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的礼节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同。比如美国人使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大多数亚洲人,如果一个美国人同一个中国人交谈,美国人可能会误认为中国人紧张,缺乏自信或失礼。而中国人会感到美国人目光有些放肆。这正是因为中国人使用目光的次数少于美国人。同时美国人习惯在正式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看别处就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务交往中的眼神礼仪,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商务交往中的眼神礼仪 篇1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眼睛的作用要比有声语言显得更为重要,更有表现力、感染力,因此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目光礼节。目光礼节主要包括四种凝视:
一、公事凝视
公事凝视主要用于洽谈业务、进行贸易谈判时使用的一种凝视行为。这种凝视就是用眼睛看着对话者脸上的三角部分,这个三角以双眼为底线,上
顶角到前额。洽谈业务时,如果您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就会显得严肃认真,别人也会感到你有诚意。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始终落在这个三角部分,你就会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二、社交凝视
社交凝视是人们在社交场合所使用的凝视行为。这种凝视也是用眼睛看着对方脸上的三角部位,这个三角是以两眼为上线,嘴为下顶角,也就是双眼和嘴之间,当你看着对方脸上这个部位的时候,会营造出一种社交气氛。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话会、舞会以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
三、亲密凝视
亲密凝视主要是在男女之间,特别是亲人和恋人之间使用的一种凝视行为。这种凝视是看着对话者的双眼到胸部之间。当男人对女人或后者对前者产生特别好感时,一般是看着对方这个部位。当然用眼睛专注对方的胸部范围时只有恋人之间才算合适,对陌生人来说,这种凝视就有些过分了。
四、侧扫视
侧扫视是用来表示兴趣、喜欢、轻视或敌意态度的凝视行为。这种凝视行为伴随着微笑和略翘起的眉毛,是一种表示兴趣的信号,如果伴随着眉毛下垂,嘴角下撇的话,就会表示一种猜疑、轻视、敌意或者是批评性的信号。
在一般商务场合我们多采用公事凝视或社交凝视来营造庄重或者是和谐的氛围。
商务交往中的眼神礼仪 篇2
眼神一向被认为是人类最明确的情感表现和交际信号,在面部表情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眼睛具有反映深层心理的特殊功能。据专家们研究,眼神实际上是指瞳孔的变化行为。瞳孔是受中枢神经控制的,它如实地显示着脑正在进行的一切活动。瞳孔放大,传达正面信息(如爱、喜欢、兴奋、愉快);瞳孔缩小,则传达负面信息(如消沉、戒备、厌烦、愤怒)。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思想情绪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中显示出来。
因此,眼神与谈话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它忠实地显示着说话的真正含义。与人交谈,要敢于和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这既是一种礼貌,又能帮助维持一种联系,使谈话在频频的目光交接中持续不断。更重要的是眼睛能帮你说话。恋人们常常用眼神传递爱慕之情,特别是初恋的青年男女,使用眼神的频率一般超过有声语言。
有的人不懂得眼神的价值,以至于在某些时候感到眼睛成了累赘,于是总习惯于低着头看地板或盯着对方的脚,要不就“四顾左右而言他”,这是很不利于交谈和发挥口才的。要知道,人们常常更相信眼睛。谈话中不愿进行目光接触者,往往叫人觉得在企图掩饰什么或心中隐藏着什么事;眼神闪烁不定则显得精神上不稳定或性格上不诚实;如果几乎不看对方,那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些都会妨碍交谈。
当然不能老盯着对方。英国人体语言学家莫里斯说:“眼对眼的凝视只发生于强烈的爱或恨之时,因为大多数人在一般场合中都不习惯于被人直视。”长时间的凝视有一种蔑视和威慑功能,有经验的警察、法官常常利用这种手段来迫使罪犯坦白。因此,在一般社交场合不宜使用凝视。研究表明,交谈时,目光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宜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阈限,可认为对对方本人比对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这一阈限,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对对方都不怎么感兴趣。后二者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失礼的行为。但是集会中的独白式发言,如演讲、作报告、发布新闻、产品宣传等则不一样,因为在这些场合讲话者与听众的空间距离大、神阈广,必须持续不断地将目光投向听众,或平视,或扫视,或点视,或虚视,才能跟听众建立持续不断的联系,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商务交往中的眼神礼仪 篇3
商务礼仪眼神:
第一,不能对关系不熟或一般的人长时间凝视,否则将被视为一种无礼行为,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礼仪。
动物之间互相威胁对方是用眼神对抗的形式,人也是如此。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就是利用眼神对抗表示仇恨、威胁的意思。
所以,眼神的礼仪要求是,除了亲密的关系外(如恋人的长时间对视),凝视的对象只能是职业行为主体(如演员)或非人(如艺术作品)。
一般避免凝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转移视线。视线自然飘动。
2失神。如在车上人群拥挤,不得不面对对方时,可以使眼神显出茫然失神、若有所思的样子,以避免失礼。
凝视眼神礼仪受文化的影响很大,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常为多看几眼、少看几眼而引起误解。如许多黑人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神,而白人则认为避免看他的眼神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表示;大多数朝鲜人在求对方时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来知悉对方的真实想法,这样在遭拒绝时就不会羞愧;而日本人却认为看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的,只能看对方的颈部。
第二,与陌生人的谈话,眼神礼仪是:眼睛看对方眼睛到嘴巴的“三角区”,标准注视时间是交谈时间的30 %~60 %,这叫“社交注视” 。
社交注视同样也受文化的影响,如美国人谈话时看对方眼睛的时间不超过1秒钟,而瑞典人则要长久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才不失礼。与陌生人谈话的眼神礼仪除受文化影响外,还受性格、性别、综合背景条件的影响。
性格影响:性格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目光接触多,看的次数也多。但不能反过来推之。性别影响:妇女谈话时看对方的时候多,而男人少些。女人喜欢对方时,就会多看几眼,而男人多看对方几眼给人的感觉更加主动和积极。
综合背景条件影响:人们感到舒适或有兴趣或高兴时,看对方的次数和时间增加;感到羞愧、内疚、悲伤时减少;想要说服对方时,看对方的时候也多些。
第三,眼睛注视对方的时间超过整个交谈时间的60 %,属于超时型注视,一般使用这种眼神看人是失礼的,但以下情况例外:
1一方很天真,而对方很老成时。
2正常社交状态下,对对方本人比对话题更感兴趣时,如看望老朋友。
3谈判中目光对视,表示力量和自信时。
4上司欣赏地看着下手时,表明他想知道更多的信息,并赏识下手的才干。
5看地位较高的人表示崇敬时。
第四,眼睛注视对方的时间低于整个交谈时间的30 %,属低时型注视,一般也是失礼的注视,表明他的内心自卑或企图掩饰什么或对人对话题都不感兴趣。
低时型注视在以下情况下是不失礼的:
1从少年的天真无邪期到青年期之间的过渡时期发生的特有现象。
2上司对下手看得较少时,表明下手工作很糟糕,不能让他满意。
3有较高地位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交谈时。
第五,眼睛转动的幅度与快慢都必须遵循一个“度”,不要太快或太慢,眼睛转动稍快表示聪明、有活力,但如果太快则表示不诚实、不成熟,给人轻浮、不庄重的印象,如“挤眉弄眼” 、“贼眉鼠眼”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眼睛也不能转得太慢,否则就是“死鱼眼睛” 。鲁迅描写祥林嫂遭受巨大打击迫害后,眼珠许久才转一下,表示她已被迫害得头脑迟钝了。眼睛转动的范围也要适度,范围过大给人以白眼多的感觉;过小则显得木讷。
第六,恰当使用亲密注视。和亲近的人谈话,可以注视他的整个上身,叫“亲密注视” 。“亲密注视”的使用是有限度的:
1不要对陌生人,尤其是陌生异性使用,否则是很不礼貌的。
2亲密注视时不能用斜视、俯视、藐视等眼神注视,否则也是失礼的表现。
3对亲近或陌生的人讲话时闭眼,给人印象傲慢或表示“没有教养” 。
4在长辈面前的亲密注视,应注意目光略为向下,显得恭敬、虔诚;对待下级、孩子等的亲密注视,应目光和善慈爱,显出宽厚爱心;朋友之间的亲密注视,应热情坦荡。
商务礼仪眼神类型:
亲密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这种凝视往往带有亲昵和爱恋的感情色彩,一般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采用这种方式。
社交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
这是在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当你和他人谈话时,注视着对方的这个部位,能给人一种平等而轻松的感觉,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社交气氛。
公务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或双眼与额头之间
在洽谈、磋商、谈判等严肃场合,目光要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在交谈时,如果你的目光总是落在这个凝视区,就能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商务礼仪眼神注视时间:
目光从对方身上一扫而过,绝对失礼;长时间死死盯着对方不放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心理学家称,在交谈过程中,1/3—2/3的时间之内看对方比较好。如果少于1/3的时间,有蔑视和轻视之嫌。其余时间,可注视对方脸部以外5—10米处,这样比较自然、有礼貌。
商务礼仪眼神注视方式:
谈兴正浓
如果表示对谈话感兴趣,就要用柔和友善的目光正视对方的眼区,切勿东张西望或看手机、手表,否则对方会以为你听得不耐烦,这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中断谈话
如果想要中断与对方的谈话,可以有意识地将目光稍稍转向他处。
对方说错
当对方说错话正在拘谨害羞时,不要马上转移自己的视线,而要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继续看着对方,否则对方会误认为你非常高傲,有讽刺或嘲笑他的意味。
谈判辩论
在谈判或辩论场合,就不要轻易将目光从谈判对象身上移开,直到逼对方目光转移为止。
【商务交往中的眼神礼仪】相关文章:
商务交往中的位次礼仪06-12
商务交往中实用的礼仪知识06-09
商务交往中的谈话礼仪介绍06-11
浅谈商务交往中的介绍礼仪06-11
商务交往中的喝咖啡礼仪06-12
商务交往中的见面介绍礼仪05-11
商务交往的礼仪06-12
商务交往中的馈赠礼仪介绍06-11
关于商务交往中的介绍礼仪讲解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