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一、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的绿色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建筑的设计程度仍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设计仍在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总量仍较小。其实,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是可以同为一体的,但现实是,由于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之间的交叉部分比例较小,在保障性住房中,只有约3%-5%的部分为绿色建筑,其余保障性住房仍属于传统建筑。鉴于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越来越不平衡,建筑行业成为经济领域中能耗最大的行业的背景下,保障性住房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但扩大其中绿色建筑的比例,甚至保障性住房规模能够全面实现绿色建筑。
二、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种双重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保障性住房的特点,同时也应该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本文将以北京某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案例为基准来探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项目介绍及项目技术运用:该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项目为北京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住房项目,主要受用群体为入京务工的外来人员及北京高校毕业留京的大学生。该项目是北京第二个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整体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楼层设计高度为15层,主要房型为80-100平方米的小户型。在该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充分利用好太阳光等自然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这些设计原则同时也是所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利用好太阳能的被动节能技术的运用。在房屋朝向的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太阳光,确保每户两到三间居住空间朝南,尤以卧室、客厅为主。在餐厅的设计中,要将餐厅与客厅连接在一起,并利用好南北通风的便利,建筑体形的凹凸变化及高低错落可保证充足的日照通风,同时形成建筑自遮阳。在外墙结构的设计中要采用保温隔热的材料,同时做好门窗等封闭式处理,确保屋内热量流失度较小。其次,照明、水管等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在屋内相关设备,照明灯具、屋内器具、排水管道等设计中,要采用质量较好的环保材料。在楼道灯的设计中,要采用感应灯,以有效节省电源的消耗。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通过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设计来充分实现集约化利用。最后,通过采用循环性施工材料来实现节约设计。在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设计中,特别是外墙材料的选用上,要选择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材料,这种施工材料既能够提升施工的效率和速度,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保障建筑设计的安全,确保一定的抗震等级。
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能够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节能环保性能,同时还可以确保项目施工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
1、保护项目施工区域的生态平衡
在保障性绿色建筑设计中,首先应该对项目施工区域进行科学详细的考察,以确保设计人员熟知施工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而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本着环保低碳的原则来进行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的场地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场地设计和景观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土建施工不会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会破坏当地的水文地理。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雨水防护处理,及时开挖导水槽,便于降水或积水能够顺畅地流入附近河流,或者地下水中,有效避免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同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着重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周边的绿地面积,为人们居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休闲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热岛效应。
2、保障建筑物合理的朝向及间距
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充分地利用好太阳能资源,在建筑物的朝向及间距设计上要保障科学合理。首先是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的朝向要保障南北通透,尤其要保障建筑物能够在冬季时间,保障屋内较长的阳光直射。其次是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要同太阳的直射角相符合,确保建筑物中最低一层同样能够享受到阳光。最后,在建筑物内部功能设计时,要合理分析建筑物不同内部结构的功能,如果该结构无需阳光,那么可以将该居室设计到建筑物内部的北面。
3、在建筑设计中要全面采用节能技术
在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节能设计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在建筑物电源设计中,要尽可能的采用太阳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通过合理开发地热能来减少建筑物热能的消耗,减少建筑物空调的使用。此外,在建筑物内墙、外墙及门窗等设计中,要采用科学环保的节能材料,墙体材料要选择阻热效果较好的材料,门窗设计要尽可能地封闭,避免室内温度的流失。总结保障性住房是政策性住房,是未来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走向,在保障性住房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能够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节能环保性,能够实现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二篇: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1、绿色环保理念
1.1概述
绿色环保理念在不同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阐述,在建筑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其中需要抓住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设计原则,再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该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分为两点:第一,对建筑资源有效利用。例如,在自然中的建筑周围会有很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而绿色环保理念是要将这些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利用,在环保的基础上,达到资源的节约与循环使用。其中,太阳能与风能就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环节设计合理;第二,建筑设计需要与自然融合,在自然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融于自然,并且回归自然,例如将自然中的美丽风光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充分营造建筑设计与自然空间整体融合的景象,促进建筑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1.2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
1.2.1以人为本。以人文本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延伸。建筑设计的发展不能离开人对环境的主观诉求,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充分尊重人的权利。而在绿色理念倡导下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风格,建立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1.2.2减少污染。建筑工程在建设初期对于环境的污染不能避免,那么基于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应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建筑中原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等。设计人员应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充分考虑。
1.2.3能源节约。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因此,建筑设计节能是绿色环保理念与之融合的关键,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规划,在发展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化。
2、实际设计应用
2.1节能方面
绿色环保建筑设计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采光、室内光照环境以及水源利用三方面。建筑设计需要对气候条件进行考虑,气候条件影响着建筑设计的采光、采暖以及自然风向等诸多环境因素。建筑的主体朝向对采光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光照等条件,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设计。好的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增加冬季的取暖,避免寒冷气流冲击;而建筑设计的采光效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合理设计光线入射面,减少电能消耗比例,从而改善室内环境;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水源利用设计,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建筑设计绿色环保的体现。例如,水龙头的设计采用节水型过滤器具,与卫生间以及花园浇水建立循环水利用方式。人们生活中的热水供尽量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2.2材料方面
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首先在建筑选材上应该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并且要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生产出众多类型的建筑环保材料。建筑材料市场上的环保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砂石、石膏、原木材等,这些材料的特征就是基本无毒无害,成本较低;第二,纤维板、大芯板等,这些材料都是排放比较低,无毒材料,这些材料经过一定的工业加工,在生产中对有害物质进行化工堆积以及释放,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建筑选材中的重要材料。
2.3自然用地以及自然资源
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融合,对于建筑工程用地来说较为复杂,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节地设计是新时期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建筑中的设备、帐篷以及建筑用料都会占据一部分土地面积,这些都需要被考虑其中,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减少土地的死角,并提高土地使用率。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兼顾周围环境,并尽最大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扩散。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太阳能是最佳利用对象,在建筑中引入光热转换装置,实现太阳能小区,例如,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利用硅电池光照释放电子的物理现象,从而实现光电转换。除了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外,还应该对风能进行合理利用,在小区内安放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紧急情况为住户提供用电。
2.4电气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增加电气设计是节能环保的具体体现,设计者应该明确建筑物是核心的供电系统,因此,在设计时减少对无用的线路铺设,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使用,在建筑灯具的选择方面,需要注重节能、光通感率高其反射系数高的灯具,并附带节能控制开关等。在实际设计中,工作人员应对新型节能设备的引用,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范,对实际应用做好详细规划,在细节上将节能环保理念落实。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发展,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将人的需求与自然相结合,并充分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分别是建筑节能、建筑材料选择、建筑用地以及电气方面。
第三篇:浅议绿色建筑设计
一、绿色建筑概念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之于“绿色建筑”,不仅仅指如屋顶花园或立体绿化等一般意义上的具体措施,更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绿色建筑还被称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三大要素
绿色建筑的三大要素是节能、环保、适用。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与各种资源,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并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在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绿色建筑兼具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绿色建筑,基于当地的客观状况,因地制宜地运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地降低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的使用;普通采用保温性能较好围护材料,减少室内的热量损耗,从而能够降低采暖制冷耗能。同时,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新能源利用,建筑运行过程中减少了煤炭、电能、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及酸雨的形成,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绿色建筑能够提高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与舒适度,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活动空间,抑制室内健康问题的发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环境理念,从而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绿色建筑与气候
现代科技造福人类生活,机械空调被用来调节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这种违背气候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会产生大量的经济和能源消耗,加重生态环境污染,使居住者与自然环境隔绝。绿色建筑设计根据气候条件和人体舒适度要求,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进行系统地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中的新兴概念,它的意义会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逐步充实。现在,很多国家已很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已渗入了绿色建筑的思想,建筑师们正在努力引领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模式。
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世界各国评价体系
近十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开发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英国的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美国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加拿大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法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ESCALE)、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等。在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英国的BREEAM和美国的LEED开发较早,影响也较为广泛。GBTOOL能适用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将其作为国际标准来使用。德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无论是完善程度还是影响力都不及以上几个。日本的CASBEE虽然开发较晚,但却是亚洲国家开发的收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中国绿色建筑运动相对国际来说要晚15-20年。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协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个层次构成。国家级标准对全国的建设都具有约束力,影响面广,但受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等因素的制约,标准的编制特征倾向于一种原则性的粗犷要求,相比国家标准,行业协会的标准,没有那么权威的推动力,但是行业标准是结合具体的工程总结归纳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适用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推动市场和指导企业是很有利的;地方标准是贯彻国家标准的重要一环,将国家标准的原则性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具有地方针对性、建筑类型针对性的细则,从而有利于发挥国家标准的作用,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别,地方标准编制水平参差不齐。
三、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合理布置建筑布局
绿色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和设备节能的综合,初期的建筑设计为用能设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减少建筑能耗负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确定后,建筑节能主要依赖建筑布局来减少建筑的耗能。
2)有效控制室内环境
昼光照明通过一定方式将太阳光引入室内,通过有效地分配,提高室内的光感,给人带来舒适感,适合广泛用于绿色建筑中。
2、建筑节能设计因素
1)体形系数
建筑的体形系数是指建筑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与建筑包围面积的比值。体型越复杂,传热面积越大,其耗能也越大。但是并不是体型系数越小的越好,需要存在一个最佳的节能体形系数。矩形建筑的系数与建筑物的层高,体量无关,与天气和建筑平面长宽比有关。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主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外墙起到重要作用,一般使用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在寒冷的地区,一般都采用实心砖岩棉夹芯复合墙体,但是通常达不到节能保温的要求。即使在相同的寒冷条件下,保温层设置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建议保温层设置在外侧,可以起到防止墙体内冷凝水的产生。
3)门窗面积比
在建筑结构中,门窗的保温能力最差,通常门窗的渗透热量占总数的50%左右。因此,保温的薄弱环节是门窗,同时也是最需要节能的重点。
4)建筑位置及朝向
建筑物所获得的热量与该建筑的方位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当太阳角小,房间获得的太阳光线面积就会很大。所以建筑物位置与朝向与节能息息相关。
第四篇: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及其实践
1背景
1.1解析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会
比起人们通常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还能看到绿建更多的内涵:涉及整个建筑的全部生命周期,不仅是减少污染也包括对能源、土地、水资源和材料的节省。可以认为,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代绿颜色的建筑,它代表的是一种设计的态度和未来趋势,它不仅是人们创造友好环境的意愿表达,更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未来的生活也能保持舒适度的强烈渴望。
1.2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是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危机的大难题,人们不得不调整已有的生产方式来应对这一危机,于是出现了产业技术生态化的趋势,而作为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产业自然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能耗大国,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与处在相似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相比高出其3倍,而这其中,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到了50%。所以说,重新审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是建筑从业者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1.3我国绿色建筑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有部分项目已经处在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大部分只能接近西欧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且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偏离,导致大部分人对绿色建筑产生很多误会,绿色建筑也成了“高技术、高成本、不实用”的代名词。
1.4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等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与之相对应的方针政策和文件。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比如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等等表明了我国进行绿色建筑发展的决心,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巨大。
2深圳地区气候分析
2.1基于典型年气象数据下的深圳气候分析
深圳位于祖国的南疆,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本文研究的气象数据来自于广州气象台提供的典型气象(设计典型)年逐时参数报表。分析出深圳地区春秋气温适中;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一般为10℃~13℃;夏长冬暖。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d,平均年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h。建筑的主要能耗是夏季空调的使用。
2.2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下的深圳气候分析
深圳处于《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的ⅣB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夏热冬暖地区。ⅣB区气候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1)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冬季可不考虑保温。2)开敞通透,自然通风,被动降温。3)避免西晒,宜设遮阳。4)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此外,夏热冬暖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南部,夏季时间较长,气候炎热潮湿,冬季时间短。除此之外深圳地区还处在沿海地带,夏季多有台风和暴雨天气。再由典型年气象数据及其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下的深圳地区气候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夏季的降温。
3深圳地区绿色设计策略研究
要达到降温,在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规划设计
3.1.1通风廊道的应用
通风廊道类似一狭长的通风管道,利用风的流体特性,将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小区,从而使小区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达到降温的目标。通风廊道的布局应该与当地主要风型相对应,深圳地区规划设计通风廊道应该呈东南—西北或者东西走向。
3.1.2绿化和水体的应用
绿化主要起到降低空气温度、遮蔽空间、导风的作用;水体蒸发冷却也可起到降温作用。森林、湖泊、草坪等自然形成的空间与城市道路、广场等人工空间形成了强烈温差,而这便是绿化和水体降温作用的良好表现。绿化以及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规划设计中。在建筑平面设计中也可以适当引入中庭形成微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3.2建筑单体设计
在建筑设计领域,建筑设计的主要运用表现为建筑被动式设计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
3.2.1朝向和体型
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建筑主立面应与夏季主导风向形成夹角。方向夹角为大于0°而小于90°时候,方向夹角越大,通风效果越好;方向夹角为大于90°而小于180°时候,方向夹角越小通风效果越好。方向夹角为0°和180°时,通风效果最差,90°时,通风效果最好。”南向建筑墙面冬季最有利,东、西向墙面夏季最不利,建筑外表面中最大表面应朝南,最小表面应朝东、西方向。
3.2.2外围护结构
1)屋顶。屋顶采用架空屋面、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节能措施,隔离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以此达到降温的效果。2)墙体。遮阳、浅色涂料、外墙增厚、提高通风散热等手段是深圳地区常用的提高墙体热阻性能的方法。其中,东西面以实墙为主,减少开窗洞。在必需开窗开洞的部位如卫生间,设置遮阳构件。在最近几年中,木格栅和金属穿孔板因其能同时满足遮阳和美观的需求,在深圳地区广受欢迎。3)门窗。门窗在外围护结构中占据最大比例的传热量,达到70%以上,外窗可以说是热工性能最弱的环节。这是因为玻璃本身传热温差小,热量大部分能到达玻璃内部,所以遮阳系数小的玻璃,比如隔热节能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等能很好地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
3.2.3建筑平面设计
深圳地区夏季,以平屋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峰值为最高,而不同朝向墙面的辐射强度根据西、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南、北依次降低。因而从节能角度出发,在平面布局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房间适合布置在南面,次要房间可以布置在西向或者东向。合理的平面布局能极大地减少能耗。
3.2.4体型系数
体型系数反映的是建筑外形的复杂程度,而根据建筑外表面越大散热面积越大能耗越多的原理,体型系数也反映了建筑能耗的高低。体型系数越大能耗越高,反之则越低。在建筑常用的几何图形中,正方形、长方形或者这两者组合的体型系数相对较低,在设计初期考虑使用这样的设计方向有利于控制建筑能耗。
3.3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对实现绿色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圳地区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深圳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分布较集中,是进行太阳能应用的最好时段。深圳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设计中宜充分考虑风能的应用。再者,生物质能的应用在深圳地区也已经略有成效。同时,建议强化自然通风方式缩短空调期,延长过渡期。
4深圳地区绿色建筑实践
4.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片区,现为某酒店,南临蛇口工业一路,依傍蛇口海湾,毗邻蛇口港澳客运码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占地面积1513.63m2,总建筑面积为5984.06m2,酒店为80年代现代建筑风格,框架结构,建筑柱网结构为7.2m×7.2m,从5层开始,层层退台。外围护材料为单层深蓝色的玻璃幕墙(单玻),分体空调,机位外露。酒店入口紧邻道路,空间局促;设备房为后期增补,布局凌乱;竖向交通为两部电梯加疏散通道;外临商业街,车流量大,噪声大,灰尘大。本项目决定在保留建筑主体的基础上,采用绿色设计策略,改造成为绿色养老公寓。
4.2绿色建筑实践简析
深圳地区日照强烈,项目南面临街、噪声污染大,结合深圳地区建筑绿色设计策略以及项目具体情况,因此遮阳和隔声成为本设计主要面对的问题。项目为改造设计,考虑上文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得出本次改造设计具体设计手段。传统遮阳板位置固定,且不可调节,不能较好的满足夏季与冬季的遮阳需求。一般建筑隔声处理都没有很好的结合遮阳等外部构建。利用参数化和生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多功能外墙表皮———结合了“追踪式太阳能光电遮阳板”和“分级式降噪吸声板”的综合表皮。
5结语
工业时代的旧发展模式在现在已经逐渐被注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取代,而作为资源消耗巨头的建筑行业走上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也是大势所趋。经过前辈们的努力,现如今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然而目前国内许多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只注重技术的应用,导致了绿色建筑实际上并不低能耗的局面。而在单体设计方面,为了造型而忽略窗墙比、体型系数等导致不得不运用大量昂贵的材料和技术保障建筑达到节能要求,导致绿色建筑造价过高,民众无法承受,推广受阻。因此,有必要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真正的绿色建筑应该如何进行设计才是合理的、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对于设计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上发现更贴合实际的操作点,减少技术的堆砌。绿色建筑将势必会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与常态,文章结合深圳地区的实践案例来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绿色建筑在其他地区的建设与推广提供更多参考。
第五篇:浅析绿色房屋建筑设计
1绿色房屋建筑
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绿色建筑指的是在房屋建筑的使用的周期中,能够充分地减轻资源浪费,起到环境保护的效果,同时给人们的居住提供良好的、健康的使用空间,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存的房屋建筑。根据自然的环境,综合各种不同的学科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建筑进行组织规划工作,使得物质能源可以在房屋建筑内部进行不断的、有效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给你以舒适的居住环境。
2绿色房屋建筑特征
按照生态学中的内容,绿色房屋建筑需要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使得建筑和自然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绿色房屋建筑有这些特征,从房屋建筑和自然二者的关系讲,绿色房屋建筑能够和环境融合,使其参与生态的能量循环环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从能源利用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自身有着节能环保的优势,从材料使用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其使用的属于可再生的或者可降解的环保材料,从房屋设计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大多是开放式的建筑设计,房屋建筑外部和内部使用连通方式,可以自动地进行调节,从废弃物排放方面考虑,绿色房屋建筑可以有效进行资源的循环以及利用,减少排放量或是无排放,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避免环境的污染。
3绿色房屋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绿色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生态原则,就是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做到能源节约,避免能源的浪费。其次,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考虑到人们对于房屋的居住感受,既要做到节能环保,并且不能降低人们居住的舒适性。还有,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够照搬照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例子,对于建筑来说,倘若其分布范围比较广,那么使用太阳能进行节能工作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建筑分布较为紧密,并且楼层较高,那么使用太阳能节能技术则是不恰当的,因此,设计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最后,还需要遵循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做到协调统一,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地进行分析工作,不能只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
4绿色房屋建筑设计要求
4.1能源系统
绿色房屋建筑,对其进行能源方面的设计,应该在建筑节能、常规节能和绿色能源利用等方面加强关注。对于房屋建筑进行节能设计,首先,需要加强建筑结构的隔热保温效果,使其能够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建筑内部利用隔热保温层,能够有效减少建筑产生的能耗。还有,对于常规的能源节约需要给予重视,避免由于出现多种的能源形式,导致能源出现浪费,需要充分的使用绿色能源,并且考虑到具体实际的情况,选择性能高成本低的方案,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的一种,其十分洁净,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现今,在绿色房屋建筑中,通常在三个方面使用太阳能,有太阳能的电池、太阳能的热水器以及太阳能的空调系统。
4.2水环境系统
对于水环境有关系统进行节能设计,需要重视节水设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水环境集成等问题。在绿色房屋建筑进行节水设计时,需要加强对于节水性器具的利用,在进行水资源循环使用时,需要关注雨水的收集利用等。水环境系统需要满足两个要求,在使用的过程中,节水量需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还有水质需要达标。在房屋建筑内部,可以按照使用的途径,安装两套的供水系统。一套系统给居民专门提供饮用水,这个系统需要满足国家饮用水的标准。第二个系统专门给居民提供使用水,可以把洗衣服、洗菜洗澡水和地面雨水、屋面雨水送入蓄水池,经过过滤环节、净化环节、去污环节等,然后送到居民使用的水管中,可以使用于擦地洗车、园区绿化、制造水景、冲洗厕所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水资源。
4.3声光热环境系统
在声环境的系统内部,需要关注如何控制室内外的噪声来源,使房屋建筑的噪声级别能够满足国家有关的标准。光环境的系统内部,需要关注采光问题以及使用节能灯具上,尽量地使用自然光进行内部的采光工作,还要避免出现光污染。热环境的系统内部,需要控制好环境的温度,选择生活热水、空调、采暖三联供热环境技术,还有考虑到各个地方不同的情况,对于地热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房屋的采暖和空调的运行工作。
4.4气环境系统
现今,在我国的房屋建筑设计规划之中,还没有对于住宅的气环境进行具体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国际大环境,绿色房屋建筑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在小区内部,其气环境需要满足国家对于二级标准的要求,在房间内部,应该有效实现自然的通风,确保房屋内部的空气新鲜。尽量使用无污染的材料装饰材料,降低挥发物的排放。
4.5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
在房屋内部,对于垃圾进行收集工作,需要做到完善的处理,其回收以及利用率需要到达50%,并且不同的垃圾应该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其配套设备需要装备完善。需要充分地利用垃圾分类设施,对于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工作,并且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尽可能使垃圾处置不断朝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发展。
4.6建筑和自然社会共生
绿色房屋建筑,需要具有良好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土壤,能够抵抗外界带来的不良的影响,有效的进行节能工作。在房屋建筑的外围结构,需要使用隔热保温的结构,充分地使用太阳能。与此同时,还要和房屋建筑四周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平衡,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还有,在社会的环境中,需要关注居民出行问题,交通顺畅问题,可以设置中心广场,使空间更具有开放性,建立起配套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有利于不同类型人群的居住环境。
5绿色房屋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5.1绿色房屋建筑设计的策划
由于绿色房屋建筑的设计工作有着以人为本的特点,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设计者和居住者的建议都要进行采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节能环保问题,并且在最初设计完成后,需要再向使用者寻求建议,完善设计。并且设计的内容需要通过不断论证才可以进行确定。
5.2选址和现场设计
选择一个适合的地址,对于绿色房屋建筑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进行绿色房屋建筑的选址工作,需要考虑以下的因素,首先,和公共交通的距离要近,有利于人们的出行。在居住区域内部,需要安装基础的设备,有利于人们正常的生活。还有需要按照具体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选择有利于自然能源使用的场所。选择完施工的地址,就需要进行现场的设计工作,设计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需要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尽量地降低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地减轻周边的热岛效应,加大绿化的面积。
5.3建筑布局设计
进行建筑的布局设计,需要充分地使用到现场的资源,来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质量,使用有效的措施,优化建筑内部的结构布局,使用树木或者是其它的植物,降低建筑内部产生的热负荷。按照具体的建筑纬度以及主要的风向,对于建筑的朝向进行适当的优化设计,充分地使用太阳能以及风能这些有效的自然资源。使用原有的地形,组成建筑的围护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内部的能源消耗。对于建筑内部的功能区进行详细分割,将没有用到窗户的地区进行具体的安排,在建筑北面,将使用功能一样的地区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建筑的通风以及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6结束语
绿色房屋建筑设计,对于我国的节能环保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单位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做好绿色房屋建筑设计工作,从而促进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展。
第六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从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来看,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主要倾向于建筑的功能、形式等方面,对于建筑绿色化设计、节能节材、改善室内物理环境的技术方法不够重视。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相继开展了绿色建筑教学改革的探索,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成果。因此,构建完整的绿色建筑教学体系,将绿色建筑理念能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资源和环境观念,了解并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是目前我校建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课程特征
绿色建筑是将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在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以保持其平衡性。这需要许多与建筑相关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它具有多元性、交叉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1、多元性:建筑设计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它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艺术层面和社会人文层面。绿色建筑同样具有多元化的标准,要满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多重要求,从而达到人、建筑、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交叉性:绿色建筑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建筑学以外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结构、设备、管理、计算机等。因此,从教学上就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内容,要积极引入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配合设计课老师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
3、开放性:由于建筑需要各个学科的介入和融合,因此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拓展,以达到对设计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
4、实践性: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十分重要。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认识建筑材料的性能、体验建筑设备的运行过程、甚至亲身参与建筑的建造;也可以通过实验模型的制作及对建筑空间现场测试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绿色技术应用效果的认识和理解。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构建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体系,需要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教学和应用中,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全程式、交叉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1、全程式模式
为了让学生树立较牢固的绿色意识,应采用一种全程式的绿色建筑教学模式,即将绿色建筑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从现有的教学体系来看,建筑设计课作为建筑学的主干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拓展阶段和综合阶段。每个阶段都安排有相应的设计题目,全程式绿色建筑教学模式就是从一年级的建筑导论到五年级的毕业设计,不同程度地加入绿色建筑设计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在基础阶段,主要包括一、二年级,在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较容易使用的被动式技术,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绿色观念;拓展阶段主要包括三、四年级,主要侧重于在被动式基础上加入主动式技术,如空调通风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引用,让学生在定性了解绿色技术优越性能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对于综合阶段的五年级的毕业设计,需要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
2、交叉式模式
从传统的教学体系来看,设计课通常作为主干课贯穿五年教学始终,而其它的理论课,如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作为分枝是为建筑设计这门主干课程服务的,但实际操作起来,经常会发生理论课与设计课脱节的现象,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没有被充分地消化理解,不知如何运用到设计方案中,以至于学生的许多好想法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有时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甚至有的学生仍然只考虑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性。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关技术问题的指导,可以让相关理论课的教师参与到设计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交叉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理论指导与设计实践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方法。
3、开放式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在上课模式上做适当的改变,适当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比较开放的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幼儿园建筑设计时,确定以“光”为设计主题,由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运用,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分阶段汇报的形式。在汇报时,每个学生利用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方案,阐述设计构思,同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经过多轮修改,最终完成设计方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死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积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绿色意识。其次,对于绿色建筑开放性的特征,可以建立网络教学网站,让所有对绿色建筑感兴趣的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和交流,由于学生专业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思路和灵感。
四、结语
本文根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针对我校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绿色建筑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尝试采用全程式、交叉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
第七篇: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信息模型建构
1理念阐释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提倡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绿色建筑涉及面宽广,是一门多学科、多工种交叉的系统工程,以建筑人本论来理解,绿色建筑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适应能力强,是一个身心健康、不浪费有限资源的建筑。
1.2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是在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一切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在虚拟建筑中都被信息运动所替代,建筑师可直观预计建筑的使用能耗,选取可操作性强的节能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过程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即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包含建筑工程项目中完整数字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包含详细工程信息,能够将这些模型和信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施工管理,以及物业和运营管理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1.3建构
建构具有技术和文化双重的含义,要求建筑师既了解建筑建造的过程同时又清楚如何把握建筑设计的美观,是客观地表达建筑空间、材料、结构与建造的方法。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筑成整体的建筑物的创造过程和方法。绿色建筑的模型建构是指从建筑设计到建成过程中,既符合结构特征,又遵循生态理念,同时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其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学法则,并且在建造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征的过程。
2绿色建筑与信息模型建构相得益彰
2.1对既有建筑进行改进
首先对既有建筑进行信息模型建构来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得失,研究的对象是华北理工大学第二教学楼工程。该项工程于2012年竣工,建筑面积达16818.35m2,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虽然木已成舟,不能再对该建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建,但对其设施可以进行优化,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利用建构软件eQUEST对这栋教学楼建立模型,采用本地气象参数进行能耗模拟。在建筑模型中选取SingleClr/Tint,SingleLow-E,DoubleLow-E三种类型的玻璃进行模拟,由于不同的玻璃类型对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影响不同,三种不同类型的玻璃全年累计耗电量如图1所示。比较可以发现采用DoubleLow-E玻璃节能效果最好,原因在于其传热系数的降低使得该玻璃的保温性能更好,在炎热的夏季减少了室内冷量的散失,即降低了空调的冷负荷,同时其较低的遮挡系数使得室内能有充足的阳光,减少照明灯具的使用时间,也降低了室内的灯光热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的能耗。
2.2模型建构始于方案设计
在构思方案、勾勒草图、研究美观的过程中,建筑师就应处理好生态技术与造型艺术的关系。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运用信息模型建构的软件,如Autodesk公司出品的REVIT设计平台,借助其先进的辅助功能,建筑师就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设计之初考虑生态技术因素,将对整个项目实现绿色目标起到指导作用。由于建筑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大量设计信息,通过相应的分析软件,帮助建筑师在设计伊始就通过信息模型建构来统一生态技术和造型艺术,让建筑形态的推敲和生态技术的`应用有机结合。目前建筑师在做方案设计时,多是基于CAD平台,使用平、立、剖三视图的方式来表达,或采用SketchUp软件三维建模后渲染的方式来展现设计成果。这些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通过线面组合以形成几何形体,再在几何体表面赋予材质,依靠人的空间想象力来实现设计者与观察者之间沟通。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建筑结构、材料和构造应有的明晰属性,尤其体现不出与实现绿色目标相关的建筑材料属性,省略了各组成部分的真实的组合方式。绘制建筑的过程毕竟不能全面反映实际建造的过程,甚至会产生虚假的后果。随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成熟与跨学科应用,信息模型的建构技术应运而生,为建筑师提供了一条解决上述弊端的途径。信息模型建构建筑所见即所得的过程让建筑师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使其更专注于设计而不是画图。
2.3借模型信息助绿色数据分析
初期建构好的粗线条模型可以方便的导出建筑平、立、剖各个方面的图纸,基本满足方案表达的要求。而信息量进一步丰富的建筑信息模型后可以通过数据子集与其他软件对接,进行建筑采光与日照、建筑及其材料热工、建筑能耗等绿色设计分析。在笔者参与设计的北京市昌平区某小学方案构思中体现了基于绿色设计的模型建构,通过建构信息模型与Ecotect设计软件平台相结合,模拟在实际场地环境,包括建筑朝向、与太阳辐射相关的日照与遮阳、全年风场等影响,得出较直观的数字化分析图,保证从方案阶段开始就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设计全过程。根据小学所处的居民区环境,首先进行室外采光分析,室内全年日照百分比分析,以及遮阳设计。针对该项目首要满足周围高层建筑对本案无阴影遮挡,其次减少新建建筑自身的阴影遮挡。遮阳策略要考虑两方面,一是夏季周边住宅最好把阳光挡出去,冬季让阳光尽可能多的照进来,二是遮阳会使自然采光受到影响,会增加室内人工照明。通过太阳轨迹显示出一天内阴影的变化情况,一方面平衡室内自然采光,另一方面调节全年能耗,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最优的方案。最终基于两者策略平衡下采用的垂直交错组合的方案,总平面布局合理,建筑体型设计采光良好。初期的方案是没有庭院的,对室外风场进行分析发现:冬季1.5m高度场地内风速过高,考虑到是小学,又是北方,冬天小学生游玩时会冷,方案调整布局造成半围合布局,活动场地减少了寒风的侵袭。
3殊途同归的绿色设计
根据我国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建筑节能技术要从现阶段墙体、屋面和门窗节能技术、采暖和空调节能技术、采光和通风节能技术向建筑节能环保一体化技术发展。绿色建筑要求设计师跨学科综合性全过程设计,将设计信息在不同的领域中分享和延续,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顺应了这个要求。现阶段的绿色设计在不同专业设计中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条件图共享之前,各专业绿色设计在局限于不同的图纸上,就像跑在不同车道上的车,不小心会撞车。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阶段是个关键的节点,绿色设计得到全面重视,这时如果某项节能检验不过关,必须对作品针对性的修改。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修改多为应付审查,不能有效实现绿色目标,还可能造成各专业因前期设计不合理产生碰撞,耽误设计进程。信息模型的建构将各专业集成在一个三维模型中,是一个整合所有设计的过程。信息的创建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信息模型的建构是一个高效动态增加、处理信息的平台,碰撞、修改、调整一目了然,比传统方式高效且直观。比如:在设计后期一个楼层层高要增加500mm,按传统方法,若将改变了的工程量数据结合各专业重新整理出来,可能要一个月时间,而在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里,只要调整一个层高参数,重新计算,通常是几分钟时间就调整好,一套新的数据就出来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基于实现全过程的与现行设计标准、信息标准无缝化结合,使其易用性、整合性空前强大,将从根本上改变工程项目投资、设计和施工三方的沟通方式。
4结语
信息模型建构是一副“解毒剂”,让建筑师摆脱了喧嚣尘上的技术重负和审美意识的不确定性,使建筑设计回归本源,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体上看,绿色设计与信息模型建构结合的价值体现还不理想,因为好多的建筑师不愿摒弃传统的设计方式,为学一个处于探索阶段的新东西费时费力。目前结合工作还需完善,实现常用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在信息模型虚拟建构的软件中得到全面支持,让建筑师有的放矢。只有建筑师体会到了新技术的方便、快捷与准确,自动就舍弃了简单过时的设计方式,信息模型建构才会登堂入室,成为绿色建筑推广的强劲动力。
第八篇: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探索
1项目概况
巴里考克斯在新西兰建造了一座教堂,这座教堂的主要材料为绿色植物。这是建造者在周游世界,访遍各地教堂之后,得到的灵感。他决定用树木建造一座“原生态”的教堂,整个教堂设计采用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和一个液压树铲建造了一个有生命、会呼吸的房屋,能容纳100个人。这个教堂建成后将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与周边的旅游景点共同构成一个树教堂花园,花园将于2015年10月18日对外开放。这里的景点有3英亩的公园和一个迷宫。由军用投物伞建造、液压千斤顶支撑的一个大型遮篷为游客提供了另外的座位区和荫凉地。另外,这里还可以举办盛大的婚礼,开放后这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
2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概况
2.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绿化,也不是指建筑表面的颜色,它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并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功能上,绿色建筑又可被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同时绿色建筑也是节能建筑的一个方法和手段。200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出台了我国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对绿色建筑的内涵进行了定义: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2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从古至今,人类这个社会一直在经历着各种不同的发展,从工业的革命到农业的危机,从起初的力图要征服大自然,到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人和自然之间要和谐的共同发展。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接下来人类社会想要更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遵循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特点,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发现,建筑行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消耗极大的行业,产生的破坏也最大。其中对环境产生破坏力最大的是在运输建筑材料以及生产这些材料的时候,在建造建筑时,会对基地以及基地周边的水文地质和土壤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考虑采用节能的材料、先进的技术等途径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各国就渐渐的出现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建造的技术和艺术手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本文就将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方向———利用天然的绿色植物作为建筑的屋顶和墙体,来代替钢筋混凝土,发挥建筑最大的生态效益。
3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设计分析
3.1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
我们常见的绿色建筑都是在建筑的某一部分将绿色植物与钢筋混凝土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设计。比如对建筑立面墙体的肌理进行设计,加入植物的纹理;或者在建筑的屋顶进行屋顶绿化,这也是近些年绿色建筑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而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是指除建筑框架外,建筑的其他材料均是绿色植物。利用植物的修建工具将植物修剪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并且将不同的植物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个“纯绿色”的建筑。目前,这种建筑形式在绿色建筑行业还是一个新的形式,同时也为这个行业提供了一些启示。
3.2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以新西兰“原生态”教堂为例
目前,这种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色建筑在新西兰有个实例,即新西兰的“原生态教堂”。这种绿色建筑形式的出现带给人们一定的震撼,以前,对植物的利用也仅仅停留在修建成为绿篱、绿墙、各种造型,而这个建筑的设计者创造性的想到了将植物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进行利用,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3.3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分析
在以“纯绿色建筑”为主体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这种做法将建筑材料对大自然的污染降到了最低。这种建筑形式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能发挥一定的生态效益,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植物材料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温度、降低湿度、提高空气质量、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吸收有害气体等。在设计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研究,研究适合这个地域生长的植物。首先是植物自身的抗性要强,其次是不同植物之间组合的生态效益要高。
4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与不足
4.1对绿色建筑设计行业的启示
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也是绿色建筑设计行业很大的突破。以后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材料的选择问题上,我们又多了一种思路与方法。同时,我们也看到绿色植物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它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形式,满足人们不同的设计需求。
4.2以“纯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建筑设计的不足
这种设计形式在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为绿色植物不能像现代建筑材料那样可以“永久性保持”。绿色植物的生长状态也是制约建筑设计的一个最大因素之一,如何选用植物也是设计的一大难点。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设计形式的出现,也是绿色建筑行业的一个新探索。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浅探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论文06-23
酒店绿色管理现状与评价研究论文07-04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研究论文06-01
农舍改造绿色布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04-12
绿色生态包装设计研究论文04-13
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发展综述分析论文02-09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研究论文04-15
工程机械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04-16
绿色主题餐厅餐饮空间设计研究论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