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教学设计

2022-06-28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减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减法》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基础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边打手势边复习2~5的组成。

  2.填一填

  4+□=5 □+2=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学习减法的含义

  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1)教师边演示边问:有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

  (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代替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

  (3)同桌互相表演一遍。

  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

  (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

  (2)将实物图和点子图抽象出减法算式。

  5-1=4

  (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部分,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

  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

  (2)有4块饼干,拿走2块。还剩2块。

  (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

  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

  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

  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

  【设计意图】在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与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法的含义。

  (三)探究减法的口算方法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

  (1)课件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要想知道还剩几只松鼠怎么列式?

  (二)探讨5-3=的口算方法。

  (1)讨论:5-3等于几?你怎么算出2的?

  预设一:从被减数开始倒着数3个。

  预设二:根据数的分与合。

  预设三:用加法想减法的方法。

  (2)小结算法。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看图说图意并根据图意列式的方法。探究5-3等于几的口算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四)巩固练习

  1.划一划、填一填。(教材第27页做一做2)

  2.依据算式涂一涂,填一填。(教材第27页做一做3)

  3.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教材第27页做一做1)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谁能列式计算?

  ①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谁能列式计算?

  (3)对比两个算式中的3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练习,完善5以内的口算减法。设计不同的口算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练习不但巩固减法的含义及列式计算的方法,而且用对比的环节让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那个符号,它表示什么意思?今天学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说一说在生活中有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减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2)教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6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P27学生独立操作,表述含义。

  5-1 5-2 5-3 5-4(5-5 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3、4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

  《减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师笔记

  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及27页做一做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会列减法算式并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片所表示的意思,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课前复习

  回顾旧知:2~5的分解见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伸出2个手指头,再伸出1个手指头,都伸好了吗?好,合起来有几个手指头呢?

  生:3个

  师:用算式该怎么表示?

  生:2加1等于3

  师:你说的真好。下面,吴老师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记忆小能手,谁能来说说5的分成有哪些?4的分成有哪些?

  师:我们利用分成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生:......(课件)

  师:诶,看来你们都是记忆小神童问题?真厉害!下面更厉害的来了,听好了,老师做动作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的动作,先在心里默默地说,说好了再举手来说。好认真看。都想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老师手里有3张卡片,拿走了2张卡片,还剩下1张卡片

  师:你说的真完整,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减法

  师:你可真聪明!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二、讲授新知

  1、巩固练习说算式的意思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号,知道了减法就是去掉的意思,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出示PPT)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诶,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5把铲子,小男孩拿走了1把,还剩下4把铲子。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5减1等于4

  师:真棒!好,咱们接着看,谁来了?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4块饼干,老鼠拿走了两块,还剩下2块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奖励大家休息一会儿。

  通过松鼠图讲5减3等于2

  师:都休息好了吧,小松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见你们了呢。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5只松鼠,跳走了3只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下几只?

  师:问题提的真好?谁来解答一下

  生:还剩下2只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5减3等于2(师板书)

  师:你怎么知道是等于2呢?

  生:5可以分成3和2或3和2组成5

  师:真棒(能想到用分成和组成来计算)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5只松鼠在树上,跳走了3只还剩下2只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玩当小老师的游戏,先老师示范,待会我请上课认真的小朋友上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看,老师这里有2朵花,我拿走一朵,还剩几朵?请你在列出算式。好,现在请小老师上来考大家了。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检测练学

  典型例题见PPT及课本27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减法

  4–1=3读作:4减1等于3

  减号

  《减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课本P18—P19例2、例3

  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 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用具: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温故知新

  1.根据老师的操作,快速说算式:

  ①放6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多少根?(6-2=4)

  ②先放1捆,再在旁边放4根。一共多少根?拿走8根,还剩多少根?不够减怎么办?( 14-8=6)

  ③先放3捆,再在旁边放6根,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36-9=27)

  2.快速抢答: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设计意图:在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做“10”,进而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做铺垫。】

  3.列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类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二、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已经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那么,今天,我们将一起来继续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主动探究,体验方法。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我们上节课已经知道了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可以用56-22来计算,那如果想知道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你会列式计算吗?

  (1)独立列出算式,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认真思考计算方法。(建议:摆摆小棒。)

  (2)同桌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算法。(先放56根,个位拿走8根,怎么拿?就从十位退一,合个位6根,也就是16―8=8 ,再把十位上4个十减去1个十剩下3个十,即30,30+8就是38。)

  (4)探究竖式写法:

  竖式怎么写?

  a、56-18,竖式该怎么写?谁跟谁对齐?(相同数位要对齐)

  b、想一想:先算什么?够减吗?不够怎么办?(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当10)

  c、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可是怎么才能记住从十位上退了1呢?(在被减数的十位“5”的上面点一个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叫做退位点)

  d、那么现在个位上该怎么算呢?(1.把被减数的个位数加10再减;2.把十位上退下来的1当做10,用10先减去8,再把剩下的2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6得8。)

  e、现在十位该怎么算?被减数退1后,十位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被减数的十位数减1后再减去减数的十位数)

  【设计意图:“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易出错,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f、生自己尝试写一下56-18的竖式。

  g、在退位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h、独立完成“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然后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整个探究环节是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个教学阶段,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新知识所提出的问题的猜测、探索、验证、讨论、交流、概括等到一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发展数学素质。】

  2、教学例3:出示50-24,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四、灵活运用,体验成功。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做完后,集体订正,然后小组讨论,小结笔算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1)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4)“退位点”提醒我们从十位减1。

  2、完成第21页的第6题。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计算过程,并说说错误的地方该如何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五、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再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时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醒同学们?

  六、课后作业:

  用“1、4、7、9”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先把它们分分类,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再算一算。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编制和排列算式、分类、比较与合作交流,讲讲算算的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和智力水平,激发创新意识。】

  附: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2: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例3:

  56 — 18 = 38 50 — 24 = 2 6

  5 6 5 0

  — 1 8 — 2 4

  3 8 2 6

  笔算减法应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减法》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谈话激情:同学们,你听说过西双版纳吗?那你一定听说过金庸武侠片中的大理国。它指的就是现在的云南------一个非常美丽、神奇地方,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欣赏美丽的云南风光。(课件出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图片,结合图片介绍云南的主要旅游景点。)

  同学们,你觉得云南美吗?下面就让小导游聪聪带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去领略沿途的风光。

  2、准备铺垫:

  出示题目:聪聪准备了两辆大客车,这两辆车共有82个座位,车上已经坐了64人,还有多少个空位?

  学生独立笔算,说计算过程。

  (二)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1.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交通工具准备好了,再让我们看看路线图吧。

  出示小导游聪聪安排的路线图: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我们从昆明出发,已经到大理了。)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从大理到丽江多少千米?)

  师: 要求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板书算式:517-348=

  2.尝试估算、多法并举

  提问:你能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估算。

  (学生可能提出三种估算方法:A、500-350=150(千米)B、520-350=170(千米)C、500-300=200(千米))

  师:这三种方法,哪一种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呢?想不想动笔算一算?

  3.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独立试算,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与同伴讨论或写在黑板的疑难卡上,比一比,看谁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多?

  师参与指导

  4、总结升华 比较算法

  师:同学们,你都遇到了那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学会了吗?谁愿意把计算的过程讲给大家听?(生边板演、边讲解)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这道题目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吗?(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两次连续退位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比较算法:和笔算的结果比一比,那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在估算的时候,要力求简洁,还要尽量接近准确数。

  5、看书质疑,确认结论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家独立看书。

  生看课本,巩固理解。

  (三) 精心设练 乐中用新

  1.帮动物找家。

  师:在与聪聪的旅游中我们学到了知识,现在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都是云南特有的珍惜动物,它们在野外迷路了,你愿意帮它们找到家吗?(屏幕出示)

  594-129=325-187=932-654=

  852-265= 459-68=

  391138278 365 587

  学生小组分工,每人做一道,并回答。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我们这一课所学的退位减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个位不够减,十位就退1给个位,这个1到个位就变成10,十位不够减,百位就退“1” 给十位,这个1到十位也变成10。给别人一点,对别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

  2 、闯关卡。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丽江的玉龙雪山了,但聪聪说要想爬山必须过了这四个关卡。你有信心吗?

  第一关:656 -198=

  第二关:343 -157=

  第三关:754 -196=

  第四关:826 -637=

  生逐题做,讲评答案。

  欣赏美丽的玉龙雪山风景。

  3. 解决问题。

  师:听说丽江动物园也是非常有名,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题目:丽江动物园最有名的要数猴山、大象馆和孔雀园。这三个景点在同一条路上。从猴山到大象馆有252米,从孔雀园到大象馆有176米,你能算出从猴山到孔雀园有多远吗?

  生独立做,讲评。

  (四)评价体验 情感延伸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的云南之旅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你表现得怎么样?老师或小伙伴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

  (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总结:这节课,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了你对大自然、对同伴的爱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祝愿大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健康成长。

  《减法》教学设计 篇6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左手拿了几枝铅笔老师右手拿了几枝铅笔两只手合在一块儿是几枝铅笔

  [评析]:通过谈话式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直观演示的教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如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思考加法问题。如有的学生用点数法,有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得出了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设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5枝铅笔呢请你们分小组商量商量。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可能他们的办法很多,有摆铅笔的、有摆小棒的、也有摆圆片的、还有把算式写出来的。)

  评价: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分别以小朋友的名字来命名。)让学生评议哪一种方法最合理明确:3+2=5。(板书到黑板上)。

  理解:小朋友,符号“+”的名字叫加号,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通过同桌讨论明确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把“3”和“2”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3+2=5”,它读作3加2等于5。(学生跟着读两遍)

  2、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用多媒体演示课本摆一摆中的3幅图,请小朋友们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同桌之间交换检查并相互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合理的方法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通过从学生摆小棒、摆圆片,写算式的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策略的多样化。教师的恰当点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的培养。通过学生摆小棒对5以内加法的直观认识到直接抽象出算式2+3=5。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打下了基础。

  三、巩固深化

  学生继续完成课本第22页的试一试练习。

  第一幅图:停车场有3辆汽车,又开过来1辆,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第二幅图: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过来1只,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答

  [评析]:这两幅动态画面可以启智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解如有困难,教师引导时可不拘一格,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每幅图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孩子们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学生根据已有的体验完成题目。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其次,通过教师由静态向动态的思维的训练,对启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动态画面的感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练一练2题。

  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列出相关的算式吗

  2、让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盘中的苹果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3、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结合图意说出从图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让学生举出一个生活中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

  [评析]: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所选取的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生活图景,学生喜闻乐见,勤于思考,易于激趣;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幅图,通过教师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逐一演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既关注了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练习4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都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白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学习数学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什么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可以说给老师听听,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评析]: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既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又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成功和幸福。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以《课标》为依据,把学生与教材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教学观的转变尤为明显,教师自始至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的方式得到应有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教师质疑与激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减法》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材第52-53页第1-8题)

  课时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3)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4)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减等于7,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

  2、完成第3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3分钟。

  (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部做对,错了几道题。

  (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

  3、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连一连。

  (3)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演示和评价。

  4、完成第5、6题。

  (1)课件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到算式,写在书。

  (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集体订正。

  5、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4)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再进行汇报交流。

  (5)师:看了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完成第8题。

  (1)找规律: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说说每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形状,看一看,每一串形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一读这些形体,发现规律。

  (3)猜一猜:1号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

  (4)让学生独立发现2号、3号盒子里物体的形状,并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正确答案。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减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教材第55页例题,56页“试一试”,完成第56页“想想做做”)

  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

  1+8=9 9-8=1

  (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

  (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

  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

  2、教学“试一试”。

  (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

  (2)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时进行板书。

  (4)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

  (5)提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

  (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题。

  (1)谈话:小金鱼看到小朋友们成功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让大家做减法题。

  (2)活动:选择一张数字卡片,说出9-□=□。

  (3)抽一个算式如9-6=3,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指名汇报交流,统计做对的人数。

  (3)集体订正。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算式,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

  (2)同桌两人一人说加法算式,一人说减法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怎样能有顺序地说了有的算式,不漏掉?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减法》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练习五(教材第46-47页第1-5题)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3、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4、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5、第5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减法》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2、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指导分小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您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1/2和1/4的得数是多少吗?

  追问:你是怎样看出1/2和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

  明确:计算1/2+1/4时,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要求: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完成例题中的填空。

  3、交流学生填空、计算的情况

  讨论:把1/2和1/4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地说,这个过程就是把这两个分数怎样?(通分)

  二、教学“试一试”

  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

  (1)例题学习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5/6-1/3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上“和减法”,完成课题的板书)

  (2)计算5/6-1/3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应用什么方法可以使3/6化成1/2?

  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你是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

  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

  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确定上面两道题的计算结果。

  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提出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第二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的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灵活地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初步学会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分练习(口答)

  5和310和79和38和520和1535和7

  2、计算练习(指名板演)

  1/5+3/103/5-3/8

  二、探索规律

  1、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学生自己读题观察。

  1/2+1/31/9+1/101/4+1/71/5+1/8

  1/2-1/31/9-1/101/4-1/71/5-1/8

  2、交流观察后发现。

【《减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减法的教学设计01-23

减法教学设计09-03

《减法》的教学设计01-12

减法教学设计09-24

减法教学设计12-05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06-27

《退位减法》教学设计01-07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08-01

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03-24