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的礼仪

2022-08-29 礼仪常识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茶代酒的礼仪,一起来看看吧。

  以茶代酒的礼仪1

  虽然说自古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但是古人也并不是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反而认为劝酒强人所难是失礼。

  传统礼仪中,有专门的筵席礼仪。酒在筵席中的作用与菜肴相等,所以筵席亦称“酒席”。在古时,酒在筵席中不仅是“礼”的需要,更起着乐的作用。依酒成礼,借酒助兴,以酒作乐。敬酒之礼也很复杂、繁琐。敬酒的次数、快慢、先后,由何人敬酒、如何敬酒都有礼数,不能马虎。

  但古代筵席也有礼貌待客的传统,因而对缺乏酒量甚至涓滴不沾的宾客不强人所难,而是采用其他饮料代替。对此,《汉书·楚元王传》就记载道:“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醴”是酒精度不高的甜酒。有据可查的是,古时就有以茶代酒的礼仪,《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就记载过这样场景,吴主孙皓宴客,韦曜不善饮酒,孙皓于是赐茶水以当酒。

  挡酒:在聚餐时,许多人都曾遭遇过被同桌人热情地劝酒。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在就餐前就特别诚恳地向同桌人说明自己不饮酒,并致以歉意,同时可以主动以茶代酒“先干为敬”。

  劝酒:如果是劝人喝酒,万不可强求,如果是看到亲友贪杯失态,要劝他不喝酒,这是对亲友本人、也是对大家的'一种尊重。但劝酒时,要注意使用诙谐而幽默的言辞,而不能一味地指责,这样才能既达到劝酒的目的,又不会破坏餐桌上的气氛。

  以茶代酒的礼仪2

  茶对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家里有客人到访时,主人都会拿出上好的茶叶来招待。这其中的沏茶、敬茶都是必不可少的礼仪。在一些需要喝酒的场合中不方便喝酒,就会“以茶代酒”,这也体现出了茶在中国文化里的重要地位。

  不管是在古时还是现代,中国人对于饮茶更注重的是一个“品”字,而不仅仅是鉴别茶的优劣。它是在精神层面的遐想,赋予了茶文化一种哲学的意义。在几千年的研究与品味中,形成了只属于我们国家独有的茶文化。

  在现代的茶室装饰,通常会运用一些东方元素作为装饰,如新中式风格的茶桌椅,以及中国独特的水墨画。中式元素的运用让茶室更加的有韵味,让人能感受到茶文化的精神魅力。

  中国的茶室不像日本茶室那么讲究,本来茶室就是用来喝茶的。喝茶是一种体验,古时人们崇尚道法自然,哪里有茶,哪里是茶室。将喝茶作为一种体验和享受,才能用身心去感受茶带来的生活方式和乐趣。

  古人对于茶室的打造,遵循随性自然。不刻意追求茶室环境,更注重心境和自然环境的契合。古代人大多都是喜欢将茶室设在松柳泉石之畔,一席、一炉、一茶壶,孤身或三五人小聚都可以,或者是在寺院庐舍里,窗外就是面对着竹林芭蕉,然后饮茶听雨。

  现代茶室中,新中式风格的茶室自然朴素,简单不奢华。在装饰细节上倡导自然情趣,将空间,茶香,花艺与人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之意。

  品一杯清茶,在茶香环绕中体会生活的美好,纵然身体限于一隅,精神也能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欢愉和满足。

  以茶代酒的礼仪3

  以茶代酒也越来越被现实生活所接受,成为如今优雅交际新礼仪。

  从古代开始就有客来倒茶的礼仪,只是在饭桌上酒是必不可少的,茶反很少出现在饭桌上,酒是越喝越多,也越来越让人从心底害怕,但如今不同了,饭桌上以茶代酒更让人感受体贴,酒是冲动的朋友,越喝越让人头脑发热;茶,一个人独饮,是优雅;几个人共享,是乐趣。茶,总让人拿得起、放得下,越喝头脑越清晰,世事洞明,人生练达。

  “以茶代酒”的典故里,三国时候的孙皓以酒误国遗臭万年,强迫别人喝酒,而桌上一人韦曜不能喝酒,但韦曜是孙皓父亲的老师,同时在在编写《孙河传》,不能得罪,但孙皓也不想看他一个人喝不下酒搅了大家的兴,因此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偷偷让韦曜“以茶代酒”。

  可见酒从头开始都是在饭桌上让人豪爽也尴尬的东西,修佛之人常说,饮茶,数息,可以让人平静且专注,而又一说茶可资政,茶可论兵,茶可通商,茶可会友,茶可养艺。

【以茶代酒的礼仪】相关文章:

以茶代酒的典故,以茶代酒的历史典故11-20

以茶代酒的历史典故05-07

“以茶代酒”的典故故事11-14

有关以茶代酒的历史典故08-01

酒与茶散文05-21

茶与酒作文07-15

关于茶与酒的散文03-21

茶与酒作文范文02-21

酒茶咖啡散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