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

2024-10-12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 1

  教材及幼儿基础分析:

  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孩子们大多都喜欢玩水,在此过程中也会发现水里的奥秘:有的东西会飘在水面上,有的东西会沉在水里。绘本《小老鼠过河》就是一个关于沉与浮的故事,借助绘本,创设一个帮小老鼠过河的游戏化情境。中班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在与材料的互动的过程中,能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但如何通过改变材料的外形来帮助小老鼠过河,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难题。引导幼儿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后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索用插塑、圆盒帮助小老鼠过河的方法,感知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3、愿意积极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的各种因素。

  活动准备:

  1、绘本PPT、金属小老鼠、每人一大盆水、记录表、抹布。

  2、各种实验物品若干:石头、插塑、圆盒、木头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引发兴趣。

  师:河对岸有一片樱桃林。樱桃熟透了,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树上。小老鼠眼巴巴地在河这边看着,口水滴滴答答往下落。

  师:小老鼠想吃河对岸的樱桃,可是它不会游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它吗?

  小结:刚才你们为小老鼠想了很多办法,真是爱动脑的孩子。

  二、第一次操作,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1、猜测验证,自主探究感知物品的沉与浮现象。

  师:老师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认识吗?有什么?你觉得哪些材料可以帮助小老鼠过河呢?

  师:你们猜想的对不对呢?让我们带上小老鼠一起去试一试吧。

  2、集体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师小结:原来木头积木能像小船一样帮助小老鼠过河;石头放入水中会直接沉下去;原本浮在水面上的插塑、圆盒可能承受不了小老鼠的重量也会沉下去。

  三、二次操作,感知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师:那有没有办法让插塑和圆盒也能帮助小老鼠过河呢?

  1、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想法。

  2、二次操作,验证想法。

  3、集体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师:你找到了什么方法来帮助小老鼠过河?

  教师小结:原来增加塑料积木的数量,改变圆盒的形状将它变成像小船一样平稳地承载小老鼠过河。

  四、活动延伸,引发思考

  师:小老鼠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渡过了河,吃到了好吃的樱桃,谢谢你们。人们把这些发现也运用到了我们生活中,例如塑料瓶船、纸箱船、铁船、石头船。

  师:你们觉得橡皮泥能帮助下老鼠过河吗?让我们下次再到区角里去试一试。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 2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了解沉浮的概念。

  2.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验,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记录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了解沉浮的概念。

  2. 难点:引导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

  1. 实验法:通过让幼儿亲自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从而了解沉浮的概念。

  2. 观察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物质准备:

  水盆若干、水。

  各种小物品,如小木块、塑料积木、小石子、泡沫球、回形针等。

  记录纸、笔。

  故事图片《小老鼠过河》。

  2. 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过河》,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小老鼠过河》。有一只小老鼠要过河去看望它的奶奶,可是河上没有桥,小老鼠该怎么办呢?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来了一些木头和石头,把它们放在河里,然后踩着木头和石头过河。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老鼠能成功过河吗?为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老鼠过河的方法,引出沉浮的概念。

  教师:“小老鼠把木头和石头放在河里,有的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会沉到水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沉浮现象。那什么是沉浮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吧。”

  2. 实验部分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小物品,有小木块、塑料积木、小石子、泡沫球、回形针等。我们要把这些小物品一个一个地放进水里,观察它们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到水底,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示范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在记录纸上用“↑”表示浮,用“↓”表示沉。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一个水盆,一起进行实验吧。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水洒出来,也不要把小物品放进嘴里。”

  幼儿进行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你们发现了哪些小物品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是沉到水底的呢?”

  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发现小木块、塑料积木、泡沫球等是浮在水面上的,小石子、回形针等是沉到水底的。这就是沉浮现象。那为什么有的小物品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会沉到水底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3. 探索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浮在水面上和沉到水底的小物品的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观察一下浮在水面上的小物品和沉到水底的小物品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浮在水面上的小物品比较轻、比较大、比较空心,沉到水底的小物品比较重、比较小、比较实心。

  (2)教师讲解沉浮的原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浮在水面上的小物品和沉到水底的小物品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和体积有关。如果一个物体的重量比它排开的水的重量轻,它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一个物体的重量比它排开的水的重量重,它就会沉到水底。”

  教师用简单的例子进行解释,如把一块石头和一块泡沫放在水里,让幼儿观察它们的沉浮现象,然后解释为什么石头会沉到水底,泡沫会浮在水面上。

  4. 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沉浮现象,知道了不同的小物品在水中会有不同的沉浮情况。我们还了解了沉浮的原理,知道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和体积有关。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2)教师组织幼儿整理实验材料,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延伸

  1. 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实验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沉浮现象。

  2. 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沉浮实验,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在美工区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沉浮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 3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了解沉浮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理解沉浮的概念。

  2. 难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沉浮状态。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图片《小老鼠过河》。

  2. 水盆、水、各种小物品(如塑料玩具、木块、石头、泡沫球、硬币等)。

  3. 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小老鼠过河》,讲述故事:小老鼠要过河去看望奶奶,可是河水很深,小老鼠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它看到河边有一些木头和石头,小老鼠想了想,找了一块木头,坐在上面过了河。

  (2)提问幼儿:为什么小老鼠选择木头而不是石头过河呢?引导幼儿思考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2. 实验操作

  (1)教师准备好水盆和各种小物品,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各种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

  (3)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沉浮状态,如“XX 浮在水面上”“XX 沉到水底了”。

  (4)幼儿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3. 讨论总结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2)提问幼儿:为什么有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呢?引导幼儿思考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教师总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材料等因素有关。比较轻、体积大的物品容易浮在水面上,比较重、体积小的'物品容易沉到水底。

  4. 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幼儿: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呢?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2)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的水池或河边进行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幼儿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沉浮的相关知识,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 4

  一、教学目标

  1. 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了解沉浮的概念。

  2. 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了解沉浮的概念。

  2. 难点: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并尝试解释沉浮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 观察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3.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准备

  1. 物质准备:水盆、水、小老鼠玩具、积木、塑料球、石头、泡沫板等各种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水是液体。

  五、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过河》。

  师:小老鼠要过河去看望它的奶奶,可是河上没有桥,小老鼠该怎么过河呢?小朋友们帮小老鼠想想办法吧。

  (2)幼儿讨论小老鼠过河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想到的办法?

  2. 实验操作

  (1)教师出示各种实验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我们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小老鼠过河。有积木、塑料球、石头、泡沫板等。

  (2)幼儿猜测哪些材料能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老鼠过河。

  师: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些材料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呢?

  (3)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幼儿观察。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把这些材料一个一个地放进水里,看看它们会怎么样。

  教师将材料逐一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把这些材料放进水里,看看它们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

  3. 讨论交流

  (1)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哪些材料浮起来了,哪些材料沉下去了?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沉浮的原因。

  师:为什么有的材料会浮起来,有的材料会沉下去呢?

  (3)教师总结沉浮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像泡沫板、塑料球这些比较轻的材料会浮在水面上,我们说它们是浮起来的;而像石头、积木这些比较重的材料会沉到水底,我们说它们是沉下去的。物体在水中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沉浮。

  4. 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如果小老鼠坐在一个大纸船上,纸船会沉下去吗?为什么?

  (2)幼儿讨论并回答问题。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能够认真观察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但在讨论沉浮原因时,部分幼儿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种类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更广泛的实验和探索。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 5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初步了解沉浮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理解沉浮的概念。

  2. 难点:能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并尝试解释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图片《小老鼠过河》。

  2. 水槽、水、各种小物品(如塑料玩具、木块、石头、泡沫球、硬币等)。

  3. 记录表格、笔。

  五、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小老鼠过河》,讲述故事:小老鼠要过河去看望奶奶,可是河水很深,小老鼠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它看到河边有一些物品,想利用这些物品过河。

  (2)提问幼儿:小老鼠可以用哪些物品过河呢?为什么?引出沉浮的话题。

  2. 实验操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将水槽装满水,把各种小物品逐一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会沉到水底。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把水洒出来。

  (3)实验结束后,幼儿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3. 讨论交流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哪些物品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沉到水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

  (3)教师总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材质等因素有关。比水轻的物品会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物品会沉到水底。

  4. 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幼儿:如果小老鼠想过河,它可以选择哪些物品呢?为什么?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想出更多的办法帮助小老鼠过河。

  (3)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沉浮现象,如游泳圈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石头为什么会沉到水底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沉浮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讨论交流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发言,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这表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过,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幼儿在实验操作时不够认真,记录结果不准确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实验习惯和准确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教案了解沉浮:小老鼠过河】相关文章:

小老鼠过河作文02-06

大班科学教案《沉浮》04-02

(精品)小老鼠过河作文15篇02-06

《沉浮》大班科学教案01-24

中班科学沉浮教案04-0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沉浮(通用10篇)12-14

《过河》中班教案07-18

大班科学教案:沉浮(通用23篇)03-29

中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11-13

中班科学有趣的沉浮教案2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