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鉴赏评价微写作》教学设计

2021-09-26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微写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培养需要:学生学会文艺鉴赏尤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易引发青少年思辨的方法,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

  教学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其蕴含的情感,并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特殊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不是一桩特别了不起的事,不只属于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事……是谁都有份的。”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但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

  二、诊断病文,对症下药

  1、明确概念和写作要求:

  一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论点),

  二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

  2、诊断病文:结合《相识数十载伤别离》这篇文章来为这篇病文诊断:问题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改?

  问题:(1)赏析角度(观点)不明确;(2)观点和具体赏析内容不相符;

  (3)赏析评论过程过于笼统,没有深入文本;(4)语言不充实、不完整,表述过于简单。

  3、策略总述:观点和鉴赏角度要明确清晰;(审清题意)细节赏析要充实:

  三、教授技巧,经典引路

  技法一:简洁概括人物形象

  ü抓修饰人物的形容词

  ü抓人物描写进行概括

  ü抓人物事件进行概括

  ü抓其他人的.评价(侧面)

  【小试牛刀】

  课文《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形象鲜明,请你通过文中有关人物的事件和细节描写(包括人物描写),赏析总结出人物形象特点,填写表格。

  技法二:结合文本分析

  细节体现了

  语言(神态、心理)传达了

  事件表明了

  两点法:在具体赏析部分,主要抓住字词句细节或是文章事件来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主旨,文章细节抓两点。可选择:字词+字词、字词+事件、事件+事件。

  (这个技巧主要针对写作无法、不会下笔的学生,是一个技巧参考,具体赏析过程时细节把握也可选1点、3点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小试牛刀】

  根据表格内容将《秋天的怀念》人物描写细节总结成一段赏析性文字。注意语言表述的流畅和完整性。

  经典引路:

  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出去,她深深理解儿子痛苦,能够包容儿子暴怒,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并没有让“我”看到泪水,她要给我信心,使我坚强;“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是动作描写,表明了了母亲为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而手足无措,传达了了母亲对“我”的爱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以及她希望“我”走出阴影,勇敢面对生活的急切心情。

  技法三:总结人物形象

  精炼点出人物给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文章情感的简单总结,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

  例:这样一位虽然眼盲,但是心地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母亲,让人为之动容,心生敬佩。

  作者受父亲启发,考上大学的感恩与对父亲的敬爱,也字里里行间尽显了。

  【文不厌改】

  对比之前对《相识数十载伤别离》文章的赏析,结合我们课上的写作技法,对之前的病文进行修改。组内交流展示,选出优秀篇作,班级展示。(教师总结示范)

  四、作业:鉴赏经典

  微写作:

  请同学们为我们刚学过的《藤野先生》从人物形象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文学作品鉴赏评价微写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略议如何高效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

2.古诗鉴赏教学设计

3.鉴赏短文的写作(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4.对文学作品语言鉴赏的分析

5.《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6.《鉴赏诗歌形象》教学设计

7.《校园植物鉴赏》教学设计

8.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语网《狐假虎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