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22-06-27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6-5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6-5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不带括号的两极混合运算。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即:饮料问题及购鞋问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分析,归纳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既锻炼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又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分析:

  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些学生在课外还接触了两级混合运算,并从父母或其它渠道获得了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可以说,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有一定运算基础的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同时,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促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重点: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要知识点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知识的基础,因而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的。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本着生活化、问题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廉价超市”清点库房这一现实情境为切入点,导出“饮料问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又通过解决“鞋子问题”进一步探索、归纳出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终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数学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大家喜欢喝饮料吗?“廉价超市”清点库房,发现还有这么多瓶饮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56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发现的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以生活中这一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学生可能提出:我想求三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我想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教师要有选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浅显问题即时解决,重点问题集中解决,较难问题课下解决。对于本课有关的问题教师要板书,有待于集中解决。]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解决饮料问题

  师:刚才有位同学提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试算,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想第一个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生1:24+24+24+8=80(瓶)

  生2:24×3=72(瓶)

  72+8=80(瓶)

  请该生说一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生3:24×3+8=80(瓶)

  生4:8+24×3=80(瓶)

  (3、4算法如果出现,教师给予表扬。)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写算式的?

  生:我是仿照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算式来写的。

  生:我在书上看见过这样的算式。

  (如果生3和生4的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可提出郎蓝灵鼠的问题:把生2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师:你能不能说一说你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4×3+8

  =72+8

  =80(瓶)

  师:说得真不错,哪位同学的算式和他的一样?(学生举手)你能不能再说说?

  生:我先算的是乘法,然后算加法。第一步求的是3箱饮料有多少瓶,第二步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

  师: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算式?

  [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个性话的做法。]

  生:老师,我是这样列的,8+24×3。

  师:啊,你的算式和他们的真不一样。那这个算式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小组讨论。

  生:我也是先算的乘法,求的是3箱有多少瓶,再算加法,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

  师:为什么不先算8+24呢?小组讨论。

  生:不可以,因为那样得数就不对了。

  生:我们先算乘法,是要先求3箱一共有多少瓶,然后才能求一共有多少瓶。

  师:原来是这样啊。在这两个算式里,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8+24×3

  =8+72

  =80(瓶)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一生活中生动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新知识有机结合。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尝试应用,解决购鞋问题

  师:刚才我们顺利地解决了饮料问题,再来看一看“廉价超市”两款漂亮的鞋子。(出示57页主题图)谁把有关鞋子的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学生观察、汇报。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试算,全班交流。

  [在解决完“饮料问题”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购鞋问题”,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注了学习的“亲历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品格。]

  生1:36÷4=9(元)

  63-9=54(元)

  请该生说一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生2:63—36÷4=54(元)

  (请该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这个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写)

  师:63—36÷4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然后呢?

  3、知识归纳、内化

  师:我们再来回顾这两个算式(24×3+8和63—36÷4),看它们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集体回顾这两种算式的运算过程)

  师:那向这种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应该怎么说呢,让我们小组共同讨论一下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归纳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走进生活,体验成功

  师:今天,我们总结了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愿意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些练习吗?(愿意!)

  (教师组织学生解决课后“练一练”习题)

  [设计意图:1题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交流;2、3题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做法,鼓励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的解题思路。]

  四、畅谈收获,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过得愉快吗?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今后,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你准备怎么做?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打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在本节课结束之前引导学生畅谈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17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4-09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01-12

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04-11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28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21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09

《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教学设计04-06

《混合运算》的数学教学反思01-04

苏教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