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2022-05-08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你知道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课本60页插图。

  3.学生做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并用不同、 的符号分别标记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的地方。

  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 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结果。

  6.教师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现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

  二、 研究简单框架

  1、 实践体会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容易变形?

  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

  2、 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

  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三、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 请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坚固的方体框架。

  2、 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应当先画草图,计算材料。

  3、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

  4、 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5、 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四、 小结

  板书设计:

  制作的原则 做成的形状

  稳定

  承压大

  用料少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2、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分析,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盒子、烧杯

  板书设计:

  绿豆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一课,学生把绿豆种在土壤中,交流自己把绿豆种在土壤中的情况和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学生描述自己的绿豆长势情况,再看看别人的,进行比较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提出绿豆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并让学生说出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让学生把绿豆移植到土壤中,就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为研究绿豆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记录单1:例如:

  绿豆芽生长需要( 阳光 )一周后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课外搜集科学家的故事,由课文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发奋读书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知道开文迪许“怪”在哪些方面和为什么作者又说他“并不怪”。

  教学难点:知道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的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回忆课文,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14课《科学怪人》(齐读课题),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

  2、 我们还留下了什么问题要在这一课解决的?(为什么课文开始说开文迪许很怪,后来又说他并不怪呢?)

  过渡:对,这一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 学习课文,释疑解惑

  (一) 学习1—6自然段

  1、 自渎课文要求:自渎1—6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开文迪许怪在哪些地方?你对他哪方面的怪事感兴趣,就仔细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怪?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

  2、 学生自渎思考

  3、 学生讨论交流“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些方面?”,大致理解到以下几点:

  (1) “怪”表现在四个方面:衣着不考究、布置很特别、珍爱图书、珍惜时间(学生回答,教师逐一出示课件上的板书)。

  (2) 写他“衣着不考究”的这一自然段中,重点理解“考究”“一般”“过时”,请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英国的绅士的衣着,进行比较,体会开文迪许的怪。

  (3) 写他“布置特别”,这一自然段,A、让学生比较句子: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

  上面哪句话表达的意思准确些,为什么这里要用上“也”?

  B、开文迪许家里变成什么样了?

  (4) 写他“爱惜图书”这一自然段中,出示句子“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下手续。”说说“也要”在这里强调了什么。联系自己在家里看书的情况来理解。

  (5) 写“珍惜时间”这一自然段中,抓住“慕名、打扰、思索、迫不得已”等词语来体会“怪”。

  (6) 以上每一自然段,学生交流到那里,就相机指导朗读,在读中悟,悟中读。

  (7) 读第1和第6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这两段在这部分中的作用是什么?(前面是总起,后面是总结)

  4、 你对哪方面的“怪”感兴趣?把兴趣相同的同学分成一组。要求: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他这么“怪”的原因,把理由说透、说充分,然后推派代表上来交流。一个组的代表上来交流,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1)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 每组推代表汇报,大致理解以下几点:

  A、 衣着不考究是因为他注意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了,没有时间去讲究穿着;

  B、 布置特别说明他把家也变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了,科学研究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C、 珍爱图书说明书对他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书有一定的摆放顺序,便于自己查找,节省时间。

  D、 珍惜时间一部分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说他对客人没礼貌等,教师可引导他们从他专著于科学研究,时间紧等方面来思考。

  (3) 教师小结:开文迪许之所以有许多怪事,是因为他要节省时间,把时间用在科学研究上。用书上的话是怎么说的?(显示课件板书“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这是哪一自然段写的?我们一起读第七自然段。

  (二) 学习第七自然段。

  1、 齐读,要求:读后用“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是因为……”说说理由

  2、 读后学生互相练说

  3、 全体交流,基本说到他把时间话化在“做实验”“写著作”“查资料”等方面即可

  4、 指导朗读。

  三、 齐读全文

  你学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收获?

  四、 作业: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写下来,下一课交流。

  板书:

   14科学怪人

  怪 不怪

  衣着不考究

  布置很特别 把自己的一切

  珍爱图书 都献给了科学

  珍惜时

科学教案 篇5

  科学概念

  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

  过程与方法

  让孩子在经历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

  教学准备:

  以小组或个人为形式,课前开展孩子调查研究生活中的岩石、矿物活动;同时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从科普读物等书或网上查阅相关文字资料。教师收集相关采矿、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等图片资料或实物。

  教学过程:

  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结果

  生活、学习用品 所用岩石、矿物

  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

  3、科学讨论会开始。

  “猜一猜”活动。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岩石与矿物,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

  说说岩石与矿物在家庭和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岩石与矿物在其它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分类标准 岩石或矿物名称

  冶炼金属

  建筑材料

  生活用品

  医药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由介绍,主动讨论,教师的角色应该只是“主持人”的身份。

  4、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

  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教师适当也可以出示矿石开采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

  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录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总结

科学教案 篇6

  “科学怪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当”要掌握,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读句子体会“也”字的用法。

  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写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4.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能说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

  3.看到课题,使你有哪些问题想问?

  4.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读通课文,讨论“科学怪人”是谁?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划出有关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⑵标出自然段序号,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词黑板,重点指出“纽、当”的读音。

  ⑵学生描红。

  ⑶再指读课文,正音。

  三、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1.课文那几段写了科学怪人怪在哪里?

  2.头尾两段分别写了什么?

  3.课文的结构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科学怪人怪在什么地方?

  2.能说出科学怪人为什么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认识了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我们这次学习的课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他很有趣的的一面。

  二、精读课文

  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开文迪许的“怪”?默读1-6节。

  2.讨论,让学生概括地说一说,依次板书,讲解3、4、5节,每一节开始都用最简洁的句子把这节的意思概括出来了,这叫做总起句。齐读这个总起句。

  3.具体分析2-5段

  ⑴第二节略讲,指导朗读。

  ⑵指读第三节,“怪”在那里?

  ⑶指读2、3节,初始“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特别”比较“也”字去掉是否可以?从而让学生明白,用上“也”字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自然。

  ⑷指读第4节开文迪许珍爱图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训练朗读、说话。

  出示“他自己——也要办理以下手续”同样讲清“也”字作用。

  ⑸的5节写得很生动,让学生读中体会开文迪许的怪。

  4.综合分析1-6节。

  ⑴第1节与2-5节是什么关系?第6节由于它们是什么关系?

  ⑵抓住“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开文迪许与其说是“科学怪人”,不如说是“科学巨匠”。

  三、课堂练习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建立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更多的方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难点

  对无法看到的现象(空气的存在)如何把现象放大,让学生感知到。

  教学准备

  水槽、硬纸袋、塑料袋、集气瓶、砖块、吸管、风车、面巾纸、香水、记录纸(气泡图、维恩图、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里面有什么?)

  1、师:出示黑袋,如果不打开,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

  学生摸并判断,教师分别拿出验证:苹果、乒乓球、矿泉水。

  2、师:抖抖空袋子,问“还有什么?”(空气)

  二、证明空气存在

  师:关于空气,同学们能介绍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吗?

  1、空气知识的了解(同学们对于空气都了解些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板书在黑板上。)

  2、提出研究问题

  师:空气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那它真的存在吗?你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这个袋子里有空气?

  3、小组讨论开始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教师巡视,参与各种方法验证)

  4、生交流汇报

  5、师: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

  三、空气无所不在

  1、师取一袋学生空气提问:这里面的空气哪里来的?(教室)

  2、师:我们身体中也有空气,水里面也有,那粉笔中呢?

  3、师提示可以把粉笔放入水中,如果有空气会怎样?(有气泡产生)

  4、师: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它无处不在!(板书课题)

  四、空气与我们

  1、师:动物需要空气,植物也需要,那我们人呢?

  2、观看空气被污染图片,说说你的想法。

  3、: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注意节电、节气、低碳、环保,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更加清新的空气,更加美丽的地球。

  五、比较水和空气

  1、师:空气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学生观察杯中的水和空气讨论汇报

  3、师利用维恩图空气与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六、结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你有什么收获?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7篇】相关文章: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10篇04-16

科学教案模板汇总8篇04-19

【实用】科学教案汇总6篇05-05

【实用】科学教案汇总5篇05-05

【推荐】科学教案汇总10篇05-01

【推荐】科学教案汇总5篇05-07

关于科学教案汇总10篇05-06

【必备】科学教案汇总6篇05-06

【精选】科学教案汇总六篇04-09

【精华】科学教案模板汇总5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