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2022-07-22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文章抒情线索,学习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过程和方法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文脉,深入课文,体会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妙处。

  3.思想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升华思想。

  三、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深化,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用成语说出看后的感受。如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朝气蓬勃等。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欢的颜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颜色。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我们“求”之不得,可有人却偏偏要“囚”住它。要想理清其中缘由,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2.研读课文

  第一块:与陆蠡相识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陆蠡是一位真诚勇敢的作家,也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第二块:走近那抹绿

  1.绿是什么?“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抹绿?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2.为什么要“囚”绿?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3.我“囚”住了那抹绿吗?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第三块:评论那抹绿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作者“囚绿”的行为,对这位被囚的“绿囚”你是如何理解的?

  前后四个人讨论后回答。

  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关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因而想将它“囚”住。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常春藤的不屈不挠;显示了生命不可侵犯。)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蓬勃生命、希望

  绿向阳象征向往光明、自由

  固执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小结: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民族的心灵。

  第四块:拓展“那抹绿”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遗憾的是,有的没有能够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艺术家为例吧……

  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自由发言。

  正面的有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李白等。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总结语:

  艺术家的心灵和灵魂大都是纯净、复杂、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杀了,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拥抱善良和纯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一样,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让生命之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结束语(生齐读):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第五块:抒写“那抹绿”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作业布置)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2

  自读导言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自读程序

  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自读点拨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参见陈思和先生相关文章)

  自读思考

  1、说说作者史铁生是沿着怎样的思路,使自己的精神走出阴影、获得超越的?

  2、找到全本《我与地坛》,通读全篇。抄写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见下),背诵,并在写作中仿写。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缘由,以借古讽今。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二、分析学生

  我们的学生现在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机械地做题,考试时全凭主观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本课教学将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借文释史,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耐人寻味。

  4、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设计依据: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

  1、提问讨论法

  2、讲练结合法

  3、范读背诵法

  六、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解读3、4两段的文意,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掌握秦由盛而衰的原因,为准确理解本文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准备。

  设计依据:《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三课时教学本文。

  七、教具安排

  用投影仪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用录音范读课文,使学生受到情景教育,从内心深处产生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依据:体现教具的直观性。

  八、教学过程

  1、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以加深理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对3、4段的学习仍应结合本地区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着重从熟读入手,落实字词(尤其古文言教学更应如此),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在复习巩固与总结过程中,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课文的完整性,切忌将文章讲的支离破碎,影响其艺术美。

  九、板书设计

  ―――――始强(内、外)

  【攻】 ―――――日强(缔交结盟)

  ―――――极盛(废道焚书)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朦胧热闹

  不平静自由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失落向往回归

  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根据文体特点和语言特色进行诵读。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烛之武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3.在把握词义、句义的基础上,体会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4.从字音、停顿、语气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总结文言文诵读方法并在诵读中体验。

  教学预设

  一、引入

  ppt:春秋无义战”

  1.师讲述: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以强凌弱、攻伐攻伐兼并。这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动乱年代。有一本书比较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这就是《左传》。(板书)

  2.生读注释,解释“传”的含义。

  二、诵读

  1.大家都感觉文言文学习很困难,今天老师给大家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就是:诵读法。

  ppt:“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曾国藩《家训》

  2.师引起开头段,开头主要是交代背景,叙述语句的朗读中速,语调平缓,若一位老者在向你娓娓的叙述那段历史。

  生齐读:(教师点评,从字音、句读、情感上引导)。

  3.检查文言词语落实

  ppt 1.词类活用:晋军函陵、越国以鄙远、共其乏困、既东封郑、阙秦以利晋

  2.古今词义不同:东道主、行李、夫人

  3.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

  重点引导:“封”甲骨文封字,像用手培土植树的样子,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又有聚土成坟的意思,引申为堆、冢之义。古人封土植树的目的是为了划分田界和疆域,所以封字还有疆界、界域之义。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给臣子就叫做封,而诸侯或大夫所分得的土地就称为封地、封邑。

  4.体味语气

  (1)比较阅读:删去 “虚词”

  (2)生反复自由读,特别要读出“虚词”的味道。

  (3)大家试着揣摩一下这三个说话时的语气,结合句意,从这些虚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与人物形象?(选择几个有体会的词说说)

  参考交流:

  佚之狐:“矣”(心情沉重)“必”( 坚定、胸有成竹)

  郑伯:“也”( 心平气和、引咎自责、情真意切)“然”“焉”(语意转折,以情感人)

  烛之武:“犹”“矣”“也”(壮志未酬的伤感、无奈、委屈、牢骚)

  (4)在学生表达基础上,教师可作点拨。

  (5)分角色读。

  三、品读

  1.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文本依据)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依据:

  “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夜缒而出”(解释“缒”义)——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2.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那么,请问: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退了秦军的呢?

  ppT 烛之武()退秦师,在()加上一个词或短语。

  勇退、智退……(板书)

  3.活动:清代散文家魏禧少好《左传》,他赞叹“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稳妥可靠,完备周密)”。请你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印证。

  4.示范品读: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先由学生表达,教师适时补充。

  ppT批注:(1)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的利害着想,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既”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使之解除戒意,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2)前面的叙述都是先说普,后说秦,而这里,说成“秦晋围郑”, 让秦伯充当郑国命运主宰者的角色,含有对秦伯的恭维之意。(3)“执事”运用敬辞。(4) “若”一词言外之意是:“亡郑”于你并无益处。这是以退为进

  板书:以退为进措辞委婉

  5.布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老师到学生中间去,随时解答学生问题。

  6.交流: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批注(1)“厚薄”对比,言亡郑有害于秦,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秦与晋的盟约关系动摇。(2)攻郑与友郑的利弊对举,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3)为秦穆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秦国的使者出入往来于郑国,郑国热情款待,礼节周到,秦国可以把郑国当作东方一个可靠的盟友,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4)君知其难也”,替秦伯作了仔细的`盘算,用语熨帖,令人心服。

  板书:利弊对举 利益引诱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批注:(1)进一步引史为鉴,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自然会使穆公顿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感慨。(2)“且”:况且,递进关系,层层递进,“而”:表承接,强调时间之快,揭示晋的虚伪面目(也可以理解为“转折”)。(3)“夫”,发语词,“那”的意思,表达对晋贪得无厌的反感。(4)“既……又……”“肆”强调了晋的贪得无厌,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诚恳地提请秦伯定夺。

  板书:引史为鉴 层层递进 揭示虚伪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对文本做了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烛之武精妙的说辞和周密的言语策略语惊四座、言震天下,真可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评点。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gòu)中也。”

  当然,无论说辞多么精妙,无论言语策略多么周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实情至理的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使说辞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这一点,《烛之武退秦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板书:至情至理)

  7.朗读指导,生齐读。

  四、结语

  著名的中语特级教师韩军说过: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了解不了,更谈不上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他强调中学生一定要多学一些文言文。对此我深信不疑。作为一名中国人,最主要的不是因为我们具有中国籍,更重要的是我们肩负着中国的文化传承的使命,这包括继承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开拓我们崭新的未来文化。

  教学反思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如烫手的山芋,摸涅不得。因为在文言文中承载着比较多的内容,有语言文字,也有人文的,要想在一堂课内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比较困难,而且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教师习惯于越“文”讲“言”,强调各种古汉语语法规律,以为总结种种规律便能多快好省的学好文言文,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观照;二是学生诵读感悟文本的时间被教师疏解文言字词句所挤占了。由于课堂教学“文”与“言”不能兼顾,以致教学效果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

  有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实施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也要教“文”,言文兼顾。首先要注重文言文语言教学,着力于必要的文字梳解、语言品味,走出了“重文轻言”的误区;其次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要探究语言文字中的文化信息,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并实现教学实施中的文化传递,走出“有言无文”的误区;最后要重视反复诵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实现 “文”“言”融合”。我认为张必锟先生提出的“一个转变”和“一个转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转变”是课堂教学要从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一个转移”是把立足点从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通过诵读以“文”引言,以言带文,实现“文”“言”两个要素的交融合一。海仙师姐评价我的上课风格是“男人天生的大气和女人自然地细腻”,这或许就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所要追求的。

  当课堂进入品味烛之武最精彩的劝辞环节时,教室里的空气凝滞了。在试讲的几节课中都在这时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有过很多改变的策略:小组合作交流、标注关键词,教师引导示范批注但这些做法基本是徒劳。华为师兄的一席话让我惊醒:“教什么呢?指导意见说得很清楚,在朗读中品味劝辞的魅力,因声求气是这一课要教的重点。品味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呀,我居然没有明白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此处的意图,连教的内容都有问题,还谈什么课堂效率呢?“因声求气”“以读带言”,朗读才是实现文言交融的最佳途径,如此精彩的劝辞脱离了朗读,理性的品析显得多么的枯燥乏味呀!

  师傅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出文言文的处理要做到“文与言的相融相生,文与言的并举”可以用“以文率言”“以言悟文”“因气求声”“以读带文”四种有效的方式。对于师傅的教诲我们要“牢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二、作者介绍、解题;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蟋,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形容词以相师为耻

  八、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课堂训练。

  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师说》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这篇文章本是作为重点篇目入选高中教材,语文版初次把它编入初中教材里面,且编排在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可见其在课本中的重要位子。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即是:能流利、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把握文意、理解主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因此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制知识卡片积累文言字词。

  2、背诵全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学生在课上自读、研讨,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疑难处,教师适当讲解、点拨。课文语脉清晰,层次清楚,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利于背诵。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并制作知识卡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绍庄子.(师生共同完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

  2.组织学生进行三次诵读

  第一遍齐读(要求正音、疏通句意)。

  学生简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将暴露出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理解疑难词句,学生质疑,课堂讨论,教师讲解,学生制作卡片。

  1.通假

  不辩牛马(辩,通“辨”)

  泾流之大(泾,通“径”)

  2.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面目: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转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词性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名词用为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为动词,小看;轻视。)

  4.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4.成语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望球兴叹”“望水兴叹”属生造。)

  见笑大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

  (三)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一)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以下开始板书)

  层意连接语

  第一层: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于是焉

  第二层: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于是焉

  (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四)、理解思想内容

  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

  A、人贵自知之明; B、谦受益,满招损;

  C、自大由于无知; D、知耻近乎勇;

  E、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F、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五)、第三遍诵读、指导背诵

  这篇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焉”。

  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河与海的比较,河伯认识的变化。

  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课上背诵练习:

  个人默记一两遍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六)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总结、扩展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

  另外,庄子作为我国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独行的,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他的故事,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他的哲学思想.

  四、布置作业

  1.制作词语、句式卡片。

  2.笔译全文。

  3.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秋水

  《庄子》

  黄河宽阔不辨牛马北海壮阅不见水端

  ↓于是焉↓于是焉

  河伯自大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为尽在己――狂妄自大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高一语文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1-21

高一语文《诗两首》优秀的教学设计11-18

语文《猫》优秀教学设计02-03

语文《白杨》优秀教学设计07-10

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07-10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05-16

《白杨》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5-20

《燕子》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5-31

《莫高窟》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