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

时间:2021-06-12 12:34:43 论文 我要投稿

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大学人”的精神,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建也与“大学人”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承担“大学人”角色的是大学领导者、大学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大学领导者是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大学教职员工是大学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和辐射者。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共同创造的,但同时又是社会所体认的,是大学与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精神;实质;大学人;角色担当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市场经济、世俗文化与功利主义等多重冲击下的大学精神日渐式微。如何理解大学精神,从而重建大学精神,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话题。

  一、大学精神的实质及重建大学精神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大学精神?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一般从两个角度来界定大学精神。一种是从大学“个性”的角度来认识,认为大学精神是指“整个大学校园共同在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等整体精神面貌,是一所大学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该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大学理念在实践中的逐步完善和升华,进而在自身办学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积淀。”另外一种是从大学“共性”的角度来认识,认为“大学精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源性精神或称主体性精神,一类是为实现和表达本源性精神而需要具备的保障性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科学是大学的本源性精神;怀疑批判的精神、兼容并包的精神、相对独立的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属于保障性的精神。”

  个性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独立品格的创造;共性的大学精神是每一所大学坚守“民族精神堡垒”的底线。大学精神是感受得到、体会得到,但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一种存在。它不是现实大学的外在的有形的物质形态,它以无形的方式彰显于这所大学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和这所大学所有人的精神面貌上。正如《大学精神档案》在论述哈佛精神时指出:“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见的哈佛,她在她更富于真、善、美追求的灵魂中,在她无数独立而又常常非常孤独的儿女们身上。”的确,大学精神的理解无论是从个性的角度还是共性的角度理解都离不开创造、继承和发展这种大学精神的“大学人”。因此,说到底,大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大学人”的精神,是大学人主体素质的建设,特别是大学人“人文精神”素质的建设。

  当下,人们感叹大学精神的缺失,实质上是“大学人”精神的缺失。人的本质固然有对优秀精神成果坚守的义务和责任,但同时,人是活在历史中的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局限。尤其在如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人”在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漩涡中受到世俗文化、功利主义等影响,其精神面临着异化与蜕变。可以说,当今大学精神的失落实际上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更是科学精神的失落。

  历史上,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学院”还是西方的真正意义上“大学”,都曾孕育过人文精神的优良传统,然而在现代社会却遭遇到工具理性主义文化的围剿。工具理性对现实大学教育的征服与统治不仅让大学的人文精神急剧退位,同时也让科学精神本身受到挑战。正如金耀基所指出的:“大学今天最流行的形象,不再是‘保护珍稀物种塔’,而是‘服务站’——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学已非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了。”受到工具理性主义控制的大学何谈大学精神?

  既然,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大学人的精神,那么,重建大学精神的关键因素在于“大学人”精神的重建。人作为历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不仅受限于历史,同时也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关照历史和创造历史。大学人只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清醒的认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将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科学教育)重新整合,形成所谓的“科学人文主义”才可能跳出当前大学受困于工具理性的局限,从而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重建大学精神。“科学人文主义”的核心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践目标的手段。”

  大学人应该在“科学人文主义”的视域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构建自己的精神,进而构建大学精神。

  二、大学领导者: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与创造者

  中国的现代大学教育走过百年的历程。纵观这百年中留下鲜明印记的具有大学精神的高校,无不与这所高校的领导者密切相关。如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竺可桢之于浙大、张伯苓之于南开、马相伯之于复旦……正如章开沅在其著作《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的序言中所说:“在百余年中国新式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一大批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先驱者。他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奠基与成长作出了无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些先驱者的功绩。特别是其中那些办学有成就的著名校长,他们和他们所辛苦经营的著名大学乃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块块丰碑。他们教育思想的丰富精粹、办学理念的卓越高远以及实践业绩的泽惠后世,至今仍然受到中外学者的肯定与尊重。”的确,仔细考察这些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足迹的大学校长们,人们发现,他们无论是曾经留学欧美,还是固守本土文化,他们在精神深处无不坚守着人文精神的`理想,都是有担当的人文知识分子。“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怀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感,勇敢地担负起振兴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确立为教育宗旨。”

  他们不仅以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德性取向”作为立校的根基,同时也以西方大学鲜明的“知识取向”作为育人的根本。“中国大学的拓荒者通过中西汇通和中国传统大学精神的创造性转换,铸就了中国大学时代精神和先进办学理念的历程。无论他们是思想家型、管理者型还是学者型大学校长,他们一方面借鉴西方大学的先进理念,一方面尊重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兼及大学的‘知识取向’和‘德性取向’;他们所求所办的是‘新式大学’,但是‘中国的大学’。即便执掌教会大学,他们也能紧密结合中国人民的需要,为中国的民生服务。”这才是大学领导者该有的风范,不媚权,不媚俗,在国运不济、局势动荡的年代依然让大学高蹈着精神之舞,直到今天,这些高校保留下来的大学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然而遗憾的是,今天的大学领导者有几人能够与这些先驱比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今天大学领导者的素养有关。科技知识分子成为了时代的宠儿,而人文知识分子则逐渐失去了话语权,退守到社会的边缘和大学的底层。与此相应的是技术(工具)理性对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完全征服,自我中心主义、人类自大思想蔓延,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泛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全面对抗关系的形成;理想消失,真诚逃亡,和谐不再,敬畏与尊重无影无踪……”

  今天,大学精神构建的关键在于大学领导者的精神转变。只有大学的领导者信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才能在高校真正的生根。因此,这就需要大学的领导者们有破釜沉舟、不畏艰难前行的决心。如:打破现有大学量化考核的指标,根除工具理性的束缚;选择更多的人文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将大学精神物质化、制度化、行为化和课程化,全面推动大学精神的建设。

  三、大学教职员工:大学精神构建中的传播者与实践者

  从根本上讲,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与实践者,他们是大学精神的策源地。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缺乏怀有“科学人文主义”理想的教师队伍,校园再漂亮,大学精神的口号再响亮,也无法真真地将大学精神传递给学生。医生一时的疏忽,可能伤害一个病人;而教师的一时疏忽,影响的可能是一群人。

  梅贻琦早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在大学教育的框架内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就当前的中国大学而言,教职员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类是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一类是为学生基本生活提供服务的教辅工作人员。

  大学教师在大学精神构建的过程中该具有怎样的担当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应该首先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追求真理,忠于真理,不盲从、不符合、不武断、不专横。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的理念,以逻辑推理的理性精神和反复实践的求真精神作为教学科研的准则;其次,具有自省忧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的存在与价值为内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存在,强调人生的意义,对人类文化的精华和核心价值给予根本体现的一种精神,其终极目的是促使个体得到自我的完善,成就完美的人格。”教师只有具有这样的人文精神,才可能关注自身和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从教育的本质“人的完成”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三,具有敢说敢做的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说,不妨同行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教师只有思想自由才可能突破思想的禁区,才能在争鸣中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学术自由才能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才能打破学术霸权的垄断,使学术真正发挥应有的力量;教师只有言论自由,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才能敢说真话,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追求真理。第四,具备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可能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使创新成为学习的主导,改变原本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学习的弊端,从而让学生在勇于创新中自主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

  四、大学生:大学精神构建中的继承者与辐射者

  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学习者,但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与延续者。在“大学人”的组成当中,学生是最具有可塑性与传播性的。学生的可塑性在于他身在大学环境中,大学精神以一种无形的方式熏陶着他们的身心,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对世界的关注。随着一届届学生走进工作岗位,走进社会,他们身上所承载着大学精神就会以辐射的方式影响着周围其他的人。由此,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就在这不经意之间获得了传承。正如研究者所说“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进一步说,在大学精神陶冶之下进入社会的学生必然比工具理性主义教育下走进社会的学生更有优势和影响力。而社会对一所大学精神的认同才是这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最好彰显。换句话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被社会认知、把握并颂扬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眼中这所大学活的灵魂。

  因此,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担当的责任有:首先,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培养人文精神。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抱负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和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让自己无论在言谈举止还是行动中都显示出是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要懂得自省,但更要以悲悯之心关注世界。其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让科学思想成为生活工作的指导思想。不为权力和利益左右,坚持真理。在工作中要养成“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只唯实”的态度和作风。第三,培养不被束缚的自由精神。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要养成学习自由、批判自由、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习惯。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囿于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向书本和权威质疑。第四,培养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盲从,不重复别人,不人云亦云,将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注重个体的发展,敢于面对创造中的失败,从失败中寻找经验,使自己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只有大学生在精神上是独立的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也才能不是“文凭加工厂”。

  对于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学校赋予他的和他自己学习到的大学精神必然会与社会的要求相碰撞,相融合。这种碰撞和融合是一个新的学习的过程。大学精神在这样的碰撞和融合中被延续着,发展着。而社会也因建设者身上承载的大学精神提供的滋养而获得全新的改变,大学依然起着引领社会精神潮流的天然使命。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的实质其实是大学人的精神。大学精神在流变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消解,但同时也可能超越时代被重新构建。而构建大学精神的关键就是构建“大学人”的精神。只有大学人真正信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才会被确立,并被发扬。说到底,大学精神的失落或者构建都是“人”起了关键的作用。作为“大学人”,最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反思,而不能完全责怪社会的变迁。

《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相关文章:

做勇于担当的大学人美文07-10

试析影视动画角色动作设计论文04-21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建论文06-19

大学人生感悟论文03-24

担当精神的名言警句02-08

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思考论文06-21

走出西方重建基础论文07-01

树立诚信品质担当社会责任大学论文06-14

角色扮演下精神科护理学的论文06-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大学人”的精神,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建也与“大学人”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承担“大学人”角色的是大学领导者、大学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大学领导者是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大学教职员工是大学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和辐射者。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共同创造的,但同时又是社会所体认的,是大学与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试析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大学人的角色担当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精神;实质;大学人;角色担当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髓与核心,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市场经济、世俗文化与功利主义等多重冲击下的大学精神日渐式微。如何理解大学精神,从而重建大学精神,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话题。

  一、大学精神的实质及重建大学精神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大学精神?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一般从两个角度来界定大学精神。一种是从大学“个性”的角度来认识,认为大学精神是指“整个大学校园共同在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等整体精神面貌,是一所大学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该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大学理念在实践中的逐步完善和升华,进而在自身办学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积淀。”另外一种是从大学“共性”的角度来认识,认为“大学精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源性精神或称主体性精神,一类是为实现和表达本源性精神而需要具备的保障性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科学是大学的本源性精神;怀疑批判的精神、兼容并包的精神、相对独立的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属于保障性的精神。”

  个性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独立品格的创造;共性的大学精神是每一所大学坚守“民族精神堡垒”的底线。大学精神是感受得到、体会得到,但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一种存在。它不是现实大学的外在的有形的物质形态,它以无形的方式彰显于这所大学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和这所大学所有人的精神面貌上。正如《大学精神档案》在论述哈佛精神时指出:“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见的哈佛,她在她更富于真、善、美追求的灵魂中,在她无数独立而又常常非常孤独的儿女们身上。”的确,大学精神的理解无论是从个性的角度还是共性的角度理解都离不开创造、继承和发展这种大学精神的“大学人”。因此,说到底,大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大学人”的精神,是大学人主体素质的建设,特别是大学人“人文精神”素质的建设。

  当下,人们感叹大学精神的缺失,实质上是“大学人”精神的缺失。人的本质固然有对优秀精神成果坚守的义务和责任,但同时,人是活在历史中的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局限。尤其在如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人”在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漩涡中受到世俗文化、功利主义等影响,其精神面临着异化与蜕变。可以说,当今大学精神的失落实际上不仅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更是科学精神的失落。

  历史上,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学院”还是西方的真正意义上“大学”,都曾孕育过人文精神的优良传统,然而在现代社会却遭遇到工具理性主义文化的围剿。工具理性对现实大学教育的征服与统治不仅让大学的人文精神急剧退位,同时也让科学精神本身受到挑战。正如金耀基所指出的:“大学今天最流行的形象,不再是‘保护珍稀物种塔’,而是‘服务站’——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的大学已非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了。”受到工具理性主义控制的大学何谈大学精神?

  既然,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大学人的精神,那么,重建大学精神的关键因素在于“大学人”精神的重建。人作为历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不仅受限于历史,同时也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关照历史和创造历史。大学人只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清醒的认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将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科学教育)重新整合,形成所谓的“科学人文主义”才可能跳出当前大学受困于工具理性的局限,从而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重建大学精神。“科学人文主义”的核心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践目标的手段。”

  大学人应该在“科学人文主义”的视域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构建自己的精神,进而构建大学精神。

  二、大学领导者:大学精神构建的倡导者与创造者

  中国的现代大学教育走过百年的历程。纵观这百年中留下鲜明印记的具有大学精神的高校,无不与这所高校的领导者密切相关。如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竺可桢之于浙大、张伯苓之于南开、马相伯之于复旦……正如章开沅在其著作《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的序言中所说:“在百余年中国新式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一大批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先驱者。他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奠基与成长作出了无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些先驱者的功绩。特别是其中那些办学有成就的著名校长,他们和他们所辛苦经营的著名大学乃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块块丰碑。他们教育思想的丰富精粹、办学理念的卓越高远以及实践业绩的泽惠后世,至今仍然受到中外学者的肯定与尊重。”的确,仔细考察这些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足迹的大学校长们,人们发现,他们无论是曾经留学欧美,还是固守本土文化,他们在精神深处无不坚守着人文精神的`理想,都是有担当的人文知识分子。“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怀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感,勇敢地担负起振兴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确立为教育宗旨。”

  他们不仅以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德性取向”作为立校的根基,同时也以西方大学鲜明的“知识取向”作为育人的根本。“中国大学的拓荒者通过中西汇通和中国传统大学精神的创造性转换,铸就了中国大学时代精神和先进办学理念的历程。无论他们是思想家型、管理者型还是学者型大学校长,他们一方面借鉴西方大学的先进理念,一方面尊重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兼及大学的‘知识取向’和‘德性取向’;他们所求所办的是‘新式大学’,但是‘中国的大学’。即便执掌教会大学,他们也能紧密结合中国人民的需要,为中国的民生服务。”这才是大学领导者该有的风范,不媚权,不媚俗,在国运不济、局势动荡的年代依然让大学高蹈着精神之舞,直到今天,这些高校保留下来的大学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然而遗憾的是,今天的大学领导者有几人能够与这些先驱比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今天大学领导者的素养有关。科技知识分子成为了时代的宠儿,而人文知识分子则逐渐失去了话语权,退守到社会的边缘和大学的底层。与此相应的是技术(工具)理性对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完全征服,自我中心主义、人类自大思想蔓延,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泛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全面对抗关系的形成;理想消失,真诚逃亡,和谐不再,敬畏与尊重无影无踪……”

  今天,大学精神构建的关键在于大学领导者的精神转变。只有大学的领导者信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才能在高校真正的生根。因此,这就需要大学的领导者们有破釜沉舟、不畏艰难前行的决心。如:打破现有大学量化考核的指标,根除工具理性的束缚;选择更多的人文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将大学精神物质化、制度化、行为化和课程化,全面推动大学精神的建设。

  三、大学教职员工:大学精神构建中的传播者与实践者

  从根本上讲,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与实践者,他们是大学精神的策源地。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缺乏怀有“科学人文主义”理想的教师队伍,校园再漂亮,大学精神的口号再响亮,也无法真真地将大学精神传递给学生。医生一时的疏忽,可能伤害一个病人;而教师的一时疏忽,影响的可能是一群人。

  梅贻琦早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在大学教育的框架内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就当前的中国大学而言,教职员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类是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教师;一类是为学生基本生活提供服务的教辅工作人员。

  大学教师在大学精神构建的过程中该具有怎样的担当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应该首先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追求真理,忠于真理,不盲从、不符合、不武断、不专横。就是《中庸》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的理念,以逻辑推理的理性精神和反复实践的求真精神作为教学科研的准则;其次,具有自省忧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的存在与价值为内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存在,强调人生的意义,对人类文化的精华和核心价值给予根本体现的一种精神,其终极目的是促使个体得到自我的完善,成就完美的人格。”教师只有具有这样的人文精神,才可能关注自身和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从教育的本质“人的完成”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三,具有敢说敢做的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以思想自由为原则。”“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说,不妨同行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教师只有思想自由才可能突破思想的禁区,才能在争鸣中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学术自由才能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才能打破学术霸权的垄断,使学术真正发挥应有的力量;教师只有言论自由,在不违背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才能敢说真话,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追求真理。第四,具备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可能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使创新成为学习的主导,改变原本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学习的弊端,从而让学生在勇于创新中自主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

  四、大学生:大学精神构建中的继承者与辐射者

  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学习者,但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与延续者。在“大学人”的组成当中,学生是最具有可塑性与传播性的。学生的可塑性在于他身在大学环境中,大学精神以一种无形的方式熏陶着他们的身心,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对世界的关注。随着一届届学生走进工作岗位,走进社会,他们身上所承载着大学精神就会以辐射的方式影响着周围其他的人。由此,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就在这不经意之间获得了传承。正如研究者所说“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进一步说,在大学精神陶冶之下进入社会的学生必然比工具理性主义教育下走进社会的学生更有优势和影响力。而社会对一所大学精神的认同才是这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最好彰显。换句话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被社会认知、把握并颂扬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眼中这所大学活的灵魂。

  因此,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担当的责任有:首先,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培养人文精神。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抱负的人、有责任感的人和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让自己无论在言谈举止还是行动中都显示出是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要懂得自省,但更要以悲悯之心关注世界。其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让科学思想成为生活工作的指导思想。不为权力和利益左右,坚持真理。在工作中要养成“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只唯实”的态度和作风。第三,培养不被束缚的自由精神。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要养成学习自由、批判自由、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习惯。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囿于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向书本和权威质疑。第四,培养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盲从,不重复别人,不人云亦云,将自己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注重个体的发展,敢于面对创造中的失败,从失败中寻找经验,使自己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只有大学生在精神上是独立的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也才能不是“文凭加工厂”。

  对于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学校赋予他的和他自己学习到的大学精神必然会与社会的要求相碰撞,相融合。这种碰撞和融合是一个新的学习的过程。大学精神在这样的碰撞和融合中被延续着,发展着。而社会也因建设者身上承载的大学精神提供的滋养而获得全新的改变,大学依然起着引领社会精神潮流的天然使命。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的实质其实是大学人的精神。大学精神在流变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消解,但同时也可能超越时代被重新构建。而构建大学精神的关键就是构建“大学人”的精神。只有大学人真正信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才会被确立,并被发扬。说到底,大学精神的失落或者构建都是“人”起了关键的作用。作为“大学人”,最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反思,而不能完全责怪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