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经常跟试卷打交道,成绩的提高,最关键的是什么的呢,重要的是多做题目,多写试卷,总结知识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5高考全国九月联考高三语文试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芽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开元六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再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书籍的质量不仅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在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命名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
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区、市。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和五代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国书院总数的2.7%,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进入明代以后,书院就迎来了他的成熟推广期。书院的数量在明代出现大增。据统计,明代书院总数达到2000所左右,远超唐宋元三个朝代的总和,分布在今天全国25个省、区、市,其中新建1699所。总体来看,明朝书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它们多被朝廷禁毁,如著名的东林书院。明代书院的分布总体上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读书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推广阶段。
清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锢政策,担心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会撼动统治基础,严格控制书院活动,抑制书院发展,并使之官学化。顺治九年清政府明令禁止私人创建书院。雍正十一年清政府在各省城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剧增。绝大多数书院都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
(摘编自严国昊《浅谈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孕育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机构,不仅在中华文明传承、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流传至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地区,对儒教文明、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书院为什么在中国能够延绵千年而不绝?其独特的精神与价值是什么?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这段话虽重点谈的是宋学精神,但却揭示了书院在其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发展与变革、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密切联系。其实无论是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兴起,还是乾嘉汉学、清末实学的发展,均是以书院为研究或传播基地;而引领历朝历代政治、文化变革的众多士大夫,如范仲淹、朱熹、张栻、陆九渊、王阳明等,他们或主持书院,或于书院讲学,或为书院培养人才。正是因为书院的存在,从而造就了一代代独特的政治、学术与文化风貌。
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在《岳麓书院记》中提出了“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办学宗旨;朱熹撰《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强调为学修身、处世接物之要,认为书院教学当“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张栻与朱熹这种力图通过对经典、文化的创造性诠释与传承,培养不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是接续“道统”与“正学”,心怀家国天下、经世济民之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历代书院尊奉的圭臬。明代中后期,随着儒学的转向与“下移”,不仅书院向平民开放,而且出现了许多乡村书院,其化民成俗、教化大众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可见,书院之所以历经千年而弥新,就在于其能够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通过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以“文”化“人”、以“道”正“人”,从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脉不绝,并渗透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维系世道人心,化成天下,这乃是中国书院的精神与价值之所在。
(摘编自王琦《书院为什么能够延绵千年而不绝》)
材料三:
进入新的时代,教育面临新的课题,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都给包括书院文化振兴在内的文化教育工程带来更大的变局,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就书院文化传承发展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协同创新、融合传播”八个字上做文章。
首先,是制度层面。一方面要以更大的布局加强传统书院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利用,推出以书院为主题的旅游、研学、教育产品,打造学校教育之外的活化书院教育体系,营造沉浸式传统文化传播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因地制宜,创建与生态文明和谐的具有现代气息、因袭传统文化的当代书院。
其次,是内容层面。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品牌,一个IP,书院运营机构和内容生产者可以充分利用视听手段、影像语言和数字技术(如AR、CR等),以提供影视、动漫、广告甚至短视频等合适的方式讲好书院故事。在此基础上,以文化衍生品的市场逻辑推出适于不同群体、不同渠道的书院主题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
最后,是传播层面。网络社会的生活场景迥异于传统书院勃兴的年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旅游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结合起来,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传播,并在了解历史、尊重国际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
(摘编自李安《协同创新推动书院文化传承》)
1.根据材料一对“书院”的发展梳理,下列现象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海南学子到书院接受正式学校教育
②某书院接受朝廷赐田的奖赏和培养人才的任务
③某私人书社效仿官方书院改名为“李公书院”
④大量私人书院被查封
⑤某流派代表人物到讲会式书院参加论辩
A.②③⑤①④ B.③②①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书院呈片状分布,但发展极不平衡,从中可以窥见文化重心的南移。
B.书院不仅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独特作用,对世界文明也具有重要贡献。
C.明代朝廷重视书院的教学功能,因此出现许多乡村书院、儒学“下移”现象。
D.双减政策下,某校协同当地传统书院推出课后研学活动,属于制度层面创新。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711所”“全国18个”“2.7%”等数据十分精确,凸显出宋代书院的发展规模的壮大,更令人信服。
B.材料二“书院为什么……是什么”处连续发问,既能引发读者思考,又自然引出后文论述,使行文脉络清晰。
C.材料二结尾处使用“之所以……就在于”的句式,先概述结果,再点明原因,使观点态度的表达鲜明突出。
D.三则材料都聚焦“书院”的发展,材料一梳理发展脉络,材料二探讨原因及精神价值,材料三探索新途径。
4.材料二中提到“书院在其兴起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发展与变革、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密切联系”,这在古代与当今能如何体现?请分别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概括说明。
5.学习小组围绕“传统书院文化是否消亡”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书院文化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终走向衰亡”。你作为反方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罗列要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原因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
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
一路向前。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悬挂于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堔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时隐时现的袅袅炊烟、鸡鸣犬吠,微茫又邈远。
著名的东方大峡谷,用平均 2000米的深度、300多公里的长度提醒人们:在怒江大峡谷面前,每位游客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似乎心有不甘,也想证明点什么,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
忽然,从邻座传来了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是用手机播放的吗?”我用手指捅了捅那位倚靠在椅背上闭目聆听的同行者。他立起身,把身侧一个用三层板拼合起来的木匣亮了出来。那是他自制的一个播放机,插上存有上千首乐曲的U盘,就能随意选播自己想听的乐曲。
“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像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
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一带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在高楼独守孤影,而是迈开脚步四处旅游,除了带着自制的播放机,还带着一台数码相机。“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在候机大厅的凳椅上,我脚搭在行李箱上睡了一夜,今天就乘车直奔怒江来了。”快七十岁的他,精神矍铄。
“当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的熙熙攘攘里,我常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
②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
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长江第一湾的猛然掉头、雄奇有力不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又转得那么不动声色,甚至没有激起半朵浪花。我们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围栏外,看着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
导游姓李,50多岁模样,当她开朗地大笑的时候,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她向大家介绍:其实,这条江到了雨季才会发怒,才名副其实。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
显然,她对这片山水非常了解。
戴在群峰头上的皇冠山高贵华美。当一抹阳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黄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指导并帮忙。当相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乐播放机)的“老皇子”时,她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位北京老人也咧开嘴笑了。
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和天真。
大巴车继续向着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趁着空闲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身世。李导的家乡在云南省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当地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其他生产、生活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其中的一个赶马人,也曾做过国营马帮的女马锅头①。
泥石流、桥梁损毁、雪崩、大雪封山……甚至自己的丈夫也遇难于赶马途中,十多年里,她流汗流血,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
值得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她的家乡和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
前些年,为提高云南茶叶的知名度,云南组织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留下了自己马锅头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
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催生出不少轰动一方的趣闻,同时马帮也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耀的商场和穿着入时的男女……③在宽阔的大街上,在汹涌的人流中,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古道时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要停?前面的岔道如何选择?这些都变得难以确定。
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打开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
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她清醒地认识到。她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开启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了一名高山导游。
在为四方游客的服务中,她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
到达观景台时,李导招呼大家下车。当我眺望山谷对面被云雾笼罩住的山坡以及山上的村寨时,迷离朦胧的烟火人家好像也被一种神秘感笼罩住了。
“能不能把那里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李导大声问所有人。那位北京老人回答说“那是一个天上的村寨。”想来《天上的街市》中,“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这世外桃源里应该不难遇见吧。
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这时,我却很清楚地看见,她的手自然前伸,挽住了北京老人的胳膊……
(有删改)
【注】①马锅头: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首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所写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相关内容,既突显了老人的形象,也讴歌了怒江山水。
B.来自北京的老者,从拉萨取道昆明直奔怒江而来,不是为了怒江山水,而是为了寻找自己的青春。
C.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在马帮来时“喜极而泣”,可见在山村闭锁时期,马帮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D.李导清醒认识到时代不再需要马帮,她转行成为一名高山导游,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7.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处句式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又多用四字词,摹山画水,语言极具感染力,富有意境。
B.②处引用毛泽东诗句,诗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的气势,使人震撼。
C.③处把传统的马帮放在现代都市生活背景下写,在强烈的反差中凸显马帮的愚昧落后。
D.文章通过概述与特写相结合讲述李导的经历,她人生的转折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8.作者笔下的怒江呈现了“成千上万种美”,请结合文本概括怒江的自然之美。
9.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是日,帝留安石坐,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彼二子者,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契、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耳。”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注]。”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初,帝欲用安石,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故流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耳。”帝曰:“然则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甲子,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刘述率刘琦、钱觊共上疏曰:“安石执政以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陛下欲致治如尧、舜,而安石操管、商权诈之术,规以取媚,遂与陈升之合谋,侵三司利柄,取为己功,开局设官,用八人分行天下,惊骇物听,动摇人心。”时安石锐意变更,而帝信任益专,同列无一人敢与之抗者。王安石屏异己者,数月之间,台谏一空。景温雅善安石。先是安石独对,曰:“陛下知今日所以纷纷否?”帝曰:“此由朕置台谏非其人。”安石曰:“陛下遇群臣无术数,失事机别置台谏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未能免其纷纷也。”于是专用景温。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材料二:
王安石之入对,首以大言震神宗。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契,彼魏征、诸葛亮者,何足道哉?”夫使尧、舜而生汉、唐之后邪,则有称孔明治蜀、贞观开唐之政于前者,尧、舜固且揖而进之,以毕其说,不鄙为不足道而遽斥之。大其心以函天下者,不见天下之小;藏于密以察天下者,不见天下之疏。方步而言趋,方趋而言走,方走而言飞;步趋犹相近也,飞则固非可欲而得者矣。故学者之言学,治者之言治,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我察其情,与缁黄[注]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六)
[注]1.四凶,指四个不受舜帝统治的部落首领混沌、穷奇、梼杌、饕餮。2.缁黄,缁,原意是黑色;黄,原意为黄色。因古时候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此处“缁黄之流”代指“佛教道教的信徒”。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失事机A别置B台谏官C恐D但如今日错置E亦未能F免其纷纷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其所以为尧、舜也”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的“其”用法不相同。
B.一,全,都,与《兰亭集序》“若合一契”的“一”意思相同。
C.震,使……震惊,与《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的“闻”用法相同。
D.方,正在,与《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的“方”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与宋神宗讨论治国之道,他希望宋神宗学习尧、舜,而非效仿刘备和唐太宗。王夫之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的“大言”。
B.王安石认为宋神宗不必羡慕唐太宗有魏征、刘备有诸葛亮辅佐。在王夫之看来,是因为王安石没有宽广的胸怀和细致的考察态度。
C.王安石认为不相信经术可以用于处理政务的儒家学者大多是庸人,因此深受神宗赞赏。王夫之认为不应将治学与治国混为一谈。
D.刘述联合刘琦、钱觊向神宗上书,认为王安石执政期间不顾他人意见,轻易变更法令制度,动摇人心。王夫之对此则未置一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契,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
(2)我察其情,与缁黄之流推高其祖以树宗风者无以异。
14.王夫之强调王安石“奉尧、舜以为镇压人心之标的”,材料一有哪些事件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武昌松风阁①(节选)
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掾。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②何时到眼前。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注]①本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诗人此前屡遭贬谪,途经鄂州写下此诗。②张侯:指张来,“苏门四学士”之一,此时被贬房州(今湖北房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以阔大的视野描绘了松风阁的地理位置,“夜阑箕斗插屋椽”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夜色将尽、星空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B.“风鸣娲皇五十弦”与《李凭箜篌引》中“二十三丝动紫皇”异曲同工,前者写松风吹动琴弦,后者写箜篌之音撼动天庭,二者都表现了音乐超越自然尘世的力量。
C.“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刻画了诗人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欢聚一堂的情景。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他们仍不吝于以微薄之力置办酒席,体现了情谊的深厚。
D.本诗不用僻典,不作拗语,笔势自然有力。作者善于从“老松”“夜雨”等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于一体,体现了宋诗特有的韵味与深度。
16.本诗与《登快阁》都表达了归隐之志,但触发归隐之思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倡议家长们要用《种树郭橐驼传》中主人公尊重天性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可像文中他植者那样,“______,______”,通过伤害树木的方式来监控其成长。
(2)一个宁静的夜晚,月色如洗,小慧漫步在花树繁茂的江畔,眼前的美景使她不由得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咏史怀古,常借三国风云,寓情于史,或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深切感悟,或表达对个人命运的无限感慨,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这样一种动物,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齐平;在海拔2000米的山地里,奔跑速度能超过刘翔平地最高速度;能把20多米的树当杆子爬;能把三四头狼当垫子坐……如果依照常理推断,这种动物多半会是令人 A 的食肉猛兽。然而真相却 B ,这种动物实际上仅靠竹子为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也是我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的,这种动物正是惹人喜爱的国宝熊猫。很难想象这些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的萌物,属于食肉目,拥有作为猎手的一切装备。
800多万年前,熊猫之祖禄丰始熊猫住在潮湿的雨林里。①那时气候非常暖和,降水非常丰沛,食物来源非常丰富,②基本上能够保证使禄丰始熊猫餐餐有肉。③禄丰始熊猫万万不会想到,④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敌人竟会来自捉摸不定的气候。冰河世纪的来临,(甲)。不少动物迫于严寒,纷纷大举南迁,致使禄丰始熊猫不得不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环境骤变、食物被夺、病菌入侵……看起来,禄丰始熊猫几乎被推入了绝境。
既然自身难保,又没有跟彪悍的北方食肉动物竞争的胜算,禄丰始熊猫为了求得一丝生机,只能 C 地把原先视作零食的素食当作主食。(乙),也被北来的食草动物瓜分殆尽,禄丰始熊猫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历尽尝试,禄丰始熊猫终于找到了一种小众食物——竹子。那时的竹子广泛分布在今秦岭地区及四川地区,存活率高、储藏量丰富且稳定,是禄丰始熊猫极易找到的食物。更为重要的是,竹子营养价值极低,连食草动物都不屑于采摘,所以根本用不着抢。于是,禄丰始熊猫就这样硬着头皮开始啃起了竹子,也开始了漫漫的素食之路。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加点词语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鲁迅《阿Q正传》)
B.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曹禺《雷雨》)
C.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D.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夏衍《包身工》)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2.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既然说“竹子营养价值极低”,就不能说“更为重要的是”。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
本题以汉代扬雄关于射箭的比喻为引子,深刻阐述了追求理想过程中基础、方法、路径与目标之间的紧密关系,旨在引导当代青年思考如何有效地实现个人理想。首先,从“修身以为弓”可见,基础修养是追求理想不可或缺的前提,如同稳固的弓身,是发射理想之箭的基石。这启示我们,在追求任何目标之前,都应注重自我提升与内在修养的加强。
其次,“矫思以为矢”强调了正确思想与态度的关键作用,如同精准的箭矢,决定了方向的正确与否。这要求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以确保行动不偏离轨道。
再者,“立义以为的”则明确了目标的重要性,将“义”作为追求的目标,体现了对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追求。这启示青年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之中,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目标。
最后,“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强调了准备与行动的统一,即在充分准备之后果断行动,方能确保理想的实现。这鼓励青年在明确目标与方向后,要勇于实践,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上所述,本文的立意应围绕“以修养为基,以思想为矢,立高远之志,行稳健之路”展开,探讨当代青年如何在自我提升、明确目标、端正态度的基础上,积极行动,勇敢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思考,也是对社会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以修身为弓,以理想为的——当代青年的追求之道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的智慧犹如繁星点缀夜空,照亮了后人追求理想的征途。汉代扬雄以射箭为喻,为我们揭示了追求理想的基本路径: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这一古老的智慧,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修身以为弓,强调的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正如弓箭手需要强弓才能射得更远。对于当代青年而言,修身不仅是道德品质的修炼,更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我们应当以勤奋学习为途径,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实现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矫思以为矢,告诉我们端正思想是追求理想的关键。箭矢若不直,即便弓再强,也无法射中目标。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方向,我们的行动才能有的放矢。当代青年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自己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偏离方向。
立义以为的,强调的是目标的正义性。在扬雄的比喻中,箭靶代表着目标,而“义”则是这个目标的灵魂。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理想应当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与人类的进步事业相一致。我们的目标不仅要符合个人的发展,更要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社会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追求才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的努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奠而后发,意味着在追求理想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稳固的基石,高楼难以拔地而起;没有充分的准备,理想难以实现。当代青年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应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必中矣,这是对前面几个步骤的必然结果。当我们具备了强弓、直矢、正义的目标和稳固的基石,我们的行动自然会取得成功。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结合自身发展,我认为当代青年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定信念,以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为导向,确立自己的理想;二是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理想的实现储备能量;三是锤炼品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四是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积累经验。
总之,以修身为弓,以理想为的,当代青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既要继承和发扬古人的智慧,又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推荐
【高考全国九月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二卷及答案01-29
高三语文高考各地模拟试卷(精选5套)10-15
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语文问卷03-20
高三三模语文试卷06-09
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卷03-08
高三3月高考模拟英语试卷08-01
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05-08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02-03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通用6套)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