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

2022-07-19 开题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生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究生开题报告1

  一、论文开题的基本要求

  1、开题者应先修完规定的最低学分后,在文法学院网站上下载《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经导师同意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至少提前一周提交开题审议小组成员。

  2、各个学科点应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开题,保证研究生学业进度。

  3、开题报告审议小组成员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其中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导师人数不应少于3人,开题秘书应进行记录。

  4、开题者着装应端庄大方,陈述时间为15分钟,由审议小组进行评价,做出开题是否通过的书面意见,经审议小组负责人签字后,于一周内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报学院教学办备案;通过开题者即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二、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应把握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应有述有评,归纳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3、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要求列至三级标题。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研究方法应说明论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或主要技术路线;论文的创新点是指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准确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且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书籍在前、文章在后的规范格式排列。

研究生开题报告2

  一、字数吓人,失去学术规范

  今年的开题报告绝大部分都突破了“一万字”大关,有的甚至快长达三万字。想一想可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篇幅是三四万字,你的报告都已经接近三万字了,这到底是在做开题报告还是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退一步讲,如果是极个别的报告突破“一万字”大关,倒也罢了,关键是绝大部分都是这样,这就必然成为一种怪现状。

  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字数,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处有明确说明:“硕士生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博士生不得少于5000字。”这个说明虽然没有规定具体上限,但任何人都会从“3000字”和“5000字”的底线中“悟”出,报告几千字即可。底线为何不分别规定为“5000字”和“8000字”呢?这分明是在暗示出一个重要信息,报告就是报告,就简明扼要,要提纲挈领,要重点突出。对于一个硕士研究生来说,你不能用几千字的报告把篇幅为三四万字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讲清楚,那就说明你的能力有严重问题——如果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不懂学术规范,想以势压人,想显示自己的认真,迫于外界因素的诱导等),同样也不可饶恕,因为其后面是同样可怕的:失去学术规范。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大家的开题报告不是在比字数,而是在比选题的价值,比观点的新颖性,比框架的合理性。一篇论文,如果选题无意义,观点陈旧,框架混乱,字数越多,那就越可怕:老太太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二、堆积书目,企图装潢门面

  很多人在列参考书目时,不论古今中外,只要稍微有一点联系,就堆积在一起,结果大部分都列了三四十本:古今中外,中文外文……令人头晕目眩。我特别注意到有一位研究生竟然列出60多本。想一想,真是不可思议!从开题到最后交初稿,最多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在365开内要读完(即便是泛读)60本书,那最起码要6天读一本书,注意,这种算法不包括思考时间、写作时间、吃喝拉撒睡时间和其它活动时间。而事实上,任何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这样一来,堆积参考书目之举就别有用意:或者显示自己博览群书;或者显示自己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或者想讨好媚俗(比如列出自己导师的著作——即使与论文无关)。

  三、论文失魂,没有学术观点

  我深深地感觉,现在的毕业论文写作越来越模式化、公式化。就电影学、影视文学写作而言,其模式如下:如果是导演论,无非讲生活经历、创作轨迹、思想内容(有的叫主题意蕴、文化内核等等)、艺术特色(有的叫艺术风格、叙事特色、表现手法等等)、视听语言(镜头、画面、音乐之类)、商业动作等。如果是思潮研究、类型研究(比如×国×时的爱情电影、××题材的电视剧),无非是讲诞生语境、发展流变、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义价值等。各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拼贴,致使论文“失魂”。

  所谓的“魂”,就是论点,学术观点。论文论文,一定要有论点,而且这个论点必须能够是统领和贯穿全文的总论点。比如写导演论,一定要明白是要论述导演的什么问题;写思潮论、类型论,一定要知道是要阐明思潮和类型的具体什么方面,比如××电影意识形态分析,论××导演的孤独意识,而一定不能泛泛而言,比如××导演研究、×国××电视剧研究,这样的论文结果只能一盘散“沙”——即便是具体的章节写得精彩,那最多也只是一些“碎金”和“散玉”,因为缺少统领全文的“魂”!

  到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阶段,还要讲这些话,我只能感到好笑,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苦笑。悲哉!

研究生开题报告3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研究生开题报告4

  学位论文题目:聚类算法研究及其在IDS中的应用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新的高效的聚类算法;一是把已有的聚类算法或论文提出的新算法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从而提出一个好的入侵检测模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点:

  第一、针对聚类算法的研究问题:

  1、如何提高算法的可扩展性

  许多聚类算法在小于200个数据对象的小数据集上是高效率的,但是无法处理一个大规模数据库里的海量对象。现有的聚类算法只有极少数适合处理大数据集,而且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对象,无法分析具有类属性的数据对象。

  2、如何处理离群点

  在实际应用中,估计数据集中的离群点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很多算法通常丢弃增长缓慢的簇,这样的簇趋向于代表离群点。然而在某些应用中,用户可能对相对较小的簇比较感兴趣,比如入侵检测中,这些小的簇可能代表异常行为,那么我们需要考虑在对算法影响更小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离群点。

  3、研究适合具有类属性数据的聚类算法的有效性

  对聚类分析而言,有效性问题通常可以转换为最佳类别数K的决策。而目前有关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分析,大都集中在对数值数据的聚类方式分析上。对于具有类属性的数据聚类,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第二、针对聚类算法在IDS应用中的研究问题:

  1、如何结合聚类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很多的聚类算法都已经和IDS应用环境结合起来了,很多研究者对前人提出的算法作出改进后,应用到IDS系统中去,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算法来适应IDS的要求。随着聚类技术的不断发展,聚类技术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工作。我们需要把更好的聚类技术成果应用到入侵检测中。

  2、利用聚类技术处理入侵检测中的频繁误警

  虽然入侵检测是重要的安全措施,然而它常常触发大量的误警,使得安全管理员不堪重负,事实上,大量的误警是重复发生并且频繁发生的,可以利用聚类技术来寻找导致IDS产生大量误警的本质原因。

  二、学位论文研究依据

  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聚类分析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重要性及其与其他研究方向的交叉特性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充分肯定。对聚类算法的研究必将推动相关学科向前发展。另外,聚类技术已经活跃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作为与信息安全专业的交叉学科,近年来,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方面也得到大量的应用。然而,聚类算法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聚类算法在某些应用领域还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聚类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结合得还不够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论文的选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聚类算法的研究以及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下面从两个方面阐述国内外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前人已经提出很多聚类算法,然而没有任何一种聚类算法可以普遍适用于揭示各种多维数据集所呈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结构,根据数据在聚类中的积聚规则以及应用这些规则的方法,可以将聚类算法分为以下几种:

  1.划分聚类算法

  划分聚类算法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目或聚类中心,通过反复迭代运算,逐步降低目标函数的误差值,当目标函数收敛时,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划分聚类算法典型代表是k-means算法[1]和k-modoids算法。这些算法处理过程简单,运行效率好,但是存在对聚类数目的依赖性和退化性。迄今为止,许多聚类任务都选择这两个经典算法,针对k-means及k-modoids的固有弱点,也出现了的不少改进版本。

  2.层次聚类算法

  又称树聚类算法,它使用数据的联接规则,透过一种层次的架构方式,反复将数据进行分裂和聚合,以形成一个层次序列的聚类问题解。由于层次聚类算法的计算复杂性比较高,所以适合于小型数据集的聚类。20xx年,Gelbard等人有提出一种新的层次聚合算法,称为正二进制方法。该方法把待分类数据以正的二进制形式存储在二维矩阵中,他们认为,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正二进制会改善聚类结果的正确率和聚类的鲁棒性,对于层次聚类算法尤其如此。Kumar等人[9]面向连续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不可分辨粗聚合的层次聚类算法,既考虑了项的出现次序又考虑了集合内容,该算法能有效挖掘连续数据,并刻画类簇的主要特性。

  3.基于密度-网格的聚类算法

  与传统的聚类方法不同: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数据密度来发现任意形状的类簇;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使用一个网格结构,围绕模式组织由矩形块划分的值空间,基于块的分布信息实现模式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常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特别是与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相结合。基于网格和密度的聚类方法在以空间信息处理为代表的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伴随着近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可伸缩的聚类方法的开发,它在空间数据挖掘研究子域日趋活跃。

研究生开题报告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双一流”建设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研究生群体作为目标对象,以“学术为本”和“育人为本”为准则,从思想引领、培养学术精神和自我管理、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实践策略和作用。

  20xx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推进国内高校及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该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争取到20xx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xx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1]。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川大校长谢和平认为一流大学需要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张杰认为,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只有全面、深入把握研究生群体和培养过程的特点才能更有效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前期笔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研究生群体中进行了调研,得出相关数据和特点,并总结了以下经验启示。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重在思想引领,坚定理想。

  从教育活动的类型来看,研究生接受度最高的是校园文化类活动。如何让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成为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当代研究生以90后居多,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实验室”。在提到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这样的话题时,远远不如一份实习、一场网络游戏有吸引力,这是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需要使用一些策略来克服这些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类似传播学中传播主体把传播内容传给传播客体的一个过程。在传播学中,传播对象的心理、利益诉求及其性格特征会对其接受信息的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从教育学和调查研究的视角,我们发现90后到95后的大学生有一些共性特点:他们认为对其有所用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东西更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有面子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他们自己参与完成的东西更愿意接受。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不是强行地灌输;应该是饶有兴致地讲故事,不是僵化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不是单向说教。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巧妙融入思想引领的内涵,选取爱国荣校、航空报国等主题,配以新媒体、音乐、微电影、舞台剧、舞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形式,创作和开发文化产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让学生有信念、有信仰、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载体,它重在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就像是一直无形的手,在推动,引领着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二、研究生需要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从研究生的培养角度,近70%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氛围”是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营造学术氛围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术氛围的灵魂和本质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作为大学生心理面貌和教育水平的反应,是评价研究生思想、理念、价值观、道德观水平的标志。学术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术精神体现为专注于本学科的具体遵循,而广义的学术精神应该有两种,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的学者指出21世纪的学术精神主要体现为“诚实、自由、创新、献身精神”,其中诚实、献身精神即可理解为人文精神,而自由、创新可理解为科学精神。诚实可以理解为坚定自己的理念,追寻理想的指引,杜绝弄虚作假。自由即具有独立的人格,发散自己的思维。创新指学生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书本,技术,应该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献身精神可以理解为学生不应关注一己之利,不应沉迷于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学生应该把学术精神看成是自己的追求,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培养科学精神,就是着力于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和理性的态度,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懂得求真。作为一名研究生,做学问搞科研,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和工具等运用的表层上面,应懂得科学之科学,学会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而教育管理的职责是想办法给学生提供科学精神形成和培植的土壤,同时,让最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这个土壤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养分,自由生长,形成森林。高校应多开展大师名家进校园进课堂、学术沙龙、主题论坛等形式,引领研究生探讨科学的终极原理和追求,明确科学研究的最初目的。

  另一方面,应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向上的精神,核心意义是教育人坚持理性,追求理想的人格、理想世界和自身的完善,充满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向往。追溯到大学的本源,古希腊人希望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德育、美育、智力和体育等全方位发展的合格公民,古希腊的诸多学者,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先哲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学园,就是大学的前身,可见他们是很有远见的。从那以后,大学就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摇篮。高校应开展读书交流会、思辨会、诗会、演讲等文化活动,回归大学的本源,为学生创造人文精神呼吸和翱翔的天空,让学生有信念和信仰,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精神充盈、热爱生活的人。

  三、研究生培养坚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从研究生的管理方式来看,75%的学生认为自我管理最有效。黑格尔曾说:“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中国文化中用“以人为本”来阐释这层含义。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应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当今教育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在教育管理中,应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将舞台还给学生,将机会让给学生,将成长留给学生”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收获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普遍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选择的能力,应当给予学生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们为自己的成长、发展负责任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培养的首要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为自己负责的内在动力,为了学习生涯阶段的自己负责,更是为了持续一生的生涯发展负责,为了学习负责,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负责,既有长远眼光,又有天下情怀,是理想境界。具体到研究生群体的特点,研究生群体相比本科生,心智相对成熟,自治自立能力强。高校应打造以硕博士生纵向交流的小微平台,博士生提升自己的同时带动硕士生,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体现传帮带的作用,激发学生发展自觉,营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同时应该发挥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一个群众性的学生组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多元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研究生会应该发挥自己群众性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生活动。

  四、做好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关于对导师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83%的研究生最看重的是导师的师德典范。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协助导师开展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任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同样需要导师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服务导师与学生,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对于研究生来说,与导师的相处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学习生活模式,面对就业的焦虑、课题的压力、师生矛盾也时常出现,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启示

  总之,鉴于研究生群体较为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的特点,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术为本”引领研究生教育管理,明确学术科研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学术为本”,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着力提升研究生素质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育人为本”,凝聚研究生教育管理合力,让研究生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提供有效支持和可靠保证。

研究生开题报告6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想要一个国家向前不断的迈进,其源源不竭的动力就来源于一种精神,即创新精神。新一轮有关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有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其明确地提出了要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和实践性能力作为其重点内容。

  经过十年的实践,对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且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国家教育部专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增了创新意识作为关键词,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了现代化教育的基本任务。而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突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内容,也是当今国际上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和实践性能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国外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可追溯到苏格拉底,他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要注重启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从18世纪起,研究性学习就得到人们的广泛认识。18世纪末到19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提出了要遵循着人类的天性发展。继卢梭之后,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化”,他倡导在活动过程当中,要对儿童内在的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性;他们的思想都为今天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左右,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在这方面同样进行了研究,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主张“从做中学”,认为学生仅仅通过教师讲解或者看书所获取的知识都是虚无飘渺的,只有通过“活动”获取的知识才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身心以及未来发展。在20世纪中期,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非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该主动的去探究知识;施瓦布也提出了“探索研究性学习”,他倡导通过探索研究来进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得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得以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21世纪初,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教育部正式的开启了,将“研究性学习”融入高中必修课之中,以此,作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从此之后,“研究性学习”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变革当中一门独树一帜的课程,它掀开了基础性教育的新一页,无可置疑,它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变革中最吸引眼球的一项举措。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但对于学校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迫切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而且还可以丰富教学模式,从而使得教师和学生在知识、技能、实践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具体来讲:

  第一,有作用于课程的变革。革新到目前为止,研究性学习已经不言而喻地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突出点。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数学,它是中小学革新的龙头,所以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对于课程的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有作用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文件提出了要注重对教师由强硬灌输到鼓励、引导等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第三,有作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教育出台了有关在课堂中,针对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变革的文件,具体内容为不仅要倡导学生自己积极参与、还要培育学生获取未知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等。因此,怎样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更为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一线工作者乃至科学家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重要原因。

  三、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者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引下,从各类学科以及实践活动中选取并设定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去积极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把握的同时,体验、了解、学会和应用数学学科所蕴含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不仅明确地了解了活动的程序,还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所带给人们的奇妙之处,更加关键的是改变了学生学习的传统思维模式,培育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其活动过程的实施,对于传统的教师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具体来讲,就是教师主要起着指路人的作用,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给予适时的正确评判,督促学生有效的完成各个阶段的活动任务,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由于没有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教材做支撑,那么,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知道类比方法可以引出很多的内容,从中可以启发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相关理论的学习,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如下两个不同层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分别为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已知类比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层次一;

  从三角形角平分线和旁切圆半径的不等式分别类比到四面体以获得四面体中新成果为目的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层次二。

  并且层次一从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资源的收集、分析与利用以及三角形与四面体已知形式与证法的类比情况等方面都为层次二做了一定的铺垫,而层次二也是对层次一的升华。

  具体针对层次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研究思路,简要地做如下介绍:

  第一,让学生从已学过到的有关三角形与四面体的已知知识中选定研究课题;

  第二,通过指导教师提供有关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的一般步骤作为参考,引导学生完成该课题活动方案的设定;

  第三,在本层次中,由于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分析信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该课题的研究,因此具体活动实施根据每组情况在课后完成;

  第四,每个小组选取代表针对于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取得的主要成果、得到的新猜想、没有解决的问题等进行相关汇报;

  最后,针对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组间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完善课题以及深化课题。

  针对层次二的第一个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研究思路,简要地做如下介绍:第一,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两个不等式,通过文献的检索与查新,确定到目前为止其对应在四面体中仍没有被研究,从而将其确定为所研究课题的背景;

  第二,根据课题背景,帮助学生选定研究课题为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两个不等式到四面体二面角平分面不等式的推广;

  第三,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分析,从而确定活动的目标与重难点;

  第四,将对课题内容感兴趣以及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活动兴趣小组来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五,收集、学习、研讨三角形中不等式的主要5种证法,深刻的领会其证明思路、相关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六,广泛收集并学习四面体中有关的理论知识,为接下来开展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七,利用类比猜想出四面体中相应不等式的形式;

  第八,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并利用类比尝试给出四面体中相应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层次二的第二个课题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与本层次第一个课题相类似,所以由学生尝试着独立地去完成,指导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五、写作提纲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相关概述

  2,1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概念

  2,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3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4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取

  2,5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2,6类比与数学研究性学习

  第三章以三角形到四面体已知类比开展研究性学习

  3,1学情与目标分析

  3,2学习活动设计

  第四章以三角形到四面体类比开展研究性学习获得创新成果

  4,1从三角形角平分线到四面体二面角平分面类比开展研究性学习

  4,2从三角形旁切圆半径到四面体旁切球半径类比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五章结语

  5,1研究的基本结论

  5,2研究的主要反思

研究生开题报告7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物流发展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经历了: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实际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物流盈亏分析等五个阶段。虽然很多物流企业开始分析其物流体系,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析是根据经验和直觉进行的,分析过程中很少使用分析模型或工具。虽然西方学术界开发了许多有效的分析模型、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论述这些工具、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著作也很少,但是工业界还未真正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因而目前部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达到第四个阶段,而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还都处于第三阶段,还没有达到第四、第五阶段。虽然现在对物流成本构成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但是由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不健全成为解决物流成本的障碍,现在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仍然存在困难。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迎来了物流业的春天。近十年来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加入世贸组织等等,为我国物流业激起一个又一个的浪潮。目前由于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企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物流事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然而对于物流成本控制而言,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大多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阶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认知的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问题的阶段(但核算水平很低,了解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不深),物流部门远远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也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对物流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和实务探讨非常薄弱,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没有明确规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日本的

  三、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人们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模式,最终的目的都不在与这种模式与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保证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说,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同时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企业面对变化无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传统的、机械的采购、生产、物流模式己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必须快速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采购供应周期、生产加工周期、流通配送周期,全面降低企业作业链过程的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往往过于强调通过产量的扩大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通过采用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预期的利润。但是,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通过扩大产量来形成规模经济而不考虑市场对产品接受程度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的做法,己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通过改进产品的设计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来降低成本的手段所能起的作用和降低成本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人们意识到,为保持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源泉。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企业物资的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并不会增加顾客的价值,并且企业物流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较大。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企业物流的研究,同时,实务界也在积极地研究如何规划和实施本企业的物流战略。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搞活本国的经济,通过“大流通促进大生产”,希望对本国基础建设的投资来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发展物流战略。通过几十年研究的积累,物流学界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形成了“第三利润源”、“物流冰山”、“效益背反”等理论。国内企业一般没有单独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往往都是和企业其它成本一同核算,没有单独设立核算项目。即使有些企业将物流成本划分出来进行单独核算也往往应用比较传统的分步法或品种法等,导致物流成本核算的严重失真。

  对于恩希爱这个外资企业,虽然在日本的市场已经完全打开,但对于中国这个陌生市场,要打开这个市场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由于长期以来企业重生产和销售,轻流通,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偏高。目前,我国生产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达到了40%。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物流成本的降低比销售额的提高更容易。这意味着在激烈的竞争中谁降低了物流费用,谁就降低了成本,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从分析物流成本入手,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改善企业物流,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成本计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础,但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下,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按照传统成本法分摊出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满足物流管理的需要。这种状况不仅打击企业进行物流成本计算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物流成本这一基础数据,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再造等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制约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加强。

  因此,开展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研究,确定其成本构成,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或是以一定比例和标准从总成本中抽取,或只是部分的记录、核算物流成本,无法准确的计算企业物流真实成本。本文在借鉴、分析现有物流成本及其计算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揭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后,试图在不改变现行财务制度的条件下,为企业提供适合自己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便激励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1)物流成本的概念、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现状;

  (2)企业物流成本分类及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

  (3)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几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和比较;

  (4)用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恩希爱有限公司的物流成本分析。

研究生开题报告8

  语境、语汇、逻辑、方法其中的逻辑就是反思,反思论文的结构、问题、方法、格式规范的顺畅。方法是指做反思笔记。

  她个人认为方法是选择、设计与研究类型有关,针对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主要考虑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即如何使方法合法化的问题、理由是什么?现有研究成果和可行性。

  (1)问题和方法对应

  (2)实证素材的地位(研究工具的发展、与研究背景、问题相联)

  (3)数据的分析(重要的是归纳,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4)方法意味着适切性

  (5)题目要能看出概念和问题的把握

  (6)引用要是原文、无错字

  方法:政策分析方法、历史方法、定性、定量、案例分析方法

研究生开题报告9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分析品牌的发展,在19世纪的早起美国,产生了品牌的萌芽。一些药品生产商从那时就开始对于自己的产品命名,并且以此作为产品的标识来提高声誉。而在欧洲,也产生了有如 西门子 等一些经久不衰的国际大品牌。20世纪是品牌的大发展时期,然而人们对于品牌的关注也并不是始终如一。在20世纪初期,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消费者青睐那些代表着高质量、优良服务的品牌;另一方面,商家对于品牌越来越重视,品牌的推广手段越来越广,越来越专业化。广告的一度繁荣很好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品牌的认识。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是的品牌理论的陷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当时商业的主流倾向。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恢复和继续发展,物质产品的日渐丰富,人们对于消费产品的要求不再简单的局限于价格和质量,对于精神层次的要求也逐渐的体现出来。美国人大卫-奥格威首次提出了高于传统品牌的概念,他认为品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表达着企业内涵的象征。从此人们对于品牌的概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各国的学者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到品牌的研究领域中。并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品牌的定义

  著名学者麦克唐纳对于品牌的定义是: 一个成功的品牌能帮助顾客识别产品、服务、人员或地方。把品牌加载产品、服务、人员或地方身上,能使购买者或使用者最好地满足他们需要的相关的独特的增加价值,而且,品牌的成功源于其在竞争环境下,能持续地保持这些增加的价值。大卫-奥格威对于品牌的界定打破这种传统认识,这也可称为现代品牌理念的启蒙思想。现代相关理论学者逐步形成了对于品牌内涵的基本共识: 品牌是质量的表达,并且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现代品牌理论中主要包含了六个内涵,主要是指特征、利益、文化、个性、价值以及消费者选择。

  理论发展

  学术界对于品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涉及到各个领域。营销学、市场学、心理学以及价值工程学的发展也给品牌理论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品牌价值的确定、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等等都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关注研究企业品牌建设策略。

  布朗在1995年提出: 在信息社会里,由于信息的传递途径和成本非常低,所以在品牌的建设和传递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信息的质量而不是以往所强调的数量问题。 鲁宾斯基对于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的传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强调了, 企业内部对于品牌价值的理解,着重于从员工入手,遵循着人本位的核心思想进行企业的品牌建设和价值传递过程。 美国学者切纳特十分关注新技术革命对于企业品牌理念和建设的影响,强调了, 品牌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品牌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麦克唐纳对于不同行业的品牌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区分了产品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中品牌建立、传递和管理的不同途径和主要问题。美国学者大卫-爱格曾一度是这一领域的领头人,在他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内涵、建设和传递过程都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中关于品牌维度构成的透彻分析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有重要的理论支持作用。

  品牌理论的发展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品牌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品牌理论的进步不仅仅来源于学术界的系统研究,也来自于企业的自身经验的总结和知识的创新。几乎绝大部分国际大企业都十分注重品牌的建设和管理,其中 可口可乐 公司对于品牌的认识和成功经验值得所有企业借鉴。 可口可乐 雄踞福布斯世界品牌价值榜三甲之列,并连续多年获得品牌价值估算桂冠。其公司的成功经验也在实践中检验了相关理论并极大的推动了品牌建设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国内研究进展

  核心理论

  品牌理论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市场对于品牌的需求凸现出来。消费者选择品牌,企业需要品牌,日益激烈的国内甚至国际化竞争需要品牌。学者黄富昌认为: 品牌是一个系统,包括了产品和服务功能要素,是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三者的结合。 艾丰则明确指出了品牌所应该具有的五个特征, 其中包括无形与有形的统一;简单与复杂的统一;结实和脆弱的统一;以及实体与精神的统一。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郑昭认为品牌可以被分层次来认识,分为标识层、信息层、概念层和文化层。

  近些年,我的品牌快速发展,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张学引认为, 我国目前的品牌还普遍存在竞争力较弱的问题,缺乏规模,缺乏国际影响力。 康晓光认为, 由于我国 代工 , 贴牌 产业的普遍存在,导致产业弱化,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核心知识产权,也就使得品牌的作用被大大弱化了。 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我国的品牌建设,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品牌建设还存在着许多误区。李正良认为, 我国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轻视自身能力、品牌理念谬误、偏重产品生产以及夸大品牌作用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品牌的推广和发展。

  中小型企业我国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品牌对于提高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何忠保强调了, 企业需要建立正确的品牌观念,走出去,引进来,吸收先进经验,才能保障品牌建设的顺利实施。 徐丽瑛认为, 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是品牌建设的第一要务。企业需要围绕自己的核心生产环节,有所创新,才能真正建立起企业所需求的品牌效应。 丁家永则从品牌建设与心理学相结合,着重强调了对于消费者个性化的足够关怀和满足。天双全、陈永丽则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 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兼具的系统化工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并且要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品牌建设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众多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千载难寻的好机会。而品牌就像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座大山。规模小、家族化经营、资本流通速度慢以及管理经验和手段严重滞后都极大的影响了企业品牌建设以及长远发展。许多学者也在致力于研究相关的内容,希望能为广大西部中小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谢付亮提出的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 品牌就是一种投资;品牌建设的环节必须是可控的;做品牌不意味着大投资; 事、市、势 结合;策划人本身的素质。 这就为企业品牌建设拓宽了思路。为实践环节打好了预防针。

  课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

  课题背景

  品牌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国内市场的竞争甚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把握机会,在商战中屹立不倒,品牌的对于企业的意义尤为重要。相对而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越来越多的融资机会并不能完全开发西部企业的能力。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就更需要有长远的品牌战略,日积月累才能最终成就一个真正的品牌。XXXX公司正式在这种环境下日益成长一个西部民营企业。其主要产品是XX。公司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为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西部地区的同类企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日益加剧的竞争,包括资金雄厚的国有大型企业,甚至一些小规模的国际企业都加入了市场竞争环境来。传统的依靠低成本和便捷的售后服务的竞争优势,在人力成本的增加和竞争对手规模化经营的策略下荡然无存。企业在深入分析了当前所处的形式后,不断的进行改革,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意识越来越浓。只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

  XX公司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当地多家企业,包括部分 国改民 的大型企业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企业的品牌化之路?是这些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课题意义

  在具体分析了XXXX公司所处的案例环境之后,本文旨在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并在此建议的基础上希望能够总结出模式化的初步策略,如此一来:

  a. 能够使XXXX公司的状况有所改善,为得企业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甚至是注入强大的前进动力。

  b. 能够与周边企业进行对比,在可行性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模式化成果,为其他企业提供咨询帮助。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c. 从实践中检验品牌理论的效果。通过对于企业的改造和所取得成果进行比较,总结失败环节的经验教训,对于理论实践化具有现实的指导的作用。

  d. 在实践过程中更为真切的了解到此类西部企业的现状和其行业所处的环境,发现一些非理论化的成果。找出具体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为理论模板。对于相关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e. 对于整个地区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对整个地区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f. 培养了自身实践调查、分析、计划和沟通的能力,对以后的社会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丰富了自身的人生经历。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和预期目的:

  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法

  观察法

  访谈法

  实地调查法

  主要内容:

  本文以XXXX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企业品牌的现状、企业所在行业的品牌现状结合目前中国整体的企业品牌状况,分析研究企业建立品牌的重要性及企业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从品牌化决策、品牌使用者决策、名称决策、品牌战略决策、品牌定位决策等方面入手对企业品牌建设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预期目的:

  a. 收集、整理并理解品牌建设相关知识。

  b. 科学的收集、整理并加工、分析案例企业的相关数据。

  c. 对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

  d. 如条件允许,实践部分可行性建议。

  e. 在可行性建议基础上形成模式化成果。(如分析流程、数据采集标准等等)

  f. 总结实践环节中的失败经验,形成备忘录。

  日程安排:

  X月X日以前 确定论文选题

  X月X日以前 撰写开题报告

  X月X日以前 撰写论文初稿

  X月X日以前 撰写论文二稿

  X月X日以前 修改论文,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L. D. 彻纳东尼, M. 麦克唐纳. 创建强有力的品牌.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xx.

  [2]王新新. 新竞争力. 长春:长春出版社, 20xx.

  [3]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4]陈放,谢宏.品牌策划.北京:时事出版社,20xx,1.

  [5]艾丰. 中国品牌价值报告.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6]刘佳,从可口可乐看企业品牌塑造. 黑龙江对外贸易,经营之道. 20xx.6:144.

  [7]许喜林,吴文国.品牌之道:品牌建设9S模式及其应用.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8]何心展,俞丽敏.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xx.2:15~16.

  [9]康晓光.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方向. 深圳大学学报. 20xx.5:03~05.

  [10]相晓冬. 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品牌视点. 20xx.6:22~25.

  [11]何忠保,何飞云. 民营企业品牌塑造探析. 商场现代化. 20xx.3:136~138.

  [12]郑昭,丁轩.民企成长与品牌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xx.

  [13]李月华.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xx.

  [14]徐丽瑛,李正良. 中小企业品牌塑造误区与对策. 企业管理. 20xx.10:1~3.

  [15]谢付亮. 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 中国质量与品牌. 20xx.6:53~55.

  [16]田双全,陈永丽. 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之战略选择. ENTERPRISE VITALITY. 20xx.12:43~45.

  [17]刘峻松.品牌三藏: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8]苏勇,林展圣. 中小企业品牌战略. 当代财经. 20xx.6:63~65.

研究生开题报告10

  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i.封面(见附录一)

  ii.正文

  要求:按以下格式和内容要求撰写。

  一、选题内容、研究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1、选题内容

  要求:(1)分别用一、两句话完整地陈述选题内容,包括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

  (2)分别列出汉语和英语关键词(3-5个)。

  2、研究问题

  要求:(1)用问题形式提出文章要解答的具体问题。

  (2)将问题按逻辑顺序排列。

  3、研究的可行性

  要求:(1)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资料积累和条件准备等。

  (2)阐明研究者对选题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及突破方向。

  二、文献综述

  要求:对相关选题已有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详细的综述和中肯的评价,挖掘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综述与研究相关国内外文献,先国外后国内,包括主要学派/研究者、代表性研究成果、代表性理论/观点、研究发展脉络。

  (2)客观评价已有研究成果,具体指出已有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不足,分析缺点/不足形成的原因。

  (3)指明选题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即指明当前研究是对已有研究的扩展提升、应用推广、补充修正,还是对相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或研究方法等。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1、理论基础

  要求:(1)系统介绍与研究内容和视角有关的理论,包括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内涵和理论的代表性概念。

  (2)较详细地阐明理论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研究设计

  要求:交代具体设计方案:受试的选择,研究工具,主要程序、数据收集等。

  四、研究预期成果、创新之处及其意义

  1、预期成果

  要求:简要陈述成果如结论、模式等的具体内容。

  2、创新之处

  要求:具体指明论文成果在哪些方面有创新或与众不同:是研究内容新、研究资料新、研究视角新、研究方法新,还是研究的结论新或深广度不同等。

  3、价值或意义

  要求:阐明成果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即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何贡献、指导意义或实际价值。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求:(1)交待研究分几个部分,即分几章展开讨论。

  (2)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六、论文框架

  要求:(1)列出论文的详细提纲,内容应具体到三级标题。

  (2)提供内容对应的英、汉两个提纲。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1、重点难点

  要求:指明具体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2、解决方案

  要求:(1)分析重点和难点形成的原因及对它们构成影响的因素。

  (2)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八、研究计划和工作进度

  要求:(1)制订具体的分阶段的研究计划,并指明每阶段的工作进度,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开题、初稿、二稿、三稿和终稿等。

  (2)论文初稿原则上应于第三学期末(元月)完成,并提交导师审读;修改后,经导师签字同意,方可于第四学期的规定时间(三月)递交论文,参加盲审。

  九、参考文献

  要求:(1)列出开题报告中提及的所有文献。

  (2)列出论文研究中将要参考的能够反映该选题的最新与最权威的文献。

  (3)参考文献以《中国翻译》的规范为准。

  十、其他

  1、选题

  要求:(1)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

  (2)选题要紧跟学科前沿与国际、国内主流杂志探讨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难易度恰当,可行性强。

  (3)翻译硕士的学位论文主要以项目的形式为主,即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在开题时,研究生应选定并基本完成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如果选择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作为学位论文形式,开题时则不要求这10000字的翻译实践项目)。

  2、研究框架

  要求:(1)各级标题均应使用名词词组,措词简洁、明了,能体现自己的观点,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论述的连贯性。

  (2)introduction(导论)部分应包括相关研究简介、研究基本思路及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论文主体部分不得少于三章,须分别对文献述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结论与讨论等主要内容进行充分论述;一级标题标明chapter1、chapter2等,二级标题依次标明1.1、1.2或2.1、2.2等。conclusion(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该研究的主要发现、研究意义、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等。

研究生开题报告11

  一、开题报告包括的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依据,说明选题的理论意义。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自己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2、本人对开展论题工作的设想,具体研究内容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指出将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和突破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3、论题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式和手段,论文基本内容框架。

  4、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预案。

  5、论文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计划。

  二、开题报告的程序:

  报告人提前将《开题报告》交系办公室,由系安排审核,并将《开题报告》分送每位成员,报告会的时间由系确定并报研究生部。开题报告审核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负责人、报告人导师、相关学科及方向的研究生导师组成,成员为五名左右。

  报告会程序:

  1、系主任宣布报告者具有开题报告资格;

  2、报告人导师介绍报告者情况;

  3、报告人作开题报告(表演专业一般在15分钟左右,理论专业一般在20分钟至30分钟;作曲专业方向学生可同时简要汇报学位作品的创作设想与构思);

  4、审核小组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5、审核小组讨论并就报告者是否通过开题报告而进入作出决议(必要时可采用表决方式)。同时可提出修改、改进建议(以上1,2,5项程序进行时报告者应回避)

  三、备注:

  1、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作曲系可在第二学期末进行)。

  2、该工作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考核,未获准者,不得进入。

  3、若改题,需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审批。

  4、在审核小组评议后,审批、备案、存档并正式进入。

  5、《开题报告》交研究生部备案。

研究生开题报告12

  西 南 大 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 号

  姓 名专业学位类别

  专 业 领 域心理健康教育

  培 养 单 位

  校 内 导

  师

  校 外 导 师

  20xx 年 6 月 19 日

  填 表 说 明

  1、此表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填写。经开题报告公开论证会讨论通过,完清审核签

  字手续后,提交培养单位一式两份。答辩前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一份。

  2、专业学位类别:(1) 教育硕士;(2)农业推广硕士;(3)兽医硕士;(4)工程硕士。

  3、培养单位:学生所属学院、所、中心

研究生开题报告13

  一、 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 题目名称: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研究

  (二)题目来源

  本文在导师顾六宝教授的指导下,在导师的关于财产性收入课题研究基础上,自拟研究题目。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分析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同来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较,得出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目标,并给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和收入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三,实证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从20xx年到20xx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总量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只达到2%左右,高的增长速度和极低的比重说明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造条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规范、加大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财知识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繁荣,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拉动内需。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章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那关注,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就属于多种分配方式。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就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和强调了它的重要性。随着个人收入及财产数额的增多,财产性收入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发展到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在实践上增加了人们扩大收入来源的途径。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来说,积极努力的创造、拥有财产性收入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因此,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差距及发展趋势是有很必要的。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中国在xxxx年代初的收入差别程度“与同样发展水平的公有经济国家在收入概念可比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别大体一致”,对目前的收入差距持“两极未分化论”。作者还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将我国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的许多结论和政策建议更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赵人伟、李实等众多学者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持“失当论”。他们有的从静态的横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过高”;有的从动态的纵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恶化”。赵人伟、李实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对收入差距进行了国际比较: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45,这低于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但高于亚洲的一些国家,更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但是这种国际比较方法本身却受到了批评。魏众等人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为: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收入分配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3)清华大学的李子奈教授通过基尼系数、人均纯收入等数据表明了1978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并实证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必然性,还设计了居民收入差距宏观调节的数量界限,提出了计算贫困线的方法,最后论证了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国内研究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少,主要有:

  李金凤、李晶龙(20xx)在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认为财产性收入的存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基础,财产性收入的流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方式。

  周青梅在《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20xx)中认为短期内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拉大我国收入差距,但长期看,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中等收入这的崛起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并最终缩小收入差距。

  巴曙松(20xx)认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财产,财产是财产行收入的前提。财产性收入的形成来自于财产,而财产的形成和积累一般来自与劳动收入的节余。因此,要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工资等劳动性收入的水平。

  丁俊峰(20xx)从金融的视角出发,认为发挥金融功能是促进群众财产性收入提高的关进因素,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理财市场,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是保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条件。

  还有很多学者提到了《物权法》的实施保证了居民的财产有明确的产权,对保护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研究生开题报告14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题报告的质量。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视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论文的质量。

  一开题报告的意义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研究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如果在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而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则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怎样写好开题报告

  (一) 通过思维选择课题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普遍存在选题不合适的问题。有的提出的问题太“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应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应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研究生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 做好文献综述,为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 开题报告的内容及写作技巧

  1开题报告的内容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开题报告的总步骤是: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 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 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 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写好开题报告的技巧

  (1) 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 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 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 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开题报告一般要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研究目标也不宜规定得太死板。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不同学科的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经验

  一、如何选择问题

  首先,关注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一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沦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的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比,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体育产业、公共服务、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系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该“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利用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完全解释中国自身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的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了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建议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在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

  二、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体育服务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再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人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人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人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找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随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迄通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三、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问题清楚了,文献综述也做过了,开题报告便呼之欲出。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清晰的问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许多人往往花费大量笔墨铺陈文献综述,但一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便寥寥数语、一掠而过。这样的话,评审老师怎么能判断出你的研究前景呢?又怎么能对你的研究方法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呢?

  对于不同的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一个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在博士生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有些老师致力于系统传授研究方法;有的则突出讨论方法论的问题。这都利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自己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选择与应用,并具体实施于自己的论文工作中。

研究生开题报告15

  一、开题报告和申报书的区别.

  课题开题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题报告撰写。而要做好课题开题工作,关键要写好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有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研究方案好比建筑师的施工图,课题组成员就是施工员,施工员照"图"施工,规划办在结题鉴定时按"施工图"验收。由此可见,研究方案撰写得是否科学,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课题研究质量,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

  由于开题报告中有一些内容和申报书中是相同的,我们以往写开题报告时会简单地将申报书中的内容复制过来。其实,一份科学的开题报告的出炉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开题报告和课题申报书虽有相同之处,但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其目的是不一样的。课题申报书的目的是争取申报课题立项,其内容重点是课题选题的准确度、研究价值的大小、研究的可行性。而课题开题论证的目的不是立项,而是完成课题研究,其内容重点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再打个比方,就像写作文,写申报书是审题立意的过程,老师看过要能知道你的立意是不是符合文题的要求;写开题报告则是撰写提纲的过程,老师看过要能知道你的思路能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幻灯片:课题申报书与开题报告的区别)

  因此,认真写开题报告,其实就是课题的研究过程。

  1.开题报告是申报书的升级版。

  既然开题报告是申报书的"升级版",那么哪些地方需要升级呢?首先,我们的课题在申报的时候都经过了专家论证,专家的意见就是这次升级的导航键。

  然后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相关文献,明确在同类课题当中别人已经有了哪些成果,哪些成果我们可以借鉴。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解决什么,我们打算怎么做,我们最终想得到哪些成果,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因此,开题报告绝不是课题申报书的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所调整,更加完善。

  2.开题报告是申报书的具体化。

  前面已经讲过,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如同建筑师的蓝图,是研究课题的全面设计和构思,重点要写清楚如何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开题报告比课题申报书里的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要清楚地写出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有内容,有要求,有活动安排。这样,有利于课题组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和开展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者按期获得阶段性成果和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课题申报书与开题报告的区别举例:

  内容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

  研究内容概述准备研究问题具体说明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列出研究的子课题(如果有二级子课题也应详细列出)。

  研究方法大致采取什么方法具体说明某一个阶段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哪些内容。

  研究时间研究各阶段的大致安排结合研究内容,列出具体的研究日程安排。

  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具体的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论文、案例、课例…)

  研究队伍确定课题组成员人员的分工,建立子课题组

  二、开题报告的撰写

  (一)研究报告的几个组成部分。

  1.课题的界定。(你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2.课题的提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

  3.文献综述。(在相关问题上别人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

  4.理论基础。(用什么理论指导课题的研究?)

  5.研究目标。(你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6.研究内容。(你打算做什么?)

  7.研究方法。(你打算怎么做?)

  8.研究步骤。(你的工作进度如何安排?)

  9.研究成果。(你的阶段性成果和结题成果是什么?)

  10.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人员、经费、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分析以及课题的组织管理等。)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结合论证的重点选择几部分内容跟大家交流。

  (二)部分环节的内涵及注意点。

  1.课题名称的界定

  内涵:课题名称的界定,要求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课题研究定位的"指南针"。课题界定就是对课题中的"关键词""核心语"进行明确的解说,给该课题限定准确的研究范围,提示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角度。课题界定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式的界定。

  注意:概念的界定要清晰、准确,在清楚的前提下简明扼要,突出本质的要素。研究范围要具体、适当,不要贪大求全。可以参考有关的辞典、教育理论书籍、教学大纲、教材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等,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撰写》。但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概念解释,要通过概念界定提出对课题的独到见解,体现出研究者的思想和观点。

  举例:《小学生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界定

  2.文献综述

  内涵:文献综述是指查阅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综合此类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加以评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中是不可忽视的。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认自己的创意,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注意:可以分5部分来写:

  (1)一般性地描述和概括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2)列出和介绍代表性的专著、论文、资料等。

  (3)国内外在相关课题上已经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

  (4)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论。主要是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或缺陷等。

  (5)说明本课题将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举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幻灯片(贺博)

  3.研究目标

  内涵: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可以从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等不同角度设定具体目标。

  注意:(1)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有的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2)研究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大。目标要实际,最终要能实现目标,要能有成果验证,目标与成果之间要有联系。(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的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不合适。)

  (3)研究目标的表述中目标行为动词应该是确定的,尽可能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如:通过研究,总结出…策略,建立…模式,形成…评价体系,等等。

  (4)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举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幻灯片(贺博)

  4.研究内容:

  内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要讲清楚打算做什么。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所在。一般说来写清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就是写清楚本课题的研究由哪些子课题(可以具体到二级子课题)构成。

  注意:

  (1)研究内容与课题要相吻合,应当紧扣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表述要条款化,一般说来应在三条以上(含三条)。叙述要简明扼要,准确中肯。

  (3)不能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因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研究的终极指向,而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的方向、途径,二者要严格区别。

  (4)可以在每个子课题下面将该子课题的操作思路进行简要表述。

  举例:"主题化"课程资源整合及课例群的建设研究的内容

  5.研究方法

  内涵: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但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被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研究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研究对象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

  注意:

  (1)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用什么方法,做什么研究,如何进行操作。

  (2)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很多,在研究中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可以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地结论。

  举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

  内涵: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阶段。

  注意: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举例:

  总之,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研究方案,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突破,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

【研究生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研究生开题报告06-17

研究生开题报告06-28

优秀研究生开题报告06-08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06-17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06-23

生物研究生开题报告10-18

关于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06-27

在职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01-21

最新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09-24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大全)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