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的内容,学好这一章,是整个初中阶段学习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方程、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的基础,甚至是学习函数的基础,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都是要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下面是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2.内容解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活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数学教学适当结合这方面问题,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知识和经营意识.乍看这个问题时,因为两件衣服的售出价格相同,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所以容易感觉“总的结果是不盈不亏”.但是经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探究,可知总的结果是亏损.这说明:直觉有时并不可靠,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可以减少判断错误.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定性考虑(估算)到定量考虑(计算)的过程,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价值的认识.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建模解题”的过程,渗透建模思想.
选择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销售中的盈亏”),设置了探究点,引导学生利用方程为工具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安排这节课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为以后几节列方程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埋下伏笔.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通过探究活动,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分析盈亏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盈亏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进一步理解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估算,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其合理性,掌握解决“盈亏问题”的一般思路.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对盈亏问题的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具备了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能进行数学建模和简单的解释应用.虽然七年级学生对消费问题比较热心,但由于年纪太小,缺少生活经验,由于本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较贴近实际,其中有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模式,在本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更多地进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找盈亏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在探究中正确地建立方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同学们平时有没有到商场买过东西?我们来看几张图片,什么叫做五折优惠?对你有吸引力吗?打折是不是一定就亏本了呢?打折不一定亏本,这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方式,那么商家在销售中究竟是盈利还是亏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具体问题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1:同一件衣服,进价200元,当售价为260元时,利润是多少?当售价是160元时,利润又是多少?
学生回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教师:当售价>进价时,就是盈利,这时利润是正值;
当售价<进价时,就是亏损,这时利润是负值.
所以判断销售中是盈利还是亏损,关键是判断利润是正值还是负值.
问题2:甲乙两件衣服,甲进价为50元,乙进价为100元,利润都是20元,请问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商家会选择购进哪件衣服的数量更多呢?
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这里涉及进价和利润的一个比值问题,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利润率.
利润率=■×100% 利润率是个百分数.
利润=进价×利润率=售价-进价(黄色笔板书)
问题3:一件衣服进价80元,利润率是20%,它的售价是多少?
师生活动: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进行求解.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问题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易于学生学习新知识,为本节课的继续探索做好准备,也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探究1: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者不盈不亏?
问题1:你估计盈亏情况是怎样的.?
师生活动:教师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是盈还是亏?还是不亏不盈?学生纷纷发表个人见解时,教师先不表态,待学生说完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下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定性考虑(估算)到定量考虑(计算)的过程,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问题2:怎么判断是盈利还是亏损?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放开让学生谈个人的想法,允许学生交流、争论.引导学生总结:盈利还是亏损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花的钱数与卖出这两件衣服的钱数的大小.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则亏损,反之就盈利,相等则不盈不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判断盈亏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问题3:两件衣服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师生活动:教师先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填空,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共建方程模型,结合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用填空的形式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建模”的方法,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及时反馈,巩固应用
问题1.某商店有两种书包,每个小书包比大书包的进价少10元,而它们的售后利润额相同.其中,每个小书包的盈利率为30%,每个大书包的盈利率为20%,试求两种书包的进价.
问题2.某商场把进价为80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2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多少元?
师生活动:教师大屏幕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适当补充、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巩固所学方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4.应用迁移,拓展提高
问题:一家商店将一种自行车按进价提高45%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辆车仍获利50元,这种自行车每辆的进价是多少元?
生活动:教师大屏幕出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巡视,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评价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畅谈收获,反思提高
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疑惑?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和学习体会与感受两层稍加思考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并着重指出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公式列出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习惯、归纳总结能力和反思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要努力学好数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6.布置作业
必做题:完成《能力培养》72-74页.
选做题:在本课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中,假如你是商店老板,你能否设计一种方案,适当调整售价,使得销售这两件衣服时不亏本呢?
师生活动: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下完成.
设计意图:必做题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基本技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与不足.选做题是对学生的一个挑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为了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目标检测设计
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者不盈不亏?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掌握情况.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相关文章:
滑动与滚动教案课件05-16
冷热与温度教案课件05-16
品德与生活教案课件05-16
最先与最后课件教案05-13
《集合与函数》课件设计05-08
《小河与青草》课件设计05-04
实践与探索课件教学设计04-06
《运动与大脑》课件教学设计03-27
教学课件设计:人口与环境03-22
《怀疑与学问》教学教案课件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