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2024-03-05 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

  本课题经过上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的学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本学期针对教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当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因此特定本学期的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研讨下,发展同学发明思维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同学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身也能写文章。几年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让同学在多种题材的写作过程中锻炼写作兴趣,发展写作的发明力。结合教改的新思路,扩大好作文的范围,张扬同学个性,培养同学的写作兴趣。

  二、工作要点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本课题有关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同学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和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和模式。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同学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同学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时提高同学习作的水平。

  三、研究内容

  本年度我们着力于习作课堂的教学研究:

  1、着力于同学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同学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胜利。教师要带领同学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同学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同学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局部。作文内容要让同学想表达,要让同学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同学渐渐喜欢习作。

  教师要改变保守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和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让所有的同学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胜利,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

  (2)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但一旦习惯养成绩会接响一生。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战略。着重培养下列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谈、跳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身当堂修改,请他人修改的习惯;保管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2、着力于同学习作能力的提高,发展同学语言。

  (1)教师的习作指导课要研究一些新训练:如口语交际的训练、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序列作文的训练、实践应用的训练等。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

  (2)小学作文教学语言训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因此,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不要强求儿童选材典型,结构独特严谨;不要希望全体同学的作文文句生动优美,但是必需要求同学作文文句具体通顺。具体通顺是小同学学习语言合理合适的要求,字正句顺,把事情写得比较具体清楚,同学应该也可以通过努力做到。只有做得到的要求,才有意义;让同学用自身的语言作文,是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也只有训练和发展儿童自身的语言,作文教学才有价值,同学对作文发生兴趣才有可能。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

  四、工作布置

  1、加强理论学习,每月召开一次课题例会,定期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同时抓好个人学习,随时将学习心得体会、教学随笔记载下来。掌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组织教师向书本学习。发动教师查阅、收集、印发各种学习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作文教学的经验。

  2、搜集作文素材。从学校到社会,从课内到课外,以同学的生活、思想、情感为动身点,选取作文素材。

  3、请进来,交流信息。邀请专家、学者上门指导,并作专题报告。

  4、走出去,吸收信息。每学期提供每位语文老师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回校后汇报、交流。

  5、鼓励教师上作文研讨课,对取得研究效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7、重视课题过程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实施计划、活动记录、理论学习资料、阶段性情况汇报、研讨课教学设计、专题总结等内容,使课题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2

  一、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本人在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有:

  一是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研究活动,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及创造性运用农远工程资源的能力,二是深化“模式一”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农远工程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努力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依托农远工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估等评估机制,促进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提高。

  二、研究的途径与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注重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训教师,也提高自己。以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紧密结合为突破口,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并有计划地外派教师学习,坚持专家引领和骨干引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和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注重理论学习,促使课题研究与课改密切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1)参与、组织人员学习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等理论,学习并掌握远程教育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为资源运用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2)参与、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课程改革文件,端正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牢固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工作思想,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3)参与、组织参研人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提高参研人员的研究能力。

  2、充分发挥子课题成员的作用。努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带动本组教师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3、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把好的方法和优质的资源向西徐、分部推广。

  4、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送教下村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化课题研究的内涵,丰富其形式,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上学期我校利用课题研究为依托,连续两周安排10位教师到西徐小学开展农远实验课,和实验成果推广课,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并争取向分部推广。

  5、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组织阶段研究工作及成果汇报会,本期开展一次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经验总结、课例、个案、论文、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的评选活动,为广大参研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6、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调研,及时分析研究对象,并结合班情实际,以研促教,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

  九月份:

  (1)研讨交流有关课题方面的问题。

  (2)制定、修改、并学习课题组子课题计划。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十月份:

  (1)参与课题组听课、评课活动。

  (2)迎接“四县市”课题互评和交流活动。

  (3)在实践中探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将一人两节课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评课内容整理好,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十一月份:

  (1)及时上传研究课案例、评课记录。

  (2)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3)加强理论学习的方式、时数,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4)撰写经验文章,教育叙事,编写教学设计。

  十二月份:

  (1) 认真上好教研课,积极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2) 争取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

  元月份:

  1、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整理并展示相关资料。

  2、对本学期的研究进行总结。

  3、总结、收集、整理模式一课题组材料。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3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知识创新也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亡的根本动力。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迅速地投入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随着改革的推进,一类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方式在引起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并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英语生活化教育研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尝试,也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小学生英语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以期改变目前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还听不懂外国人讲话的现状。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策略的指导,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

  (2)教师本身就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构建良好的英语生活化课堂语言环境。

  (3)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真正达到培养语言能力的目的。

  (4)提倡任务型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5)期望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A、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创设与外语紧密接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系列化、趣味化、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从而丰富英语文化素养。

  B、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些有关英语教学生活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找到一条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为英语生活化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2、理论价值:

  由于我国的生活化英语教育尚处在起始阶段,故本课题的研究,能为我国的生活化英语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既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作到“教、学、做合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现行的教育方式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弊端,提高了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内在潜能开发的认识,并付诸行动。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英语教育同样也是如此,然而当前的英语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于英语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脱离,教育没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丧失了生活和成长的意义。从社会国际化的趋势来看,英语教育是学生通向可能生活的中介,因而,英语教育应该首先成为一种生活化的教育。

  2、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为学生拓展学习语言的时空,优化语言习得环境,让他们在英语生活化环境中自然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快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通过研究,以“生活即教育”为原则,在学生中形成普及性活动与提高性相结合、学科课外延伸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生活中得到跨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3、研究内容

  a)要做到教材内容上的拓宽。

  由于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课程,小学生活动的区域相对受到限制,生活积累也相对较贫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内容上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与拓展。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参与生活。

  b)课堂环境的生活化。

  创设良好环境,力求学以致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十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善于利用语言、表情、动作、体态,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氛围中感知—模拟—巩固—反复,最后达到学会交际的目标。课堂上的语言应灵活掌握,教师本身就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与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为学生创造语言氛围,也可通过图片、哑剧动作和形体语言等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的意思。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可现实生活中听、说英语的真实情景。

  c)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如何把枯燥、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交际,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生活化英语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单向改为互动。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学者大卫曾通过大量的教改实践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和使用能力。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说所说的句子,而不是先背诵、死记、掌握什么是语法规则。

  教室内可辟有英语栏,用以展览学生的作业或活动成果;每周在室内设英语角,练习口语;利用室内多媒体观看英文断片或电影等以更好地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d)家庭生活英语化: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开发家长的资源,与学校一直培养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利用网络优势、学校会等培训家长,目的是引导家长重视、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成为懂教育、讲科学的家庭教师。在日常生活用品、家具等上面贴上英语标签;收看英语频道;利用复读机练习挺立和口语。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本课题将在主课题的引领下着重开展课外阅读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多践行,深思。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本课题组组长带领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课题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

  2、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课题组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本学年重点研究项目及方向为“书香校园”,本课题组成员计划以第一学段中的典型课例为突破,进行研究总结。

  4、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各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各课题组成员要主动积极维护课题资料正常运转,要把各自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及时在街道学习会议上呈现,以实现资源共享,以让本课题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订本学期课题组研究计划。

  2、课题组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有关章节)

  3、制定课题组成员本学期研究课安排表。

  4、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5、课题组理论学习。(分享阅读,主题: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有关章节)

  6、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7、课题组理论学习。

  8、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和案例。

  9、本学期课题研究情况反思与总结。

  10、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工作材料。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5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内容包括:

  1、生活与美育的关系;

  2、学生的学与生活化的联系;

  3、教师的教与生活化的联系。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极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研究的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

  1、认真阅读相关资料与论文。重温新课程标准,用新课标指导研究工作,同时还学习各类专著。通过阅读、学习,了解生活化教学发展现状与前景,弄清生活化教学的概念与原理,以便以一种理论的视角观察、分析实践课题研究。

  2、充分开展对话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每次活动要围绕中心话题以讨论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阐明个人的观点,以便思想碰撞,共同提高。

  3、重视对案例的剖析和提升。案例研究是质的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有意义的体现生活化教学的个案进行描述分析,挖掘其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二)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探索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

  (1)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化的美育内容,构建美术教学与学生经验紧密结合的共同体。

  新的课程标准充分强调生活对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美术生活化的活动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以生活为背景,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来选择教育内容;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因此,关注学生及学生周围的生活是当今小学教育的重要理念。而我们所研究的“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就是体现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例如:在教四年级《三个和尚的新故事》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编入我们的画面中。有的同学将游戏的起点终点定为家到学校;有的同学将扶老人过红灯奖励前进5格、闯红灯停玩一次等等设计在游戏的过程中。

  过去,美术活动比较拘泥于以学习活动的形式进行,现在我们把美术活动大面积的扩展到区角活动之中。在课堂上,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区角进行活动。如: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一课,老师先准备好展板,引导学生直接在展板上贴帖、画画。学生凭生活经验写出生日贺词,……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事,是把自己的作品挂在窗沿上、屋顶上、门框上,多美啊!教室一下子成为了盛装的世界。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世界上最最棒的作品,毫不逊色于大师!

  在课堂教学中,“生活经验”是孩子创作的'源泉。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经验,美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味生活的美,享受自由创造的美。

  (2)走出教室,来到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拓展学生学在学校的科技节活动中,学生人人都参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入自己的理解,描绘心中的绿色。在活动中学生轻松的学,开心的玩。学中有玩,玩中求学。没有了学的枯燥,玩的放纵。在教卡通画内容时,让学生看展览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作品也更精彩。

  (3)积极争取家长支持,让家庭成为学生接受美育的重要场所。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生活就是课堂。家庭的熏陶对孩子们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我们也非常注重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我们利用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适当提出一些要求:如在布置孩子的房间时尽量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艺术性,包括房间的布局,摆设的陈列,色彩的搭配等,并鼓励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开设“绘画角” 、“展示区”、“欣赏角”等,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生活空间自由地摆弄、创作。既肯定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又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选择生活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学生创作表现的途径。

  新课标有一句话:“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在学生自主性美术活动中,我们在为学生提供多种工具和材料的基础上,尤其重视让学生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如:旧报纸,塑料袋,一次性杯碟,碎布条,饮料瓶,包装袋等,孩子们十分乐于摆弄它们,并能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收集的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养成废物利用的习惯,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上《一粒种子》一课时,就让学生收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种子,给学生展开思维想像的空间,设计制作出很多有趣的作品,有汽车、火车、眼镜、表演的小人、可爱的虫子等等。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在学生身边有很多的物品如:树叶、种子、石块、稻草、水果、蔬菜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熟悉的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在学习《农家孩子》一课:引导运用萝卜、土豆、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既有趣,又可以布置活动室;用各种瓜果蔬菜做拼盘,一盘盘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运用瓜果蔬菜的横截面作画,当印章,构思奇特,趣味昂然。学生感受到再造美的乐趣。

  (四)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学语言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教师运用朴实的通俗易懂语言来代替美术专业的术语,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学习。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比如,我在低年级讲解“对称”这一名称时,用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来解释,并举例象蝴蝶、蜻蜓就是对称的。学生对“一模一样”这个词语很容易理解,也减少了教师的反复讲解。对语言生活化的研究还是在表层的,在课题深入的同时,将会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研究工作主要成绩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生活化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强力意识。在研究中,发现“生活化”教学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轻松了,学生学习简单了。

  1、教师在教学中有了“生活化教学”的意识,根据课程内容提炼与生活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师备课时,教师如何组织教学的内容,是一节课教学的开始。即在备课时就分析教材,研究寻思教材中蕴涵的“生活化”,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备课。在上课时,教师尽力做到不把问题知识化,体现“生活化”,从而节约了问题阐述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2、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学习美术知识,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因为老师组织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相近了,学生在学习时,参与的人数多了,学生思考问题积极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再也不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学习。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有了动力,学习效果也有了提高。

  3、举行了研讨课、组内交流等促进课题研究工作。

  4、针对情境教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5、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策略。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在“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中,比较偏重于内容的开展,而在学生美术能力评价方面式比较薄弱的。教师需要进一步学习符合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的评价设计。评价标准改变以后,如何进行评价成了一个难点。

  (二)教师已经明确了学生经验在美术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较准确的把握学生经验与美术学习的融合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践中还是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关于课程资源。具体表现在教师手头课程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师如何合理判断、选择、使用课程资源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展的美术活动比较多的是在校内开展的,社区内、家庭中的活动往往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如何拓宽生活化美术活动的范围,让更多的家庭、社区也成为美术教育的资源之一,以真正体现大教育观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与实践。

  (四)教师自主编选教学内容、自主设计实践活动方案的能力比较薄弱。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载体,但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新课程为教师自主编选教材留有余地,但是还不能一下子适应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灵活扩展与调整教学内容的这种需要,也缺乏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美术实践活动的能力。

  (五)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实施到现在不少学生及家长仍以语、数、外为主,一些所谓的学困生难以完成主课老师的作业,因此美术创作只是应付,甚至不完成。这是我们美术老师的困惑。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6

  课题名称:

  小学绿色生态教育研究

  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让学生热爱绿色,创造绿色;让学生了解身边环境的现状,学会怎么样去保护环境;了解地球生态状况,用行动去让身边的生物变得更多姿多彩;从用水用电开始,学会如何节约能源,并有良好利用能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综合实践等能力;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本学期研究内容:

  1、继续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及环保现状,产生对环境的尊重和热爱感,及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生态平衡的教育,让小学生懂得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把学生的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学生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促进他们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转变为一个善待自然的伙伴。

  3、引导学生生活中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形成充分利用资源的'意识。

  4、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渗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理解绿色生态的知识,并能初步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发展的良好品质。并达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将学校的德育扩展到家庭、社会。

  本期具体措施:

  1、打好课题研究的基础。认真组织好固定的研究人员及课题组老师们,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品社课程标准,及《研究性学习导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并制定严密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得以开展的重要保证。

  2、从小处入手,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坚持“每周大扫除,时时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3、用课堂和活动全方位开展环境教育。课堂渗透是我校生态教育的主要方式。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开有专门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对低、中、高年级分别进行常见植物的认识、各种植物的认识和保护实践、植物的保护实践活动开展的教育和指导。同时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制作简单的标本和环保作品,如环保科技小制作、植物标本等。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突现其教育功能。利用橱窗、黑板报、宣传标语牌、横幅等,营造浓郁的宣传气氛,定期制作专题图片展,组织学生出版环保宣传专刊。学校红领巾广播开办固定栏目,及时反馈学校中存在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5、走出校园,实施社区教育,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组织同学们净化、绿化校园,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居委、福利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以学生的实际行动,唤醒人人都来爱护环境。

  6、在实施学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提高活动效率的好方法,撰写活动反思。

  课题实施步骤:

  九月份:

  1、思考和设计本校课题本学期具体实施计划。

  2、教材研究,寻找实验年段教学的最佳契合点。

  十月份:

  1、制定课题管理研究管理制度;

  2、继续以“我喜爱的植物”为活动大主题;

  3、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请专家指导,开展研讨活动。

  十一、十二月份:

  1、组织固定的研究人员及课题组老师学习和教研。

  2、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及时反思和交流。

  一月份:

  1、课题总结;

  2、材料归档。

  材料规整:

  1、管理制定及课题组成员名单;

  2、各实验老师活动计划表;

  3、各年段活动明细表及相关资料;

  4、课题研讨纪录、学习笔记;

  5、《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7

  一、课题的背景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画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不愿画这个,我想画自己想画的,这个我画不好,面对孩子们无奈的表情,听着孩子们那童真却又带有一丝埋怨的唠叨,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束缚太多,以至使他们怨声载道。比如: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鸟,孩子们就必须画鸟,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鱼,孩子们就必须画鱼……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画鸟或画鱼。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班级画册,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画你想画的,表现你所想的,用绘画表达你的心声,用画笔捕捉你喜欢的瞬间!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学生的绘画能力!(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理论依据

  兴趣先导原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xx还要高出500倍。英国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费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这个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事实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以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据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随之降低,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愿受任何束缚,他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想通过创办班级画册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是点火牵线人。唤起蕴藏在他们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们从懵懂中清醒。美术教师的第一步应该在“唤起”上做文章。唤起即诱导,“诱导”二字开始阶段“诱”最重要。应该承认“美术”二字最大的诱惑力在“美”,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的.画幅展示给学生,然后再演示美的画幅的诞生过程,就会唤起学生心灵对美的追求。

  2、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期间的孩子们喜欢画画的占99%,到了小学高年级对美术学习有兴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学对美术有兴趣的不足50%,美术爱好的下降是来自文化课的压力。虽然文化课成绩是重要的,但要建立、宣传、用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观念:学好美术并不耽误文化课。学好美术是与提高学习、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与文化课相辅相成的。

  3、让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持续增高更重要,这便在于加强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美术实践。黑板报,墙报,展览,作品评选,对校外的公益宣传等,都能激励学生们拿起画笔为社会做事为世界添美。

  4、创办班级画册,画自己想画的,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心声,写绘画日记。我想这一活动一定会大大的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学生美术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进行调研。

  2、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4、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xx年3月15日―xx年4月15日)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

  2、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

  (二)实施阶段:(xx年4月15日―――xx年11月15日)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4、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其他年级实验。

  (三)总结阶段:(xx年11月15日―――xx年12月15日)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构成

  1、每班创办一本精美的画册。

  2、写好教学随笔,反思自己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3、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8

  一、研究的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封闭的教育教学模式收到巨大冲击。现在,我校全面实施教育部“农村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已建成卫星地面接受系统,拥有了多功能教室和计算机教室。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课题组成员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的pwoerpoint使用制作课件,有一名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部分教师承担过市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实验课题,目的在于发挥“天网、地网”资源的优势,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总结并形成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推进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内容:

  1、教学方面:在计算机教室和远程教育资源环境下,以“一人两节课”为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2、教师方面:全面提高教师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合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学生方面:逐步适应开放的教学环境,调整学习方法,掌握信息化环境下各类学科信息的获取、处理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

  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设施,立足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五、研究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探索规律,分析课题研究过程,展开课题研究。

  六、研究过程(研究周期和步骤)

  研究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构思、规划、制订出本子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织参与本子课题研究的教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子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拟定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子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紧密结合“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实验研究。

  3、利用学校网站上“课题实验”专栏、教师博客进行交流。

  4、利用教学示范、经验交流、论文、课件展示等形式,总结自己阶段性教学实践。

  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子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1、按照预期的研究目标完成课题成果,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成形的教学方法),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2、出版论文集、案例集,形成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教师博客等信息资源库,展示研究成果。

  3、撰写结题报告,填写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申请校课题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过程、研究资料、理论体系及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全面完成子课题研究成果评审工作。

  七、研究预期成果及形式

  1、子课题结题报告。撰写出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报告。

  2、教学示范、经验交流、实验报告、“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等活动的资料集。(活动安排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说课稿、评课记录、活动总结)

  3、典型的案例、课例、论文集。

  4、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信息资源、教师博客信息资源。

  5、教育教学数字化信息资源(如课件、学件、录像带等信息资源)。

  八、具体方法和措施:

  1、学习有关理论,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课题研究的信心。

  2、为保证本子课题按计划正常地开展,使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子课题组成员要定期进行研讨、交流。(至少每月一次。)

  3、子课题研究人员每周保证两课时理论学习时间,并做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读书笔记。

  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深入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人两节课”校本教研活动,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5、课题组成员要经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手段无疑是掌握了自己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工具。我们力求通过案例的分析,不断的反思,使我们的教育智慧也随之增长。反思之后应当以再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实践以后再反思。

  6、勤于交流。作为课题组成员,要积极通过报刊、学校网站“课题实验”专栏和教师博客在校内外交流学习心得、实验体会,加强同伴互助。

  7、善于总结。课题组成员应注意及时抓住教学中的灵感,进行教学反思,理论联系实际地对阶段性实验成果进行总结研究。因为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不足并经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先进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我们的课题实验才能在不断的“总结—调整—再总结—再调整”中取得成功。

  8、子课题负责人要负责收集、整理该子课题研究的各项资料,并及时上交。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9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漠视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必须促使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就这些方面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以下工作:

  (一)教师

  1、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2、开展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1)请专家来校做讲座,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心理辅导,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2)组织观看各类心理剧,建立论坛,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问题,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生

  1、开启心理咨询活动室和心理信箱。

  为更好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将开设心理咨询室,常常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开通“心理信箱”和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回复同学们写的每一个问题。放学后可以邀请心理老师就学生提出的有关“不爱做作业”、“父母亲闹矛盾,我该怎么办”、“和好朋友吵架了,该怎么和解”等话题给予答复。

  2、对于课题研究的结果给予反馈

  对于课题研究的结果给予反馈,主要是课堂教学心理干预,在课堂上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对有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发展性的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善于面对新环境的信心,富有创新意识的探索精神和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家长

  请专家来校做讲座。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让家长、教师更多地双向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家校形成合力,有效教育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邀请教育心理专家为部分家长上一堂有关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从而更好的进行家校互动。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课题研究工作是本学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主阵地。本学期我校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目的,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二、具体内容

  1、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课题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显得重要。本学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课题档案的管理工作,准备结题。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题小组成员的培训

  (1)每位课题小组成员每月自学有关多元评价及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并书写读书笔记。

  (2)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科研培训,交流讲座,促进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提高。

  3、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

  结合学校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课的'活动,围绕研究课开展相互交流、促进教师相互提高。

  4、落实好课题实施计划

  (1)按照课题实施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个课题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5、开展课题阶段性成果的撰写

  三、课题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

  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议,明确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学校制订课题研究计划。

  实验教师上交本学期的研究计划。

  十月:

  按照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围绕课题开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届“青蓝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十一月:

  召开科研课题研讨会,修正完善,经验教训。

  十二月:

  集中科研培训

  实验教师上交阶段性实验总结。

  科研反思集锦

  科研成果汇总,编辑成册。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1

  一、指导思想:

  在罗庄区教科研重要精神的指引下,我校将继续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努力研究出一套具有科学、实效的预防学生厌学的方法,消除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变得爱学、乐学。

  二、重点工作:

  1、利用周三下午召开课题组研讨会,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活动有确切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记录。

  2、继续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本学期进行“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基石”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3、开展实验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题研讨课活动。

  4、加强科研成果的整理和积累,学期末每位实验教师要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案例。

  三、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 课题组会议。布置本学期的研究工作重点。

  2、 实验教师指定个人研究计划。

  10月份:

  1、“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基石”专题讲座。

  2、交流、整理实验教师收集的.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材料。

  3、实验教师的课题研讨课活动。

  11月份:

  1、“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基石”专题讲座。

  2、研讨课综合场活动展示。

  12月份:

  1、 课题研讨例会。

  2、实验教师的研究总结交流会。

  3、课题组实验阶段小结。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2

  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通过《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总结并形成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方法。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讨,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3、本学期我准备重点学习模式三网络资源教学应用十法中的“视听资源创境法”。

  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

  三月份:

  (1)学习学校课题组的总计划。

  (2)写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3)撰写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丰富博客内容,充分利用的博客向同课题组教师学习。

  (5)认真准备课题组安排的课题实验课,及时反思总结。

  四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认真阅读课题组王道兵老师研讨课的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五月份: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六月份:

  (1)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2)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七月份:

  (1)撰写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3)收集、整理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

  (4)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3

  在本学期中,为保障课题研究有序、顺利进行,制定以下研究计划。

  一、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意识,提高研究的成效。

  课题组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阵地,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经常化、制度化、深入化,课题组活动必须正常、高效。课题组成员要提高意识,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并进行推广。结合本镇资源而开展的研究实际,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并定期进行阶段总结与汇报。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并进行分类汇编,注重研究资料的原始积累。

  二、以课题为抓手,创特色品牌。

  本学期,首先继续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营造科研的氛围,督促课题组教师坚持理论学习,丰厚每一位教师的理论积淀。这是课题进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且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沙龙。其次、善于观察、思考、总结和积累,把课题研究当作日常教学的习惯。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练就一双慧眼,善于把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纳入研究的范围。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撰写教学心得变成一种习惯。

  本学期课题研究进度表。

  1.进行“培养留心观察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2.分学段进行观察活动。做好记录。

  3.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镇级评比活动。

  4.组织教师评优课评比。

  5.课题汇报活动。

  三、预期效果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探索发现、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主体学习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经常提出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尝试,养成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四、具体措施

  1、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布置任务,明确具体研究内容。

  (1)落实任务,脚踏实地、事实求实地开展研究;

  (2)注意第一手研究资料的收集;

  (3)及时整理研究资料;

  (4)积极书写相关论文,注重成果的转化。

  2、继续加强课题理论的学习,搜集课题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开展课题研究讲座,对实验教师进行专业的引领。

  3、通过采用谈话、问卷、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留心观察习惯进行一次量化的调研。

  4、要求实验教师上好每一节研究课,学校要组织人员对实验课进行评议,全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5、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和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会。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4

  一、指导思想

  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注重各种技术与学生整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

  二、研究目标

  (一)、学生方面:

  1、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同丰富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运用不同生活中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去感悟书本,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不断建构新知识体系。

  2、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3、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适应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重视平时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完善技能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2、通过比较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与学科整合时间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师的学习机制,开成具有科研实力的教师队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内容教学生活化模式。

  (三)、资料方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课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研究内容

  1、在新的学期,我校一如既往地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校主课题,结合本校实际及现有成果,开展小课题研究。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个人课题研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2、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组、教研组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切实从教研入手,不断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把教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统一整合。靠集体的力量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4、课题研究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来抓,把课题研究工作与校本培训、公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讲求实效的集体和教研探讨机制。以课堂教学案例来及时发现总结实验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点和好经验。

  5、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材料收集,迎接上级课题研究阶段检查。

  四、实施措施

  1、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通过试卷分析、反思、论文的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2、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总结调整。从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

  总之,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就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对学生的新发现,新创造,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5

  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关于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构的课例。

  2、通过研究,探寻一些小学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教学内容的策略。

  3、利用每周全校数学教师集中教研活动时间,观看"小学教学内容选

  择与重构"优质录相课。通过研究,提升教师深入解读教材的能力,评课赏课的能力,转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挥课题组成员在感性、理性上、教学上先行一步的优势,学科带头人起辐射作用,积极带头进行评课,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尽快适应时代新的素质教育模式。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细心学习兄弟单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去外地听课学习的课题组成员要作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把听到、看到的当前最新教改动态信息,同时结合自己的体会认识进行广泛宣传,请专家讲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加大课堂数学改革的力度。

  5、开展各年段集体备课活动,课题组成员在年段、教学上起示范、带头作用。

  二、 研究途径:

  1.广泛收集资料,利用各种参观访问等机会进行分析研究,撰写资料总述,提出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2.走进课堂,广泛听课,搜集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找出改正措施;征求教师意见,搞好落实衔接。

  3.理论学习与培训。遵循认知规律,把握学生特征。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汲取先进理念。

  4.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仔细的研究,包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

  三、主要做法:

  (一)紧紧围绕这个项目(主题)深入开展活动,大胆尝试,潜心探究,积极开拓,做实、做深、做新、做响这个项目(主题)。

  1.加强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学习,弄清概念,明确研究方向。对于研究的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两个核心概念,大家要在学习、反思、交流给予较为妥帖的界定。

  3.查阅资料,明晰任务,寻求理论支撑。我们的研究必须从理论上寻求支撑,在进行大量的阅读与资料查询后正确选择理论与方法作为我们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我们进行后续研究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二)注意五个结合——体现工作、学习、培训、研究一体化

  学习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自我反思与不断提升相结合。

  (三)加强常规活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扩大工作室影响

  1.分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点,同伴互助,各个击破,分享交流。

  2.坚持每学期一次语数的课题沙龙活动,从典型案例入手。

  3.参与式研讨:围绕主题,现场研讨,轮流主持,大家归纳、聚焦、提炼和扩展、延伸、迁移。

  4.在常态课中解决小学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策略研究,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语数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成员达成一致认识的问题在现场活动中进行实践,相互观摩,学习评价。强调六个课堂实践环节:确定研讨主题成员研讨学习教学设计研讨教学实践和观察―总结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具体工作安排: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与管理小组。

  2、设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职责。

  4、举行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会。

  5、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布置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6、查阅、学习、整理有关小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的文献资料,组织课题实施材料。

  7、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语文、数学专题研讨暨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8、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课题沙龙活动。

  9、课题组在本校举行语、数学科研究集体备课活动。

  10、课题组阶段经验交流会。

  11、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材料整理归档。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6

  研究的课题:农村现代过程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个人子课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总结并形成适合农村小学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应用方法,以及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出“双主互动”、“导学—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写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写好课题组个人子课题计划;

  3、将计划上传到教师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

  4、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十月份:

  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4、认真准备课题研讨课。

  十一月份:

  1、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2、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总结,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3、课题组成员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教师博客。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元月份:

  1、写好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写好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

  3、收集并整理研讨课教案、说课稿和评议,并及时上传到博客;

  4、写好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7

  研究目的:

  1、探索出一些适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根本上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高质量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3、使学生既学会学习,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养。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引导学生:1、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2、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3、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4、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光盘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运用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理论,选择、整合、运用光盘资源,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利用光盘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熟悉光盘资源内容,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与学过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工作安排:

  二 月份:

  1、 制定个人工作计划。

  2、 上好一节课题研究课。

  3、 做好光盘的下载和教学研究工作。

  三月份:

  1、 丰富博客内容,利用向课题组教师学习。

  2、 上好课题研究课。

  3、 讨论课题组教师上课中存在的优缺点,找出不足。

  四月份:

  1、 认真学习和钻研《农村现代过程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

  2、 写好课题研究论文。

  3、阅读教师的教案和说课稿,做好听课记录。

  五月份:

  1、 继续开展课题活动。

  2、 上传课题组教师评课内容到自己博客上。

  3、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正。

  六月份

  1、 听课题组工作总结汇报。

  2、 写好个人课题组工作小结。

  3、 整理收集各项研究成果。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8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研究本课题其意义与核心概念就在于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建立一个生爱学、师乐教的良好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渗透性,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将文中所承载的情感溶进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的情感。我们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对学生起到的熏陶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调控学生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内化情感,并在情感的渗透和驱使下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建立一个生爱学、师乐教的良好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理论依据

  1、人文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分为技能、认知和情感三个主要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情感活动是心理整体技能的基础和动力,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考虑学生情感、态度等认为因素,其事情干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首要地位。

  2、发展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进儿童的一般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人世能力的发展,要求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教育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过丰富的他点生活、情感、机制品质都得到发展。

  3、近一年的实验以及有关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和研究,都已表明,良好的环境和科学的教育明显有力儿童心理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品质,心理能力争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之以科学,系统的心理品质,心理能力培养,就能巩固有效地促进个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

  4、解读国家新课标标准义务教育之处:目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吧教育二字落实实处,片面强制学校教授知识的能力,你了育人,从而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与育人也正是新课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一纲领性文件,历史性地将心理素质作为国民素质之一,这就赋予了教育者帮助学生提高情感素质的历史使命,又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学生心理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

  1、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问题。

  2、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诱发情感共鸣,传达情感,增加情感体验,塑造健康人格。

  3、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资料搜集、整理、分类形成论文。

  4、推广本课题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研究的内容

  与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相关资料的搜集,与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相关资料的分类,课堂教学情感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和生活中诱发情感共鸣,塑造健康人格。

  五、具体做法

  1、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互相学习,感悟表达。

  2、每完成一篇习作都要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

  3、培养学生对欣赏与修改的兴趣,还必须与写作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和语言材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习作园地,展示学生作品,组织或让学生自行向报刊杂志投稿。

  4、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5、建立学生习作档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方式。

  6、培养学生对习作的欣赏与修改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在各学科领域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

  以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的前一阶段,以三年级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资料收集法、个案分析、文献。

  (三)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在理论学习、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立课题内容,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填报科研课题申报表,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

  2、总结阶段

  围绕本课题组织校本教研活动,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不断充实实施方案。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19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写作为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本上是让他们对写作感兴趣,以写作为快乐。一旦他们对写作有兴趣,他们就会“想写,爱写,愿意写”而不是将写作作为一种负担。

  首先:让他们知道写作来源于生活。儿童时期就是一个玩的阶段,我们必须引导他们从游戏中激发灵感,从生活中开启思维。比如让他们写《最开心的一件事》或《最难忘的一件事》就可以告诉他们可以写自己曾经做游戏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另外,老师也可以与他们一起做一些游戏,让他们游戏的同时记录游戏的过程和感受。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写作。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小学生的.特点是敢于幻想,我们应该鼓励支持他们大胆的去想象,去比喻,而不是对他们的.“异想天开”一概否定,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想法与进步,及时的表扬他们让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对写作感兴趣。另外,为了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应该多的举行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带他们去写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写作提供素材,让他们在玩中学习知识,从而充分提高他们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源于生活。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好的观察能力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发现美与丑。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块生物角,让学生亲手在花盆中种上小草,由专人负责,浇水施肥,并观察它每天的变化;买个小鱼缸,养几只小蝌蚪,让他们观察它们如何变成青蛙的。另外,课余时间可以带学生去农田观察庄稼的生长或者去树林观察昆虫的成长,让他们学会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发现它们细微的变化。正因为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才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书是人类“智慧”的载体。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及其重要。

  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要腾出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以自读,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气氛宽松,探讨热烈,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发挥想象力。

  课外阅读方面,我们借鉴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种读书法:

  1、信马由缰法。抓到什么读什么,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因为漫无目标,所以可行可止。思想无负担,放松近乎惬意。

  2、蜻蜓点水法。只在书上款款飞,一点,二点,三点,如打水漂。浅尝辄止,是因为无意饱餐。据说郭沫若、老舍和杨绛都用过类似的读法,称作跳跃式浏览。

  3、囫囵吞枣法。

  4、改弦易辙法。一册书读来无味,绝不强求,马上换书。再无味,再换,至三番乃止。

  四、引导学生善于积累。

  养成摘抄的习惯。有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丰富词汇,除了诵读,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学生摘抄的语句通常都是他们自己喜欢,能够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语句,这样的语句才会使他们用的得心应手,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不断的积累,才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能到达金字塔的动物只有鹰和蜗牛,蜗牛不仅仅靠的是意志,还有就是它的日积月累。所以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积累,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可以稳步提高。

  总之,学习语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一个好的写作能力更是关系到学生的以后发展,所以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20

  一、任教班级学科:

  三(2)班语文

  二、研究的课题:

  挖掘地方课程资源打造徽文化语文特色研究

  三、研究目的:

  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享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它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如了解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了解精心设计的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了解宏村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的家训、楹联文化;了解宏村地方小吃、特产、民风民俗等,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力和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怀,使宏村地方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合教材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任教的三年级语文教材有八个专题,其中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这四个专题可以与课题结合进行研究。

  1.宏村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策略研究

  立足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掌握宏村地方课程资源,然后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宏村地方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2.宏村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利用宏村地方课程资源,拓展教科书的内容,“弥补”教科书的“缺点”,填补教科书的“空白”,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和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创新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让学生在宏村这个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3.打造徽派语文教学特色的策略研究

  要以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为引导,以徽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句群教学等新策略为抓手,以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架构,来打造“徽派语文”,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特色的徽派语文教学,促进徽派语文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的特色发展。

  4.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创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研究措施:

  1.文献研究法。

  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2.调查研究法。

  深入宏村,实地考察,了解黟县的名人故事,了解黟县的传统文化习俗,欣赏宏村秋天的美景,并拍摄照片或用文字记载,为研究提供素材。

  3.实践研究法。

  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研究。实事求是,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课题组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不断提出研究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如走进宏村,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美景;了解黟县的传统文化习俗,撰写有关习作等,寻求新语文与宏村地方课程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徽派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挖掘宏村地方课程资源,打造徽文化语文特色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做法。指导学生习作,积极投稿,撰写教学论文投稿或参加论文大赛。

  六、研究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学习课题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内容。

  2、结合本年级的教材,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十月份:

  1、听、评研究课,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进行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2、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3、自学跟语文教学有关的杂志,并分享阅读,把阅读到好的文章推荐给其他组员阅读。

  4、为二年级开展《畅游童歌童谣》活动献计献策。

  十一月份:

  1、听、评研究课,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进行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2、积极参加课题组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4、组织学生参加“我是魅力徽州小使者”书信比赛活动

  十二月份:

  1、上课题研讨课《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课堂教学,尝试把宏村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

  2、跟踪记载“学生成长个案记录表”

  一月份

  1、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2、撰写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3、撰写心得体会或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课题研究计划12-02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10-31

小学个人课题研究计划09-01

小学个人课题的研究计划09-09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计划07-15

课题研究计划06-01

课题的研究计划08-02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研究计划11-22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