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以及种类。
2.产生探索马铃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观察力。
活动准备:
1.马铃薯的生长过程PPT。
2.马铃薯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马铃薯又和我们见面了,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你们知道马铃薯是怎么长出来的吗?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铃薯的世界,看看它是怎么生长的。
二、欣赏课件,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
1.欣赏课件,了解马铃薯的播种过程。
(1)马铃薯发芽。看看马铃薯的芽是在哪里长出来的?
(2)马铃薯的播种。怎么样来播种马铃薯呢?带有芽的马铃薯叫“种薯”,切开以后马铃薯该怎么种呢?
2.继续欣赏课件,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
(1)马铃薯发芽。马铃薯种下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2)地底下的马铃薯。地面上马铃薯的叶子在不断长大,那地底下的马铃薯在生长吗?
(3)观察地底下马铃薯的生长图片。
(4)马铃薯开花。你们知道马铃薯会开花吗?它的花是什么样的?因品种的不同,马铃薯的花朵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白色、紫色等。马铃薯开花的时候,地下的马铃薯也在悄悄的长大。
(5)叶子枯萎了。等花凋谢后,马铃薯的叶子怎样呢?这时候地下的马铃薯长成什么样了呢?
(6)观察地下马铃薯。
(7)挖马铃薯。这时候的马铃薯已经长大了,可以挖出来吃了。因为马铃薯是长在地下的,又多,所以要用工具挖出来,用手是拔不出来的哦。瞧,个头多大,肯定很鲜嫩。
3.小结。
现在我们知道马铃薯是怎么长成的吧。先要等它发芽,然后用刀切成几块,种在地下。接着它会发芽,长出叶子,然后开花,等花朵凋谢后叶子会慢慢枯萎,这个时候就可以去挖马铃薯了。
三、观看图片,了解,马铃薯的种类
1.我们平时看见的马铃薯是什么样的?其实马铃薯有很多种类,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样的。
2.观察不同种类的马铃薯图片。
四、活动延伸
准备一个容器,里面乘1-2厘米的水,将马铃薯放在水里,观察马铃薯的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1、T:老师这儿有一些很有趣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时候啊,小朋友要带着你们的小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看看它有趣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生长的?(出示挂图)
2、T: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植物长得怎么样啊?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3、T:爬山虎长得怎样?它为什么能爬在墙上生长呢?还能爬那么高?
T:原来啊它有藤,恩小朋友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再来仔细看看。
(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4、T:看看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5、T:西瓜大家都吃过吧!那西瓜藤见过吗?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6、总结: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它可以帮助植物和其他东西攀附在一起,没有了藤,爬山虎也就不能爬的那么高了,牵牛花也不能开出那么漂亮的花了。
二、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T:我们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见过的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哪些?
(时间允许可带幼儿们去外面寻找)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T: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 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 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 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 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 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 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 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 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 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 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 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 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 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 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操作中探索剪出长长的纸蛇的方法。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索、发现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3.在探索中不怕困难、动手动脑、细心观察、有坚持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报纸有一定的了解;有过剪直线的经验。
2.物质准备:1/2 A4纸大小的废旧报纸、剪刀若干,少许划线的纸,图片课件,照相机。
活动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蛇的外形。(长长的身体)
(2)我们也来用报纸变一条长长的纸蛇吧。
分析
此环节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直观发现蛇的身体很长,从而对“剪长长的纸蛇”有更大的探索欲望。
2.探索剪出纸蛇。
(1)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剪呢?
幼1:我想沿着这条长边剪。
幼2:我想斜着剪。
幼3:我想转圈剪。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他们已有一定的讨论及借鉴的能力,因此教师先通过引发幼儿讨论,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前有思考的时间,并且能使他们开动脑筋互相启发,起到支持者的作用。
(2)尝试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剪出一条自己认为是最长的纸蛇。
(3)观察分析:和同桌小朋友剪出的蛇比一比,粘到前边展示板上和其他小朋友剪出的蛇比一比,看看谁剪出的蛇长。
(4)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剪出纸蛇的?
幼1:我是转圈剪的,像棒棒糖一样。
师:剪到了报纸的哪里?
幼1:都剪完了。
师:还有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你是用什么方法剪的'?用完了整张报纸吗?
幼2:我是对边剪的。
师:怎样对边剪呢?
幼2:就像我们剪过的拉花一样,剪到对面,但是不能剪断。
师:虽然他们用的方法不一样,但他们剪的时候有一个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幼3:都用完了整张报纸。
师:除了这一点,剪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幼4:不剪断。
小结:原来把整张报纸剪完,不剪断,就能剪出一条长长的纸蛇。
分析
此环节通过幼儿探索后的交流,使幼儿能借鉴同伴经验,知道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剪纸蛇,这样使孩子们有更多自己总结出经验的过程,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挑战任务:剪出更长的纸蛇。
(1)幼儿观察分析。
提问:仔细看看,我们同样都用了整张纸剪纸蛇,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长有的短)
猜猜这是为什么呢?这条为什么长呢?另一条为什么短呢?
小结:原来纸蛇的长短和剪的宽窄有关。
分析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问题,并能够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深入对比孩子们剪的不同长短的纸蛇,使他们观察出纸蛇的宽窄不同,从而激发他们在对比中体会“越窄越长”的道理。
(2)教师提出任务:我们找到了能让纸蛇变长的好方法,想不想剪一条比你刚才那条更长的小蛇呢。
(3)幼儿尝试探索。教师鼓励幼儿坚持、细心剪完整张报纸,并且不剪断。
(4)比较观察:幼儿观察老师拍摄的录像,感受成功。
提问:你成功了吗?小朋友想要剪出最长的纸蛇都需要什么条件呀?
小结:只要肯动脑多动手,细心坚持,事情就会做得更好。
分析
在总结出如何剪出长长纸蛇的方法后,孩子们接受了更进一步的挑战,都在用心坚持剪出细细的纸条,从而使自己的纸蛇变得更长,也从中感受到动脑筋、细心坚持的重要性。这符合幼儿的探索欲望,并且很好地达成了第3条目标,使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一生中会不断遇到困难,怎样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就成了对幼儿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纲要》中也提出,“要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细心、坚持、不怕困难等品质。”
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怎样把一张小小的长方形报纸剪成长长纸蛇的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观察探究,意在通过循序渐进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边玩边感知,边尝试边学习,边交流边解决困难,体验动手动脑进行探索之后带来的成功感,并把自己的感知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黑色水彩笔、装有橙色颜料的颜料盒、面条(邹纹纸做)横纹路与竖纹路粘帖在筷子上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撕面条
师:点心店的面条做完了。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做面条?(幼儿表述:撕面条、橡皮泥等)
师总结:对啊,我们还可以用纸来撕面条。(出示纸)
师:那好,让我们一起来撕面条吧?(幼儿撕面条)(第一次撕)
交流评价:你是怎么撕面条的?(幼儿表述)
师:他撕出来的面条是怎么样的?(其他幼儿表述)
将表述幼儿的纸展现出来(视屏投影仪),幼儿观察表述纸的特点:纹路是竖的,朝一个面。
再介绍另一幼儿撕的面条,你是怎么撕的?你撕出来的面条是怎么样的?
对比发现:两个纸的纹路(视屏投影仪)(一个横、一个竖)
师总结(同时出示撕纸记录纸):按横纹路撕,面条会又细又长;而按竖的来撕,却不容易撕。
师同时边讲边在记录纸上用打勾来表示。
二、幼儿撕面条(第二次撕),体验成功。
师:我们再来按横纹路的方法来撕面条吧,看看能不能撕得又细又长。
三、煮面条
面条撕好了,我们一起来煮面条吧。在煮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纸。
幼儿交流记录纸的意思?
出示用小棒挂起来的面条(一个筷子上粘帖上横纹路与竖纹路的两种面条。)
幼儿猜测表述:哪种纹路的面条放进水里吸水会更快一点?(随幼儿的猜测师记录。用打勾表示)
幼儿操作,观察后放入水中的变化。幼儿5个人一组操作(先猜测记录,后观察后再操作记录)
幼儿煮面条
师幼验证操作,并在视屏投影仪上展示结果。
师:面条吸水后,有什么新发现?(幼儿表述:颜色变红;一样大小的面条,横纹路的变长)
师总结:原来皱纹纸有这么多的秘密,吸水的速度不一样。
四、带好面条,去娃娃家煮面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4篇】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1
中班科学教案泡奶粉教案04-25
中班科学教案(汇编15篇)04-07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的切面04-01
【推荐】科学教案范文04-06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15篇04-09
中班科学教案《我也来造桥》04-06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04-22
《飞机本事大》中班下学期科学教案04-11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分豆豆》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