前,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有的基层部队只是盲目、教条地讲授心理学原理,开展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概念的阐释和心理学名词的灌输上,而不贴近官兵训练、工作、生活需要,搞教育以传授知识多少,官兵记住了多少来衡量效果,出现了重“教”轻“育”的现象。此外,在开展心理教育中还存在普遍重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需要专门人员实施、有一定技术层面要求的教育内容,而对心理氛围熏陶、环境塑造、活动培养、文化感染等不需要专门人才实施的内容重视不够。事实上,部队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专门性”与“非专门性”内容的统一,是“教”的内容与“育”的内容的统一,遗漏任何一方面都会步人内容界定的“狭隘化”误区。对广大政工干部而言,掌握系统的心理科学是必要的,因为他们担当的是教育者角色。但对广大官兵而言关键是要从教育工作中受益,“育”才是重点。“专门性”的内容对心理教育不可或缺,但对部队基层心理教育工作而言,最基础的工作是结合官兵在训练、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搞好心理教育疏导,将心理教育与部队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融为一体。

  误区之五:方法运用的“简单化"

  部队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战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但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与其他教育相比既有相通性,又有特殊性。当涉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教育内容时,需要专门人员、通过专门途径.、遵循一定技术原则。然而,部队在心理教育中有方法运用趋于“简单化”现象。例如在骨干选拔中低估心理教育的技术和方法要求,骨干素质趋于大众化,甚至一些对心理教育一知半解的骨干也当了“心理咨询员”、“心理辅导员”,理由不外乎认为其思想素质好、群众基础好、个人威望髙,选拔标准与对思想骨干、安全骨干的选拔一个标准,骨干素质名不付实;在心理技术和工具运用中盲目设计项目对战士进行心理测试,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和官兵倾诉的内容不注意保密,背离心理测评的原则要求。事实上,心理教育队伍就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之中,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是使现有队伍具备相应的心理教育素质,而不是成立单独的心理教育队伍。在骨干队伍配备上要防止不切实际地强调专业化而忽视发挥广大骨干的智慧。在技术方法运用上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绝不能简单地把谈心交心,说服教育等方法通过“移植”便作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方法,背离心理教育手段运用的原则和规范。

【部队心理教育需克服五个误区论文】相关文章:

部队心理教育的方法研究论文06-21

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论文03-30

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研究综述论文08-20

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11-1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与改善对策论文06-20

心理教育的论文06-21

家长教育孩子需谨防的五大误区10-22

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论文08-15

地方高校学分制管理需走出的误区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