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

时间:2021-06-16 09:00:36 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

  语码转换指交际过程中,在同一段谈话中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变体的现象(Myers-Scotton,1988∶157)。Verschueren(1999) 将语码转换视为一种顺应性的自然语言形式和语言交际策略,是交际者基于不同的动因而进行的语言选择。概括地说,语码转换动因可分为两大类,基于言语情景的社会动因和基于个人因素的心理动因(Gumperz,1972∶424-426,Myers-Scotton,1988∶180)。众多研究者沿着这两大线索,采用静态研究的方法对语码转换动因加以探索和分类。本文将尝试基于心理距离学说的相关理论,以一种动静态相结合的视角对语码转换动因加以分析。

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

  一、心理距离学说相关理论

  “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 这一概念由瑞士心理语言学家Edward Bullough提出,起初是作为美学领域一种解释美感的原理。Bullough认为,美感的产生,来自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Bullough,1912∶95)。所谓心理距离,是指社会交流强度的度量标准,是设喻者对本体怀有的善意或恶意的感情,通俗地讲,就是心理上感觉对象和自身关系的远近(吴春相,金基石,2008∶63)。具体到语言交际研究中,心理距离就是交际者与交际对象关系的远近亲疏。交际者可从多种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阐述,受双方不同的心理距离影响,交际者会运用不同的言语进行交际,交际对象则在不同言语的指引下,与交际者共同构建一个心理空间,并最终完成交际(柳玉刚,2007∶173)。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爱”与“恨”,因此可以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作为心理距离的两极,同时在二者中间增加一个称为“中性”的情感临界状态,以此将心理距离通过可认知的度量呈现,具体如下:在语言交际中,通常我们只考察正向的心理距离,即“中性”到“爱”的度量,而不考虑负向的心理距离。因此,交际中的心理距离最远为中性,交际双方接近于陌生人的状态,而最近为爱,交际双方一般为亲人或挚友。吴春相与金基石(2008∶64)认为,影响交际中的心理距离的因素有多种,概括地说可从社会关系和交际双方人数两个角度加以梳理。社会关系属于客观实在,社会关系远近不同,投射到心理层面,导致心理距离的不同;针对交际人数,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如时间、地点)一致的情况下,交际者面对单一交际对象时,心理距离最近,随着交际对象数量增多,心理距离拉大。虽然我们无法量化面对不同数量的交际对象时,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的具体数值,但可以把握一个总体趋势,即交际对象越少,心理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从上述心理距离的度量和影响因素来看,心理距离既具有相对静止的特性,又保持着动态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既与客观影响因素有关,又与交际者的主观心理因素相关联。因此,对于心理距离与语码转换使用动因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从动静态两种影响进行研究。

  二、静态视角下心理距离对语码转换使用动因的影响

  语码转换的动因研究一直是语码转换研究范畴内的一项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者发现,交际者在使用语码转换时,往往带有明确的动机性或目的性。以笔者学习生活过的辽宁大连旅顺大学城为例,这里云集着来自多国、操多种语言的外国留学生及外籍教师,使旅顺大学城成为一个多语环境。观察发现,以大学城内法语母语人群为例,他们在与其他母语的人群交际时,会频繁使用语码转换现象。笔者对该人群的交际实录进行采集,下文分析中选用的例子均来自此部分交际实录。

  这种语码转换现象频发的状态究其原因,与所处的多语交际环境密不可分,换言之,与该多语环境下的多种语境因素密切相关。根据Verschueren(1999)的分析,语境因素可划分为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因素三类。从交际者的心理距离角度而言,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两种因素,营造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距离,心理因素则导致心理距离具有变化趋势。因此我们首先从静态视角,看前两种因素对语码转换动因带来的影响。

  (一) 基于语言现实的心理距离差异对语码转换动因的影响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语言现实与语码转换的使用动因密不可分。在旅顺大学城这样一个多语环境,交际者面对的交际对象从语言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同母语者和非同母语者。从心理距离的度量来说,显然与同母语者的心理距离更近,与非同母语者相对较远。交际者与非同母语者虽然心理距离较远,但基于礼貌原则的考量,双方语言正式、交谈中互相敬重(何自然,冉永平,2009∶92),为了维护对方的面子,交际者会尽可能采用最准确、最清晰的表达方式。受语言和文化差异影响,与非同母语者交际时往往会遇到词汇、术语、文化内容等不便用另一种语言表述之处,此时往往需要使用语码转换,目的是确保表述准确、清晰。

  例如:

  例(1):FR①:Ok...vingtminutes…point…fr…twentyminutes,point,fr... it’s aFrenchwebsite,it’s forFrenchnews,ok?例(1)中法国外教使用法语陈述了一个网址,由于面对的交际对象是法语的初学者,担心造成语义不清,使用英语对该网址进行了更为准确、清晰的陈述,以期消除语义模糊,保证作为交际对象的中国学生能理解话语的语义。按照常理,与非同母语者交际出现语码转换是由于语言差异,那么与同母语者交际不存在语言差异问题,是不是语码转换现象很少出现呢?其实不然,笔者发现,即便是相同母语的交际双方,也会出现为数不少的语码转换现象。同母语人群,心理距离比较贴近,不需要严格遵循礼貌原则,而是以交际效果、省时省力等原则为主。

  例如:

  例(2)FR1:Je suis très occupée…Workshop demain…et lasemaine prochaine…l’examen de 书法…FR2:Super!T’es fort quand même!FR1 在与同胞FR2交谈时主要使用了母语法语,但当涉及“workshop”、“书法”等专门词汇时,说话人直接使用原词叙述,一来使叙述更为省力,二来也不会因为解释不清给对方造成歧义,既保证了交际效果,也贯彻了省力原则。由此看出,语言现实并非语码转换发生的充要条件,交际双方无论母语相同与否,都可能发生语码转换现象。但不同语言现实带来的语码转换具体动因显然不同,母语相同与否,使交际双方心理距离差异明显:相同母语者心理距离较近,遵循省力原则和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不同母语者心理距离较远,为使交际顺利完成,往往违背量准则,却恰恰是对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顺应。

  (二) 基于社会规约的心理距离差异对语码转换动因的影响

  社会规约包括交际双方各自的社会身份带来的规约、双方所处场合的规约等交际各方面的规约,Halliday(1997∶32)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因此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行为潜势”(behavior potential)。但这一潜势不能不受制约,它受制于人们“共同接受的行为规则”,即社会规则。这一社会规则影响着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双方的心理距离。根据社会规约的两个方面,即社会身份和交际场合,我们对旅顺大学城的法语母语人群进行分析,其身份主要呈现出三种状态:教师、学生和友人,所处的交际场合同样分为三类:课堂场合、日常活动场合(指最自由放松的课外活动,如朋友聚会、咖啡馆闲聊等)和有组织的活动场合(指有明确主题或规则的'课外活动,如参加法语角、担任法语演讲比赛的评委等)。法语母语人群的不同身份和其所处的不同交际场合呈现出对应状态。如教师和学生身份主要对应课堂场合,而友人身份对应两种课外活动场合。

  从心理距离的大小来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遵循课堂规约,而友人身份对应了全部两种课外交际场合,因此心理距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交际场合。课堂场合的心理距离趋近于中性,受规约的影响最大,日常活动场合最为放松,心理距离趋近于“爱”,受规约影响最小,有组织的活动场合居于其他两种场合之间。我们可以用心理距离的度量图示直观反映这一情况:由此可见,不同的交际场合有着不同的规约,同时也带来了交际双方不同的心理距离,按照心理上的亲疏关系,可将语码转换分为“亲密型”和“象征型”(赵一农,2012∶83-84)。前者更多是跟心理距离较近的“圈内成员”,即关系亲密的交际对象交谈时使用,这种语码转换出现时,话语十分流畅,两种语言的融合程度较高,使用语码转换的动因完全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畅完成。

  三、动态视角下心理距离对语码转换

  使用动因的影响上文提到,心理因素可导致心理距离具有变化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交际中的说话者存在着改变与受话者关系的趋势和意图,交际者会通过包括语码转换在内的某些手段,试图拉近或疏远与交际对象的心理距离。据此,Giles与Smith(1979)提出了“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并将人们在交谈过程中通过语码转换亲近对方或疏远对方的现象称为“语言靠拢”(Convergence)和“语言偏离”(Divergence),前者目的在于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而后者试图拉大心理距离。

  语言靠拢又称“语言趋同”,反映的是赞同或讨好受话者的心理,试图缩小交际双方心理距离。说话者的趋同心理越强烈,使用的语言向双方靠拢的倾向性越强。在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者的交际中,基于语言靠拢这一心理因素,有两种具体的心理动机。一方面,法语母语者在不流行他的母语的社会环境中,强烈地感受到要用自己的母语法语进行交流。Py(1997∶495-498)表示,使用某一语言的社会集团对自己的母语都有强烈的感情,尤其是在母语并不流行的社会环境中,当两个拥有同样母语的人相遇,会表现出强烈地使用母语进行交际的意愿,以此急切地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受此影响,该语言集团的成员即便掌握其他语言,也认为只有母语才能表达情感或真实意图。

  例如:

  例(4)XT1:OK,look!It’s easy!FR1:Let me…FR1:Non!Non!C’est…Ican’t,Ijustcan’t…Pierre,tupeux?FR2:Non,merci…例(4)中FR1在与母语非法语的XT1交流时使用英语,而与母语同为法语的FR2交流时则选择了法语,FR1也使用法语回应,可见,即便是在与其他人交际过程中,如果涉及母语同为法语的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通常也会选择母语法语进行交际。另一方面,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可向交际对象的语码靠拢,表示自己的亲合(affiliation),在两人之间建立共聚量(solidarity),拉近心理距离,以此减少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Py,1997∶499)。

  例如:

  例(5):XT2:我来晚了,累死我了!XT1:我们也刚坐下没一会儿。FR:你好!XT2:你好!啊不是,那个……Bonsoir,mademoiselle...Jem’appelleSophie...etjesuistrèscontentedefairevotreconnaissance.FR:Bonsoir et enchantée!例(5)中FR根据交际对象XT2的语言选择,先后使用中文和法语进行交际,向听话者的语言靠拢,同时由于XT2是中途加入交际,对其语言选择进行顺应性趋同,也有利于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使交际顺利推进。语言偏离的内部动因源于说话者的临场心理,即临时改变双方固有心理距离的趋势,每次说话者做出语码转换的选择,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偏离(Py,1997∶501)。偏离可以使谈话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也可以使之疏远。基于此,前一种语码转换被称为趋近偏离,后一种则被称为增距偏离。例如在市场上,卖货一方在向说不同方言的顾客进行推销时,对自己习惯的语言进行偏离,是为了讨好顾客,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既保证交际的完成,也希望能保证交易的完成。从顾客方面来说,选择与销售方相同的语言,有时是为了扫除交流中的障碍和隔阂,使交际得以顺利实现,便于进行讨价还价等交易过程中的行动。在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者需要面对与其他母语群体进行交际的情形,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法语母语群体需要改变原有的语言选择,做出趋近偏离。以上我们从动态视角出发,对心理距离改变趋势影响下的语码转换使用动因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心理距离的改变趋势是交际者主观上做出的,通过使用语码转换途径对于交际双方的关系进行调节。此时,心理距离的改变成为语码转换使用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将心理距离学说的基本理论与语码转换的动因研究结合,我们发现交际中双方的心理距离由于语言、社会等因素呈现不同的度量,这也成为语码转换使用动因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交际者在交际中通常伴有改变固有心理距离的趋势和意图,其改变心理距离的手段就包括语码转换。因此,心理距离和语码转换的使用可谓互有影响,心理距离可以导致语码转换使用动因的多样性,同时心理距离的改变也会成为语码转换的动因。需要说明的是,对选取研究对象为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人群,研究素材为其交际实录的录音,无法有效把握交际对象数量带来的影响,本文并未涉及这一因素,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任务。于影响心理距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交际对象数量,鉴于本文选取研究对象为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人群,研究素材为其交际实录的录音,无法有效把握交际对象数量带来的影响,本文并未涉及这一因素,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相关文章:

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研究论文04-13

双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语码转换初探论文07-05

国际技术合作的动因及其理论解释论文04-25

求职心理论文07-14

我国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管理论文07-01

积极心理学引导心理论文08-21

基于系统设计的科研管理论文03-21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雇主品牌建设论文05-13

基于环境行为理论的校园空间建构论文07-04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

  语码转换指交际过程中,在同一段谈话中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变体的现象(Myers-Scotton,1988∶157)。Verschueren(1999) 将语码转换视为一种顺应性的自然语言形式和语言交际策略,是交际者基于不同的动因而进行的语言选择。概括地说,语码转换动因可分为两大类,基于言语情景的社会动因和基于个人因素的心理动因(Gumperz,1972∶424-426,Myers-Scotton,1988∶180)。众多研究者沿着这两大线索,采用静态研究的方法对语码转换动因加以探索和分类。本文将尝试基于心理距离学说的相关理论,以一种动静态相结合的视角对语码转换动因加以分析。

基于心理距离理论的语码转换动因解析论文

  一、心理距离学说相关理论

  “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 这一概念由瑞士心理语言学家Edward Bullough提出,起初是作为美学领域一种解释美感的原理。Bullough认为,美感的产生,来自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Bullough,1912∶95)。所谓心理距离,是指社会交流强度的度量标准,是设喻者对本体怀有的善意或恶意的感情,通俗地讲,就是心理上感觉对象和自身关系的远近(吴春相,金基石,2008∶63)。具体到语言交际研究中,心理距离就是交际者与交际对象关系的远近亲疏。交际者可从多种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阐述,受双方不同的心理距离影响,交际者会运用不同的言语进行交际,交际对象则在不同言语的指引下,与交际者共同构建一个心理空间,并最终完成交际(柳玉刚,2007∶173)。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爱”与“恨”,因此可以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作为心理距离的两极,同时在二者中间增加一个称为“中性”的情感临界状态,以此将心理距离通过可认知的度量呈现,具体如下:在语言交际中,通常我们只考察正向的心理距离,即“中性”到“爱”的度量,而不考虑负向的心理距离。因此,交际中的心理距离最远为中性,交际双方接近于陌生人的状态,而最近为爱,交际双方一般为亲人或挚友。吴春相与金基石(2008∶64)认为,影响交际中的心理距离的因素有多种,概括地说可从社会关系和交际双方人数两个角度加以梳理。社会关系属于客观实在,社会关系远近不同,投射到心理层面,导致心理距离的不同;针对交际人数,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如时间、地点)一致的情况下,交际者面对单一交际对象时,心理距离最近,随着交际对象数量增多,心理距离拉大。虽然我们无法量化面对不同数量的交际对象时,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的具体数值,但可以把握一个总体趋势,即交际对象越少,心理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从上述心理距离的度量和影响因素来看,心理距离既具有相对静止的特性,又保持着动态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既与客观影响因素有关,又与交际者的主观心理因素相关联。因此,对于心理距离与语码转换使用动因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从动静态两种影响进行研究。

  二、静态视角下心理距离对语码转换使用动因的影响

  语码转换的动因研究一直是语码转换研究范畴内的一项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者发现,交际者在使用语码转换时,往往带有明确的动机性或目的性。以笔者学习生活过的辽宁大连旅顺大学城为例,这里云集着来自多国、操多种语言的外国留学生及外籍教师,使旅顺大学城成为一个多语环境。观察发现,以大学城内法语母语人群为例,他们在与其他母语的人群交际时,会频繁使用语码转换现象。笔者对该人群的交际实录进行采集,下文分析中选用的例子均来自此部分交际实录。

  这种语码转换现象频发的状态究其原因,与所处的多语交际环境密不可分,换言之,与该多语环境下的多种语境因素密切相关。根据Verschueren(1999)的分析,语境因素可划分为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因素三类。从交际者的心理距离角度而言,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两种因素,营造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距离,心理因素则导致心理距离具有变化趋势。因此我们首先从静态视角,看前两种因素对语码转换动因带来的影响。

  (一) 基于语言现实的心理距离差异对语码转换动因的影响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语言现实与语码转换的使用动因密不可分。在旅顺大学城这样一个多语环境,交际者面对的交际对象从语言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同母语者和非同母语者。从心理距离的度量来说,显然与同母语者的心理距离更近,与非同母语者相对较远。交际者与非同母语者虽然心理距离较远,但基于礼貌原则的考量,双方语言正式、交谈中互相敬重(何自然,冉永平,2009∶92),为了维护对方的面子,交际者会尽可能采用最准确、最清晰的表达方式。受语言和文化差异影响,与非同母语者交际时往往会遇到词汇、术语、文化内容等不便用另一种语言表述之处,此时往往需要使用语码转换,目的是确保表述准确、清晰。

  例如:

  例(1):FR①:Ok...vingtminutes…point…fr…twentyminutes,point,fr... it’s aFrenchwebsite,it’s forFrenchnews,ok?例(1)中法国外教使用法语陈述了一个网址,由于面对的交际对象是法语的初学者,担心造成语义不清,使用英语对该网址进行了更为准确、清晰的陈述,以期消除语义模糊,保证作为交际对象的中国学生能理解话语的语义。按照常理,与非同母语者交际出现语码转换是由于语言差异,那么与同母语者交际不存在语言差异问题,是不是语码转换现象很少出现呢?其实不然,笔者发现,即便是相同母语的交际双方,也会出现为数不少的语码转换现象。同母语人群,心理距离比较贴近,不需要严格遵循礼貌原则,而是以交际效果、省时省力等原则为主。

  例如:

  例(2)FR1:Je suis très occupée…Workshop demain…et lasemaine prochaine…l’examen de 书法…FR2:Super!T’es fort quand même!FR1 在与同胞FR2交谈时主要使用了母语法语,但当涉及“workshop”、“书法”等专门词汇时,说话人直接使用原词叙述,一来使叙述更为省力,二来也不会因为解释不清给对方造成歧义,既保证了交际效果,也贯彻了省力原则。由此看出,语言现实并非语码转换发生的充要条件,交际双方无论母语相同与否,都可能发生语码转换现象。但不同语言现实带来的语码转换具体动因显然不同,母语相同与否,使交际双方心理距离差异明显:相同母语者心理距离较近,遵循省力原则和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不同母语者心理距离较远,为使交际顺利完成,往往违背量准则,却恰恰是对交际中礼貌原则的顺应。

  (二) 基于社会规约的心理距离差异对语码转换动因的影响

  社会规约包括交际双方各自的社会身份带来的规约、双方所处场合的规约等交际各方面的规约,Halliday(1997∶32)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因此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行为潜势”(behavior potential)。但这一潜势不能不受制约,它受制于人们“共同接受的行为规则”,即社会规则。这一社会规则影响着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双方的心理距离。根据社会规约的两个方面,即社会身份和交际场合,我们对旅顺大学城的法语母语人群进行分析,其身份主要呈现出三种状态:教师、学生和友人,所处的交际场合同样分为三类:课堂场合、日常活动场合(指最自由放松的课外活动,如朋友聚会、咖啡馆闲聊等)和有组织的活动场合(指有明确主题或规则的'课外活动,如参加法语角、担任法语演讲比赛的评委等)。法语母语人群的不同身份和其所处的不同交际场合呈现出对应状态。如教师和学生身份主要对应课堂场合,而友人身份对应两种课外活动场合。

  从心理距离的大小来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遵循课堂规约,而友人身份对应了全部两种课外交际场合,因此心理距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交际场合。课堂场合的心理距离趋近于中性,受规约的影响最大,日常活动场合最为放松,心理距离趋近于“爱”,受规约影响最小,有组织的活动场合居于其他两种场合之间。我们可以用心理距离的度量图示直观反映这一情况:由此可见,不同的交际场合有着不同的规约,同时也带来了交际双方不同的心理距离,按照心理上的亲疏关系,可将语码转换分为“亲密型”和“象征型”(赵一农,2012∶83-84)。前者更多是跟心理距离较近的“圈内成员”,即关系亲密的交际对象交谈时使用,这种语码转换出现时,话语十分流畅,两种语言的融合程度较高,使用语码转换的动因完全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畅完成。

  三、动态视角下心理距离对语码转换

  使用动因的影响上文提到,心理因素可导致心理距离具有变化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交际中的说话者存在着改变与受话者关系的趋势和意图,交际者会通过包括语码转换在内的某些手段,试图拉近或疏远与交际对象的心理距离。据此,Giles与Smith(1979)提出了“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并将人们在交谈过程中通过语码转换亲近对方或疏远对方的现象称为“语言靠拢”(Convergence)和“语言偏离”(Divergence),前者目的在于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而后者试图拉大心理距离。

  语言靠拢又称“语言趋同”,反映的是赞同或讨好受话者的心理,试图缩小交际双方心理距离。说话者的趋同心理越强烈,使用的语言向双方靠拢的倾向性越强。在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者的交际中,基于语言靠拢这一心理因素,有两种具体的心理动机。一方面,法语母语者在不流行他的母语的社会环境中,强烈地感受到要用自己的母语法语进行交流。Py(1997∶495-498)表示,使用某一语言的社会集团对自己的母语都有强烈的感情,尤其是在母语并不流行的社会环境中,当两个拥有同样母语的人相遇,会表现出强烈地使用母语进行交际的意愿,以此急切地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受此影响,该语言集团的成员即便掌握其他语言,也认为只有母语才能表达情感或真实意图。

  例如:

  例(4)XT1:OK,look!It’s easy!FR1:Let me…FR1:Non!Non!C’est…Ican’t,Ijustcan’t…Pierre,tupeux?FR2:Non,merci…例(4)中FR1在与母语非法语的XT1交流时使用英语,而与母语同为法语的FR2交流时则选择了法语,FR1也使用法语回应,可见,即便是在与其他人交际过程中,如果涉及母语同为法语的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通常也会选择母语法语进行交际。另一方面,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可向交际对象的语码靠拢,表示自己的亲合(affiliation),在两人之间建立共聚量(solidarity),拉近心理距离,以此减少在达到目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Py,1997∶499)。

  例如:

  例(5):XT2:我来晚了,累死我了!XT1:我们也刚坐下没一会儿。FR:你好!XT2:你好!啊不是,那个……Bonsoir,mademoiselle...Jem’appelleSophie...etjesuistrèscontentedefairevotreconnaissance.FR:Bonsoir et enchantée!例(5)中FR根据交际对象XT2的语言选择,先后使用中文和法语进行交际,向听话者的语言靠拢,同时由于XT2是中途加入交际,对其语言选择进行顺应性趋同,也有利于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使交际顺利推进。语言偏离的内部动因源于说话者的临场心理,即临时改变双方固有心理距离的趋势,每次说话者做出语码转换的选择,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偏离(Py,1997∶501)。偏离可以使谈话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也可以使之疏远。基于此,前一种语码转换被称为趋近偏离,后一种则被称为增距偏离。例如在市场上,卖货一方在向说不同方言的顾客进行推销时,对自己习惯的语言进行偏离,是为了讨好顾客,以拉近双方的距离,既保证交际的完成,也希望能保证交易的完成。从顾客方面来说,选择与销售方相同的语言,有时是为了扫除交流中的障碍和隔阂,使交际得以顺利实现,便于进行讨价还价等交易过程中的行动。在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者需要面对与其他母语群体进行交际的情形,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法语母语群体需要改变原有的语言选择,做出趋近偏离。以上我们从动态视角出发,对心理距离改变趋势影响下的语码转换使用动因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心理距离的改变趋势是交际者主观上做出的,通过使用语码转换途径对于交际双方的关系进行调节。此时,心理距离的改变成为语码转换使用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将心理距离学说的基本理论与语码转换的动因研究结合,我们发现交际中双方的心理距离由于语言、社会等因素呈现不同的度量,这也成为语码转换使用动因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交际者在交际中通常伴有改变固有心理距离的趋势和意图,其改变心理距离的手段就包括语码转换。因此,心理距离和语码转换的使用可谓互有影响,心理距离可以导致语码转换使用动因的多样性,同时心理距离的改变也会成为语码转换的动因。需要说明的是,对选取研究对象为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人群,研究素材为其交际实录的录音,无法有效把握交际对象数量带来的影响,本文并未涉及这一因素,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任务。于影响心理距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交际对象数量,鉴于本文选取研究对象为旅顺大学城法语母语人群,研究素材为其交际实录的录音,无法有效把握交际对象数量带来的影响,本文并未涉及这一因素,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