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3-02-05 09:49:16 科学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分析

  1、通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5、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五、教学措施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矗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天气变化,向学生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九、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成功之处: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在我们学过的内容中,已经涉及很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这些变化非常奇妙,一直以来,人们总在探索其中的奥秘。这个单元,我们将初步研究这些不同的变化。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培养学生利用书籍、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3、能描述天气变化及它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4、能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基本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措施

  1、对个别学生(突出的优秀生、学习困难生、落课的学生)加强辅导。

  2、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3、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要讲求效果。

  6、作业或单元测验要求做到及时批改,信息及时反馈,作业数量、难易程度要正确控制。

  6、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7、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志,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能听懂、回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6个单词(包括教室、书包、同学、家具、住宅结构、家庭成员、职业、数字、爱好食品和饮料、餐具等几个话题)和进行简单地运用。

  3、能听、做7个“TPR”活动。

  4、能学会2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吟唱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周第一单元6课时2周第二单元6课时2周第三单元3课时2周复习16课时1周第四单元6课时2周第五单元6课时2周第六单元6课时2周复习23课时1周机动复习6课时2周共计48课时更多精品源自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6课时。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第三单元;奇妙的王国,5课时。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6课时。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排序和分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对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的作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

  四年级5个班的学生,尊敬教师,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是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好动,讲小话,对学习不记不背,影响他人的学习,自己也学不好。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

  4、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下功夫,根据科学课要求,让学生更加喜欢科学课,学好这门课程。

  5、多开展实验教学,狠抓课堂纪律。

  6、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

  空气的性质

  2课时

  第二课

  热空气和冷空气

  1课时

  第三课

  空气有什么

  2课时

  第四课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课时

  第五课

  冷热与温度

  1课时

  第六课

  热的.传递

  2课时

  第七课

  加热和散热

  1课时

  第八课

  吸热和散热

  2课时

  第九课

  水加热、冷却后

  2课时

  第十课

  声音的产生

  1课时

  第十一课

  声音的传播

  1课时

  第十二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课时

  第十三课

  不同的声音

  1课时

  第十四课

  快乐的小乐队

  1课时

  第十五课

  我们吃什么

  1课时

  第十六课

  怎样搭配食物

  2课时

  第十七课

  食物的消化

  1课时

  第十八课

  我们的食物安全

  1课时

  第十九课

  排序

  3课时

  第二十课

  分类

  3课时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7

  一、任教班级概况:

  班级:四(1)学生人数:48人。

  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具体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书中有多处涉及了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索尺的音高变化”“观察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脏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等等。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所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设计进度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

  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三)、科学知识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教学实施要项

  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有关的现象。

  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

  (一) 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

  1、小组形式开展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观察;

  2、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3、能在观察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资料,解释观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整理;

  4、能在讨论中,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根据事实陈述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5、能完成植物根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6、能对动植物的共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 第二单元《溶解》

  1、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乐于以不同形式参与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和对问题解决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经历;

  2、学生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3、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

  4、学生能在课外自觉地进行观察更多的其他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活动。

  (三) 第三单元《天气》

  1、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参加对云和雨的观察、记录活动;

  2、主动积极地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降水的多少;

  3、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降水多少的测量;

  4、以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5、比较好地坚持测定、记录一周的气温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6、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简单描述四种以上天气的名称和特点。

  7、在经历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参与讨论与交流,与同学分享。

  (四) 第四单元《磁铁》

  1、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能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2、能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3、能与同学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4、能准确使用科学概念;

  5、能解决实验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6、能进行小磁铁、磁力小车、指南针等实践活动。

  (五) 第五单元《声音》

  1、应用以前学过的概念和技能参与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控制的探究活动;

  2、利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3、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声的方法和原因;

  4、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5、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

  五、课时与进度安排:

  序号 课题 周次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与准备材料 课外作业

  1 动物怎样生活 一至四 课件 观察一种动物 饲养或观察一种小动物作好记录

  2 形形色色的动物 课件 讨论归纳

  3 植物怎样生存 课件、根茎输送作用 观察植物的根并分类

  4 植物的根和茎 课件、根茎输送作用

  5 形形色色的植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

  6、7 整理与测验

  8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五至八 溶解实验 了解有关溶解的知识与实验

  9 怎样加快溶解 溶解的对比实验

  10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溶液定量实验

  11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酒精灯使用;蒸发仪器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蒸发与结晶实验

  12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液体、气体溶解实验

  13、14、 整理与测验

  15 云和雨 九至十一 课件 云的观察与记录;测量雨水 天气与气温记录

  16 风的观测 风向与风力 体会风向与风力;制作小风车

  17 气温的变化 气温测量 测量并记录气温

  18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与预报的解读 记录天气、气温、风向、风力降水

  19、20 整理与测验 气温折线图的绘制 绘制气温折线图

  21 磁铁的磁性 十二至十四 磁性实验

  22 磁铁的两极 两极性质;磁悬浮实验

  23 做一个小磁铁 制作小磁针

  24 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

  25、26 整理与测验

  27 听听声音 十五至十七 课件 听音与辨音 了解有关声音与噪音的知识

  28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发声实验

  29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固体、气体、液体传声实验

  30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制作发声罐与降低音响实验

  31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自制小乐器并演奏

  32、33 整理与测验

  34-40 期末整理与评估 十八至二十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9

  一、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五一班,学生为名。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我们的地球”主要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科学发展史)以及对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等。

  “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模型”和“自由研究”6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班风。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太阳和影子 2 12 研究磁铁 2

  2 太阳钟、昼夜交替 2 13 电磁铁 2

  3 看月亮 2 14 测量呼吸和心跳 2

  4 看月亮 2 15 肺和呼吸 2

  5 国庆 16 心脏和血液循环 2

  6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 17 元旦

  7 光的行进 2 18 解释 2

  8 照镜子 2 19 建立模型 2

  9 研究透镜、七色光 2

  10 简单电路 2

  11 导体和绝缘体、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7人,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2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2

  33、简单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2

  4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2

  5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单元练习2

  61、油菜花开了;2、各种各样的花2

  73、花、果实和种子;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

  85、种子的萌发;6、动物的卵2

  97、动物的繁殖活动;单元练习2

  10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2

  113、营养要均衡1

  12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面包发霉了2

  1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

  14单元练习1、各种各样的岩石2

  15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岩石的组成2

  164、观察、描述矿物(一);5、观察、描述矿物(二)2

  17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岩石、矿物和我们2

  18-20复习4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科学的兴趣更持久,自觉性也提高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反而差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同学,他们总会经常的围在我身边,问上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会把他们在课外的发现跑来告诉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开心一笑。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学生开展科学小记者活动,让这部分学生的自然智能能到挖掘发挥,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去带领、影响其他学生,从而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分单元实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教学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课时 备注 1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 4 造一艘小船 3 5浮力

  4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4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5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5 1热起来了 6 2给冷水加热 6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7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7 5金属热胀冷缩吗 8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 7 传热比赛

  9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0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11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12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13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4

  1 1 2 2 2 2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

  2 历史

  2 2 2 15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16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17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所教四年级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我们吃什么: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包括1、2、3、课)

  (二)水里有什么:本单元是在继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和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小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包括4、5、6、7课)

  (三)植物的生活: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科学探究的经历,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编排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包括8、9、10、11、12课)

  (四)空气和水的力: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空气及水的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包括13、14、15、16,17课)

  (五)热的传递:本单元主要选取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现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如杯子变热了,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游动等进入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18、19、20、21,22课)

  (六)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 观察能力: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 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3 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6 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茎的内部构造。

  7 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 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评价工作安排

  (一)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二)成立互助小组,由班级中优秀学生辅助学困生。

  (三)建立学习组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人尽到自己的努力。

  六.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助推学生科学素养》

  (二)研究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七.教研课安排

  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开展听评课活动,采取个人讲课与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听课不少于15节,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

  八.业务学习

  (一).第一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与教研组计划

  (二).第二周学习本册科学教材

  (三).第三周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1—17条

  九.教学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 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十一.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第十四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3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这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准备这样做:

  一、实验方式的安排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实验很多,我们能做的有8个,分别是: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小米粒为什会在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凸透镜成像。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镜成像五个实验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热在固

  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米粒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采用老师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小组合作实验是本册书实验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计划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有各个的职责,一个人是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且重点管理组内的纪律与评价;一个是材料管理员,负责安排带材料;一个是实验员,负责做实验时的分工与操作;一个是记录员,实验是专门记录实验的情况。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每节课都要强调安全,包括带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上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要让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拟定实验的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步骤,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总的目的。

  2、精心指导学生实验。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帮助学生,学生做错了实验时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出错的原因,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给学生一个解释。

  3、让学生认识仪器,并学会使用仪器。因此,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对整个实验教学做好记录,写好总结,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难,来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

  5、教会学生收集实验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6、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与结果,丰富他们的实验。

  四、合理评价

  可让学生自评,再在小组内评,最后在班里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可发放小奖章。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4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在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时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我们的食物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4、水变咸了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8、植物的身体

  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一)

  11、植物的叶(二)

  12、植物的茎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力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5、小火箭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20、它们会生热吗

  21、谁热得快

  22、太阳能热水器

  六、研究与实践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

  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七、周次及教学内容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我们又长大了 升旗台在哪里

  2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 旗杆的影子

  4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自由研究

  5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观察一棵树

  6 国庆放假

  7 小动物的家

  8 观察蚂蚁

  9 更多的小动物

  10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科学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1-13

科学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1-1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6-12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7-0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6-1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1-17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2-30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2-24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9-1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5-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分析

  1、通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5、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五、教学措施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矗

  二、整体感知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天气变化,向学生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六、教学重难点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九、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成功之处: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在我们学过的内容中,已经涉及很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这些变化非常奇妙,一直以来,人们总在探索其中的奥秘。这个单元,我们将初步研究这些不同的变化。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培养学生利用书籍、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3、能描述天气变化及它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4、能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基本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措施

  1、对个别学生(突出的优秀生、学习困难生、落课的学生)加强辅导。

  2、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3、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要讲求效果。

  6、作业或单元测验要求做到及时批改,信息及时反馈,作业数量、难易程度要正确控制。

  6、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7、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志,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能听懂、回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6个单词(包括教室、书包、同学、家具、住宅结构、家庭成员、职业、数字、爱好食品和饮料、餐具等几个话题)和进行简单地运用。

  3、能听、做7个“TPR”活动。

  4、能学会2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吟唱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周第一单元6课时2周第二单元6课时2周第三单元3课时2周复习16课时1周第四单元6课时2周第五单元6课时2周第六单元6课时2周复习23课时1周机动复习6课时2周共计48课时更多精品源自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6课时。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第三单元;奇妙的王国,5课时。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6课时。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排序和分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对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的作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

  四年级5个班的学生,尊敬教师,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是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好动,讲小话,对学习不记不背,影响他人的学习,自己也学不好。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

  4、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下功夫,根据科学课要求,让学生更加喜欢科学课,学好这门课程。

  5、多开展实验教学,狠抓课堂纪律。

  6、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

  空气的性质

  2课时

  第二课

  热空气和冷空气

  1课时

  第三课

  空气有什么

  2课时

  第四课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1课时

  第五课

  冷热与温度

  1课时

  第六课

  热的.传递

  2课时

  第七课

  加热和散热

  1课时

  第八课

  吸热和散热

  2课时

  第九课

  水加热、冷却后

  2课时

  第十课

  声音的产生

  1课时

  第十一课

  声音的传播

  1课时

  第十二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课时

  第十三课

  不同的声音

  1课时

  第十四课

  快乐的小乐队

  1课时

  第十五课

  我们吃什么

  1课时

  第十六课

  怎样搭配食物

  2课时

  第十七课

  食物的消化

  1课时

  第十八课

  我们的食物安全

  1课时

  第十九课

  排序

  3课时

  第二十课

  分类

  3课时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7

  一、任教班级概况:

  班级:四(1)学生人数:48人。

  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具体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书中有多处涉及了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索尺的音高变化”“观察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脏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等等。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所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设计进度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

  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三)、科学知识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教学实施要项

  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有关的现象。

  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

  (一) 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

  1、小组形式开展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观察;

  2、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3、能在观察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资料,解释观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整理;

  4、能在讨论中,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根据事实陈述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5、能完成植物根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6、能对动植物的共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 第二单元《溶解》

  1、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乐于以不同形式参与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和对问题解决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经历;

  2、学生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3、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

  4、学生能在课外自觉地进行观察更多的其他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活动。

  (三) 第三单元《天气》

  1、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参加对云和雨的观察、记录活动;

  2、主动积极地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降水的多少;

  3、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降水多少的测量;

  4、以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5、比较好地坚持测定、记录一周的气温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6、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简单描述四种以上天气的名称和特点。

  7、在经历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参与讨论与交流,与同学分享。

  (四) 第四单元《磁铁》

  1、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能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2、能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3、能与同学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4、能准确使用科学概念;

  5、能解决实验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6、能进行小磁铁、磁力小车、指南针等实践活动。

  (五) 第五单元《声音》

  1、应用以前学过的概念和技能参与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控制的探究活动;

  2、利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3、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声的方法和原因;

  4、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5、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

  五、课时与进度安排:

  序号 课题 周次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与准备材料 课外作业

  1 动物怎样生活 一至四 课件 观察一种动物 饲养或观察一种小动物作好记录

  2 形形色色的动物 课件 讨论归纳

  3 植物怎样生存 课件、根茎输送作用 观察植物的根并分类

  4 植物的根和茎 课件、根茎输送作用

  5 形形色色的植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

  6、7 整理与测验

  8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五至八 溶解实验 了解有关溶解的知识与实验

  9 怎样加快溶解 溶解的对比实验

  10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溶液定量实验

  11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酒精灯使用;蒸发仪器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蒸发与结晶实验

  12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液体、气体溶解实验

  13、14、 整理与测验

  15 云和雨 九至十一 课件 云的观察与记录;测量雨水 天气与气温记录

  16 风的观测 风向与风力 体会风向与风力;制作小风车

  17 气温的变化 气温测量 测量并记录气温

  18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与预报的解读 记录天气、气温、风向、风力降水

  19、20 整理与测验 气温折线图的绘制 绘制气温折线图

  21 磁铁的磁性 十二至十四 磁性实验

  22 磁铁的两极 两极性质;磁悬浮实验

  23 做一个小磁铁 制作小磁针

  24 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

  25、26 整理与测验

  27 听听声音 十五至十七 课件 听音与辨音 了解有关声音与噪音的知识

  28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发声实验

  29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固体、气体、液体传声实验

  30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制作发声罐与降低音响实验

  31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自制小乐器并演奏

  32、33 整理与测验

  34-40 期末整理与评估 十八至二十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9

  一、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五一班,学生为名。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我们的地球”主要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科学发展史)以及对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等。

  “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模型”和“自由研究”6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班风。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太阳和影子 2 12 研究磁铁 2

  2 太阳钟、昼夜交替 2 13 电磁铁 2

  3 看月亮 2 14 测量呼吸和心跳 2

  4 看月亮 2 15 肺和呼吸 2

  5 国庆 16 心脏和血液循环 2

  6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 17 元旦

  7 光的行进 2 18 解释 2

  8 照镜子 2 19 建立模型 2

  9 研究透镜、七色光 2

  10 简单电路 2

  11 导体和绝缘体、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2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17人,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2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点亮小灯泡2

  33、简单电路;4、电路出故障了2

  45、导体与绝缘体;6、做个小开关2

  5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单元练习2

  61、油菜花开了;2、各种各样的花2

  73、花、果实和种子;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

  85、种子的萌发;6、动物的卵2

  97、动物的繁殖活动;单元练习2

  10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2

  113、营养要均衡1

  12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面包发霉了2

  1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2

  14单元练习1、各种各样的岩石2

  15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岩石的组成2

  164、观察、描述矿物(一);5、观察、描述矿物(二)2

  17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岩石、矿物和我们2

  18-20复习4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科学的兴趣更持久,自觉性也提高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反而差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同学,他们总会经常的围在我身边,问上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会把他们在课外的发现跑来告诉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开心一笑。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学生开展科学小记者活动,让这部分学生的自然智能能到挖掘发挥,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去带领、影响其他学生,从而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分单元实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教学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题 课时 备注 1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 4 造一艘小船 3 5浮力

  4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4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5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5 1热起来了 6 2给冷水加热 6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7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7 5金属热胀冷缩吗 8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 7 传热比赛

  9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0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11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12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13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4

  1 1 2 2 2 2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

  2 历史

  2 2 2 15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16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17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所教四年级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我们吃什么: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包括1、2、3、课)

  (二)水里有什么:本单元是在继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和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小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包括4、5、6、7课)

  (三)植物的生活: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科学探究的经历,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编排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包括8、9、10、11、12课)

  (四)空气和水的力: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空气及水的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包括13、14、15、16,17课)

  (五)热的传递:本单元主要选取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现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如杯子变热了,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游动等进入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18、19、20、21,22课)

  (六)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 观察能力: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 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3 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6 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茎的内部构造。

  7 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 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评价工作安排

  (一)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二)成立互助小组,由班级中优秀学生辅助学困生。

  (三)建立学习组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人尽到自己的努力。

  六.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助推学生科学素养》

  (二)研究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七.教研课安排

  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开展听评课活动,采取个人讲课与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听课不少于15节,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

  八.业务学习

  (一).第一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与教研组计划

  (二).第二周学习本册科学教材

  (三).第三周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1—17条

  九.教学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 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十一.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第十四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3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这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准备这样做:

  一、实验方式的安排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实验很多,我们能做的有8个,分别是: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小米粒为什会在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凸透镜成像。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镜成像五个实验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热在固

  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米粒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采用老师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小组合作实验是本册书实验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计划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有各个的职责,一个人是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且重点管理组内的纪律与评价;一个是材料管理员,负责安排带材料;一个是实验员,负责做实验时的分工与操作;一个是记录员,实验是专门记录实验的情况。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每节课都要强调安全,包括带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上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要让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拟定实验的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步骤,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总的目的。

  2、精心指导学生实验。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帮助学生,学生做错了实验时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出错的原因,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给学生一个解释。

  3、让学生认识仪器,并学会使用仪器。因此,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对整个实验教学做好记录,写好总结,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难,来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

  5、教会学生收集实验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6、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与结果,丰富他们的实验。

  四、合理评价

  可让学生自评,再在小组内评,最后在班里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可发放小奖章。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4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在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水里有什么》单元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引领,让学生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骤,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植物的生活》单元以身边常见的植物为观察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精心做科学。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直接与间接的科学实验,认识植物身体的构造功能。通过对植物生活的研究,让学生体验到直接与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从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内部构造的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功能有较深的了解;《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时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热的传递》单元以“热”为载体,展开观察、对比实验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热在不同物质中传递的方法,验证太阳能热水器所选用的材料、摆放的位置与热的关系,体会到利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探究方法,具备独立做科学的能力;《研究与实践》单元,选用与本册研究密切相关的“食物”与“太阳能”知识,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我们的食物

  2、我们的营养

  3、饮食与健康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4、水变咸了

  5、怎样加快溶解

  6、做一杯饮料

  7、水里有什么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8、植物的身体

  9、植物的根

  10、植物的叶(一)

  11、植物的叶(二)

  12、植物的茎

  第四单元空气和水力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

  15、小火箭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18、杯子变热了

  19、水变热了

  20、它们会生热吗

  21、谁热得快

  22、太阳能热水器

  六、研究与实践

  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

  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七、周次及教学内容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我们又长大了 升旗台在哪里

  2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 旗杆的影子

  4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自由研究

  5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观察一棵树

  6 国庆放假

  7 小动物的家

  8 观察蚂蚁

  9 更多的小动物

  10今天的气温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