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教学设计

2022-08-01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贫》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同,无私奉献、珍爱生命、恪尽职守、自尊自信,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精彩人生。

  二、交流资料

  师:课前我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关于方志敏的资料以及小故事,谁先来把你搜集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从中你体会到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方志敏是一个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1935年1月被捕入狱后,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贫》(板书课题)谁先来谈一谈: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贫》,相信读完文章之后,大家会对“清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疑难字词,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3.指名朗读,检查预习。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接龙读课文,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自由读课文初谈体会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清贫》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字词;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文章写作特点;学会写类似文章。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章,之后迁移到课外。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理解当时和现在“清贫”的意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与信念;找到支撑自己的信念。

  【教学重点】

  “清贫”意义;方志敏品格

  【教学难点】

  迁移课外,理解革命者共同的坚持和信念;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3-4分钟)

  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清贫》。作者是方志敏。大家对于方志敏有哪些了解?

  (找两名同学回答)

  方志敏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用一生坚守着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祖国和人民称他是中华民族的“清贫之子”。在今天,“方志敏”这三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已经符号化了的精神品质,为何方志敏牺牲后能够“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所坚守的信念又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文本来寻找答案。

  二、 进入课文(30分钟)

  1. 首先找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个同学读方志敏自白,一个同学读跟士兵对话的方志敏,另外两名同学,一个读拿手榴弹的士兵,一个人读另外一个。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问题:“清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文章当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方志敏的清贫?

  (学生回答 清贫含义贴边即可;文中多处能体现出方志敏的清贫,答案合理即可)

  首先落实重点字词 奢侈 颇 矜持不苟 金镯 抛掷 山坞 威吓

  “清贫”这个词由两个字——“清”和“贫”组成,我们都知道,“贫”的意思就是贫穷、困苦,但是“清”如何解释?“清贫”一词语出唐代姚崇的《冰壶诫》,他说“与其浊富,宁死清贫”。这里的“清”和“浊”是相对的,因此“清是什么意思?”(清醒、清明)因此“清贫”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和困苦,也是指精神上的清廉、清明、清醒、坚守、自持。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表述就是“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2. 方志敏为什么要坚守清贫?今天如何看待清贫?

  清贫是革命党人保持清正廉洁的前提。等等,学生随意发挥

  现在的“清贫”不是抛弃基本物质需要的苦行主义,但其间所蕴含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则是永远不能抛却的时代给养与食粮。

  3. 除了清贫之外,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方志敏什么特点和品质?

  (学生答勇气 革命大无畏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视死如归等等都正确,只要从文中找到依据即可。如果没有找全,可从以下提问中启发学生找到答案。)

  A. 文中有一句话“那我可以告诉你一件趣事”,你认为有趣在哪?(国军士兵的滑稽丑态)

  士兵的滑稽丑态从哪些方面能够得出来?语言、动作、心理。分别找出句子。

  B. 方志敏写这篇文章是回忆被捕入狱是的情景,你认为这件事真的有趣么?

  不是的,通过士兵的贪婪丑恶的嘴脸来反衬方志敏的坚贞不屈、从容不迫。形成对比。

  C. 这体现了方志敏什么精神品质?(勇敢 大无畏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视死如归)

  D. 方志敏如此清贫,在任苏维埃主席的时候依然是一身破棉袄,为什么会被国军士兵“猜到我是什么人”?(课后积累可以找到答案——方志敏是被叛徒出卖才导致被捕,因此被识破身份。但是他在狱中仍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敌人的审讯和诱降都以失败告终。方志敏是被“同志”出卖的,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长吁短叹,而是依然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

  三、 结束本课时(5分钟)

  同学们,这篇文章是方志敏在狱中所写,但是你们感到绝望了么?感到压抑了么?都没有。相反,我们感受到了方志敏坚定的立场和力透纸背的革命精神。这是生命的绝唱,这也是文字赋予人的力量。希望同学们下课之后再体会一下方志敏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四、 作业

  思考问题:

  1. 方志敏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为什么还会说“一个最不幸的日子”?

  2. 方志敏说“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那么我们革命是为了什么?

  板书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清贫的意义和方志敏作为革命者具有的高贵品格。老师留了两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你们有答案了么?

  (找学生回答。老师可以不必明确给答案,对学生的观点不予评价,在下面的设计中找到答案)

  同学们说了很多,那么到底是不是同学们认为的这样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比阅读一位外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也让我们来看一看革命者们具有的品质有哪些是全世界共通的。这篇作品就是捷克作家伏契克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曾是一名新闻记者,《绞刑架下的报告》也是伏契克在狱中写成,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下面同学们看幻灯片,这是老师节选的片段。老师给大家念一下。

  (PPT出示选段,因为是选段,所以教师边念边解释。括号中是需要解释的内容)

  二、 知识迁移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

  (伏契克被纳粹殴打,脸上遭到第一拳)

  这一拳几乎要了我的命。

  接着就是第二拳,第三拳。

  我早就料到了这一手。

  (类似的还有)

  “坐好,不然我就要开枪了!”

  “你开枪吧!”

  代替枪弹的又是拳打脚踢。

  一棍子打下来。两棍子。三棍子。

  (痛苦好像离他很远,但他毕竟不是神,一样会疼痛,只是坚强地忍着。)

  我感觉到了疼痛。五下,六下,七下,现在棍子仿佛只打进了脑髓。

  现在我又能够比较安静的计算抽打的次数了。我唯一感觉到的疼痛,是从那咬烂的嘴唇上来的。(效果上暗示了殴打之惨和坚毅的性格)

  又有人把枪对准我,我觉得好笑。(不但没感觉对疼痛的克制,还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优越。生死置之度外,就无所畏惧了。联系方志敏的状态展开来谈)

  拷打一阵之后是泼凉水,接着又是一阵拷打,又是:“说,说,说!”可是我还没有死去。妈妈、爸爸,你们为什么把我养的这样结实啊?

  (对于死亡是如此的蔑视,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语气是调皮的,其中还有乐观的意味,这种乐观的特点是嘲讽。)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这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这是小说开头和结尾处分别写到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该与通篇的悲剧情境不太相合吗)明明是英雄面对悲壮牺牲,这样的夜晚应该是阴雨恐怖的,比如说鲁迅《药》对于革命者牺牲的环境描写。为什么是“美好和温润”的?这是一种反衬,由于大家没看过小说,老师告诉大家,正是为了在这样美好而怡人的夜晚,同胞们能够和平的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英雄才慷慨赴义,奉献出自己美好的生命。《清贫》结尾也是一样。)

  所以,《清贫》中方志敏说,“革命不是为着发财”,那么是为了什么?

  (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很好!我们说革命者视死如归,他们面对死亡并非没有感觉(《清贫》中方志敏形容自己被俘的那一天是“一个最不幸的日子”),也并不是对生命没有感情,正是因为对生命有太深的感情,才义无反顾去牺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痛苦不是一般的肌肤之痛,而是为人民受难而感到深沉的痛苦。这是革命者的伟大。正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这样的信念,让革命者们前赴后继,克服重重困难,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三、 写作训练

  毛泽东读完此文之后曾经感慨:“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这里“精神”和“志”指什么?可以理解为信念,可以理解为理想。老师先说说老师的理想吧。(简单谈谈)那么同学们有哪些理想?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你渡过困难?

  (找同学发言。)

  四、 作业

  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左右,说一说你曾经用什么样的信念度过了怎样的困境。

  附:

  伏契克(Julius Fucik l903~1943)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1942年被捕,1943年9月8日被希特勒匪徒杀害。他写过不少歌颂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散文、有关矿工斗争的报道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论文,最著名的是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1945)。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其临终遗言“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安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出版后己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

《清贫》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清贫》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课文,是革命传统名篇。经手款项有数百万之巨的共产党大官身边却“一个铜板都没有”,表现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美德,“清贫”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它超越了这篇文章本身。正因为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xx现象,有些人“死于安逸”,所以更要发扬“清贫”的革命传统。

  通过学习方志敏的《清贫》,我试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艰苦的环境里经受着种种考验,却始终矢志不移,固守清贫,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

  教育学生更要牢记清贫的本色,这是教学本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廉洁教育的渗透点。当然教学本文要有别于政治课教学,所以以品读语言文字为主,尤其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体感知清晰的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立场坚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语言风貌。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他们理解方志民敏所处的时代,进而理解“清贫”的价值有一定的难度。我所教的两个班级情况大相径庭,对与2班来说,学生学习习惯还在培养中,预习的效果可能会差些,所以教学重点品读语言文字为主,尤其要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6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课文理解障碍较少,但学生对于真正理解清贫,并传承这种中华美德可能会有隔靴搔痒之感,所以可加强学生绘声绘色朗读文章的能力进而深入地揣度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整体感知清晰的文章结构,学习作者立场坚定,骨力非凡的文章语言风貌。

  课前预习:

  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解题(此处可以让学生讲,可以留“尾巴”到后面解决)

  “清”——“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清廉

  “贫”——贫穷

  “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2、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方志敏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划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在旁边作恰当的旁披。)

  3、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播,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读了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清贫这一可贵的品质对当时的革命有什么意义?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再次朗读(男女生,师生对读)。

  三、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交流课前和课中产生的问题。

  互相探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四、小组合作,学习“趣事”一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

  2.圈划: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心态的变化[板书:“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板书:“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

  3.讨论:

  在你看来这些心态,这些行为是怎么样的?[板书:可卑可笑]

  五、朗读“对话”,加深理解。

  1.自由读

  2.分角色朗读。

  3.指导:哪些词语为不可忽视的重音?

  各句该采用怎样的语调?

  4.全班分角色朗读,体会兵士和方志敏不同的

  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

  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

  六、学习“传xx”一段

  廉洁教育渗透点:

  在一次缴获敌人20多万银元、20xx多两黄金和许多xx之后,方志敏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并未把它当成自己的战利品,仍然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志敏同志的 “清贫”精神,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也就是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来源于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1.朗读,注意重音。

  2.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xx”?把这段删去可以吗?

  3.小结: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

  4.再读,加深体会:“清贫”的内涵和本质。

  (1)、“清贫”一语的来历。

  汉语中的“清贫”,是“清寒贫苦”的意思。语出唐代姚崇《冰壶诫》:“与其浊富,宁死清贫。”这里,清贫即是贫困而有节操的意思。

  (2)、方志敏的“清贫观”。

  方志敏的“清贫观”,既有物质上的贫困贫穷之意,更有精神上的清高淡泊之意。方志敏谈清贫,丝毫没有赞成贫困、固守贫穷的内涵。社会学意义上,贫穷,是指没有钱,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从物质方面说的,一般不带有人文精神的含义。

  表现了方志敏为革命坚贞不屈以经历苦难为荣的崇高气节。

  廉洁教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清贫”对现实生活的意义,也应该是循序渐进。首先可以与学生回忆历的“安贫乐道”;然后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贫”的认识,与学生共议其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贫”之可贵;最终明确:我们所说的“清贫”并非方志敏时代的清贫,更非提倡摒弃基本物质需要的苦行主义,但其间所蕴含的不以物欲为尚的清贫精神,则是永远无法丢弃的时代给养与食粮。由于学生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小预习提示:如,找一找方志敏的生平资料,了解烈士事迹;在你的周围展开一次对“贫”的调查,了解你身边的人是怎样看待“贫”的,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我想这一堂课更能驾驭自如,学生也能够更轻松地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

  七、布置作业:

  准备分组演课本剧(4——5人一组,分工:剧本/三个角色/旁白)[教师可作适当指导]

  教后感: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此入手,通过方志敏与两个士兵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方志敏这个在革命年代与无数危险和艰辛连在一起的名字,直到今天,我们想起他,想起他的“清贫”,仍能感受出一份历史的厚重,为一种纯粹和高尚而震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通过讨论,通过收集方志敏的资料,同学们写下了《清贫是他的财富》、《坚守淡泊》等读后感。懂得了“问生长久之道,则清心寡欲。”懂得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真正含义。

《清贫》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有的人庸庸碌碌,有的人充实幸福。为什么?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同,无私奉献、珍爱生命、恪尽职守、自尊自信,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革命烈士方志敏的精彩人生。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课前我们搜集了许多关于方志敏的资料及小故事。谁来把你搜集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从中你体会到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方志敏是一个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1935年被捕入狱后,在狱中写下了《清贫》《狱中纪实》《可爱的中国》等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贫》。(板书课题)谁来谈一谈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指名说)想象读完文章后,大家会对“清贫”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生字,掌握词语。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接龙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品读课文,交流思想

  (一)出示中心问题: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结合具体的字词句以及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要求:

  1.边读边画,品读词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2.读完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句子一: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作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方志敏“十余年”“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难能可贵,值得敬仰。而且他“经手的款项,数百万元”,他依然能克己奉公,甘于清贫,令人敬佩,可以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是他的一生写照,他的清贫关键在清。)

  3.敌人“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还“坚不相信”,这些做法照应了上文哪句话?

  句子二: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说明了不仅是方志敏一个人这样,甘于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具备的美德。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做到的事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认为夸张”足以说明当时国民党的军队极力追求个人利益,而共产党员是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人。)

  句子三: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方志敏被捕时身上仅有的两样东西都是革命工作所需,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可见方志敏所想所虑的都是革命事业,克己奉公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句子四:方志敏与“士兵”的对话内容以及国民党士兵的情绪变化部分。

  (1)面对凶恶贪婪的国民党士兵的要挟、威吓,方志敏微笑面对、从容应答,共产党员淡定伟岸的气度令人敬佩。

  (2)敌人从“摸、捏”到“威吓”,这些动作描写形象的再现了国民党士兵的贪婪本性,也说明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都以发财为目的。从中也凸显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的深意。

  (3)国民党士兵的情绪变化进一步从侧面印证了方志敏清贫的人生信念和矜持不苟的革命信念,国方兵士确实没有钱的时候所流露出来的惊讶,恰恰说明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句子五:第9自然段

  (故事已经写完了,作者还要补叙第9自然段的内容,交代方志敏的全部家当只有“汗褂裤”和“缝上底的线袜”,而且被方志敏当成是“传家宝”,进一步说明方志敏的清贫。)

  (二)再谈清贫,升华感情

  1.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2.相信大家对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有时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的,你觉得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富有”又是什么呢?

  4.文中的“传世宝”“富翁们”各指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感悟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同学们今后的成长能起到指导作用。

  教学板书

  清贫

  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国民党士兵:贪婪自私

  生活情景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学习,我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方志敏的清贫。再围绕“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方志敏的清贫?”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品读感悟,深入理解清贫,最后总结归纳方志敏的崇高品质。这节课上,我做到了重点突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课后冷静下来再回顾我教学的一些细节时,我发现,这节课如果能在一些方面有所加强会使这些细节更加精彩:首先,训练学生读的过程中,照顾的层次不完整。朗读时如果让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可能训练的效果会更好,朗读也容易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其次,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安排有些短,环节进行得有些仓促。

《清贫》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分叫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对话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前预习:

  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解题(此处可以让学生讲,可以留“尾巴”到后面解决)

  2.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那同学们谁来说下你找的资料里有关方志敏{“清贫”}的故事。

  3.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可以分成三段,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可以让学生简要复述一下,特别是“趣事”一段)

  二.小组合作,学习“趣事”一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

  2.圈划: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心态的变化[板书:“满肚子热望”——“多么失望”]

  用圈划出国方士兵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板书:“搜——激怒——威吓——坚不相信——低头注目搜寻——抢表和水笔——怀疑而惊疑”]

  3.讨论:

  在你看来这些心态,这些行为是怎么样的?[板书:可卑可笑]

  三.朗读“对话”,加深理解。

  1.自由读

  2.分角色朗读。

  3.指导:

  哪些词语为不可忽视的重音?

  各句该采用怎样的语调?

  4.全班分角色朗读,体会兵士和方志敏不同的

  兵士:凶恶、吓唬、贪婪、偏执。

  方志敏:对敌人的轻蔑、耻笑、从容自若。

  四.学习“传家宝”一段

  1.朗读,注意重音。

  2.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家宝”?把这段删去可以吗?

  3.小结: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

  4.再读,加深体会:“清贫”的内涵和本质。

  “清”——“与其浊富,宁比清贫”,清廉

  “贫”——贫穷

  “清贫”: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表现了方志敏为革命坚贞不屈以经历苦难为荣的崇高气节。

  五.布置作业:

  准备分组演课本剧(4——5人一组,分工:剧本/三个角色/旁白)[教师可作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让学生学会写小剧本,并从表演中加深对任务形象的理解对“清贫”涵义的理解。

  课本剧的编排: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1.出示范例

  2.小结:以对话的形式

  3.小组讨论改编(在课外)

  课本剧的排演(课外)

  汇演(课堂内)

  评比(学生自主)

《清贫》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崇高品质。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研习《清贫》一文。

  我们已经知道,方志敏是早期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时,根据党的统一安排,方志敏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在一次转移中,由于叛徒的出卖,他被捕了。这篇短小的文章就是叙述他被捕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既然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里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却发生了一件“趣事”,这件趣事“趣”在哪里?

  大家再读课文,思考或讨论后再做回答——

  生1:趣在——方志敏是一个大官却没有钱,在被捕的时候却拿不出钱来给这两个人。

  生2:我认为这个“趣”不在方志敏身上,而在搜他的那两个兵士身上,能突出这个共产党员清贫的品质,两个士兵一遍一遍过细地搜,我觉得很可笑。师:两个同学所讲是一致的,“趣”不在方志敏身上,而“趣”在两个兵士身上。他“搜”,第一个动词用的是“搜”,第二个动词“摸”,第三个是“捏”,接下来当发现一无所获是,就对“一只时表和一枝自来水笔”进行“抢夺”。从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很有趣。从“搜”到“摸”到“捏”到“抢”,这几个动作之间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让方志敏觉得很可笑。再看看这两个国民党士兵,一开始是“满肚子热望”,搜不出来又摸又捏,满怀“期望”,到最后却是完全“失望”。这个过程,方志敏觉得实在太可笑了,是这样么?

  好,这是我们觉得“趣事”好笑的第一个方面。大家发现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生:还有方志敏所谓的财产不过就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上底的线袜”,与国民党的那些富翁极为不同,这也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

  师:很好,这是他第二个发现,还有吗?

  如果你是导演,由你来主持这出独幕剧的演出的话,方志敏一定是堂堂正正的,那两个国民党士兵你们认为他们身上还隐含着哪些“趣”呢?

  生:动作很好笑,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拉木柄榴弹)

  师:这是一个士兵的动作,另一个呢?

  生:另一个“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

  师:你没觉得这两个士兵有差别吗?猜猜这两个人的年龄哪一个轻,哪一个大?

  生:拉手榴弹的年轻,弓着背的年龄大。

  师:年轻的那个脾气怎么样?

  生:不好

  师:对,年轻的士兵说话直“吼”。那个年老的呢?他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你骗不了我。”

  师:大家觉得这个年老的士兵怎么样?生:有经验,有点老奸巨滑。

  师:这场闹剧有趣就有趣在两个国民党兵士在这场戏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两个国民党兵士语言?谁来读一下那个年轻士兵的话:“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要读出这个兵士的粗鲁还有野蛮,别忘了文中“威吓地吼道”,哪个男同学起来读读看。

  (生1读)

  师:可以稍微再慢一点,你的气势是够的,一字一字的把它读清楚。那个年老的,老奸巨滑的要怎样读?一个是蛮,一个是刁,读得刁一点。

  (生2读)师:稍微温柔了些。

  (教师范读)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方志敏面对着国民党两个士兵的以死来威吓,他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哼!你不要作出……”

  这段话大家仔仔细细地揣摩揣摩——作为我们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方志敏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读过书,有学问。面对两个国民党的兵匪,他是怎么说的?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这个“哼”字怎么读?第二个也是叹号,这个叹号怎么读?下边自己读读看。(做坏人容易,做好人难)

  生:读

  师:你读的也不错,就是稍微善良了一点。师:一个人要有一些表现力。先来说这个“哼”字比较难,不是吵嘴,方志敏根本就没有必要跟他们吵嘴,他知道他们无非是想从我这个身上得到一些横财。他们真的敢在这里把握处死?量他们也没有这种胆量。他们在这里捉到了我,将我送到国民党兵部领赏,他们敢动我一根毫毛,他们回去的时候不活了?他们有几个脑袋?所以方志敏根本没有必要“来吧!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往这打!”这不是方志敏。方志敏一眼就看穿了,所以这个“哼”字要读的……尽管是个叹号,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看不起。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堪的样子来吧!……”(教师范读)

  这才是方志敏的临危不惧,到这样的场合,他还是这样的幽默。接下来两个人,一个“你骗谁!”一个“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你骗不了我。”方志敏接下来有一段话,刚才我读得不好,只是模仿了一下,你们肯定比我读得好,看看方志敏怎样把它表现出来。

  大家读读看,读“你们要相信我的话……”

  师:这里,大家最难把握的是语气和节奏,也就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要靠你们长期的体验和积累。

  (教师范读)“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师:那么现在我们细腻一点,好吗?联系这三段,那个年轻的、粗鲁的、野蛮的也有一个“钱”字:“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那个老奸巨滑的兵匪也有一个“钱”字:“绝不会没有钱”,而方志敏也有一个“钱”字,你看这三个“钱”字读法上有什么不同?(读出来)

  第一个“钱”字要体现出贪婪;第二个稍微有点“卷舌”,方志敏“个个都有钱”(重音)“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两句话里都有,重音要在哪里?放在“板”字上,体现一个人的高傲气质。绝对不能放在“一”字上,“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老总呀,饶命吧!”

  师:三个人在这里的对话,显示了方志敏革命的气质和革命想。两个国民党绑匪在方志敏高大形象的对比下,就是一个小丑,这就构成“一件趣事”。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开头一段。方志敏真的没有钱吗?他有钱,但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用于什么地方?

  我们齐声把第一段朗读一遍。注意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大家熟悉的“舍己为公”,还有一个什么?对了“矜持不苟”看看矜持不苟什么意思?因此读到这里的时候,两个成语节奏要稍微慢一点。这两个成语之间,声断气不要断。

  “我从事”而没用“搞”,下面经手的“钱”用“经手的款项”,可见,方志敏的慎重,对革命的虔诚,用词比较重。

  这是第一段方志敏的理想。(学生齐读)(学生单个读)

  师:老师要向你学习,你这一段读得很传情,很到位。

  这桩趣事记叙了以后,方志敏有一段独白,如果是电影,就是一种画外音,我们可以想象:在江西,这种丛林中被俘,两个士兵想得到些什么,结果呢什么都没得到——垂头丧气,“走吧,走吧,走吧”,这时候一阵西北风吹来,两个兵匪把领子拉上去,而方志敏却抬起了头,缕缕头上的乱发,有一段独白:

  (教师范读“是不是……”)轻轻的、静静的、慢慢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

  二、再谈清贫孩子们学习完这篇文章,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清贫是最伟大的财富,清贫是一种信念,清贫是一种品德修养,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传统,清贫是实现自我的根本保证。)

  三、拓展提升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的,你觉得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富有”又是什么呢?

  四、提示性总结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5岁,方志敏清贫的一生用8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透过他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富有。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方志敏将清贫做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有必要提倡和学习么?请大家课下自由讨论,我们将以小组形式分头汇报交流。

  作业布置: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其他革命者的精彩人生故事。

  板书设计:

  清贫

  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甘于清贫矜持不苟

  方志敏

  唯一的财产:旧汗褂裤、缝上底的线袜

  舍己为公

【《清贫》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清贫》教学设计12-05

《清贫》的教学设计范文07-03

清贫的语文教学设计10-28

清贫教案思路设计11-09

《清贫》教学反思04-01

清贫的教学反思总结10-28

清贫教学反思优秀范文02-06

课文清贫教案10-24

来自清贫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