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学设计

2021-12-16 教学设计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8个生字,正确书写“讶、折、独、梅、暗、寒”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的美。

  二、内容分析

  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写的都是寒冬季节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点,刻画出梅花的洁白、傲雪的品性。《夜雪》通过对雪夜情景和诗人感受的描写,可感不可见的特点。重点:认识8个汉字,会写“讶、折、独、梅、暗、含”6个生字。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体会夜雪可感不可见的美。

  三、学生分析

  古代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孩子们学习启蒙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古诗,可以让孩子们背诵一定的古代诗词,又可以学习汉字、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对落实新课标很有意义。

  四、设计思路

  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融读诗、看景、想象、品味为一体,使学生知其景、入其境、悟其情。

  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梅花》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认识这些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梅花?你还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识?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雪花飞舞、梅花盛开的情景。

  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几枝红梅迎雪绽放。这美妙、飘香的世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让我们与诗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它的品性!

  3、板书课题。教师边画梅花,边背诵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二、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墙:qiáng数shù凌:líng雪:xué为:wéi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墙角数枝梅:数枝,许多枝。

  凌寒独自开:凌寒,冒着严寒。

  遥知不是雪:遥,从很远的地方看。

  为有暗香来:为,因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7、反复练习朗读,想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面。

  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点。

  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朋友吧!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行认读。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梅:形声字,左形右声。

  暗、独:采用旧字加部首的办法记忆。

  遥:和形近、同音字"摇"进行区分记忆。

  寒:和形近字“赛”进行区分记忆。

  凌:可采用编写谜或顺口溜的办法记忆。凌:两点水做准备,土八折文排好队。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宝盖头,三条横线间距要均匀。

  四、引导背诵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背诵。

  2、播放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

  3、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背诵。

  第一课时《夜雪》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一猜:我是水,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变成极小极小的点,连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风一来,我就会变成小花朵落下来。你们猜,我变成了什么?

  2、板书课题:夜雪

  3、根据诗题猜猜这首诗写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试读古诗引导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带种疑问,学习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新字朋友。

  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

  衾:qīn枕:zhěn讶:yà复:fù折:zhé

  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5、播放雪景课件,师配乐范读。

  6、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已讶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头。讶,惊讶。

  复见窗户明:复,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时闻折竹声:时,时常。闻,听见。折竹声,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

  7、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思:

  我睡着睡着,感到很惊讶,怎么被子和枕头越来越冷?这时候,我又看到窗户外面的雪特别明亮。夜己经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时常还能听到大雪压断竹子的声音。

  9、同桌互相说说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想像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三、学习生字,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

  讶:形声字,左形右声。

  枕:(编顺口溜)木头横着放,倦腿人枕上。

  复:(编顺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还复杂。

  3、指导书写。

  讶:讶的第四笔是竖折。

  折:第五笔撇,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是“斤”,不是“斥”。

  这两个字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才好看。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岩石书》教学设计(语文版)

2.语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学设计

3.三峡 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4.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反思(精选2篇)

5.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6.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白鹅》教学设计

7.二年级语文上册《赠汪伦》教学设计

8.《世说新语》之《期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9.《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北极风光》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