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

2021-08-30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目标解析:

  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代表团

  金牌数

  中国

  51

  美国

  36

  俄罗斯

  23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设计意图: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是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做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二)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三)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着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能轻轻松松做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0页第4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相关文章: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5课时)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7课时)

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5课时)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8课时)

8.《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上一篇:《减法》教学设计 下一篇:《简单的平面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