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2024-11-30 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勇于承担责任

  [智育目标]:

  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素质发展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继续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不同情绪设计不同伴奏型

  教学准备

  动画片录象 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学生活动设计

  演唱歌曲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

  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

  “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

  “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

  “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

  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

  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 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

  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设计意图

  直接播放音乐和故事进入本课,使学生对乐曲的印象较为深刻

  也可以让学生随音乐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伴奏型,有难度,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后反思

  在本节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坚持以“听”为核心(因为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演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原“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一系列“听”的任务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提高学生“听”的兴趣与“听”的质量。这首较长的民乐合奏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直接欣赏,一时是难以领悟和体会的。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敲敲打打”的心理特点,利用打击乐器的独特魅力,降低要求,以玩入手,逐步引入。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表演念经,有的表演挑水,有的表演抬水,且抬水姿态各不一样。在这个快乐的创编表演过程中学生由“心动”到“行动”,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使整个创编和表演的过程更具艺术性和审美性。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三个和尚》的乐曲,启发同学自我置疑、自我解疑“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并从中懂得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通过有哲理的人文主题运用音乐剧的形式充沛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发明力,提供同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机会从而培养了锻炼了同学主动去获取表达、交流、发明的经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三个和尚》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和音乐的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音乐剧扮演中能够创编动作扮演,即兴配合声音效果,现场体验。

  (3)通过图片、实物、了解三件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2、 教学难点:与教材相结合,在音乐剧创编可以三个和尚的课题为中心,以音乐为主线,围绕音乐形象,艺术形象,进行综合艺术体验活动。

  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皮影戏的三个人物制作、幕布、灯光。

  (2)、多媒体教学光盘、分类准备好的乐曲磁带。(例如:悠闲地;紧张地……)

  (3)、三件民族乐器、坠子、北方管子、板胡。

  (4)、饰物(在同学创编中为了同学准备的道具:大树、大纸箱子、布料、塑料袋、水桶、扁担、红绸子(当作大火)、太阳。

  (5)、打击乐器:木鱼、碰钟、沙锤、双响筒……

  (6)、场地:分小组创编时,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坐成花瓣状,展示扮演时,同学听音乐变队型。呈U字型。

  2、同学准备

  (1)、书本

  (2)、上网搜集的有关小和尚的资料(或与其有关的歌曲、乐曲、诗歌、故事等。)

  四、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伴奏带。 与同学一起做动作 同学边随着熟悉的旋律唱着歌边做动作扮演进教室。 将爱劳动的主题作为隐线,可让同学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就轻松进入角色,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并将后面所要学习隐线提前渗透给同学

  师生问好歌:歌唱美好的`生活啦……歌唱童贞的花朵,同学,你好!老师,你好!我们一起来唱歌,啦……。 教师指导同学演唱方法,并弹琴与同学一起演唱。 轻声高位置演唱 通过问好歌拉近师生间情感距离。

  播放动画片《一休哥》片段,并导入本课课题 操作屏幕 同学选择有关小和尚的故事,音乐,图片、资料等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感知小和尚聪明,机灵和程式化的生活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播放《三个和尚》动画片并在课堂中创设现故事内容相应的道具“大山、太阳”…… 手持三个和尚的道具为同学扮演皮影戏 同学随音乐哼唱 使同学熟悉主题音乐能够在歌声中接近与动画片中三个和尚的距离感。

  教师分别出示三个和尚道具,请同学为他们起名字 分别出示三个和尚道具 起名字:瘦和尚

  胖和尚、小和尚 在游戏中了解三人和尚的外型特点

  出示三件宝-板胡、坠胡、北方的管子 教师神秘的从道具“大山“后面分别拿出三件乐器并亲自为同学演奏几句简单介绍一下音色特点 同学上前试一试吹一吹,奏一奏并为乐器找对子,猜一猜。

  板胡-小和尚

  坠胡-瘦和尚

  北方的管子-胖和尚 根据外型特点选择不同的东器来代表人物形象,激发同学的好奇心,让同学将笼统的东西具体化。

  再次播放乐曲 教师按剧本加入旁听(剧本) 同学用皮影戏的形式分角色扮演 激发同学的动作扮演欲和好奇心

  创编音乐剧出示场次第一场:《一个和尚挑水吃》第二场:《两个和尚抬水吃》第三场:《三个和尚没水吃》要求同学每场设计一个置疑问题。你来提出当一回老师) 分组:出示组卡、道具组、导演创作组、角色扮演组、伴奏组、音效组,教师各组巡视,并扮演角色“观音菩萨”。 同学自由选择准备。化妆组:将准备的布裹在身上,当作和尚服,给三个演员带上用塑料袋做的假头套,为三个和尚化妆。

  道具性;准备立体大山,水罐(纸箱子)和水桶、扁担、(教鞭)、太阳、房子(纸箱子做的)

  音效组:在教师准备的一大堆磁带中选择三个场次的背景音乐。

  伴奏性:练习打击乐器的加花内容

  角色扮演组:准备即兴对白词 通过“儿童音乐剧充沛发挥同学的潜能和想象力 通过亲身感受参与其中,自我置疑自我解疑培养了同学的独立性和发明性从而促进同学的发展,和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汇报扮演 与同学一起参与扮演 同学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受扮演音乐剧 引导同学学习和促进发展,尊重同学对音乐剧各方面的参与性、发明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使同学的听觉、视觉、语言、知觉、运动觉积极的参与进来。让同学在音乐剧中体验胜利,享受快乐。

  评一评,说一说 教师与同学之间交流心得 同学用一句话,一句歌或一个动作表达出作品的寓意。 提高同学的鉴赏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力和评的权力交还给同学,真正体验同学的自主意识,让同学体验胜利的喜悦。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三个和尚》,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音准及装饰音,感受歌曲独特的音乐风格。

  能用自然、诙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境,通过分组合作,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或伴奏,提升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故事导入、聆听欣赏、模仿演唱、互动创编等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聆听习惯与音乐感知能力。

  在小组协作中,锻炼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音乐表现形式,提高音乐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体会歌曲传达的寓意,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同时增强对传统民间故事及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把握歌曲《三个和尚》中多变的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以及装饰音的演唱,精准表现歌曲俏皮、诙谐风格。

  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歌声诠释歌曲内涵,唱出三个和尚不同心态与故事情节变化。

  2.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契合情节与音乐风格的'动作、伴奏,要求既具创意又能协同配合,展现团队协作下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在演唱中实现力度、速度的巧妙变化,依据故事情节动态调整音乐表现,强化歌曲叙事性与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木鱼、碰铃、沙锤等打击乐器、和尚头饰道具若干、歌曲《三个和尚》音频及视频资料、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1.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三个和尚》民间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来了一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生活安稳自在;后来又来了个高和尚,两人抬水喝,可渐渐有了矛盾;最后胖和尚加入,三人都不愿挑水,结果寺庙没水了,遭遇火灾才懂得合作打水救火。讲完引导学生分享听后感受,引出团结协作主题。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过依据此故事创作的歌曲,激发好奇,顺势导入歌曲《三个和尚》学习。

  (二)初听歌曲,感知旋律

  1. 播放歌曲《三个和尚》音频,学生闭眼静听,感受歌曲整体旋律、速度、情绪特点,听完分享最初印象,如旋律轻快、节奏活泼、带着诙谐感等。

  2. 再次播放歌曲视频,画面展现和尚挑水、抬水、争吵、救火等情节,学生视听结合,跟随音乐轻微晃动身体,初步感知音乐与故事呼应,把握歌曲大致段落与情节起伏。

  (三)学唱歌曲,突破难点

  1. 节奏学习

  教师将歌曲中具代表性复杂节奏,如含切分音(X X X | X X X |)、附点音符(X. X | X X |)段落,写在黑板,拍手示范,边拍边念节奏口诀“强弱弱 强弱弱,长短短 短短长”,引导学生模仿练习,先匀速慢拍找感觉,再渐加快至原速。

  分组开展节奏接龙游戏,一组打一段节奏,下一组接续,强化节奏记忆与反应能力,确保学生掌握特殊节奏,为演唱打基础。

  2. 歌词教唱

  逐句教唱歌词,剖析每句描绘和尚何种行为、心态,像“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唱时突出“挑”“抬”动作感与相应情绪;讲解装饰音,唱“咿呀咿得儿喂”时,装饰音添俏皮韵味,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体会。

  学生完整跟唱歌词,教师钢琴伴奏,唱错处及时纠正发音、节奏,多遍练习至熟练,注意提示咬字清晰、归韵准确,唱出歌曲诙谐感。

  (四)深入演绎,情感升华

  1. 歌曲处理

  讨论歌曲各段落力度、速度变化,起始“一个和尚”段用适中速度、力度,显悠然;“两个和尚”稍加快、力度略增,表相处变化;“三个和尚”争吵处加快且力度变强,凸显矛盾;救火段激昂、力度最大,体现紧张。分组尝试不同处理,对比演唱找最佳表现力。

  引导学生用不同音色唱三个和尚,小和尚清脆、高和尚明亮、胖和尚厚实,依情节调整音色,丰富演唱层次,唱出角色特点与故事发展。

  2. 分组表演

  学生分组,为每组发放木鱼、碰铃、沙锤等打击乐器及和尚头饰道具,部分同学演唱,部分用乐器伴奏,按节奏型分工(木鱼敲稳定节拍、碰铃点缀高音、沙锤烘托氛围),还有同学配合简单动作(挑水、抬水动作模拟等),排练后分组上台展示。

  全班互评,从演唱、伴奏、动作协调性、表现力等方面点评,表扬优点,提出改进建议,相互学习促进,深化对歌曲理解与演绎能力。

  (五)总结拓展,文化传承

  1. 回顾所学,总结歌曲演唱技巧、表现要点及蕴含团结道理,强调音乐对故事生动诠释,鼓励课后分享歌曲给家人朋友。

  2. 拓展民间音乐文化,介绍更多传统故事改编音乐作品,布置课后作业:搜集一则民间故事,尝试为之编写简单旋律或歌词片段,下节课分享交流,延续音乐创作热情,传承民间音乐文化。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故事导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多种教学方法助学生攻克节奏、演唱难点,但小组创编环节部分学生创意受限、协作欠默契,后续应多给引导、范例,拓展思维,强化团队磨合训练,提升音乐综合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与传承。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三个和尚》,准确把握歌曲节奏,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2. 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团结协作道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

  3. 鼓励学生运用乐器、肢体动作等方式为歌曲创编简单伴奏与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能够流畅、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三个和尚》,掌握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特色节奏型,清晰表现歌曲旋律走向与歌词内容。

  2. 难点:体会歌曲幽默背后深层的寓意,并用恰当的声音、表情、动作诠释歌曲情感;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完成富有创意的歌曲表演创编活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片段,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故事、有几个主要角色、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动画片情节,引出歌曲教学主题。

  2. 简单介绍《三个和尚》故事背景,强调其在中国民间流传广泛,蕴含生活智慧与哲理,激发学生探究歌曲的`兴趣。

  (二)歌曲学习

  1. 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三个和尚》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学生用拍手、跺脚等简单律动感受歌曲整体节奏、速度与情绪基调,思考歌曲旋律是欢快还是舒缓、情绪是轻松还是严肃等。

  2. 节奏学习

  (1)教师将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如附点音符(X.X)、切分节奏(X X.X)等单独提炼出来,写在黑板上,通过拍手、拍腿、念读节奏口诀(如“前长后短附点忙,中间长来两边晃”辅助理解切分节奏)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节奏模仿练习,从慢到快,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节奏特点。

  (2)把歌词套入节奏中,按节奏朗读歌词,像“一个呀和尚挑呀么挑水喝”,读时突出节奏韵律,体会歌词与节奏结合的韵律感,加深对歌曲节奏记忆。

  3. 旋律学习

  (1)教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采用逐句教唱方式,先弹奏一句旋律,学生跟随哼唱,哼唱过程中教师用手势(如高抬手表示高音、低放表示低音)辅助学生感知旋律起伏,及时纠正音准问题。

  (2)针对较难唱准的旋律片段,如歌曲中跨度稍大的音程部分,教师可单独反复弹奏示范,引导学生先听、再轻声跟唱、逐步熟练,也可让音准较好学生示范,带动全班同学唱准旋律。

  (三)歌曲演唱

  1. 完整演唱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呼吸记号,在恰当地方自然换气,保证演唱连贯流畅;同时关注表情,用轻松、诙谐神态展现歌曲风格,唱错处及时纠正、反复练习。

  2. 情感处理

  (1)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三个和尚不同阶段心态与行为,如开始一个和尚自在挑水、后来两个和尚推诿、三个和尚无水喝的无奈,启发学生用相应情感演绎歌曲各段落,第一段轻快、第二段稍显犹豫、第三段焦急无奈,将故事起伏融入歌声。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力度变化(如渐强表现矛盾升级、渐弱体现无奈妥协)、音色调整(前期明亮后期黯淡些)突出情感,讨论后按新想法演唱,对比感受情感处理效果提升表现力。

  (四)拓展创编

  1. 表演创编

  将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歌曲与故事设计表演动作、情节,如模仿和尚挑水姿态、互相推脱动作、救火场景等;安排角色,有和尚、旁观者等,还可制作简单道具(纸桶、僧袍简易版)增强表演真实感,小组排练后上台展示,互相观摩评价,汲取优点改进。

  2. 乐器伴奏创编

  介绍木鱼、碰铃、三角铁等简单打击乐器音色特点,各小组根据对歌曲节奏、情绪把握,选择合适乐器自主创编伴奏节奏型,像用木鱼敲基本节奏、碰铃在句尾点缀、三角铁强化重拍,组合演奏为演唱添彩,与表演配合展现完整创意成果。

  (五)课堂总结

  1. 回顾本节课歌曲学习、表演创编过程,表扬学生积极表现与创意闪光点,鼓励学生分享收获体会,强化对歌曲演唱技巧、故事寓意理解记忆。

  2. 再次点明《三个和尚》团结协作主旨,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类似情形,启发学生珍惜团队力量、摒弃自私推诿,携手共进,升华音乐课堂育人价值,在歌声回味中结束课程。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三个和尚》,感受歌曲独特的音乐风格,体会歌曲所蕴含的寓意,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音准能力与音乐表现力。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及表演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熟练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个和尚》,清晰表现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与旋律起伏。

  理解歌词含义,体会歌曲传达的“团结协作”主题,能在演唱中融入相应情感。

  2. 难点

  精准把握歌曲中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复杂节奏型,唱出歌曲俏皮、诙谐风格。

  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完成歌曲的表演创编,展现音乐创造力与团队协作成果。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三个和尚》的动画片段(从寺庙平静日常到三个和尚因不协作产生矛盾等情节),播放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动画里三个和尚在寺庙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呀,为什么会没水喝呢?”引导学生踊跃分享观看感受与想法,引出“团结协作很重要”主题,顺势导入歌曲学习。

  2. 教师通过讲述或借助图片简介《三个和尚》故事背景,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二)歌曲学习

  1. 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三个和尚》音频,要求学生安静聆听,同时闭眼感受歌曲整体的速度(偏快、活泼)、情绪(俏皮、略带讽刺)、节奏特点(有跳动感、节奏变化多),歌曲结束后,请学生分享听后直觉感受。

  2. 节奏学习

  教师把歌曲节奏按小节写在黑板上,重点挑出含附点音符(如“X. X”像“一个呀”处)、切分节奏(“X X X”类似“没水 喝”处)部分,先示范拍手、跺脚或拍肩等击打方式,边打边念节奏口诀“附点长一拍,后面短快快;切分中间强,两边弱下来”,接着让学生跟随练习,从慢到快,直至熟练掌握复杂节奏型,再连贯击打整段节奏。

  3. 旋律哼唱

  教师采用钢琴弹奏或播放单旋律音频,引导学生逐句“la”或“lu”哼唱旋律,遇音准偏差处(如高音部分),教师及时示范、纠正,通过多次反复哼唱,让学生熟悉旋律走向(高低起伏、跳进特点),体会旋律与歌词、节奏配合营造的诙谐感。

  4. 歌词学唱

  教师按歌曲段落,逐句教唱歌词,解释难理解字词(如“挑水”“高和尚”“矮和尚”等),结合动画情节加深理解。一句歌词先带读熟悉,再跟旋律演唱,唱错处及时纠正,学完一段巩固后再进行下一段,全部学完完整演唱多遍,期间引导学生唱出不同和尚形象特点与歌曲情绪变化。

  (三)歌曲处理与表现

  1. 情感处理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段落演唱情感,如开头介绍和尚轻松唱,中间矛盾冲突加重焦急、无奈感,结尾领悟团结道理要欢快且坚定。教师示范情感融入演唱,让学生模仿、调整,分组互评演唱情感是否到位。

  2. 表演创编

  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依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动作、表情与表演情节(挑水动作、相互推诿样子等),可准备道具(扁担、水桶道具,若没有可用纸筒、塑料瓶模拟)。各小组排练期间,教师巡视指导,协调角色分配、动作设计,之后每组上台展示表演成果,全班评选“最佳表演小组”给予表扬奖励。

  (四)课堂总结

  1. 回顾歌曲学习过程,邀请学生分享收获(学会歌曲、掌握节奏、明白团结道理等),教师补充强调重点演唱技巧与团结主题。

  2. 全体起立,饱含感情再次演唱《三个和尚》,在歌声中结束课堂教学,强化音乐记忆与情感体悟。

  五、教学延伸

  1. 课后鼓励学生回家给家人演唱《三个和尚》,分享歌曲寓意,增进亲子音乐互动。

  2. 引导学生搜集其他以传统故事为蓝本创作的音乐作品,下节课交流分享,拓宽音乐文化积累。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会演唱《三个和尚》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跟唱、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学会相互合作与分担。

  教学内容:

  歌曲介绍:《三个和尚》是一首根据同名寓言故事改编的儿童歌曲,通过生动的旋律和歌词,讲述了三个和尚合作挑水的故事,传达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歌词学习:引导学生熟悉歌词,理解歌词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旋律教学:分段教授歌曲旋律,先从简单的部分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部分。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

  故事引入:以讲述《三个和尚》的故事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设疑激趣: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三个和尚最后能愉快地合作?”“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

  2. 新知学习:

  旋律感知: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分段教学:将歌曲分为几个部分,逐一教授旋律,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唱的方式,逐步掌握。

  歌词融入:在旋律掌握的基础上,加入歌词的学习,通过多次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唱出歌词。

  3. 巩固练习: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歌曲段落,进行小组内的练习和合作表演。

  角色扮演: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通过动作和表情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全班展示:各组轮流上台展示,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 拓展延伸:

  寓意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背后的寓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三个和尚》为灵感,创作一首简短的歌曲或故事,表达对团结合作的理解。

  5. 总结反馈: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教学资源: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歌曲音频、歌词卡片、角色扮演道具等。

  参考资料:《三个和尚》寓言故事原文、歌曲创作背景等。

  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练习时的认真程度等。

  成果评价:通过小组表演、创作作品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歌曲掌握的程度和对团结合作寓意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三个和尚》这首歌曲,同时深刻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唱《三个和尚》这首歌曲,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快乐。

  2. 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并能通过肢体动作或简单的道具表演歌曲内容。

  3. 过程与方法:采用听唱法教学,结合故事讲解、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音频及视频)

  《三个和尚》歌曲乐谱

  故事图片或PPT

  道具(如小和尚头饰、水桶等,视条件而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时间灵活安排)

  1. 故事引入:以口头讲述或PPT展示的方式,简述《三个和尚》的故事大意,强调故事中从“没人挑水”到“合作抬水”的转变,引出歌曲主题。

  二、学唱歌曲(分阶段进行)

  2. 初次聆听:播放《三个和尚》歌曲,让学生完整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3. 分段学习:

  教师分段弹奏或播放歌曲,引导学生逐句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节奏变化、高音处理等,进行细致讲解和示范。

  4. 整体练习:学生尝试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旁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三、深化理解(时间视学生掌握情况调整)

  5. 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老和尚、小和尚、胖和尚),利用简单的'道具进行歌曲的情景再现,加深对歌曲内容及寓意的理解。

  6. 创意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如改变语速、加入自编歌词等)来表现歌曲中和尚们不同的心态变化,并进行展示。

  四、总结与评价(灵活掌握时间)

  7. 总结收获: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特别是对合作重要性的新认识。

  8. 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之间对表演和演唱进行正面、建设性的评价,增强班级凝聚力。

  9. 教师寄语:总结歌曲传达的积极信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

  五、课后延伸

  推荐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歌曲,或尝试创作与《三个和尚》主题相关的图画或短剧,下节课分享。

  教学提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兴趣激发,避免机械重复,让每个环节都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三个和尚》的故事背景,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会用恰当的情感和节奏演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段教学、角色扮演和集体合唱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团结协作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三个和尚》的音乐视频、歌曲伴奏、和尚头饰。

  环境布置:将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小舞台,营造表演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教师活动:讲述《三个和尚》的简短故事,强调故事中三个和尚从各自为政到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活动:倾听故事,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最后能和谐共处。

  二、歌曲学习(分段进行)

  1. 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大意。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尝试跟唱,初步熟悉歌曲。

  2. 歌词解析

  教师活动:展示歌词,分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每段歌词的意义,特别是表达合作重要性的部分。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朗读歌词,讨论歌词中的寓意。

  3. 旋律学习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伴奏,分段教授旋律,强调节奏和音准。

  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分段练习旋律,逐步掌握整首歌曲。

  三、角色扮演与合唱练习

  1. 角色扮演

  教师活动:分配角色(三个和尚),分发头饰,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学生活动:选择或抽签决定角色,佩戴头饰,尝试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内容。

  2. 合唱练习

  教师活动:组织全班学生分角色或集体合唱,注意调整音量、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合唱,相互倾听,根据教师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演唱。

  四、展示与评价

  教师活动:邀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鼓励其他同学作为观众给予掌声和正面评价。

  学生活动:观看表演,分享感受,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学到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反思: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外拓展:建议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三个和尚》,或创作一个与合作主题相关的小故事,下次课分享。

  教学结束:

  通过本次《三个和尚》歌曲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歌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了合作的意义,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 相关推荐

【欣赏歌曲《三个和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09-16

《歌曲三个和尚》幼儿大班说课稿11-09

幼儿园大班歌曲三个和尚说课稿08-26

《三个和尚》教学反思六篇03-05

“三个和尚”作文03-02

歌曲《梦》的教学设计10-27

对鲜花歌曲的教学设计10-22

三个和尚作文07-12

三个和尚的故事07-12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